2021年1月31日 星期日

道德經 - 第八十一章

 《道德經 - 第八十一章》

【原文】

言不美,美言②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④,博者⑤不知⑥。
聖人不積,既⑧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⑨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白話】

凡是誠實之言,都是質樸無華,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行一致。凡是信言,句句真實,句句質樸,沒有虛偽粉飾,沒有投其所好,沒有姦巧詭詐,說到做到,而且都是一片真誠,但“忠言逆耳”, “信言”世人多不愛聽,故“不美”。凡是美言,多是中聽不中用,往往言而無信,言多謊詐,虛誕無憑,說話不算數,故終而不被人信。

有道之人,全德備身,其言合於天道真理,可以道達人事。言無彩文飾華,句句真實不虛,此乃“善言”也。善言者則心必善,與人為善,哪怕是遇到委曲之言,侮辱性的語言,也必是心平氣和,不動聲色。取人之善,當據其事理,不必深究其心。別人偏激,我受之以寬;別人險仄,我待之以坦蕩。我不爭勝於人,以善心待不善,不與人爭辯。故曰:“善者不辩”。凡是“善辯”之人,皆是“嘴尖皮厚腹中空”。因其心中空虛,缺乏德性涵養,理屈辭窮,誇誇其談,以逞其能。常見“善辯”之為爭私利,或為顯能,或抱偏知邪說以亂真,便以三寸不爛之舌,逞口鋒之利,無理也要辯三分。善辨者乍聽起來振振有辭,但都是無真才實學的膚淺之言。因其心空虛,正氣不足,真理不明,顛倒為用,往往將是辯為非,將黑辯為白,將邪辯為正。以花言巧語欺世盜名,以謬論荒言毒害人心。此等辨言,雖可得一時之快,顯一時之能,但所造下的口業,則是後患無窮,惡報必是在所難免。無道之人,自作聰明,口巧舌辯,皆因缺乏德善之心。故曰:“辯者不善”。 

智慧的人,並不貪婪地去追求很多的東西;而那種貪婪地什麼都要追求的人,是沒有智慧的人啊。

聖人沒有私慾佔有心,積德不積財,有德以教愚,有財以濟人。聖人深知宇宙萬物廣大無邊,無盡無量。明白“物不可積”的自然奧秘,所以積物不為私用,積德不為私有。聖人不聚積財物,而以己有之財盡施於人;將自己之知,變為眾人之知;以己之德,化為眾人之德;以己之有,為人之有。人得我之有,而人亦有,而我更有,有與有相得相長。我之德化於人,人人有德必益於我。人得我之德,則我之德愈多。在無心無為的心態下,以己之財物施捨於人,以己之德化於人,人得我之愈多,則我之德愈厚,而人之得愈多,多與多相勉,則多必共進。人之多取於我,我之多因人之多而愈多。

天生養萬物,愛育如子,慈母之心,百般佑護,那會有傷害之心。

天下之理,有為必有爭。為在於人,爭在於物。聖人之所為,在熙熙攘攘、繁紛污濁的紅塵中,向德而化;在物流滾滾的深淵中,恪心向善。聖人能無為而為,順其自然,故愈知聖人為眾生之為,乃無爭無積。

【註釋】

① 信:“信”者,誠實也。

② 美言:“美言”者,即人都喜歡聽的漂亮話,用浮華詞藻裝飾起來的虛言偽語。此類“美言”,或是為了投人所好,美言悅人,以誇大之辭比擬、討好別人;或為了達到個人某種目的,巧簧如舌,將黑說白,掩人耳目……。

③ 知者:“所謂“知者”,即真智真慧,深知宇宙大真理者。真知者從不顯露,含光內斂,厚德貴藏。

④ 不博:所謂“不博”者,即守元抱一,專心致靜。不刻意追求後天知識的廣博,絕學無憂,絕聖棄智,惟以一顆先天真心,求知大道。待到功成性圓,大智慧已就,則能一知百知,一通百通。深明宇宙真理,廣知萬物之性。

⑤ 博者:“博者”,此處是指廣見多聞,博覽群書,研究古今,有豐富的後天知識。

⑥ 不知: “不知”者,是指這些所謂博學者,只知後天有為知識,只知顯態世間的智觀科學,而不知隱態微觀、宏觀、宇觀世界的慧觀科學。只知顯態科學的某個領域或某一學科,而難知宇宙這個龐大、​​​​複雜的超巨科學領域。其知雖比一般人廣博,但所知僅是表象,失卻道要之真,而在宇宙大真理面前,仍是十分無知。

⑦ 積: 這個“積”字,在此處乃指對世俗間貪欲之心的總匯。

⑧ 既: “既”即盡到、完全之意。

⑨ 利: 天以無為化生萬物,故無所不生,無所不長,生生不窮,化之無盡,此即謂之“利”。



2021年1月30日 星期六

道德經 - 第八十章

 《道德經 - 第八十章》

【原文】

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複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白話】

使國家變小,使人民稀少。

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卻並不使用;使人民重視死亡,而不向遠方遷徙。

為君者以德治國,國富民強,人民無煩令之擾,無苛稅之憂,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心清性定,過著安閒自在的生活,不為身外之物所誘惑。即使交通十分方便,也不會棄家遠涉。國運昌盛,人民幸福,天下太平,國家雖設有軍隊,卻無有所用。

要使人們去除人心之私,恢復遠古結繩時代人類本性中的樸實、真誠、篤信之心。
 
人民皆具有無為上德,樂處天然無為之境,無私慾邪念,質樸安生。耕而食,鑿而飲,自食其力,不圖奢華,不追求異物,不貪享厚味。一日三餐,以五穀蔬菜為飽,以粗茶淡飯為香;以布衣禦寒,以葛麻防暑。不求華麗錦繡,不貪金銀財寶,不遠徙獵取華麗之飾,過著悠然自在的美好生活,沒有過多的非份之想。

即使兩國相距很近,搭眼即可望見,連雞鳴狗吠之聲,都可以聽到。此種情景天下太平。兩國和平相處,邊界相鄰,僅咫尺之遠,但人民各相安於無事。人心質樸無華,共處於清靜,同處於無為,互不相擾,和睦相處。無是非之爭,共入於清靜無為之境。

【註釋】

① 小國寡民:小,使……變小,寡,使……變少。此句意為,使國家變小,使人民稀少。

② 使:即使。

 什伯之器:什,十;伯,百。什伯之器就是眾多的、各式各樣的器具。

④ 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輕易冒著生命危險去做事。

⑤ 不遠徙:君能為民興利除害,為百姓謀幸福,使民各得其所,各順其性,生活美滿,無憂無慮。人民知足常樂,珍重生命,常處清靜,修心養性,心處無為,心神安居於內,沒有外馳逐物之患,故“而不遠徙”。

⑥ 陳:陳列。此句引申為布陣打仗。

⑦ 結繩:“結繩”,即古代記事的一種形式。好比現代社會交往的記帳、記錄、契約、憑據,以及現代電腦等信息手段的形式一樣。 “結繩”,即以繩記事。



2021年1月29日 星期五

道德經 - 第七十九章

 《道德經 - 第七十九章》

【前言】

《把握大原則,不求至善盡美》 老子告訴我們人生最大的秘訣,如果人想做得面面俱到,那就絕對做不好。 “和大怨,必有餘怨”這一句話,說明人歡喜怨恨,愛埋怨的心理是天生的。所以除了聖人以外,人沒有安於現實的,因為人的心理很妙,沒有人是無怨的。古文曰:“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一個人無事可怨時,還怨東風呢!當然,花落水流都要去埋怨一番,這是人的心理,尤其是年輕人的心理。所以,世間幾乎沒有一個人真是善人,善人到了“無怨亦無恨”的境界,那就是聖人、佛的境界了。 人要做到樣樣好是不可能的,因為把大怨化解平和了,那些小怨又會變成大怨了。 “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所以說,聖人並不要求達到天下的至善,那是辦不到的。因為是非好壞,在哲學上來說,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是非善惡好壞,都是時間空間的變化,以及人為的因素而定的。今天我們這件衣服漂亮,幾年後就覺得不漂亮了,這都是時空環境人為的心理變化而決定的。所以上古的聖人不要求達到天下無怨,人人無怨。 “左契”是指大的原則,守住大原則就可以了,不必去責備他人。 世界上常有人突然出名,實際上那個大名不見得符合事實,這叫“不虞之譽”,是意想不到的恭維。聖人之道是把握原則,而不苛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真正懂得這個道理,那就了解了聖人之道是領導階層的大政治家,只把握原則,不求管理。 “無德司徹”,“徹”是治的意思,無德的統治就是到處設規則,也就是管理,這是無德之人的做法。

【原文】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白話】

媾和怨恨、仇怨,必然有餘怨,難以達到公正的結果,如何算得上是妥善的辦法呢?
(“和大怨”,就是去化解所結下的大怨,化干戈為玉帛,使矛盾趨於和解,豈非善事。為什麼又說“必有馀怨”呢?這是因為,人們雖有這種善心去幫助人調解怨仇,但都是一種有為的周旋撮和,往往只能就事論事,不能深知其內因、本因上的根源,不能從根本上去解析。也不能以大德深化其心,故只能使雙方的仇怨氣勢暫時平息,其怨心未必盡除,餘怨仍紮根在心。待到氣候、土壤等環境條件成熟時,因緣重新際遇,故技仍會重演,矛盾還會發作。由於因果規律的製約,這種惡性循環,世世代代,怨怨相報,無有終了。既然惡緣未了,餘怨未消,這種善德也不徹底。由此可見,以「有為」解決怨仇,這怎麼可以算是妥善的辦法呢?)

那什麼才是妥善的辦法?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所以聖人尊重、倚靠契約、規則和法律行事,也不必憑不理性的情緒、怨氣等去行責罰。

有德之人憑契約,憑規則、法律行事;無德之人則反之,講變通,講策略、機變等,或只憑一方強加的規則行事。

天道至公至平,無親無疏,對萬物眾生皆一視同仁,沒有偏私。天道常在人們不知不覚中,默默地幫助、護佑有善德之人。

【註釋】

① 執左契:所謂“契”,猶如今之“契約”、“合同”。古時的契約分為左右兩欄,主人持左契作為存根,客方執右契以為憑據,主客各執其一,合之為信。自古以左為主,為先天;以右為次,為後天。左契為本,故存於為主者一方;右契為末,故執於客方之手。結賬之時,以此為憑,兩契相合,以驗其信。 “執左契”之意,是說我處於先天無為之位,寂靜不動,不責求於人,待人來責求於我。當持右契者來合契時,以契為信,見契付物。不計較來人相貌的美醜,不分辨持契者的善惡,也不論其人的高貴與貧賤,唯以契約為憑而已。

② 有德司契:聖人不動心、不動念,其德心無為而民自化,這與執左契其意相同。故曰“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由聖人推其義而知,人最貴於有德,厚德在身,猶如人之執左契,我不求於人,而人卻來合我。這就是“司契”的真義。故言“有德司契”。 “司”者,主也。

③ 無德司徹:凡是以有心有為去行德,受人回報,其德不廣,其善不真。若是以私心去行德,那就是無德。世人不修道德,不知德之真意,不能以德感恪於人,只能以有心有為去行事,以得到外物的滿足為目的。凡是有為,必帶有後天痕跡,故曰“司轍”。 “轍”,即車行過後所留下的車輪痕跡。造車者打車時,其車輪的間距必須合於道路之轍,這是以我之有為,求合於彼之所需。無德者,不能以無為待人應物,只能用有為去應世,猶如車輪求合於路轍一樣。以此物求合於彼物,皆是有為之為。故曰“無德司轍”。



2021年1月28日 星期四

道德經 - 第七十八章

 《道德經 - 第七十八章》

【前言】

天一生水。在大道所生的萬物中,第一個所生的物質就是水,有水才有生命,以水來養育萬物。水的質性溫柔,充分體現了大道母性的慈悲善良,表現了“潤物細無聲”的無私奉獻精神。

