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道德經 - 第五十一章

 《道德經 - 第五十一章》

【原文】 道生之,德畜①之,物形之,勢②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③。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④。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白話】 

大道賦予萬物生命的種子,萬物因遵循自然規律而得以繁殖、成長,有形物質凝聚造就其具體形態,萬物因其所處的環境而成熟(道是世界的本原,為萬物之母,故說“道生之”。能夠遵循自然規律為德,違背自然規律則生而不活,或者活而不久,故說“德畜之”。萬物既生則以自身形態確認其本質特性。萬物是否有成,是由其所處的環境即萬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決定的。)

所以,萬物莫不以道為尊,以德為貴。

道之所以尊,德之所以貴,在於道和德無為自然,不主宰、干涉萬物,而是讓萬物完全順應自然規律成長壯大。

因此道化生萬物,德蘊含於萬物並引導萬物。萬物生長發展,成熟圓滿,道與德使萬物受到滋養和庇護。

生長萬物而不居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導引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奧妙玄遠的德。

【註釋】

① 畜:音ㄒㄩˋ。飼養、養育、培養。

② 勢:萬物生長的自然環境。

③ 莫之命而常自然:不干涉或主宰萬物,而任萬物自化自成。
 
④ 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長」:自然界中生物不停地吸收各種養分使自身細胞不斷繁殖而成長壯大。

「育」:自我培育以適應環境。一物種之所以擁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於該物種不斷培育自身性能的緣故。

「亭」:均勻、協調的意思。在自然界中,各物種的生存能力是不受偏袒、機會均等的,其能否發展壯大,在於該物種的自身潛能和對環境阻力的抵抗力量。

「毒」:遏制、侵害的意思。生物圈中,一物種的生長壯大是建立在對另一物種的遏制、侵害基礎之上的。其遏製程度又受著環境阻力的製約。

「養」:給養,即供給生活資料。生態系統中,一物種的成熟,又為另一物種的生長成熟提供了消費資料。

「覆」:覆滅的意思。萬物有生就有滅,生於無形,歸於無形,這是自然規律。歸於無形,並不意味著徹底消失,而是進行能量流通和養分循環,使萬物生命得以組合,並處於永久存在的過程之中。

在這裡,生之,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講述的是一個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簡明地指出了生物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內在機制。 在生態系統中,太陽為生命提供了賴以存在的能量,地球為其生存發展提供了空間,於是,地球上有了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站在動物的角度上看,植物是生產者。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把周圍環境中的無機養分製造成有機物質,為消費者提供了生活資料。其中食草動物直接以綠色植物為生活資料,食肉動物則通過食物鏈間接以綠色植物為生活資料。微生物則以分解者的角色把有機廢物破壞、腐爛,使養分回到周圍中去,又為生產者提供了養分。 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關係是相對的,實質上,它們自身各自扮演著三重角色。三者的關係構成了使生態系統能夠繼續發揮作用的基本結構。 

在這一生態系統中,“道生之,德畜之”,揭示了生命的起源和生命所必須遵循的自然規律。 “長之,育之”,是生物的自身繁殖和發展,即“物形之”。 “亭之,毒之”,則是這一生態系統的平衡機制,即“勢成之。”“養之,覆之”,則是這一系統能夠繼續發揮作用的物質轉化機制。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

道德經 - 第五十章

 《道德經 - 第五十章》

【前言】

「生生之民 - 重視活命之民」與「善執生者 - 善於掌控生命的人」的生死觀是不同的。 「生生之民」信奉「好死不如賴活」,把活命看得如此之重,以至於對死亡產生了巨大的恐懼,他們既執著於生,又執著於死。而「善執生者」把生與死看作是生命輪迴中兩個必經的過程,出生之後將面臨著入死,而入死之後將會再次出生,生生死死,輪迴流轉,既不需要執著於生,亦不需要執著於死。

生死觀的不同造就了人們不同的人生觀,進而影響了人們的處事態度和吉凶結果。 「生生之民」因貪生怕死,往往自亂方寸、有失輕重,於是「動皆之死地」。 「善執生者」不貪生怕死,而能臨危不亂、泰然自若,反而「無死地」。兩者之間如此巨大的反差只因一念之轉,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便是如此了。

當然,老子此講並不是勸人們無視安危、以身犯險,該如何行事還是要看自己的修為如何。如想「陵行不闢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得確定自己是否真的達到了「無死地」的境界。如果還沒達到,那就不要去模仿人家了,那叫自不量力。 道家修長生,其實修的不只是健康養生,更重要的是要修成「善執生者」。只有懂得如何掌控生命,才能超脫那些無處不在的「死地」,像一個無畏的戰士,勇敢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並且每次都能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原文】

出生入死①,生之徒②,十有三③;死之徒④,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⑤,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⑥。
蓋聞善攝生⑦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⑧。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⑩。

【白話】

人始出於世而生,最終入於地而死。屬於長壽的人有十分之三;屬於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其餘那些本來可以活得長久些的人,卻在有生之年縱情於七情六慾使自己提早逼向死亡之路的,也佔十分之三。(換言之,除了命中長壽的人之外,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因善於攝身,清心寡慾而得以善終)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過於看重生命。