水的至柔特性,及其能攻堅強之理,是不可改變的永恆真理。水至柔至韌,處下不爭,隨物就勢,遇圓則圓,遇方則方。以土擁之則止,以物決之則行。水能環山裹陵,磨鐵銷銅,沒有能勝過水而成功的。能攻堅強者唯有水。假若用其它物性與水之性進行比試,火木金土之類,皆不能攻水之柔弱。火雖烈,可以克金,但見水則滅。木雖粗壯,見水則浮。金雖堅硬,見水則沉。土雖能克水,也只是在一定量的限度內,可以堵住水流;當水量超過土時,土被沖散。即使千里之堤,亦可潰於蟻孔。

水之柔能攻堅強者,其理在於:至柔之水,內藏至剛;至弱之物,內含至強。柔勝剛,弱勝強,這是天下萬物的普遍之理。凡恃剛強者,必不能終剛強;凡處柔弱者,終歸勝堅強。

【原文】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①。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②,是謂社稷③主;受國不祥④,是為天下王。"
正言若反

【白話】

天下萬物,沒有比水的質性更柔弱的。在攻克堅強的物質時,沒有任何物質能勝過水的,其它物質也不能取代它。

弱能勝強,柔能克剛,柔弱能長久,剛強易折傷,這是最常見、最易懂的道理,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世人卻反天道而行,以好勝爭強為能,以謙卑柔弱為恥,不齒以顧,不願去行。這正是世人的可悲之處。

所以有道的聖人這樣說:“國君應以社稷萬民為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國之榮為榮,以國之辱為辱。以一身系國家萬民的利益,承擔一國之殃患,處處為天下百姓著想。國君若能有謙虛自卑之德,自覺受國之垢,才配當社稷之主;無論什麼原因而國家發生天災人禍,作為一國之主的國君,不推卸責任,唯有反躬內省,不怨天地,不責於下,不怨於外,代民受不祥禍殃之過。明君能受國之不祥,才能得天下人所擁戴,得萬物所響往。”

老子所講的聖人之言,皆是至理真言。但世人愚昧不知,只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以其井蛙之目,視聖人所言為虛妄,或認為是白日夢語。故往往將聖人之言當作反語,不予接受。

【註釋】

① 無以易之:易,替代、取代。意為沒有什麼能夠代替它。 

② 受國之垢:垢,屈辱。當國家出現被侵受辱,內憂外患;或遇災害禍亂,社會不寧;或人民貧苦,怨聲四起等,這些不良現象,都是國家蒙塵之垢。作為一國之主的領導者,首先應當承擔責任,引以自咎,反省自責。不怨天尤人,不推卸罪責,這才是為君者應有的德性。

③ 社稷:“社稷”,是古代帝王、諸候所祭祀的土地神和穀神,以後被用作國家的代名詞。

④ 受國不祥:所謂“國之不祥”,如遇戰事興起,天災人禍,天氣過旱過澇,山崩地震,瘟疫蝗害;人民饑饉貧寒,民心生怨;乃至草木為妖,禽魚為孽之類異事的發生,皆為“國之不祥”。發生災禍的原因,或因治國者自身不正;或因氣數所致;或因破壞自然生態平衡,共造惡業而遭受的報應等。無論什麼原因,作為一國之主的國君,不推卸責任,唯有反躬內省,不怨天地,不責於下,不怨於外,代民受不祥禍殃之過。以己之善,喚民之善;以己之誠,感天地萬物之心。此即“受國不祥”之義。
 
⑤ 正言若反:老子在《道德經》統篇中,時而反言正說,時而正言反喻,反复類比,苦口婆心,唯恐我等後輩不識真理,認妄為真,自害其心。世人只習慣於正話正說,而不習慣正話反說。 “道者反之動”。惟有正話反說,才符合大道的陰陽特性,才能明知宇宙大真理。而柔勝剛,弱勝強,皆是用反之道也。所謂“正言若反”,是說老子所講的聖人之言,皆是至理真言。但世人愚昧不知,只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以其井蛙之目,視聖人所言為虛妄,或認為是白日夢語。故往往將聖人之言當作反語,不予接受。



2021年1月27日 星期三

道德經 - 第七十七章

 《道德經 - 第七十七章》

【前言】

天之道,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天之道,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那麼,誰能夠減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佔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這是老子的社會思想。他以「天之道」來與「人之道」作對比,主張「人之道」應該效法「天之道」。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態平衡的現象歸之於「損有餘而補不足」,因此他要求人類社會也應當改變「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現象,效法自然界的「損有餘而補不足」,「損有餘以奉天下」,體現了他的社會財富平均化和人類平等的觀念。

『天之道』,有利於貧者,給他們帶來寧靜與和平,而『人之道』則相反,它是富人手中的工具,使貧者瀕於『民不畏死』的絕境。「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學道的人有一個原則,佛家叫「菩薩道」,「有餘以奉天下」,把我有餘的都會出來,幫助天下人,多布施給別人,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這種事。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個人做事也好,為天下國家也好,不要把你的成功看成是你自己了不起;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這是「天之道」,是天道自然之理。所以,把一切的成功奉獻給世人,布施給天下,老子叫我們效法天之道。

【原文】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白話】

天道的運行,不就像拉弓射箭一樣嗎?有動有靜,有張有弛,有陰有陽。張弓射箭,初舉起時,有時或高;偏高時前臂下壓,箭身下落,有時或偏下,偏下則須上舉,前臂上提,箭身上調。天道無親,唯德是輔。天道的最大特性,就是至公至平,自然平衡。抑高舉下,損強益弱,損上補下,取多補少,克剛扶柔……。

天道常以中和為上,損有餘而益不足。損有餘是為了抑制物盛則衰,物壯則老,物剛易折等超過極限的質變現象,避免導致物極必反,走向極端,失去中道,故而抑之。 “而補不足”,就是扶弱助柔。為了防止事物在萌生初發階段,因力量不足,稚嫩易斷而中途夭折,不能達至中道,故而助之。天道就是以此法則,來維持宇宙間的生態平衡,維護天地萬物的有序化運轉。

“人之道,則不然”,人之道則與天道相反。人心多是損人而利己,損公而肥私,損貧以奉富,奪弱而益強。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

天下唯有有道的聖人能不遺餘力,把一切都奉獻給天下眾生。

聖人事民,行無為之德,不恃其報。功成身退,不處其位。隱匿功勞不居榮,藏智隱慧不外露。在聖人看來,凡應為所為,皆是本份中之事。凡德化天下之功,都是當盡之天職。故默默奉獻,盡赤子之心,不揚名,不誇功,不圖報。

【註釋】

① 有餘者損之:是將多餘的捨去。 “損”即去除、失去之意。

② 不足者與之:是將空缺的補起來。 “與”是給與、補充之意。

③ 為而不恃:行無為之德,不恃其報。

④ 功成而不處:功成身退,不處其位。

⑤ 不欲見賢:默默奉獻,盡赤子之心,不揚名,不誇功,不圖報。



道德經 - 第七十六章

 《道德經 - 第七十六章》

【前言】

人得柔中之氣,則性情平和,行事寬恕,不自是於己,不爭強於人,大公無私,與天地正氣共融。人若能培植本元和氣,其氣自然柔和,其性命自然合道,此便是長生久視之道。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①。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強大處下②,柔弱處上③。

【白話】

道體內含中正柔和之氣,猶如春天的暖流,溫柔而祥和,萬物得之則生。凡是失去真炁,生命接近枯竭衰老之時,其機體的質性必然堅硬。萬物都要經歷一個由初生柔弱、生長健壯、衰老死亡的過程。草木亦然,由初生脆嫩,茁壯成長,漸至開花結實。或成參天大樹,終而枯朽死亡。草木之枯死,是因為其體所含中氣的遊散,氣散則形體枯朽,趨於死亡。

無論人與萬物,凡堅而不柔、強而不弱者,必至過剛易折,其氣易散,此皆是取死之徒也。天下萬物,凡是柔弱者,所體現的都是生生之道的物質特性,故能長久不壞,其氣易聚不易散,此類皆是屬於生之徒。

具有軍事實力者,往往容易恃強欺人。強大之兵,易於輕戰樂殺,亂殺無辜生命,必惹天怒人怨,其報不可設想。故曰:“驕兵必敗”、“兵強則不勝”。即使取勝,亦是勝人一時,不能勝之長久;只能勝於虛表,不能勝於人心,而損傷的卻是自己的道義德性。故凡用兵者,必須順天應人,出師有理。須知己知彼,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探察虛實。樹木在未長至成熟粗壯時,其乾枝柔軟,富有韌性,耐於攀折,即使攀彎成弓形,也不易折斷。待其枝幹粗壯時,其乾堅硬,容易折斷;待至粗壯之時,其體容易枯朽。觀察自然界造物之象,皆是大者處下,小者處上,構成抑強扶弱的自然之勢。

【註釋】

① 枯槁:“枯”指“古木”,即“百年老樹”。 “槁”指“樹木上頭缺枝少葉”,即“樹冠光禿”。草木枯萎。

② 下:下者,陰墜也。物之陰氣重濁者,質性堅強者,皆是墜而在下,已經進入於衰敗枯死之途。

③ 上:上者,陽升也。清輕之氣上升,道所生的中氣皆處上,故柔弱之物居上。


2021年1月26日 星期二

道德經 - 第七十五章

 《道德經 - 第七十五章》

【前言】

上古聖君治天下,以百姓之心為心,以強國富民為心,處處為百姓著想,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百姓耕田而食,鑿井而飲,造屋而居,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悠然自在。聖君明王治天下,國昌民富,人民道德高尚,生活幸福。 當今之世,儉德已失,以奢侈豪華為榮,人們的物慾極度膨脹。於是便滋生貪污腐敗,以權謀私,搜刮民財,金錢至上等等不良之風,喪失了本性中固有的廉潔美德。 “廉”字有二義,物價便宜曰“廉價”;心不貪求,非義不取曰“廉潔”。廉為崇儉之本,儉可以養德。不廉則奢,有奢則貪,而儉德自貪而失。廉為立節之本,不廉思貪,而節操之德自此而喪。廉乃正心之由,不廉心即亂,心德自此壞。廉為公德之根,不廉則私,私心一起,公德從此即破。 古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說。天眼昭昭,冥司察察,作了欺天虧心之事,拿了不義之財,不要心存僥倖,總有人遲早要算賬討債的。只待時機來到之時,貪一罰十,加倍償還,這是真實不虛的自然定律。但世人多是自欺,不信因果,難明其理,故而心存僥倖,膽大妄為,自討苦吃而不覺,實是可嘆! 廉乃人性本善之操守。人之存心,不可不以廉為本;人之做事,不可不以廉為慎。古人以不廉為恥,知恥才能廉,不知恥者必貪。今之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守廉尚公者希。 修真之士,在此濁流中滾爬,廉德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不僅應當不貪不佔,廉潔自律;而且應當妄念不起,心無貪著,修身養廉。以貪奢為恥,以儉樸為德,以廉潔養心。並能推行天下,使社會皆以廉為本,則人人精神文明也。先輩雲:“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空淨師尊曰:“福莫享!享福損德。”這都是對以廉養心的至理。

【原文】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①之多,是以飢。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②,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③,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④者,是賢⑤於貴生。

【白話】

人民之所以餓肚子,飢寒交迫,是因為官府的苛捐雜稅太多,才使百姓窮困潦倒,民不聊生。

百姓為什麼難治呢?因為君王多欲,雜稅沉重,政令繁苛,任意妄為,出爾反爾,所以百姓對執政者失去信心,民心渙散,不服政令。不是百姓難治,而是在上統治者的有欲有為所造成的。治國者若能以德自養,天下為公,以無為行道於天下,以德化民,以禮待民,以心換心,上下心心相印,民豈有難治之理?

貪生之人,私心重重,為了自己的厚生,不惜犧牲其它生命之生。為厚一己之生,不擇手段,不講道德,無所不用其極。貪錢財以富其生,求厚祿以貴其生,貪美色聲味以快其生。興豪華宮室,著華麗時裝,貪口福世味等等,皆是為了厚養其生,以此求得長壽,享受人生。豈不知此類貪生愈厚,喪生愈多;逆理愈甚,喪德愈多。不僅精神毀喪,形體壽命也難長久。為厚生反而輕生,為貪生反而不得長生。

有德之人,不貪世味之生,而是以道德為生命之本,以自然無為之法勤於養生。清靜無欲,性命雙修,這才是有道德、有智慧的長生之道。

【註釋】

① 食稅:謂享受稅賦;靠賦稅而生活。

② 有為:謂君王多欲,雜稅沉重,政令繁苛,任意妄為,出爾反爾。

③ 求生之厚:指世人多是貪欲過甚,追求厚享,過度地享受生活。

④ 無以生為:放下貪心慾念,清靜身心,無欲無念,以自然無為之法養生。

⑤ 賢:是有道德、有智慧的意思。



2021年1月25日 星期一

道德經 - 第七十四章

 《道德經 - 第七十四章》

【前言】

自古聖人治理天下,重在治民之心。澆樹要澆根,救民重在心。治人心可以治本,治人身只能治一時一事。只有以道德施教於民,使民的心性複明,明白天道規律,懂得做人道理。如此潛移默化,去私除妄,樹立公心,使人們自覺地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使民懂得天道之威,遵行自然法則,遵行國家法令,提高道德覺悟,這才是治國的根本。 在當前人類道德素質下滑的情況下,以“德治”與“法制”相結合,亦不失挽救民心之良策。但單純以法治國,放棄道德教育,猶如獨腳行路,必不能長久!老子在此以“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的感嘆,正是對只憑法制,不以德治國,不以德化民的警示。

老子在此感嘆當時的治世者,不以道德化民,而只施之以重刑,此乃失道之舉也。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①。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②,吾得執③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④。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⑤,希有不傷其手者矣。

【白話】

人若喪失道德,淪為不怕死的亡命徒,明知犯法要治罪,甚至殺頭亡命,他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以身試法,鋌而走險。對這種人來說,再嚴的法律又有何用?

若能教民以道德,使人民懂得因果自然規律之威,明白天網森嚴之理,知道死之可畏,從而除情去私,改惡從善。那誰還敢為非作歹?(對那些罪大惡極者處以殺頭極刑,是必須的,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同時殺一儆百,也可以震懾那些不畏死的凶頑者,使其膽怯,不敢再去為惡。此種執殺之法,實乃不得已而為。但此為是不得已之下策,非治國之良策。世間一切禍根,皆出自人心之私。故治國先治德,治人先治心,治心先治私,這才是治國之根本。殺人只能滅其身,不能滅其心,故為下策。)

天網恢宏,居高臨下,設有專持司察世人善惡的機構。對善者施以福,對惡者罰以罪,準確無誤,真實不虛。

執政者手中所握的司殺大權,是代天道執行天律,應當效法天道慈悲好生之德,順無為自然行事,不可妄為造次。否則,就會像拙夫代替木匠伐木製器一樣,沒有不傷害自己手腳的。(治國者執法治罪殺人,是代替天道行使執殺大權。人命關天,責任重大,是天大之事,故不可輕忽草率,必須慎之又慎。)

【註釋】

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天下之民,良莠不一。雖說“人之初,性本善”,但因各人在萬劫時空輪轉中,其本體能量的消耗多少不同,所以性體質量的基礎,便各有高低之不同。加之後天心性涵養素質的差異,所以就有正義善良者,亦有愚昧凶頑者。人若缺乏道德,不明因果,不畏天網,膽大妄為,必入死途。 “奈何以死懼之”,亡命之徒,常不畏死。雖然國家有刑律,做人有規矩,但因其良心已被愚昧所蔽。所以習性頑劣,內心奸詐,外施蠻橫,不怕天道因果報應,不懼法律懲罰。不畏生死,天良喪盡,淪為亡命之徒。即使那些犯下重罪,綁縛刑場,處斬於市,以彰法令之威嚴,但對那些不怕死的“亡命徒”而言,又有何用呢?

② 為奇者:“奇”者,奇異、反常也。 “為奇者”,指為邪作惡的人。

③ 執:拘押。

④ 常有司殺者殺:「司殺者。」就是劊子手。 「常有司殺者殺」,就是犯了案的死囚都有劊子手行刑呢。這是一個比喻,比喻「天道好還」,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對惡者罰以罪,準確無誤,跑不掉的,即是此義。

⑤ 斫:音ㄓㄨㄛˊ,即用刀斧砍木。




2021年1月24日 星期日

道德經 - 第七十三章

 《道德經 - 第七十三章》

【原文】

勇於敢則殺①,勇於不敢則活②。
此兩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③?是以聖人猶難之④。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⑤而善謀。
天網恢恢⑥,疏而不失。

【白話】

用剛逞強,橫暴莽撞,不顧忌一切,敢於鋌而走險。此類“勇於敢”,缺乏天良理智,少有智謀策略,不講仁善道德,所以必招殺身之禍,有德之人,皆是柔弱謙下,審時度世,能探知深淺,不輕舉妄動,不爭強鬥勝,常懷仁慈孝敬之心,體恤生靈,明於盛衰之道,通達成敗之數,審慎世俗輕重,明白去就之理。能心懷天下,公而無私,見義勇為,無私奉獻於國家民族,即使奉獻生命,也是死而無憾。

能審時識機,明理知法,知進知退,有勇有謀,不作無謂犧牲,既能保全身命,又能取得預期效果者,謂之“利”;魯莽蠻幹,逞強鬥勝,缺乏機謀,不能保全身命者;為爭名奪利,敢去胡作非為,其心不正,喪失理智。不僅害人性命,自己也難免不測者,皆謂之“害”。

天有好生之德,萬物皆有惜命之情,人皆有趨利避害之心,對於害命之事,天下人都很厭惡,人人懼怕。世人不明“勇於敢”與“勇於不敢”的辯證關係,不知“殺”與“活”的機理,對天道規律茫然不知,不識其故,故常懷僥倖心理。所以聖人在處置性命攸關的大事時,極其審慎,一聽諸天之自然,不敢以私意而為之。

天道無為,一切順從自然規律,從不爭強好勝,但卻能無往而不勝;天道從不以言語使令萬物,但天下萬物卻無不順時而生,無不感時而變。天並沒有召喚,沒有發號施令,也沒有以力驅使,但天下寒暑交替,晝夜往來,應時而至,從不遲誤,分秒不差。萬物皆負陰而抱陽。無論羽毛鱗介,花草樹木,走獸飛禽,陸上水下,萬物萬類,各含陰陽而生,各順天道而行。天雖不召,天下萬物無不自應。自然而來,自然而去,各遂其性,各行其道,無有違逆,毫無造作,都是自然而然。天道既無所不容,又平易而緩行,雕琢萬物萬象,鬼斧神工,奇妙絕倫,各肖其形,各成其像,千品萬類,各各不同。天道造化萬物,各遂其性,應化而生,沒有全此而缺彼者,此正是天道的無為之妙,亦是天道博大而善謀的體性。

上天的法網雖寬大稀疏,但絕不會縱容作惡的壞人。

【註釋】

① 勇於敢則殺:果敢當先謂之“勇”。 “勇”含有多義。有忠義之勇,有德善之勇,有血氣之勇,有強梁之勇,有戰勝之勇,有知其死而不懼之勇。 “敢”者,即果敢、勇敢。果敢就是不虞不懼之意。所謂“敢則殺”,是說缺乏憫心智謀,只知莽撞猛烈,全無審慎機慮。不知過剛必折,禍​​災伏於輕心,害生喪命則往往難免也。凡是逆天理,悖人倫,逞血氣之勇,顯個人剛強。胡作非為,肆無忌憚,輕生粗暴之人,不是遇毒手而傷身,便是遭刑罰而殞命,故稱之為“殺”。 “殺”即死也。

② 勇於不敢則活:一個真正為公的人,其生命的價值才有意義,才能得到眾人擁戴。此類人即使犧牲了生命,亦是雖死猶生,其道德精神永存,故稱之為“活”。對於“勇”,君子用之則善,小人用之則不善;為公為正而用則善,為私為邪而用則不善。善與不善,惟在心之“正”與“不正”。能知此理,方可得死與活的真正機竅。

③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惡”,即憎恨、厭惡之意。天有好生之德,萬物皆有惜命之情,人皆有趨利避害之心,對於害命之事,天下人都很厭惡,人人懼怕。 “孰”即誰。 “孰知其故”,係指世人不明“勇於敢”與“勇於不敢”的辯證關係,不知“殺”與“活”的機理,對天道規律茫然不知,不識其故,故常懷僥倖心理。世人不知常理,常以耳目觀天,見其一斑而不睹大全。故不知為私而“勇於敢”者,則常主於死;為公而“勇於敢”者,則常主於活。

④ 是以聖人猶難之:所以聖人在處置性命攸關的大事時,極其審慎。聖人雖有好生之德,但在萬不得已之時,而未嘗敢失天律罰罪之誅。聖人的聰明才智,高過世人千萬倍,即使徑情直行而無害,也必是臨事遲回審顧,力求事事善始善終,不敢絲毫輕忽,不敢草菅人命。此即是“聖人猶難之”之意。

⑤ 繟然:“繟”音ㄔㄢˇ,不急不燥,寬厚而平緩的樣子。

⑥ 恢恢:寬闊廣大貌。





2021年1月23日 星期六

道德經 - 第七十二章

 《道德經 - 第七十二章》

【原文】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①。
無狎其所居②,無厭其所生③。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④。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⑤,自愛不自貴⑥。
故去彼取此。

【白話】

老百姓若不能敬畏上天的法則,並了解其不可違背的道理,又不能警惕到違背天理的不智,那麼,一定會遭到很大的災禍與報應。 (這就是比喻,治國者若用苛政暴行來威迫人民,人民不願忍受,必定反抗作亂,那麼更大的禍害就要降臨到治國者的身上了。)

人不可自以為高明而去玩弄人、玩弄天下,而喪失道德。貪圖物質享受的人“玩物喪志”,自己的情操會墮落。不要壓迫人,上天有好生之德,人類的道德能持續發展,一切自然生生不息。

因為不施加壓力給社會人民,所以人民自己也不感受壓迫,自然會好好地活下去,活得很快樂。

所以說,只有聖人才能自知,不自欺,沒有主觀的成見,達到無我的境界。聖人也能夠做到自愛、自重;能夠尊重自己,才能夠尊重別人,也才能夠愛人。

所以要捨棄後者(自見、自貴)而保持前者(自知、自愛),那才是聖人之道。

【註釋】

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威”者,含有威嚴、畏懼之義。 “大威”者,是指大自然的威力。這裡是對那些不遵從道德,不信自然因果規律所導致的各類疾病、災禍、死亡等惡果的隱語。

② 無狎其所居:“狎”者,含有玩弄之義。 “居”者,是指天下、社會。真正高明的政治,是不玩弄人,更不會愚弄社會,也就是後世所講“玩人喪德,玩物喪志”的道理。人不可自以為高明而去玩弄人、玩弄天下,而喪失道德。貪圖物質享受的人“玩物喪志”,自己的情操會墮落。 “無狎其所居”,也是這個道理。

③ 無厭其所生:“厭”者,含有壓迫之義。 “生”者,是指生活、生命。 “無厭其所生”是不要壓迫人,上天有好生之德,人類的道德能持續發展,一切自然生生不息。

④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厭”者,含有壓迫之義。 "夫唯不厭”,因為你不施加壓力給社會人民,“是以不厭”,所以人民自己也不感受壓迫,自然會好好地活下去,活得很快樂。我們看動物世界,只要合於天時地利,那些動物自然就活得很好。