據說,善於養護自己生命的人,在陸地上行走,不會遇到兇惡的犀牛和猛虎,在戰爭中也受不到武器的傷害。

犀牛無處撞擊它的角,老虎無處伸出它的爪,兵器無處施展它的刃。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善執生者」不把自己放入死亡之境地,不動畏死之心、不生懼死之念,是能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灑脫,而這正是「外其身而身存- 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第七章)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註釋】

① 出生入死:人始出於世而生,最終入於地而死。 
② 生之徒:指命中長壽之人。
③ 十有三:十分之三。 
④ 死之徒:屬於夭折的一類。 
⑤ 人之生,動之於死地:此句意為人本來可以長生的,卻意外地走向死亡之路。 老子曰:「反者,道之動 - 事物發展到了極限,就要走向反面,這是道的運動規律」。從生命的過程來說,從無到有,是生成,這是一種道之動;從有到無,是死亡,這也是一種道之動。
⑥ 生生之厚:因為過於看重生命。 
⑦ 攝生者:攝生指養生之道,即保養自己。
⑧ 入軍不被甲兵:在戰爭中也受不到武器的傷害。
⑨ 兕無所搗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兕」,音ㄙˋ,古書上所說的雌犀牛。 「搗」,撞擊。「措」,放置。犀牛無處撞擊它的角,老虎無處伸出它的爪,兵器無處施展它的刃。 
⑩ 無死地:「善執生者」不把自己放入死亡之境地,因此他們就不會死。這個「無死地」其實就是不動畏死之心、不生懼死之念,是能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灑脫。




道德經 - 第四十九章

 《道德經 - 第四十九章》

【前言】

「聖人」,此處所指的是有道德的統治者。而聖人之治,首在於自己的存心,基於其「道無為」和「人無欲」的信念,以為聖人最好先不要立下自己是一個統治者的心意,否則便成了有意而為,而不能無所不為。統治者不先立下一個有意向的心,在治理人民方面,便可以以百姓之心為心,猶如儒家所說的:「民之所欲欲之,民之所惡惡之。」然後施政才能符合民意,才是理想的統治者所應該有的態度。不過老子在此章更將範圍擴大,不但將民之所欲者視為可行且應該,即便民之所惡者也並不排斥,成為「不善者亦善之」,「不信者亦信之。」初看起來,似乎只重視民意的一半,另一半並未全照民意,老子反而認為如此是「德善」、「德信」,理由是「聖人歙歙為天下渾其心」,即聖人處心積慮地無所偏執,以天下為念,唯恐做得不周全;同時又希望百姓都能返璞歸真,保持如孩童般天真無邪的狀況,故而縱使百姓有不善之處,仍然以善對待;縱使百姓有不信的表現,仍然予以信任,用真誠不變對待不善不信,可以使其自行遷善就信。這樣做可以有兩個解釋:其一是聖人無常心,也就沒有預定的標準來衡量善和信,更沒有預定對不善不信做任何不同的處理方式,百姓有善和不善,信和不信的表現,可以視之為出諸自然;其二是百姓以聖人為典範,「百姓皆注其耳目」,即是以聖人的表現為指針,聖人能夠包容,百姓便無從習於計較分別,可能最後歸於渾然一體,因為在聖人眼中,百姓都如嬰兒,須要愛撫與正當的示範;而對兒童之無知或錯誤,自然需要在寬容中予以體諒,最後達到「德善」、「德信」的地步。歸結起來,仍然是其以「虛」、「無」為本的一貫主張。引導他建立善良行為的方法。

【原文】 聖人常無心①,以百姓之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②。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③,為天下渾其心④,百姓皆注其耳目⑤,聖人皆孩之⑥。

【白話】 聖人常常是沒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

對於善良的人,我善待於他;對於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就可以得到善良了,從而使人人向善。

對於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對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可以得到誠信了,從而使人人守信。

有道的聖人在其位,無所偏執,好壞一切都包容了。百姓們都以聖人的表現為指針,有道的人使他們都回到嬰孩般純樸的狀態。   

【註釋】 ① 常無心:意為長久保持無私心。

② 德善:「德」假借為「得」。 「得善」引導他建立得到善良行為的方法。

③ 歙歙:音ㄒ ㄧ ,無所偏執貌。一個得道的人,始終是包容一切的。

④ 渾其心:好壞一切都包容了。 

⑤ 百姓皆注其耳目:即是以聖人的表現為指針。  

⑥ 聖人皆孩之:聖人使百姓們都回復到嬰孩般純真質樸的狀態。



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道德經 - 第四十八章

 《道德經 - 第四十八章》

【原文】 為學日益①,為道日損②,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③,取天下常以無事④;及其有事⑤,不足以取天下。

【白話】 追求學問,就要求天天都學有所得,習有所成。而追求大道呢,只是要求每天儘量減少自己的慾望和行為。對自己的慾望和行為減之再減,堅持不懈地一直減下去,最後就可以達到無為的境界了。

達到了無為的境界之後就會發現,已經沒有什麼事情不可以實現了。能夠得到天下的人,靠的就是無為處事。倘若沒有無為的心境,而非要用智謀的手段,處心積慮、極盡所能地去爭取天下,反而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