⑤ 自知不自見:“聖人自知”,是說聖人上知天道真理,下知眾生萬物之心;更有自知之明,知己之得失。 “不自見”,是說聖人德充天地,但卻從不炫耀自己,從不自顯其德,而是德美藏之於內。

⑥ 自愛不自貴:“自愛”者,即自愛心身,洗心養性,涵養道德。求理性良知,行理智良能,明心而見性。所謂“不自貴”,是說聖人雖自愛性命,自尊自重,但卻不自以為貴,心與道德同體,身與眾生萬物同塵,無有高低貴賤之分。



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道德經 - 第七十一章

 《道德經 - 第七十一章》

【原文】

知不知①,尚矣②;不知知③,病也。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④。

【白話】

真正有知識者,都是謙遜自守,深沉持重,不在人面前賣弄,不膚淺自誇,這才是有真知之人。不知者卻言知,不懂裝懂,強辭奪理,恃小才小技傲人,不可一世,其實這是患了「不知知病」。

因為聖人有自知之明,能夠正視缺點,認真對待,及時彌補,也就沒有禍患了。

聖人都是大智慧者,洞曉天地人萬物,能知天下一切事。聖人虛懷若谷,不固執己見,一切唯道是從,順天理而行,毫無個人主觀意識之弊,純是先天用事,絕無「不知以為知」之病。

【註釋】

① 知不知:第一個「知」是真知;第二個不「知」,是說有真知之人,皆是藏知於內,真知不露,大智若愚。在外人看來好像是無知之人。 「上」者,即上德。全句統連起來,意思是說,真正有知識者,都是謙遜自守,深沉持重,不在人面前賣弄,不膚淺自誇,這才是有真知之人。

② 尚矣:尚同上,即上德。

③ 不知知:不知者卻言知,不懂裝懂。

④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前一個「病」字是動詞,意即醫治、克制、批評、憂慮等意。後一個「病」字是名詞,意即缺點、毛病、瑕疵。明白了「強不知以為知」是心理病態,就應當力戒「不知強以為知」的虛榮心,拔掉「不懂裝懂」的病根,虛心謙下,求證大道之理,將濁識假知置換為真知。不斷恪除自己的「病」態,使後天的智識轉化為先天真知,使我之所不知轉換為虛心求知,不再以「不知為知」而自欺欺人,安能有病乎?子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對「唯病病,是以不病」的最好註解。



2021年1月20日 星期三

道德經 - 第七十章

 《道德經 - 第七十章》

【前言】

綜觀《道德經》五千言,老子所言,字字見道,句句得理。大道就是人心固有的良知,日用常行之事,至近至簡,天下人與萬物須臾不可離開。離則無道,無道也就無人與萬物。 太上之言,千比萬喻,累千累萬,不可勝數。所舉之事,所言之理,近於日用,都是世人所熟知的,也是經常遇到的,並非難知難行。它既通俗易懂,而且人們天天都在其中,一動一靜,一言一行,無處而不是此道。人人可知,人人可行,並不神秘,亦非難行。

 “甚易知”者,是太上說我所言之理,都是人心中本有的天然之理。 “甚易行”者,是說我所論的道,都是人們日日在行、事事在用的平常之理,所以易知易行。不管你懂與不懂,信與不信,每個人都在道的恩惠滋養中,或自覺或不自覺地在道的規律中運行,只不過是在順與逆中被動地受用而已。故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①。
言有宗,事有君②,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③。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④。
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⑤。

【白話】

老子說:我之所言簡要好懂,很容易理解,也容易實行。

我所說之道,本來易知易懂,但天下人日用卻不知;我所言之理,易明易行,但是世人們卻並不想知道,不想弄明白道,所以也不能夠去真正實行。

我說的話是先人傳下來的經驗,做的事情也是有依據的,就是因為人們不明白我的語言和行為,所以也就不能理解我。

真正認識我這一理論價值的人極少,按照我的理論行動的人也極希貴。所以聖人的外表是極尋常的,其實他們的大腦中裝著極其寶貴的思想。

【註釋】

①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大道貴弱柔,世人好剛強。大道貴不爭,世人甚好爭。大道貴卑下,世人好高貴。故世人聞太上之言而如無聞。大道無所不在,無所不能。它並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它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人們的身邊,就在每個人的心裡。但世人卻離道很遠,這並不是道之遠人,而是人自遠之。人心自己與道遠隔,所以見道之理似不見,見道之行而不行。並非道德難為人,而是人自己難自己。故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② 言有宗,事有君:「宗」,先人的經驗。 「君」,依據。老子之言,言無瑕疵,言通天地之至理,達古今之道,簡易平實,有本有物,故「言有宗」。老子所行之事,無有執跡,考諸上古而不悖,反觀當今而不疑。坦然直行,為法為則,是天下萬物萬事之君主,故「事有君」。

③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對於大道而言,世人皆遠離已久,無明無知,昏昏茫茫。這種無知之病,是因為世人長期處於後天狀態,只相信耳目見聞為實,耳目所見之外皆為虛。所以對耳目不可見、不可聞的外部事物,對於宇宙間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皆不能知、不能見,故而採取不承認主義。這正是世人的偏知之處。世人長期執於耳目之偏,以後天智識之曲,以被貪欲蒙蔽污染了的人心,去認知天下人事物,故而往往離道甚遠。因為長期喪失了真性本靈之明,丟失了先天智慧之聰,故所知者皆是人欲之私,皆是詐巧之術。而對於宇宙大真理,對於自然大道的規律,對於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卻是茫然無知,這才是真正的無知。聖人行不言之教,行無為之道,無欲無私,無事無爭,昏昏悶悶。愚鈍若頑,不顯山露水,不彰揚誇耀,所以不被常人所理解。常人難明聖人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故曰「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④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希」,即稀少。 「則」者,就是效法。世間能知我之言,能行我之道的人太少了。若能知我所言的真諦,能行我所傳之大道,能修德證道者,這類人才是天下之最寶貴者。

⑤ 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被」通「披」。 「褐」音鶴,即古人所穿的粗布衣。 「懷玉」者,即懷藏寶玉。比喻胸懷道德,深藏若虛,不炫玉賣弄。有道之人,身披粗陋之衣於外,胸懷潔白之玉於內。懷寶匿藏,密而不露,不炫耀於人。故曰:「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2021年1月19日 星期二

道德經 - 第六十九章

 《道德經 - 第六十九章》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①;不敢進寸,而退尺②。"
是謂行無行③;攘無臂④;扔無敵⑤;執無兵⑥。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故抗兵相加⑦,哀⑧者勝矣。

【白話】

善用兵的人曾這樣說過:「我不敢挑起戰端以兵伐人,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起兵應戰。在作戰的時候,我也不敢逞強躁進,以擴大戰禍,而寧願退避讓人,以消弭戰禍。

一仁將為了戰爭是不得已,故須有謙退哀慈之心。就是說,雖有行陣,但好像沒有行陣,沒有殺伐之態。不敢逞強,雖有臂膀,有戰力,但擧臂的時候好像沒有臂膀可擧,有武力,而不展示殺伐之意。用兵時不得已用兵,手上雖有兵器,像是無兵器,沒有敵人可使我們用兵器似的,因有仁德不忍用兵。雖有敵人仍是不欺敵。

最大的禍害禍殃,就沒有比逞強輕敵再大了,因為逞強及輕敵者每每自矜自炫,知進不知退,不知天時、地利、人和,未探虛實、強弱,舉兵妄動,而爭相殘害生靈,如此必然喪失了老子「慈、儉、讓」三寶,其後果自然不堪設想。

所以,當二國舉兵相交戰的時候,往往到最後是由擁有慈憫之仁心者,得到最後真正的勝利。

【註釋】

① 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主」者,先也。 「不敢為主」,即不敢先舉兵進攻。 「為客」者,就是和而不唱,不主動挑戰,不得已而應戰。用兵之道,當順天理而動,不得已而動,不可逞勝好強,不可爭打第一槍。先進攻者為主,後應戰者為客。

② 不敢進寸,而退尺:天下萬物以人為最貴,以少殺人命為德。兩軍爭戰,每進一尺必多死傷。故有憐命悲人之心者,寧可退讓一尺,不肯冒進一寸,其目的在於保全人與眾生的性命,故能合天地好生之心。天道好生而惡殺。用兵者若是重殺好戰,逞強害命者,以殺人多為樂者,即使取勝,亦是逆天背道,難逃自然規律的製裁。

③ 行無行:一仁將為了戰爭是不得已,故須有謙退哀慈之心,雖有行陣,但好像沒有行陣。老子曰:「行無行」第一個「行ㄒㄧㄥˊ」為動詞表「行軍、行動」之意;第二個「行ㄏㄤˊ」為名詞表「行列、陣勢」之意。因此「行無行」表「行動上沒有殺伐之姿態」。

④ 攘無臂:「攘」,即捋袖伸臂,形容以力勝於人,捋起袖子、伸出胳膊。形容激動奮起的樣子,謂之「攘臂」。人若伸手取東西,必先伸手臂,其力在臂。如果沒有臂的伸張之力,則手不能取物。以此理引申到兩軍相對,若主動爭先而戰,此便是「有臂以為攘」。凡是首先「攘臂」爭勝者,其傷的機會必多。若急於頃刻間得勝,必然陷入不得不伸臂的被動境地。若能寧處後而不爭先,寧退守而不冒進,寧柔緩而不急躁。以無心去伸臂,在不得已時而伸臂,實非有心而攘。此種無心無為之應,看似無臂,實則有臂,而且其力強過於有為之臂。這種有臂與無臂的例證,是太上盛讚無為勝有為的形像比喻,故曰「攘無臂」。

⑤ 扔無敵:「​​扔」字,同於「乃、仍」,皆為同音假借字。 「扔」者,其意摧也。 「扔無敵」,即堅不可摧,不可戰勝之義。 「扔無敵」,就是不主動挑戰,不誘敵就範,不屈人侮辱,此非君子用兵之道。雖兩軍相對,不得不「扔」,然而在舉動時,以後為先,以退為進。寧處後而不爭先,寧緩而不冒進。雖有時被迫應敵,實非有心為戰。心懷仁慈之心,沒有好殺之念。雖大敵當前,似若無敵一般,如此才能操全勝之術,不勞力而坐致勝利,這就是「扔無敵」之義。

⑦ 抗兵相加:謂舉兵相敵戰。

⑧ 哀:同「愛」,即三寶之一的「慈」。



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道德經 - 第六十八章

 《道德經 - 第六十八章》

【前言】

「爭」是競取而不相讓,因事而起爭執,因口角而起爭鬥,因名利而起爭權奪利。兩國交戰興兵動眾,殺害生靈是違背上天好生之德,非至不得已時不可引發戰爭,有時也要以仁慈之道來戰。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吾人能在一起是有緣的,事事不必相爭,應視如同船共濟相助才是。詩曰:世人為人如蜜蜂,飛向西來又向東,採得百花成蜜後,被人取去一場空。

因天地生萬物,長養萬物亦是不爭,才能自然而然,無為而為之。因為天道不爭,萬物自化,聖人不爭萬民自順之理,由此更能引申出能自弱者,乃能成其強,能止忿者乃能全其勇,能自晦者乃能善其用,能處下者乃能順其眾,如依此道用於國則國無不保,如能用於身時則修己治人亦無不達了。以「不武、不怒、不與」之道用之於身,就是自斂浮華,韜光養晦,無形中培出「不爭之德」,久而久之亦自知其不爭之妙了。天地萬物不爭,所以乃成天長地久,人若亦無爭,雖不可能若天地之長久,但這不爭之德已與天地合一,故不爭之理實可配天。

【原文】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①;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②,是謂用人之力③,是謂配天古之極④。

【白話】

善於作戰的將帥,不貿然採取戰爭路線,不輕於興師動眾;會打仗者不輕易衝動、發怒,以智取勝;善用人者必定不自高其智,不自誇其能,能以謙待人,而居於下,容納諫言,移樽就教以能問於不能,以賢問於愚,如此人才肯效於我(願服其勞)。

以不武、不怒、不與、為之下,為不與人爭的要方,善用人之功的人,以其善能是在「為之下」,不驕不泰,上下一心,所以群眾也就很願意為他效勞,是以人能保有「不爭之德」和「為之下」時,如此眾人之力來辦事則無不克,無功不奏了,這就和天地之道相配合,也就通達了天地生化之極理。

【註釋】

① 善勝敵者,不與:「不與」係指「不與敵人直接抗爭」。善勝者不與敵人直接抗爭,不戰而屈人之兵者,因無爭奪之心,故能勝彼之爭,因此,天下莫能與之爭。恆以智取勝,不徒刀劍相迎也。

② 是謂不爭之德: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皆是不爭之德,有此涵養之德而不與人爭,所以天下人也沒有人與之爭了。 “不爭之德”的核心內容在於「處下」、「守柔」。

③ 是謂用人之力:這叫做運用別人的能力。 「用人」指發掘及任用遵循道之德的人材。以其善能是在「為之下」,不驕不泰,上下一心,所以群眾也就很願意為他效勞。用人若不肯處下,而高高在上的玩權弄勢,那麼眾人的心不服,這時想藉人為他效勞是絕不可能的事。反之,不驕不泰,謙沖有禮,禮賢下士為下面服務,為下面負責,為下面謀福利,那下面的人也就很願意為他效力。

④ 是謂配天古之極:「極」者「最高準則」之謂也,「配天古之極」係指「符合自然的道理」之謂也。



2021年1月16日 星期六

道德經 - 第六十七章

 《道德經 - 第六十七章》

【前言】

大道無形無象,無音無色,無論以任何言語去形容比喻,都無法準確地描述大道的本質。所以道不能測其肖,只能在心中悟,靠心領神會,方可知其奧妙。大道生育天地萬物,而又蘊含在天地萬物之中,天下萬物須臾不可離,故大道為天下之至尊至貴。 

道有「常道」與「非常道」。從人到宇宙,從物質到精神,在無數個層次範圍內的物質,不論其看得見或看不見,它都一概包容其中。道高於天地人,統攝天地人,貫穿於天地人。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包容一切自然有無與無形的精華物質。

【原文】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①。
夫唯大,故似不肖②。
若肖,久矣其細也夫③!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④,二曰儉⑤,三曰不敢為天下先⑥。
慈故能勇⑦;儉故能廣⑧;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⑨。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⑩!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白話】

天下人都說我的道行極大,而我卻似乎不像道那麼大,若遺若鄙,若屈若拙,若愚若痴。(道之大,是不能用有形有像去言說的。)

正因為道之大,所以不能用有形有像去言說的。(道若不大,若有邊際可求,有方所可指,那樣雖然可以形容比擬,但已不是大道的本質了。正因為道大無邊,所以難以用天下任何物象、任何語言去形容,故「肖」之非易事。)

若將大道局限於某事某物,局限於某個細小範疇,必然會誤導世人曲解大道。天下人總是以細小之物而「肖」大道。(如此,大道只能成於一物,而不能成於萬物;只能成於一事,而不能全萬事。)

人的精神思想領域有「三寶」應執守而且保全它,即「一慈、二儉、三不敢為天下先」。

因為仁慈所以能勇敢,因為能夠簡化,所以發揮起來更為廣大;如果能做到「不為天下先」,就能夠成長一切事物,成為一切事一切人的領導。

今之世人,捨棄了慈,只曉得好勇去侵略統治別人;今之世人,丟掉了儉僕,講求奢華,鋪張浪費,貪圖享受,那就是失去儉德;今之世人,捨棄退讓而求爭先,其結果就是走向死亡。

聖人的慈德廣大無邊,能與天地合一,能與百姓親附,能與萬物合意,故戰則能勝,守則能固。聖人用事,無論戰與守,皆為不得已而用。天道無親,惟與善人。天有好生之心,故不以殺命害生之戰為戰,而是以不戰為戰,以德而救治天下。

聖人與天地同心,故能得天地之助,輔天好生之德,以慈護衛天下萬民。

【註釋】

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肖」相似之意,如惟妙惟肖(和真的一模一樣)。「似不肖」有「言過其實」之意。道大無邊際,大無不包,細無不入。若以大名之,則「浩然氣,至大至剛,充塞於天地之間」。若以小言之,則「無名之璞,至隱至微」,藏於萬物的內核中。其在於人,得之則生,失之則死。其要,在於自無而有,由微而著。微者是其原,大者是其委。與其言大以明道,不如言小以顯道。所以老子說:「天下皆謂我大」。 「天下皆謂我大」之「我」,即道也。道本無方無體,今以大相稱,是說道有方體可以比擬,但又似又不肖,說像又不像。大道無法用形名色象來比喻,不像世間某個具體物象。正因為它廣大無邊,所以無法用語言形容。若用形像比擬,就成為某個具體事物,那就不是道了。故曰「似不肖」。

② 夫唯大,故似不肖:大道上極於天,下極於地,天下莫能載,無有形象可比擬,所以無法用天下的文字語言去形容,也無法用圖解去描繪。即使再先進的科學手段,也難以破解大道的真諦,而只能認識大道所生物性的某些外相,及其所表現出的物理、事理或像數。而難知大道本源核心的真相,及其由無極而太極,再由太極返無極的玄妙變化過程。故用任何比擬大道,都是「似不肖」,皆不能概全其貌。因為道太大太大了,毫無邊際,無窮無盡,正因其大無外,包容天地萬物,人怎麼能準確比喻呢?老子在此反覆申明大道「似不肖」,其意在於擔心世人對大道的誤擬誤喻,反而使大道難以明曉於天下。若指某個具體事物就是大道,必然會誤導人們曲解大道,甚至步入偏邪,那便是對道的最大不敬!大道在人心,唯心是道,故老子有「觀心得道」之訓。

③ 若肖,久矣其細也夫:如果發一言,便以所言像乎道,那樣無疑是以言語誤人見道。喻一物,便以某物像乎道,那無疑是執象而為道。立一行,便以其行以為道,則是以此行誤人行正道。此言、此物、此行,雖見其「肖」,但實際上卻都是是似而非,並非真道。以為大道耳可以聽,目可以視,口可以言,比擬可得似,此皆是道之皮毛而已。

④ 慈:「慈」即仁善之德,無慈善之心,不能度己;無上善之德,不能度世。故「慈」為「三寶」之首。

⑤ 儉:「儉」者,即儉樸、勤奮、節儉,亦即收斂節制之意。大道樸實無華,至簡至易。人能以儉立身,不圖虛華,敦厚篤實,勤以持身,儉以養心,精神內守,不被外物所擾。久而行之,則儉德可備。故「儉」德為第二寶。

⑥ 不敢為天下先:「不敢為天下先」,是說不自以為是,不自以為高貴,凡事謙讓處下,不與人爭是非,不爭名奪利。 「不敢為天下先」者,就是先人後己的謙讓之德。天下之事,有先必有後,有後必有先,先後皆有其自然之序,不能用人心去追求。倘若見名利便以私心去爭搶其先;或視己為高貴,視人為卑下。故而事事要爭先,處處要強勝,則爭先必妄進,爭強必有損。不僅喪失其德,且必至於顛躓而不可救。

⑦ 慈故能勇:老子說:「因為仁慈所以能勇敢」,慈愛,乃維護眾生之心,且因此慈愛之心的激發而產生勇氣。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愛得深,所以他們替孩子考慮事情很精細。因為愛得深,所以行事殫精竭慮,所以他們為孩子躲避災禍就很迅速,為孩子謀利也十分果敢,這就是仁慈能夠導致勇敢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父母比其他人賢明,這是因為形勢所迫才必然到這地步啊。

⑧ 儉故能廣:因為能夠簡化,所以發揮起來更為廣大。比如一個人,假使不簡化自己,什麼事情都過分的複雜又囉唆,因為精力是有限的,能用的就不廣博了。所以能夠簡化,才能夠廣博。

⑨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如果能做到「不為天下先」,就能夠成長一切事物,成為一切事一切人的領導。

⑩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今之世人,捨其仁慈之心,只講勇武,不講仁善,所為者必然是不慈之勇,是魯莽之勇,武夫之勇。此等勇沒有真正仁慈的精神,捨棄了慈,只曉得好勇去侵略統治別人;今之世人,丟掉了儉僕,講求奢華,鋪張浪費,貪圖享受,那就是失去儉德,所想所見所得,只能是眼前的物利,看不見宇宙大真理,也不知人生命運的真諦;今之世人,把個人的利益放在前面,凡事要強於人,恃才傲人,逞能顯露。此種人不肯處下,總想先於人,其結果必遭人厭惡,終不能成其先矣。如此一來,這個時代就完了,「死矣」!



道德經 - 第六十六章

 《道德經 - 第六十六章》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①,處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白話】

江海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匯往的地方,乃是由於它善於處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夠成為百川之王。

因此,聖人要得到人民的推崇,必須用言辭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導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後面。

所以,有道的聖人雖然地位居於人民之上,而人民並不感到負擔沉重;居於人民之前,而人民並不感到受害。

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推戴而不感到厭倦。

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註釋】

① 重:負擔沉重。



2021年1月14日 星期四

道德經 - 第六十五章

 《道德經 - 第六十五章》

【前言】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章裡有句話「反者道之動」。意思是說,世人常以為耍聰明的人常會佔到便宜;其實,這種「世俗觀念」剛好應該反過來看;「玩陰謀詭計必然不會有好下場,忠厚樸實才會得到最後的成功。 「真理往往跟世俗的看法相反」這是老子在這篇文章理要表答的深意。

【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①。
民之難治,以其智②多。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知此兩者,亦稽式③。
常知稽式,是謂玄德④。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⑤。

【白話】

古代真正懂得行道的治國者,不是要教人民如何變得如何耍「小聰明」;而是如何放下聰明 變得虛懷若愚。

這是因為百姓之所以難治,就是由於他們的利心機心多,智巧詭詐愈多,慾望就愈大。

所以,以一己之私來治理百姓,用巧詐洗腦來治理國家,必會造成上不誠民不信的結果,反而使國家帶來傷害,反之不用巧智而以誠樸敦厚的的德行來治理百姓,使百姓歸向純樸,自然是國家百姓的福慧。

了解這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別,就是一個法則。

能知順應人心之純樸敦厚,而以「善為道」為楷式為法則去努力實行,這可謂之,為至德,自然無為的德性。

這至德玄妙無上之道,既深奧又意義深遠,又和萬事萬物相反,能使萬物之用巧智、心機者,反回本來之善(復明性德),令萬物百姓回歸於純樸(順合於自然),如此方能達到與道合而為一的大順(大同)之境界。

(古代善於為道的人,不是教導人民知曉智巧偽詐,而是教導人民淳厚朴實。人們之所以難於統治,乃是因為他們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機。所以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就必然會危害國家,不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才是國家的幸福。了解這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別,就是一個法則,經常了解這個法則,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遠,和具體的事物復歸到真樸,然後才能極大地順乎於自然。)