【註釋】

① 為學日益:「學」是指知識或技術,具有有限性、易把握性和易於傳授性。日益:指天天都學有所得,習有所成。

② 為道日損:「道」是指自然、天之道,也指世間一切正法、大學問,具有無限性、難以把握性和難以傳授性損,指每天儘量減少自己的慾望和行為。 

③ 無為而無不為:無為係指不妄為。達到了無為的境界之後就會發現,已經沒有什麼事情不可以實現了。 

④ 取天下常以無事:取,治理、攝化之意。能夠得到天下的人,靠的就是無為處事。

⑤ 有事:繁苛政舉,騷擾民生。



道德經 - 第四十七章

 《道德經 -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①,見天道②。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③,不為而成④。 【白話】 「道是無所不在的,只要自己的悟性高,根本不需要出門戶即能知道天下一切事物的道理,不需要開窗戶去觀天,就能知道天道體用運行之巧妙。」

(家庭本身就是一處大道場,夫妻之間有相處之道,父子或母女之間也有相處之道,婆媳或翁婿之間也有相處之道,但是千萬不要誤以為夫妻相處之道、婆媳相處之道、父子相處之道、母女相處之道或翁婿相處之道是各有不同的道啊!事實上道是宇宙間唯一的真理,故有「道無二道」之說,夫妻、婆媳、父子、母女或翁婿之間要相處的很融洽就是要依靠這個道,我們自己的家人要相處的很融洽需要依靠這個道,難道別的家庭不也是一樣嗎?同樣的道理,在公司、工廠、學校、社會甚至於到任何地方與他人要相處融洽也是要依靠這個宇宙間唯一的真理才能圓融無礙,當然人類跟動物、大自然相處的道理也離不開這個道。)

因此若我們已經悟出來這個宇宙間唯一的真理,那麼我們不是就一理通萬理徹,可以知道天下事物的道理,甚至於知道天地間的變化現象與天道體用運行之巧妙,如此的話還需要開窗戶去看嗎?但是一個悟性差的人,他就算是拿天文望遠鏡觀察或是用哈伯望遠鏡去探測天體,他也是無法知道天道體用運行之巧妙啊!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後面這一段文字的道理,真智慧之獲得不在於社會那些假知識,而在於自性之真智慧,離開真智慧越遠的,那麼他們的智慧便越低,所以聖人以無為而悟道,以無為而知天下,而凡夫卻做了一堆沒有用的俗事、凡事與雜事,故古德有云:「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即是此意,真智慧者不需要用肉眼去觀察世間之萬物,但須以慧眼去看世間之萬物,因為肉眼看的是事物的表相,慧眼看的才是事物的實相,肉眼看的是事情發生後的後果,慧眼看的才能知道事情肇生的前因,所以聖人根本不需要以肉眼看見某些事物即能對世間的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是此意,至於「不為而成」這一句話更是強調無為的重要性,「不為」不是指肉體不去做的意思,而是指心保持道心,不偏善亦不偏惡、不偏藍亦不偏綠、不偏本土化亦不偏國際化、不偏漁民亦不偏農民,當為則勇敢去為,不當為則不為,為所應為而非為所欲為,唯有秉持這種大公至正、無私無我、無是無非、無善無惡之中道思唯去因應萬事,如此才能無所不為,因為做任何的事情根本沒有利益自己,所以別人才不會反對,也沒有不利益別人,所以也沒有人會去抗爭,政治要如此的無為然後才能無所不為。

歧路亡羊 - 事理本同末異,繁雜多變,求道者苦無正確方向,容易誤入歧途,以致一事無成。路在我們的腳下,但方向卻各不相同,每一條路都會有不同的風景,不同的結果。這些不同的經歷,只會增加我們的迷惑,每一個方向我們都可以說出一些東西,但都支離破碎,不成體系,只能稱之為見識,而不能稱之為知識。 如果沒有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將這些繁複而相互矛盾的見識整合為一體,這些東西不僅無法指導你的行動,還會幹擾你的決策,破壞你的認識。所以,這叫做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所以,聖人雖然不出行,但因為有著自己關於天下的整體理論,所以能不斷的增長對具體事物的認知。 聖人雖然不觀察,但因為領悟了天道的本真,所以能不斷的通明具體事物的道理。 聖人雖然不作為,但聖人既有理論,又知天道,所以能根據天下和自己的情況順應天道,順應天道當然能有所成就!

【註釋】

① 牖:牖,音ㄧㄡˇ,窗戶。 ② 天道: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律。 ③ 不見而明:此句意為不窺見而明天道。 ④ 不為:無為、不妄為。




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道德經 - 第四十六章

 《道德經 - 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卻①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白話】 

天下有道之時,人類懂得愛惜萬物,愛惜自己,也愛惜動物,並且懂得其中的道理和規律,不會以(自己或他人的)慾望,去殘害自己或萬物生靈。比如走在路上的馬匹,主人也會根據馬匹的生活規律來安排它定時休息,讓它能夠停下來,有足夠的時間去飲水及排便。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或他人的)的慾望,強行驅趕馬匹,使其疲於奔命,以至於馬糞都只能排泄在道路之上。這不僅是對社會環境的破壞,更是對動物生靈的殘害!所以,天下有道之時,卻走馬以糞,是一種高度的文明。天下無道之時,用於打仗的戰馬,本是最為珍貴的東西,但人類卻為了(自己或他人的)慾望,戰爭不休,驅役不止。連懷孕的戰馬,都不能得到休養生息,只能在打仗的郊外,在得不到任何照料的情況下,生下馬駒。可謂是毫無人道!