【註釋】

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一般人讀此章,往往不加用心,以為老子主張「愚民」。 「愚民」政策是專制國家的專利,專制國家依靠暴力和謊言來維持統治,各種媒體無非統治者之喉舌,國家壟斷一切言論的媒介。論老子主張「愚民」者實際上就是認為老子的理論是在為專制者服務。這種觀點是對老子整體思想的一種片面解讀。老子倡言「無為」,主張君主實行「任自然」之治,我無為而民自化,實際上就是讓老百姓由天性率性發展。由此可知,主張老子為專制者服務,主張愚民是多麼的無知。無為,本身即意味著順應天性之自然而不造作。愚民,必然意味著洗腦謊言,洗腦謊言正是被老子所不齒的。老子也多次強調政治的基礎在於「信」,故曰: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統治者)誠信不足,故有不信服(統治者)的人。 』正確理解「將以愚之」的含義的關鍵是對「愚」字的認知不同。 《老子》書中的「愚」多指一種褒義,為質樸敦厚之意也。比如,《老子》第二十章:我愚人之心也哉。王弼注曰:「愚」謂守其真性順無為自然也。河上公章句注「愚」:使質樸不詐偽也。與「愚」相對的是「明」的概念。在老子的語境中,「明」意味著矯揉造作,意味著虛偽巧詐。王弼注曰:「明」謂多見巧詐,蔽其樸也。俗云:天公疼愚人,愚人不可解為不學無智的人,應解為直善敦厚之人(善良的人)。

② 智:這個智不是說妙智慧,而是說人的利心機心,也就是多見虛偽巧詐。

③ 稽式:法則、楷式。

④ 玄德:指潛蓄而不著於外的德性。指自然無為的德性。

⑤ 大順:大同世界。



道德經 - 第六十四章

 《道德經 - 第六十四章》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①,其微易散。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②;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慾不欲③,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④,复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⑤。

【白話】

社會仍未出現動亂時,還較容易維持治安。事情未發展至成為現象時,還較容易籌謀。事物仍然鬆脆未至堅實時,還較容易泮散。事物仍然微細未至結實時,還較容易分散。

要在未出現問題前已處理好問題,要在未出現亂子前已做好疏導功夫。

合抱般粗的樹幹,都是由幼苗開始生長而成;九層高的高臺,都是由地面堆土開始累積而起;千里的遠行,都是由踏出第一步開始而行。

憑主觀意願施為的必定失敗,把持天下,把它據為己有的,也必定失去。

因此,聖人順應客觀規律去行為所以不會失敗;聖人不堅執權力、行不言之教,因此便無所失。

百姓做事常常是進行一半就以失敗而告終。

所以說,做一件事情,只有慎始慎終,才有成功的可能。

聖人想擁有的是別人都不想擁有的東西,聖人不看重珍貴的物品;聖人學的是別人都不願意學習的事情,聖人要補救眾人犯下的過錯,聖人用「無為」之術,自然之道來輔助萬物。

【註釋】

① 泮:ㄆㄢˋ,分開、分離。

② 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其細微。

③ 慾不欲:「慾」是動詞。 「慾不欲」即想(別人)不想的(事情)。

④ 學不學:第一個「學」是動詞。 「學不學」即學習(別人)不願意學習的(事情)。

⑤ 不敢為:不敢妄為,循自然而為。



2021年1月13日 星期三

道德經 - 第六十三章

 《道德經 - 第六十三章》

【前言】

老子講「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的道理。從前幾章的內容來看,老子反對以煩瑣的禁令去捆住人民的手腳限製和擾亂百姓的生活,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採取順應自然的態度,必須以平靜的思想和行為對侍生活。他提醒人們註意,做任何事情都是從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難的。

【原文】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①。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圖難於其易②,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③。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白話】

以無為的態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作有味。

大生於小,多起於少。以怨相報復,則成大害。不如捨其怨,復施德以感之,則怨自解。

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實現遠大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難事,一定從簡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從微細的部分開端。

因此,聖人不覺得自己是在做偉大的事,通常是認為自己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反而成就了他的偉大。

大凡很容易就應允許諾的,很少能守信;而做事時, 看事情太容易的,一定會遇上各種困難。

因此,聖人總把事情看得困難, 以致最後毫無困難。

【註釋】

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老子理想中的聖人對待天下,都是持「無為」的態度,也就是順應自然的規律去「為」,所以叫「為無為」。把這個道理推及到人類社會的通常事務,就是要以「無事」的態度去辦事。因此,所謂「無事」,就是希望人們從客觀實際情況出發,一旦條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這裏,老子不主張統治者任憑主觀意志發號施令,強制推行什麽事。 「味無味」是以生活中的常情去比喻,這個比喻是極其形象的,人要知味,必須首先從嘗無味開始,把無味當作味,這就是「味無味」。

② 圖難於其易:處理艱難的事情,須先從細易處著手。面臨著細易的事情,卻不可輕心。 「難」,這是一種慎重的態度,縝密的思考、細心而為之。

③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大凡很容易就應允許諾的,很少能守信;而做事時,看事情太容易的,一定會遇上各種困難。



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

道德經 - 第六十二章

 《道德經 - 第六十二章》

【前言】

道貫古今,天地萬物皆由道而生,《太上清靜經》云:「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萬物由道而生,由道而育,由道而成,是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尤其是人,在言行方面,只要得「道」的一端,就可以使人心悅誠服與尊敬,更不必說是得「道」的全體了。而拿世上的名位和榮耀與它相比,其他都是藐小不足道的,因為「道」是萬物之主,「道」也是宇宙間最尊貴的。本章大意完全是讚美「道」的。

【原文】

道者,萬物之奧①,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②。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③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④。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⑤,有罪以免邪⑥?故為天下貴。

【白話】

“道”是蔭庇萬物之所,所以善人得道,尊道為寶,是因為「道」之妙用無窮;不善之人,雖然不知「道」的寶貴,但也有賴道所保全以生存。

美好的言詞,可以使人心悅誠服;有尊嚴而高尚的行為,可以使人尊敬,高人一等。若能遵道而行,將是何等的尊貴啊!

不善的人聽了美言之後,心悅誠服,也跟著講美好善良的話;見了 有尊嚴而高尚的行為後,也懂得幡然自省,懺悔改過,重新作人,那麼人之不善,道又怎麼會捨棄他呢?

可見得道的人,是最高貴不過的。縱觀世間的名位,就算立為天子,貴為三公,或是拱璧在前,駟馬隨後,得到禮聘的榮耀,還不如安靜地在那裡,勤脩大道。

古人不以世間的榮華富貴為貴,而為何寶貴此「道」?

是由於「道」之於人,求之即得,不論智、愚、賢、不肖,只要心誠求之,人人皆可為堯舜,是一體同觀沒有分別的,這不就是有求就可以得到嗎?

因誠心叩求而得道的人,縱然有得罪帝王公卿,也可以避免譴責的。由以上幾個實例看來,「道」是如此神聖不可侵犯的,所以能成為天下唯一最尊貴的。

【註釋】

① 萬物之奧:河上註雲:「奧,藏也」。是言道藏萬物。道為萬物之藏,是說道乃無所不容的意思。鄭注云:「奧,主也。」道為萬物之奧,是說「道」為萬物之主的意思。吳澄注:「奧,室之西南隅。……奧,尊者所居,故奧為貴。」

②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美言」明道的人,其言合乎於道,其言必美。 「市」是市場,求利之處;此處作動詞用,指可以使人心悅誠服。 「尊行」有尊嚴而高尚的行為。 「尊行」指自己的才能、行為,可以超越別人。

③人之不善,何棄之有?:「不善」是因不明理,以致行為非法,非理,所以說是不善。不善的人聽了美言之後,心悅誠服,也跟著講美好善良的話;見了 有尊嚴而高尚的行為後,也懂得幡然自省,懺悔改過,重新作人,那麼人之不善,道又怎麼會捨棄他呢?

④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三公」周朝的官名。指太師、太傅、太保。 「拱璧」指需雙手合抱的璧玉,也可以說是「盈尺之璧」。 「駟馬」是一輛車上所套的馬,「駟」就是四匹馬,是古人一輛車的馬匹數。古代送禮須分兩次,習慣上輕禮在前,厚禮隨後,乃見禮聘之誠。拱璧以先駟馬,拱璧即合拱之璧,禮較輕。一車駟馬,禮較重,隨後。世人皆以位至帝王公卿為可貴,然信道之人則以為,即使立為天子,登九五之尊,或是封為三公,有拱璧、駟馬之富貴尊榮,亦不如自己安然進入大道之中,因為這些名利都只不過是身外之物。修道人若能心中不繫戀於外物,從誘惑人心的事物解脫自己,與道合一,如此雖無人爵之榮,卻有天爵之貴。可見得道的人,是最高貴不過的。縱觀世間的名位,就算立為天子,貴為三公,或是拱璧在前,駟馬隨後,得到禮聘的榮耀,還不如坐進此道來得高貴些。 「坐進」,「坐」是相對於「行」,表示安於靜,而不向外追求;與其向外追求,還不如安靜地在那裡,勤脩大道。 「進」,指德行的日進於道。

⑤ 求以得:心誠求之,妙契玄同,得以道合也。「道」之於人,求之即得,不論智、愚、賢、不肖,只要心誠求之,人人皆可為堯舜,是一體同觀沒有分別的,這不就是有求就可以得到嗎?

⑥ 免邪:避免譴責。



2021年1月8日 星期五

道德經 - 第六十一章

 《道德經 - 第六十一章》

【前言】

本章是老子針對當時兼併戰爭帶來的痛苦,講到如何處理好大國與小國之間的關係,表達了老子治國和國與國關係的政治主張。在老子看來,國與國之間能否和平相處,關鍵在於大國,所以一再提出大國要謙下,不可以強大而凌辱、欺壓、侵略小國。大國應該像江海,謙居下流,天下才能歸到一處。大國還應像嫻靜的雌性,以靜自處下位,而勝雄性。這裡的國,是指大大小小的諸侯國。

【原文】 

大邦者下流①,天下之牝②,天下之交③也。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④。
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⑤,或下而取⑥。
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⑦。
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⑧。

【白話】

大國要像居於江河下游,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因為謙下雌柔,所以全天下的細流都交匯到那裡。

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靜守定而勝過雄強,這是因為它居於柔下的緣故。

所以,大國對小國謙下忍讓,就可以取得小國的信任和依賴,小國自然歸服了;相對地,小國對大國謙下忍讓,就能得到大國的接納、包容和幫助。

所以,或者大國對小國謙讓而取得大國的信任,或者小國對大國順應尊敬而見容於大國。

大國不要過分想統治小國,小國不要過分想順從大國。

兩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國特別應該謙下忍讓。

【註釋】

① 下流:代表謙虛之德,像水一樣向下流。俗話說:“人向高處走,水向低處流。”流水流到最低處時就是海。 “下流”是形容像大海一樣,包容萬象,包容一切;因為天下一切的細流,清、濁、好、壞都歸到大海為止。一個真正泱泱大國的風度,要像大海一樣,接受一切,容納一切,善惡是非都能夠融化,這也是做人的道理如果從人道來講,只換一個字就行了,“大人者下流”。不是大人要學下流,而是學大海一樣地包容一切。

② 天下之牝:「牝ㄆㄧㄣˋ」是指母性,「牡ㄇㄨˇ」是男性。 「天下之牝」指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

③ 天下之交:是指大海,因為它能夠謙下,所以變成全天下的細流都交匯到那裡。

④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母性的東西都比較慈祥,比較安靜;因為它安靜柔弱居於柔下的緣故,就戰勝剛強,安靜克服了一切的動亂。所以“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靜態的東西能克服了一切動態的困難,這是靜態的偉大,也就是老子講的“陰”,屬於冷靜、暗的、清靜的。

⑤ 或下以取:大國之君,其德應如天,當虛心忘己,如太虛之無所不容,無所不養。大國之德應如天,謙虛處下,不妄自為大,不傲於人,以平等心相處,以寬容對待小國,這就是“或下以取”之義。

⑥ 或下而取:小國之君,其德厚如地,常以柔弱自處,如地之承於天,無事不順應,此即是地之德。所以小國自應下於大國,尊敬大國。這就是以下取大之意。故曰“或下而取”。

⑦ 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 「不過」 只,僅僅。 「兼畜」猶兼併﹐併吞。 「入事人」進入大國朝貢。大國不過是想把小國放在自己照顧之下(兼併),小國不過是想讓大國接納他們的朝貢而不向小國侵略。(以此觀之,大國以遜下之德,以取得小國的信任;小國以謙下之德,而取得大國的關懷。大國沒有兼吞小國的慾望,小國也沒有不敬大國的行為,以小尊大,以大觀小,一體同觀,不起分別,忘其小大,皆以蓄養百姓為心,所以天下一家,小大如一,道溢於四表,德施萬方,故曰“大國不過,欲兼蓄人”。   對小國而言,安分居小,以謙下之德取得大國的容納與庇佑,確保國之安全,守其國,護其民,君民共安於太平。故曰“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⑧ 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大國若能以謙德下於小國,則小國必然尊敬大國,懷德感恩,臣服於大國。大國若能天下一體同觀,虛心忘己,不以大為大,不起以大凌小之心,小國必然仰而敬之。若不能謙下自遜,矜高自大,小國雖有恭敬之心,終因其傲而遠避之。小國若不能以卑下自處,各懷異見,則大國兼蓄之德亦不能全。由此可知,大中有小,小中含大,天下之理概如此。 “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是說大國有德善小國之心,小國也有善承大國之志,小與大之願,共合為一心,各忘其小大之別,大小皆處於無為自然,那必然是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在國與國相處中,大國應當垂先示範,作小國的表率;小國以大國為榜樣,做大國的輔翼。小大各盡其德,相得益彰,互助互利,共同受益。天下之大,萬國之多,皆以大國為重,故大國更應當效法天地之德。天地雖大,但從不自誇自大,對天下萬物一視同仁,同施恩惠,故天長地久。大國能常處於下,才可以成為小國的榜樣,小國必效仿之,從而帶動天下復歸於道。赫赫大邦,實為諸國之首,若能行之以道,持有懷柔卑下之德,天下自然歸於一統。這絕不是武力所能做到的,唯有道德宏世,人心愛戴,不欲吞併天下,天下自為一家;萬國自為一國,山河自為一統,世界自能大同。可見大國在人類社會所應起的重要作用。這即是“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之義。





《道德經 - 第六十章》

 《道德經 - 第六十章》

【前言】

「治大國若烹小鮮」:伊尹見湯是個賢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國主張。一次,伊尹見湯詢問飯菜的事,說:「做菜既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要調好作料才行;治國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只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商湯聽了,很受啓發,便產生重用伊尹之意。商湯和伊尹相談後,頓覺相見恨晚,當即命伊尹為「阿衡」(宰相),在商湯和伊尹的經營下,商湯的力量開始壯大。

那麽,老子所謂烹小鮮的治國之道,到底是何種手段?馬其昶引漢初《毛詩故訓傳》裏的話,力證老子本意為:「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這句話交代了老子那個時代人們烹煎小魚兒的方法:原來古人下鍋烹煎小魚兒不能老翻動,否則小魚兒就全弄碎了。如果結合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治大國若烹小鮮一語中,老子所要表達的治國之道就很明確了,就是治理一個大國不宜翻來覆去,不要動輒擾民,更不要亂折騰。

【原文】 

治大國,若烹小鮮①,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②。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③。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④。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⑤。

【白話】

做菜既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要調好作料才行;治國這種大事如同做菜這種小事,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只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治理國家,就像烹飪小魚一樣,不能經常翻動,翻動多了就容易碎掉。)

用「道法」清靜無為的方法去治理天下,所以天神人鬼都能各安其位,所以鬼不會傷人,因此人們不會覺得有鬼;不只鬼不傷人,神也不會懲罰人,因此人們不會覺得有神;不只神不懲罰人,聖人也不干預人們,因此人們也不會覺得有聖人。

萬物互不相傷,交歸於本原,因而天下太平。

【註釋】

① 治大國,若烹小鮮:[鮮] 鮮美的食物;味美的食物。本句的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國就像烹調美味的小菜一樣」。

②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用「道法」清靜無為的方法去治理天下,所以天神人鬼都能各安其位,所以鬼不會傷人,因此人們不會覺得有鬼。

③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不只鬼不傷人,神也不會懲罰人,因此人們不會覺得有神。

④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不只神不懲罰人,聖人也不干預人們,因此人們也不會覺得有聖人。

⑤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萬物互不相傷,交歸於本原,因而天下太平。



道德經 - 第五十九章

 《道德經 - 第五十九章》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嗇①。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②;重積德則無不克③;無不克則莫知其極④,莫知其極,可以有國⑤;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⑥。

【白話】

一個進德修業者,首貴去人慾之私,整飭己身之德,使精氣神全身,進而當敬天地禮神明,須心存虔誠,存心養性,使視聽言動均不逆於理,欲達此功夫最須發揮「儉」德,即是克己復禮,返本修性,不浪費精.氣.神。

因為只有愛惜精氣神,節儉智識,並能在災禍來臨之前,及早服從於道、及早勤於修道,就是厚積善德。俗曰:積德之家必有餘慶;能夠厚積德做到清靜.無為.自然就沒有任何事不能克服,事事都能克服,則不管在治人、事天等工作均能勝任愉快、過關;其內聖之德既全,則更能體會「道」之微妙玄通,深不可測,非人能探其力之究竟;像修到如此的深不可測,德全而人服者,最足以負起化世治國之重責大任。一旦有此治國之道,國自可長治久安,故知天地之根與柢為「道」最須深及固,則為長遠生存,永遠不滅的不二法門。 (亦即以道治國,才是永久生存之道)

【註釋】

① 治人事天,莫若嗇:「治人」整飭己身,使精氣神歸於全身。 「事天」敬天地、禮神明,須心存虔誠。 「嗇」收斂、儉樸,不浪費精.氣.神。

②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早:預先行持不輟。服:身心佩服,不離乎道。重積德:多積儉樸之美德。

③ 重積德則無不克:「重積德」多積儉樸之美德。 「無不克」沒有不能勝任、克服之事。

④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極:能力之究竟。 在知「道」之微妙玄通,則事事能克服,在治人、事天等工作均能勝任愉快、過關。其內聖之德既全,則更能體會「道」之微妙玄通,深不可測,非人能探其力之究竟。

⑤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德全而人服,足以負起化世治國之重大責任。

⑥ 有國之母,可以常久,是謂深根固蒂,常生久視之道:「母」道。 「根深」足以吸收更豐富的水分及養分。 「固蒂」不懼風雨、果不落。 「常生久」長遠的生存,永遠的不滅。



2021年1月6日 星期三

道德經 - 第五十八章

 《道德經 - 第五十八章》

【原文】 

其政悶悶①,其民淳淳②; 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⑤。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⑥。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⑦。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⑧,廉而不劌⑨,直而不肆⑩,光而不耀。

【白話】

善治政者,無形無名,無事無正可舉,悶悶然卒至於大治,故曰其政悶悶也。其民無所爭競,寬大淳淳,故曰其民淳淳。政教急,民不聊生,生活陷於困頓,故曰其民缺缺也。

災禍!幸福依存在其中;幸福!災禍潛伏在其中。

誰知道它們的究竟?禍福沒有一定的準則。

正變成了邪,善變成了惡。

世人看不透這樣的道理而產生迷惑,由來已有長久的時日。

所以,唯有聖人,他為人的方針,能夠保持在方正之中,又沒有銳利的稜角,去傷害他人。他為人清廉,可是在處世方面又很厚道,絕不疾惡太嚴,或苛刻太甚。他為人正直,可是絕不直率的過於放肆。他心性光明,可是絕不炫燿他人,這就是聖人德性深厚的原因啊!

【註釋】

① 悶悶:寬大。

② 淳淳:淳樸篤厚。

③ 察察:就是明察秋毫,完全掌握民眾的一舉一動。

④ 缺缺:缺缺當做缺乏,多憂不足之意。與「貧乏困頓」一致。

⑤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倚」,隨著;「伏」,隱藏。韓非在《韓非子‧解老》中對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一語也有深入的詮釋,其言:「人有禍則心畏恐,心畏恐則行端直,行端直則思慮熟,思慮熟則得事理。」人們遇到災禍就心生恐懼,行為就端正,思慮就成熟,自然明白行為處事的道理。其後又言:「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衣食美,衣食美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人們遇到了幸福,富貴就降臨,衣食就豐富,驕傲的心理就產生,行為邪惡乖僻,就會做出違背常理的事。韓非透過對人性的深入觀察,體認到處於災禍中的人,做事更為沉著熟慮,反而因此扭轉逆勢,化險為夷;然而處於幸福中的人,難免驕矜志滿,視所得一切為必然,不知珍惜福分的結果,很快便將福分消耗殆盡,禍事自然隨之而來。

⑥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極,「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窮盡),深不可測也。」因禍可以得福,因福同樣也可以得禍,禍與福來去反覆,沒有定數,令人難以捉摸。

⑦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正常會再變為反常,善良會再變為邪惡。人們的迷惑,已經很久了。

⑧ 方而不割:能夠保持在方正之中,又沒有銳利的稜角,去傷害他人。

⑨ 廉而不劌:劌ㄍㄨㄟˋ,傷、割。為人清廉,可是在處世方面又很厚道,絕不疾惡太嚴,或苛刻太甚。

⑩ 直而不肆:為人正直,可是絕不直率的過於放肆。




道德經 - 第五十七章

 《道德經 - 第五十七章》

【原文】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諱①,而民彌②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③;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白話】

治理國家需要正大光明,應對戰爭要力求詭秘奇變,取天下者則必須以無事不妄作為原則。

我是如何知道這些道理的呢?以下是我的依據:

天下哪個地方忌諱越多,(人民自由越少,)人們就越困窮;天下哪個地方人們手上有兵刃利器,(就容易好勇鬥狠),治安必然一片混亂;天下哪個地方普遍推崇智謀巧計,就會出現很多奇詭異謀的事情;天下哪個地方各種法律命令越多,(人民越無法適從,動輒得咎必然會使人去鑽法令的漏洞),盜賊也越多。

所以高明的君主說:「我不妄加造作,民眾就會自然服從教化;我心靜如水,民眾自會糾偏改正;我不妄斷專行,民眾自會發家緻富;我無欲,百姓自會質樸歸真。」

【註釋】 ① 忌諱:禁忌、避諱。 忌諱,此處指諸多限制。

② 彌:充滿、更加、遍布的。

③ 滋昏:滋,生出滋長也。昏,禍亂也。



2021年1月4日 星期一

道德經 - 第五十六章

 《道德經 - 第五十六章》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①。

塞其兌,閉其門②;挫其銳,解其紛③;和其光,同其塵④,是謂玄同⑤。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白話】 

知者貴行不貴言。

杜塞嘴巴不要亂說話,關閉耳目不要亂聽亂看。則嗜欲、情慾無由出入。嗜欲、情慾有所銳為,應當挫除自我妄為之念;要化解、徹底拋棄,自我紛紛之想,合於大道,歸於單純。修道人必須要和光同塵。把自己外露的光明收起來,與人相處,不要顯露特別之處,和平常人一樣,很平凡。這就是玄同於與宇宙萬物;玄同於道。

樸,是自我之君。樸的取得,是自我之德玄同於大道的結果,是自我超脫了親疏、利害、貴賤乃至生死,達到物我兩忘,不為一切主觀的好惡、是非、美醜等情感所羈絆的成果。所以,對於自我而言,不可因得樸而與之親近,也不可因得樸而與之疏遠;不可因得樸而謀私慾,也不可因得樸而危害他人;不可因得樸而自以為貴,也不可因得樸而自以為賤。因此,成為天下最可貴的人。

【註釋】 

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此句是說,知者貴行不貴言。另一種解釋是,智慧之人,不誇誇而談;說話浮誇不切實際之人,多無智慧。還有一種解釋是,得「道」的人不強施號令,一切順乎自然;強施號令的人卻沒有得「道」。

② 塞其兌,閉其門:兌,呼吸器官即嘴、鼻。門,能夠為外物誘發情慾的門戶。「塞其兌,閉其門」,兌為口,門是天門,天門就是耳目。皆嗜欲、情慾出入的孔道。杜塞嘴巴不要亂說話,關閉耳目不要亂聽亂看。則嗜欲、情慾無由出入。