主動放縱自己的慾望,必然會殘害自身或他人,或兼而有之,所以罪無可恕。而被動的可欲之人或可欲之物,同樣會因為嫉恨與迫害而遭受大罪,至死方休,這叫做匹夫無罪,懷壁其罪。所以聖人無為,使他人不可欲於己,也使自己不可欲於人。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上天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欲使其瘋狂,必先使其不知足。慾望永遠感覺不到滿足,才是人世間最大的不幸!慾壑難填,瘋狂不止,只有死亡才能平息這一切。欲得,意味著得不到,已得到的,不會產生欲得之念。明明得不到的東西,偏偏想要去得到,必然會鋌而走險,害人害己,最終引發災難,結果還是得不到!所以,欲得之災,更是心理上最為慘痛的災難!所以,得不到的慾望與追求,應該果斷放棄,珍愛生命,遠離那些永遠得不到的東西。

慾望使人類進步,但慾望也是一切犯罪和災禍的根源。老子並不反對滿足慾望,而是希望人類能夠懂得知足,懂得將慾望限制在文明之中,懂得將慾望限制在道德之內,不要以自己或他人的慾望,去殘害自身或萬物生靈。所以,懂得止步的滿足,懂得愛惜自身和愛惜萬物的滿足,才能夠永遠使慾望得以滿足。

【註釋】 

① 卻:推卻、拒而不受。 





道德經 - 第四十五章

 《道德經 -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②。
大盈若沖③,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靜勝躁,寒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白話】

大有成就的人,反而謙虛待人,這樣的謙虛作為,在凡人的眼中,就好像尚未完滿的樣子,所以看起來有點缺失,其實這種人才是大有成就的人。但是能夠達到這種謙虛境界的人,在一般人看來好像不值得學習,可是他的功用反而沒有絲毫的破壞,因為別人反而會更尊敬他,更崇拜他,更擁護他,更聽從他。

能夠達到功德盈滿的人,心境就像虛無一樣,心裏反而什麼也沒有得到。可是他的作用,反而孳生不絕,變化不斷,沒有窮盡。

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

人在急躁生氣的時候,雖然體內熱氣沸騰,暫時勝過寒冷的天氣,可是畢竟是不能長久,就像大風大雨一樣,雨過仍然天晴,風過仍然平靜,所以平心靜氣才能永久勝過急躁的熱氣。

所以說清淨無為,才是天下人民所應該追循的目標,因為這樣才能使萬物導入正道。   

【註釋】 

① 大成:最完滿的東西。

② 弊:疲困、衰敗。

③ 沖:謙沖、謙虛,空虛。 



道德經 - 第四十四章

 《道德經 - 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與身孰親①?
身與貨孰多②?
得與亡孰病③?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④。
故知足不辱⑤,知止不殆⑥,可以長久⑦。

 【白話】

聲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樣更為親切?
生命和貨利比起來哪一樣更為貴重?
獲取和丟失相比,哪一個更有害?
過分的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於積斂財富,必定會遭致更為慘重的損失。
所以說,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見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住長久的平安。  

【註釋】

① 名與身孰親:功名和自身性命哪個親近。名,功名,虛名,名譽。身,自身,指身家性命。 ② 身與貨孰多:自身性命和財物哪個多。貨,財產,財富。多,與「少」相對。 ③ 得與亡孰病:獲得和失去哪個有害。亡,失去,損失。病,害處。 ④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過分的愛一定要付出大的代價,儲備的多一定喪失的多。甚愛,過分的愛惜。費,耗費,花費,付出代價。多藏,多儲藏,儲藏的財富多。厚亡,多喪失,喪失的財富多。

⑤ 故知足不辱:所以知道滿足不會招致恥辱。

⑥ 知止不殆:知道止步不會遭遇危險。止,止步,停止。殆,危險,用作動詞,遭遇風險。 ⑦ 可以長久:能夠長久生存。久,用作動詞,長久生存。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道德經 - 第四十三章

 《道德經 - 第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馳騁①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無間②,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③及之。

 【譯文】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可以駕禦最強硬的東西。老子以水喻道,水雖至柔,卻無孔不入,無堅不摧。

天下還有些東西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卻能夠深入沒有間隙的東西中,比如時間,能夠化解一切當下無解的問題與矛盾,為什麼?因為任何問題與矛盾,總歸會有個轉化的解決過程,所有的矛盾,無非是個時間問題。有道的人知道如水一般「動善時」(第八章),善於把握合適的時機去行事,這些道理令我深深地明白了無為的益處。

身教勝於言教,不言之教與無為的益處,天下鮮少有人能真正做得到。   

【註釋】

① 馳聘:形容馬奔跑的樣子。

② 無有入無間:無形的力量能夠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無有:指不見形象的東西。 

③ 希:少有、不多。



道德經 - 第四十二章

 《道德經 - 第四十二章》

【前言】

老子說到「一」、「二」、「三」,乃是指「道」創生萬物的過程。主要講述了一、二、三這幾個數字,並不把一、二、三看作具體的事物和具體數量。它們只是表示「道」生萬物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的一個過程。依照《淮南子》的解釋:「道始於一,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合和而萬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二」是「陰陽」,三是「陰陽合和」。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①。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②。

【白話】 

道初始於混沌不分的「一」,但「一」還不能直接產生天地萬物,所以要從混沌不分的「一」中分化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交和合氣便產生萬物,因此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皆面向有形有像的陽性物質,可以抱懷捉摸; 而無形無象的虛態陰性物質,如同背負其後而少覺察。然而「抱陽」是憑借「負陰」才得以實現,說明陰對陽、隱對顯的制約作用。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賴以「沖」中氣而方成太極。

人們最厭惡的就是「孤」、「寡」、「不穀」,但王公卻用這些字來稱呼自己。

所以一切事物,如果減損它卻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卻反而得到減損。

別人這樣教導我,我也這樣去教導別人。

強暴的人死無其所。我把這句話當作施教的宗旨。  

 【註釋】

① 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老子這句話是說:「一切事物,有時是受損反而獲益,有時獲益反而是受損。」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陽長陰消,陰進陽退。問題的關鍵不是陽佔多少、陰佔多少才合適,而是陰陽平衡才最符合天地之道。有的時候暫時獲利,但破壞了陰陽的平衡,對將來的穩定有巨大的負面影響;有的時候暫時受損,但有利於維護陰陽的平衡,反而對將來的和諧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老子說:「天道無親,常於善人- 自然規律對任何人都沒有偏愛,永遠幫助有德的善人。」天有好生之德,究竟是損還是益,關鍵是看對族群的和諧是否有利,對人與自然的平衡是否有利。

②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老子認為「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梁者不得其死」。把別人往死路上逼迫的人,自己也不得好死。喜歡爭強好勝的人一定會遇到克制他的敵人。因為「強梁者」的「強」是事物「陽剛」的一面太過突出的表現,陰陽嚴重失衡,其本質屬性必然發生本質變化,這種變化的外在表現就是原事物的死亡。教父,施教的宗旨。



2020年12月22日 星期二

道德經 - 第四十一章



《道德經 - 第四十一章》

【前言】

老子本章點醒人們,無法懂得「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道理,乃因為天地自然久久遠遠,而人生在世不過短短數十載。人的眼光短淺、學識不足、生年不長,因此未及見證得到,但不代表不存在。面對自然浩瀚,應當懂得謙卑。

【原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①有之:
明道若昧②,進道若退③,夷道若纇④。
上德若谷⑤;大白若辱⑥;廣德若不足⑦;建德若偷⑧;質真若渝⑨。
大方無隅⑩;大器晚成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⑫。

 【白話】 

資質不同的人,面對相同的道理,因為領悟力的不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就不一樣,上士之人聽聞了道,便開始勤勉不懈地實踐它;中士之人聽聞了道,道在他心中將信相疑,時存時亡;下士之人聽聞了道,哈哈大笑。

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為道了。

因此古時立言的人說過這樣的話:

「明道」了僅僅是「開悟」了而已,就是和「昧」差不多,沒什麼不一樣的;沒什麼了不起的,繼續修行,那些不良嗜好、不好的品性,都會在勤修中逐漸退失,這種「復歸於嬰兒」的過程,使得前進的道好似後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嶇。

有上德的人,極為虛心,其胸懷和學習精神彷彿如山谷一般;深而且寬廣,善於接受別人意見和觀點;真正大白高潔廉明的,往往是被忽視甚至被嫌棄汙辱的;廣德之人,寧以德之不足為己病,不以德之有餘為己功。功雖日進,而不自以為進。善雖己成,而不自以為成。不矜不伐,不驕縱,似不足,故曰廣德若不足;建立德行的時候要像小偷一樣,要偷偷摸摸地做,不可到處張揚。要經過困難重重考驗才能突顯出真正的不變的真實,這就是「質真若渝」。

大的空間無邊無際,大的器皿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大道的聲音是沒有聲音,大道的形像是沒有形象。道就是如此隱微而不可名狀。

就只有道啊,善於成就萬物。   

【註釋】

① 建言:以言辭或文章提供意見。 

② 明道若昧:「明道」,就是已經明白了自己的心得就是所謂的「道」,這個狀態,是「若昧」,就是和「昧」差不多。也就是說,不是長了個翅膀,也不是頭頂上開了個洞,沒有這些事情,這個人外觀上和原來一模一樣,看不出區別。本質上也沒有區別,「開悟」了僅僅是「開悟」了而已,沒什麼了不起的,這就叫「明道若昧」。

③ 進道若退:「進道」,就是繼續前行,繼續修行,「若退」,那些不良嗜好、不好的品性,都會在勤修中逐漸退失。這是一個「復歸於嬰兒」的過程,人都會像要變傻一樣,所以叫「進道若退」。

④ 夷道若纇:夷,平坦;纇ㄌㄟˋ,崎嶇不平。行於大道,雖然結局能使事遂身安,但聖人卻自始至終都是謹小慎微,故而若似崎嶇。

⑤ 上德若谷:有上德的人,極為虛心,其胸懷和學習精神彷彿如山谷一般;深而且寬廣,善於接受別人意見和觀點。

⑥ 大白若辱:真正大白高潔廉明的,往往是被忽視甚至被嫌棄汙辱的。

⑦ 廣德若不足:廣德之人,寧以德之不足為己病,不以德之有餘為己功。功雖日進,而不自以為進。善雖己成,而不自以為成。不矜不伐,不驕縱,似不足,故曰廣德若不足。

⑧ 建德若偷:建立德行的時候要像小偷一樣,也就是說,我們做好事的時候要偷偷摸摸地做,不可到處張揚。

⑨ 質真若渝:它的意思是:貨真價實,經得起時間考驗。 「渝」是改變的意思。一個東西的品質不論怎樣改變都是如此真實,就叫「質真若渝」。我們常常講「疾風知勁草,板盪見忠貞」、「真金不怕火煉」,就是比喻要經過困難重重考驗才能突顯出真正的不變的真實,這就是「質真若渝」。