③ 挫其銳,解其紛:嗜欲、情慾有所銳為,應當挫除自我妄為之念;要化解、徹底拋棄,自我紛紛之想,合於大道,歸於單純。

④ 和其光,同其塵:「和其光」,把自己外露的光明收起來;「同其塵」,處世之道,不要顯露特別之處,和平常人一樣,很平凡,「是謂元同」,這才是修道人的榜樣。

⑤ 是謂玄同: 玄,天也。自我之德統一於大道,完全揚棄自我,與真我同一,玄同於與宇宙萬物,人能行此上事,是謂尚德與天同道也。亦即玄同於道。



2021年1月3日 星期日

道德經 - 第五十五章

 《道德經 - 第五十五章》

【原文】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毒蟲①不螫②,猛獸不據③,攫鳥④不搏⑤。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⑥,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嗄⑦,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⑧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⑨。

【白話】 道德涵養渾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嬰孩。

毒蟲不刺他、猛獸不傷他,老鷹不攻擊他。(初生的嬰兒,天真無邪一樣,那麼無知無識,那麼的天真自然。由於赤子無欲無求,神全虛靜,神氣相抱,含蓄極厚,純然天理,故能與物和平相處,自己既不害物,那麼動物也不傷害他。)

雖然骨質瘦弱,筋肉柔軟,卻能很堅強的握物;小男孩不需懂得雌雄交合之事而亦能勃其生殖器官;能有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精力充沛之故。

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卻不會沙啞,這是因為和氣純厚的緣故。

懂得運用柔和之氣,就是懂得「常理」;了解常理則是「明道」。增長生機之氣稱為祥和,刻意而作之氣則叫做勉強。

萬事萬物一旦到達鼎盛狀況後,必會轉入衰老階段。因此,凡不順乎大道而行的事物,必然很快毀滅。

【註釋】 

① 毒蟲:指蛇、蠍、蜂之類的有毒蟲子。 

② 螫:含有毒腺的蛇、蟲等用牙或針鉤刺人畜。 

③ 據:據,佔有。獸類用爪、足年攫取物品。 

④ 攫鳥:用腳爪抓取食物兇猛的鳥,例如鷹隼一類的鳥。 

⑤ 搏:搏,捕捉。鷹隼用爪擊物。 

⑥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牝牡ㄆㄧㄣˋ ㄇㄨˇ,雌性和雄性。朘ㄐㄩㄢˉ,赤子陰也,為小男孩的生殖器。就是小男嬰的生殖器勃起。在老子看來,柔弱可脧作為剛,握固為強,卻又不會像剛、強那樣「物壯則老」,所以老子貴柔。 

⑦ 嗄:ㄕㄚˋ,嗓音嘶啞。 

⑧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常指事物運作的規律。和,指陰陽二氣合和的狀態。 懂得運用柔和之氣,就是懂得「常理」;了解常理則是「明道」。如果能夠知道真常之道的人,可算是明白開悟真我的人,能夠明白養生的修行者,體道、悟道,就不會走極端。能善於養生。善於養生,是最吉祥的人,這種人也是最明智的人,因為他自然知道保養先天太和之氣,以增強身心長生之道,能夠增強長生之道的人,也就是「益生曰祥」。 「心使氣曰強」,刻意而作之氣則叫做勉強。

⑨ 早已:很快毀滅死亡。



道德經 - 第五十四章

 《道德經 - 第五十四章》

【原文】 善建者不拔①,善抱者不脫②,子孫以祭祀不輟③。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④;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⑤。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白話】 善於立德的人是:「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所以是不會因時空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善於抱道奉行的人,至死不渝。而且能留傳子孫萬代。

修身必包括正心、誠意、致知、格物,所以其德乃真。修好自己的身以後用在齊家則家齊,這種德行才算是足夠的;修好自己的身以後影響到全鄉,這種德行才算是夠長的;修好自己的身以後用到治理國家上,這樣的德行才算是豐盛的;修好自己的身以後用到能平天下,這樣的德行才算是普遍的了。

所以以心中的真身來觀察心外的假身、以心中的家觀察心外(眼睛所看見)的家、以心中的鄉來觀察心外(眼睛所看見)的鄉、以心中的國來觀察心外(眼睛所看見)的國、以心中的天下來觀察心外(眼睛所看見)的天下。

我怎麼會知道天下的情況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註釋】

① 善建者不拔:一個真正會建築的人,插一個棍子在地下,別人也撥不掉。依我看來,除了老天爺建了一座山在地上,別人永遠拔不掉之外,世界上沒有拔不掉的建築物,當然也沒有善建者。真正能夠建立而動搖不了的,那是一句話,它包括思想方面、道德方面、精神方面的一項真正的學問,一個真理。像老子本身就是“善建者不拔”,他的道德思想,後世經千萬年不衰。多少人研究他,多少人企圖推翻他,但是推翻不了,也動搖不了。孔子也是一樣,建立了一個道德的基礎標準,搖撼不動。所以只有他可以稱做聖人,只有他可以與天地並存,就像天地建起來了一座喜馬拉雅山,建築了一座阿里山,沒有人可以撥動這個物理世界。所以,只有道德文章的建立不是別人能夠動搖的,這就是“善建者不拔”的道理。用之於做人做事,用之於創業,就要有高度的智慧,能建立一個東西,絕非他人所能動搖得了的,這也是“善建者不拔”的道理。

② 善抱者不脫:真會抱的人,把東西箍住了,怎麼樣都脫不了身。那是什麼樣的“善抱”?愛情就是“善抱者不脫”,感情這個東西就是“善抱”的,把你抱住了,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你解脫不了;真能解脫的話,那就成仙成佛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老子也告訴我們,對於一個道德觀念、一個真正的真理,就要牢牢抱住,絕對不要放棄。如果對於道德的真理,熱心一陣子又休息一陣子,有時懶有時又反感,那是因為自己沒有真正把握到道德的真理,當然就不是“善抱者”。

③ 子孫以祭祀不輟:能留傳子孫萬代。

④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真,正也。修身必包括正心、誠意、格物 - 窮究事物的道理、致知 - 獲得不盡的知識。所以其德乃真。

⑤ 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以心中的真身來觀察心外的假身、以心中的家觀察心外(眼睛所看見)的家、以心中的鄉來觀察心外(眼睛所看見)的鄉、以心中的國來觀察心外(眼睛所看見)的國、以心中的天下來觀察心外(眼睛所看見)的天下。心中自有個家 - 安宅;心中自有個天下。每人心自有一個天下,如果平自己心中的天下,再用自己心中的天下觀察外界的天下,則可知天下之所以然,所以君子不出門能知天下。



2021年1月2日 星期六

道德經 - 第五十三章

 《道德經 - 第五十三章》

【原文】 使我介然①有知,行於大道②,唯迤③是畏。

大道甚夷④,而人好徑⑤。

朝甚除⑥,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⑧,帶利劍⑨,厭飲食,財貨有餘⑪,是謂盜竽⑫。

非道也哉! 

【白話】 老子說:「使我可以全面平等平衡的看待相對性內的兩個相對的屬性,由此而認識到:遵循大道,別的都不怕,就怕走偏。」

大道無比的平坦,可是世人卻喜歡走偏路。

朝堂修的極其高大,田地卻極其荒蕪,糧倉極其空虛;穿艷麗的繡衣,佩戴鋒利的武器,挑精美的食物吃,擁有過多的財物。這種景況,無怪乎老子把統治者叫做「盜竽 - 竊盜的首領」。

這是多麼無道啊! 【註釋】

① 介然:「介」,把一個事物劃分成兩半,連接這兩半的地方就叫“介”。字形是人在中間,左右個一豎。象徵從中間連接事物的左右兩邊。比如:房產中介,連接買家和賣家的人。比如:邊界的界,上田下介,代表兩塊土地接壤的地方。 「介然」,站在中間,看事物的兩端的樣子。這裡指的是:處在自然平衡狀態,全面的看待兩個相對的屬性/類別。

② 行於大道:在大道上走路。這裡是比喻:行為舉止遵循大道。

③ 迤:曲折連綿,這裡是比喻走路走偏了。指的是:偏頗於某個相對屬性。

④ 夷:平坦。 

⑤ 徑:邪路。 

⑥ 朝甚除:朝,指朝廷的宮殿。 除,古代依據其本義來修建宮殿的台階,每9個台階就要變一層,每一層就叫「一除」。修建宮殿,每一定高度就要變一層,一層樓就叫「一除」。朝甚除,朝廷的宮殿修的高大上。比喻失本逐末,忘了朝廷的本質只是議論政事的地方。

⑦ 田甚蕪,倉甚虛:「蕪」形容雜草叢生的樣子。田甚蕪,田地里長滿了雜草。倉甚虛,糧倉空虛的很。 「田甚蕪,倉甚虛」這兩句都是指人忘記了農業生產這個活命的根本。

⑧ 服文彩:服,穿衣服。文彩,各種圖案和顏色的繡衣。服文彩,穿著有各種圖案和顏色的繡衣。

⑨ 帶利劍:佩戴鋒利的武器。

⑩ 厭飲食:厭惡粗陋的食物,要挑精美的食物吃。

⑪ 財貨有餘:擁有過多的財物。

⑫ 盜竽:竊盜的首領」。



道德經 - 第五十二章

 《道德經 - 第五十二章》

【原文】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①,以知其子②;既知其子,复守其母③,沒身不殆。

塞其兌④,閉其門⑤,終身不勤⑥。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⑦曰明,守柔曰強⑧。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⑨;是為襲常⑩。

【白話】 天下有始,始於大道,大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萬物的母體。把握了世界的共同本質和普遍規律 - 母,自然可以認識某一個別事物的現象和規律 - 子。只有始終堅持母的指導作用,才會終身沒有危害。

道德功的修煉,要求端正身姿,全身放鬆,閉口垂簾,舌抵上顎,內聽內視,掃除所有私心雜念,凝神調息,調息凝神,並且要終生堅持不懈。

發表言論(開其兌),從事安民濟世活動(濟其事),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並且善始善終,決不可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使自我居於支配地位,操控著國家大大小小的權力,否則,是極其危險的(終身不救),個人身敗名裂事小,禍國殃民事大。因為,國家的持久繁榮和穩定,是擺脫獨裁統治,由民主法治來實現的。

能夠「不顯山不露水」,低調行事,叫做明;能夠善於守柔者,雖不顯於有為,其為必勇,雖不示於外用,其用必果,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善於守住柔道,才是致強的真義。

借用道的光亮,依道而行,又恢復展現出自己的光明,不給自己留下災難:這叫做因循常道。

【註釋】 

① 母:母,蘊涵著世界的共同本質和普遍規律。 

② 子:子,代表著個別事物的現象和具體規律。 

③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認識世界,不應是透過現像看本質,而應是透過本質看現象。把握了世界的共同本質和普遍規律,自然可以認識某一個別事物的現象和規律。「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強調了母對子的指導作用。

④ 兌:《易·說卦》兌為口。

⑤ 門:大腦思維的感知門戶。

⑥ 不勤:是說練功不可急於求成,應順其自然,又要貴在堅持,具有誠心和恆心。

⑦ 見小:見,表現,顯現。 小,指「不顯山不露水」,即低調,含蓄,不張揚。

⑧ 守柔曰強:守柔就是守道,守柔可以「馳騁天下之至堅」所以叫做「強」。由以上得知,小人之所以「終生不救」,乃根於不注意小節,而終失其大引來禍辱,且不知以柔克強之功,而引來利害夾攻,倘若能從最根本的玄關竅門,為入手功夫再削除逞強好勝之心,這樣才能收守母知子之全效。因善能守柔者,雖不顯於有為,其為必勇,雖不示於外用,其用必果,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即是善於守住柔道,才是致強的真義。

⑨ 無遺身殃:不會招致禍殃。

⑩ 襲常:因循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