⑩ 大方無隅:隅,角落、牆角。最方整的東西沒有角落。 表示道的空間無邊無際。

⑪ 大器晚成:「大器晚成」,原來的意思乃指大器皿的製成需要較長的時間,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但在後代的使用上,意思有了改變,用來指人的才能晚顯,成就不是一時可見,需要經歷時間的淬鍊方能展現。閩南語也有一句俗諺「大隻雞慢啼」,與「大器晚成」的意思相同。幼小的雛雞總是吱吱喳喳,鎮日叫個不停,但成熟的公雞卻不妄言、不妄動,因為牠只在日頭破曉時,才一啼喚醒千萬人。因此可知,人的器識若要宏偉寬容,便一定需要時間醞釀成熟,而一個有內涵的人,也絕不會輕易露出鋒芒。

⑫ 善貸且成:貸,施與、給予。引伸為幫助、輔助之意。此句意為:道使萬物善始善終,而萬物自始至終也離不開道。



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

道德經 - 第四十章

《道德經 - 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動①,弱者道之用②。

天下萬物生於有③,有生於無④。

 【白話】 

道的發展運動都是朝著相反的方向走(陽轉陰;陰轉陽,高往低;低往高,弱轉壯、壯轉老..........等等),其運動變化的規律是循環往復的。道發生作用的方式。用弱而不用強,就是因為「反者道之動」,用弱反而能強,反之,用強則反而變弱。

凡事必有因,天下萬物皆因實有根源而存在,實有根源則起於不可見、不可名的虛寂道體,也就是「無」。  

【註釋】

① 反者道之動:任何事物的發展運動都是朝著相反的方向走,其運動變化的規律是循環往復的。而我們周圍的事物也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之中。蟬皮掛在枝頭,而蟬卻沒了蹤影、我們四處尋找,樹葉深處傳來蟬的嗚叫,原來它的翅膀長硬了躲到密葉深處唱歌去了,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夏天的逝去,它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第二年的夏天蟬聲又起,如此循環往復,永不衰竭。

② 弱者道之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道在發揮的時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它順其自然,任由一切事物依照自然規律發展變化,而決不強加干涉,也不強加自己的意志,而是留給萬物自由的發展空間。道孕育了萬物,卻不主宰萬物,不把它們據為已有,,不使它們受制於自己的力量。如果天下的統治者能夠順應大道,效法大道的做法,以柔弱的手段來治理天下,那麼他們必然能夠得到民眾的擁護和愛戴,使其歸順自己。

③ 天下萬物生於有:凡事必有因,天下萬物皆因實有根源而存在。

④ 有生於無:實有根源則起於不可見、不可名的虛寂道體,也就是「無」。



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道德經 - 第三十九章

 《道德經 -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①: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下正②。
其致之也③,謂④
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廢⑤;
神無以靈,將恐歇⑥;
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候王無以正,將恐蹶⑦。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候王自稱孤、寡、不穀⑧。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故至譽無譽⑨。是故不欲琭琭⑩如玉,珞珞⑪如石。

【白話】

得一者,得道也,得道者指行事合於正道者。往昔得道者的體現是這樣的:
天得道才會清明,地得道才會寧靜,
神得道才會靈驗,谷得道才會豐盈,
萬物得道才能生長,侯王得道才能成為天下的統帥。
以上這些皆由於得一之道而至也,進一步而言,
若天不清明就會崩裂,
地不寧靜就會荒廢覆滅,
神不靈驗就會消亡,
谷不豐盈就會枯竭,
侯王不能統帥天下就會被推翻。
所以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
因此古代君主、諸侯自謙為「孤」、「寡」、「不穀」。
這不就是以賤為根本嗎?不是嗎?
所以,最好的聲譽就是沒有聲譽。因此,不要求琭琭晶瑩像寶玉,而寧願珞珞堅硬像山石。   

【註釋】

① 得一者:即得道。得道者指行事合於正道者。
② 正:長官、主事者,意為首領。 
③ 其致之也:嚴靈峰先生曰:「致,至也,招致也。言天、地、神、谷、萬物、侯王六者,所以招致清、寧、靈、盈、生、貞者,皆由於得一之道而至也。」
④ 謂:假如說,使。  
⑤ 廢:荒廢。 
⑥ 歇:消失、絕滅、停止。 
⑦ 蹶:跌倒、失敗、挫折。  
⑧ 不穀:「不善」、「不材」的意思。
⑨ 至譽無譽:聲譽是外在的評價,奉行「以賤為本,以下為基」原則的人是不會有聲譽的。因為他為人處世都很低調,很謙和,不會去出風頭,哪裡會有什麼聲譽呢?而且聲譽不是好的東西,聲譽就是不外乎「寵辱」二字,「寵辱」是要讓人「若驚」的——容易讓心態失衡的。儘管真正有道德的人不會被「寵辱」動搖心志,可以「寵辱不驚」,但是總是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所謂盛名累人。所以,最好的聲譽就是沒有聲譽。
⑩ 琭琭:音ㄌㄨˋ ㄌㄨˋ,形容稀少珍貴。 
⑪ 珞珞:音ㄌㄨㄛˋ ㄌㄨㄛˋ,堅硬貌。剛正貌。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道德經 - 第三十八章

 《道德經 - 第三十八章》

【前言】 

「道」是客觀規律,「德」固然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但老子並不主張有意識的標榜德,乃至等而次之的仁義禮;更不主張任何違反自然之道的造作作為(故意做出的不自然舉動)。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無德③。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④;下德無為而有以為⑤。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⑥。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⑦,而亂之首⑧。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⑨。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⑩。

故去彼取此。

【白話】

上德之人已經把德融入他們的思維以及行為模式中去了,所以他們的內心與舉止協調統一,非常自然,但是他們自己卻不認為自己是有德的,所以這樣的人是真有德。下德之人沒有把德完全的融入到自己的觀念和行為舉止中去,但是他們又希望讓別人認為他們有德,進而刻意按照德的標準做事,那種違心做作的樣子,讓人覺得虛偽,所以他們不是真的有德。

上德之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為,下德之人雖知應順任自然卻有作為(求外在的表現)。 

上仁之人有所作為但出於無意上義之人有所作為卻出於有心

上禮之人行禮時,內心真誠且恭恭敬敬的對待別人,一旦別人無視他周到的禮貌,他就會感到被侮辱,直接伸出手臂來強迫別人還禮。

所以在世風日下的社會中,那些有道之人都消失了,人們就開始推崇有德之人;當有德之人也消失了,人們就開始推崇仁愛之士;當那些仁愛之士都消失了,人們就開始推舉行義之人;當行義之人都消失了,那些有著周全禮數的人就會被推舉。

 「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物,而且是禍亂的開端。

失去道、德、仁、義後崇禮,人們自以為有預見而設置禮儀以規範人的行為,這是道的虛華之舉,是愚之始。

所以大丈夫要處於敦厚的本性,不要虛偽、淺薄;要實實在在,不要浮誇、張揚。

所以要去除虛偽、淺薄、浮誇、張揚,取敦厚、實在。 


【註釋】

① 不德:因任自然,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不認為自己是有德的。 

② 不失德:刻意按照德的標準做事。 

③ 無德:無法體現真正的德。 

④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德之人順應自然而不存心求德。 

⑤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下德之人雖順任自然卻刻意營造有德行上的作為。

⑥ 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為強力牽引。

⑦ 薄:不足。 

⑧ 首:開始、開端。 

⑨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失去道、德、仁、義後崇禮,人們自以為有預見而設置禮儀以規範人的行為,老子指出這是道的虛華之舉,是愚之始。 

⑩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所以大丈夫要處於敦厚的本性,不要虛偽、淺薄;要實實在在,不要浮誇、張揚。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道德經 - 第三十七章

 《道德經 - 第三十七章 - 自化自定

【前言】 自化即自然的生化過程,侯王泛指統治者和管理者。侯王如果能夠遵守道的自然無為或無名的原則,萬物就會自然生化。這種自然的變化過程是最好的,最不應該破壞的。如果有人欲作巧偽者,要以道的無為原則鎮撫他,這樣萬事萬物又會重新歸於平靜自然穩定。 自定和自化都是沒有強力干涉,不必費心追求而實現的結果。自化是給作為個體的萬物以自由發展的機會,自定則是保證個體自由發展的情況下, 仍然有總體的穩定或和諧。 「鎮之以無名之樸」則是非強制的手段。老子所嚮往的是個體的充分自由發展和整體的自然和諧。老子並沒有完全排斥社會管理者的作用,但他認為這種作用應該是間接的,溫和的, 是通過個體自願接受而實現的,不應該是從外界強加於人的。

【原文】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①。

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白話】

「道」總是順應自然,不會妄為,所以才能夠無所不為。

如果侯王能夠遵循「道」的原則,世間萬物就可以自己孕育、生長、變化。

如果萬物在自然生長、變化的過程中,產生了自私的慾望,我將用「道」的質樸去震懾、教化、引導它。「道」的真樸來鎮服它,就不會產生貪欲之心了。

萬事萬物沒有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達到穩定、安寧。

【註釋】

① 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指順其自然,不妄為。 「無不為」是說沒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為的。

② 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長。

③ 欲作:指貪欲;作指興起

④ 無名之樸:「無名」指「道」。 「樸」形容「道」的真樸。



道德經 - 第三十六章

 《道德經 - 第三十六章 - 柔弱生之徒 老氏誡剛強

【前言】 

從這一章的內容看,主要講了事物的兩重性和矛盾轉化辯證關係,同時以自然界的辯證法比喻社會現象,引起某些人的警覺注意。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都會走到某一個極限,此時,它必然會向相反的方向變化,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對於事態發展的具體分析,貫穿了老子所謂「物極必反」的辯證法思想。在以上所講「合與張」、「弱與強」、「廢與興」、「取與與」這四對矛盾的對立統一體中,老子寧可居於柔弱的一面。在對於人與物做了深入而普遍的觀察研究之後,他認識到,柔弱的東西裡面蘊含著內斂,往往富於韌性,生命力旺盛,發展的餘地極大。相反,看起來似乎強大剛強的東西,由於它的顯揚外露,往往失去發展的前景,因而不能持久。在柔弱與剛強的對立之中,老子斷言柔弱的呈現勝於剛強的外表。

【原文】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⑤,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

【白話】

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叫做雖然微妙但明,雖然柔弱戰勝剛強。魚不能離開深淵—它的根本之地,國家的鎮國重器絕對不能顯示給人看。

【註釋】

① 歙:音ㄒㄧˉ,收斂

② 固:暫且。

③ 取:奪取。

④ 與:給,同「予」字。

⑤ 微明:其道微其效明也。知幽眇之理而收顯著之效。起事於無形,而要大功於天下,是謂微明。隱蔽微妙的道理。

⑥ 脫:離開、脫離。

⑦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指國家的刑法等政教制度。示人,給人看,向人炫耀。(魚為什麼不能離開深淵?因為深淵是魚的根本,是魚的藏身之地,魚躲在深淵裡,可以自由自在,人不能發現它更加進一步地去想傷害它。如果魚非得跳出來去顯示自己的存在,那麼魚的災難就開始了。 「國之利器」為什麼不可以示人?因為「國之利器」是國家的根本。一旦有意地炫耀和無意的洩露之後,就會把「無形」的利器轉化為「有形」,天下所有有形的東西都是可以破解的,這樣,再好的「國之利器」也就形同虛設了,國家的災難就要來了。老子教我們做人做事小心,懂得前因後果。因為所有的痛苦失敗都是自己招來的。是自己沒有明白因果道理,不曉得「微明」。)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道德經 - 第三十五章

 《道德經 - 第三十五章 - 持道而治

【原文】

執大象①,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③。

樂與餌④,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白話】

掌握和運用道來治理國家,就會得到天下人的嚮往、擁護,都來投靠他。

在道的治理嚮往下,無私無欲無爭而不互相妨害,於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寧靜。

鼓樂的聲音和美食的味道能使人駐足止步,但是道說出來,卻是淡然無味的。

道雖然是看不見、聽不著的東西,作用卻是無窮的。

【註釋】

① 執大象:執,持守;大象,道也。執大象,堅守道的自然質樸。

② 往:嚮往。

③ 安平太:安,乃,則,於是。太,同「泰」,平和、安寧的意思。

④ 樂與餌:音樂和美食。 

⑤ 既:盡的意思。



道德經 - 第三十四章



《道德經 - 第三十四章 - 大與小的辯證法》

【前言】

大道無所不在,沒有私慾,順應自然,由不主宰萬物可以稱為「小」,由萬物都歸依又可稱為「大」,「小」與「大」是事情的兩面,相反相成。正因為它不據為己有,不自以為大,沒有佔有慾和支配慾,所以成就了它的偉大。天道如此,人道亦如此。

【原文】

大道汜①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②,功成而不有③。

衣養④萬物而不為主⑤,可名於小;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白話】

大道廣泛而普遍地流行,它可左可右,無所不在。

萬物依靠它而生長而它也不推辭,功業成就而不據為己有。

它覆蓋萬物而不自以為主宰,可以稱它為「小」;

它萬物歸依而不自以為主宰,可以稱它為「大」。

由於它最終不自以為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大。

【註釋】

① 汜:氾是泛的異體字,此處為廣泛之義。

② 不辭:不推辭。

③ 不有:不自以為有功。

④ 衣養:一本作“衣被”,意為覆蓋。註:最好解釋成倒置句「萬物依養」,亦即萬物依賴它而養成。

⑤ 不為主:不自以為主宰。



道德經 - 第三十三章

 《道德經 - 第三十三章 - 學習做人

【前言】

學習《道德經得先學習做人,介紹一齣不錯看的電視劇:

《阿淺來了》https://reurl.cc/r8GzpN

全劇共156集,每集15分鐘。

依據劇中對角色的刻劃,依我個人喜好依序為:

阿初 - 新次郎 - 惣兵衛

我個人認為,依據您喜好的對象,大致上可推估您的性向。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⑤

【白話】

有眼光、能體察人的品性或才能,謂之「」(知其然);能清楚的了解自身的能力、優缺點,即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謂之「明」(亦知其所以然)。

能夠戰勝別人,只能說明我們有能力,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算真正的強大,這叫「自我突破」,或者叫「自我超越」。

知道滿足的是富有,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不失去自己根本所在的人,才得到長久穩定。

肉體死亡但精神還在的人,才算得上長壽。

【註釋】

① 自知:自己瞭解自己。

② 看清事物的能力。

③ 強行: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④ 不失其所者久:處在合適的地方、沒有丟棄自己的理想、信念等等的人,他的精神就會長久。

⑤ 死而不亡者壽:指那些對人類社會有過大貢獻或者品德高尚的人,認為他們雖然死了,但是活在人心中,被人懷念千秋萬世,所以是長壽的。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道德經 - 第三十二章

 《道德經 - 第三十二章 - 雖小乃大註:本章老子將「道」化身為「

【前言】

本章表達了老子的「無為」的政治思想,認為侯王若能依照「道」的法則治天下,順應自然,那樣,百姓們將會自動地服從於他。老子用「樸」來形容「道」的原始「無名」的狀態,這種原始質樸的「道」,向下落實使萬物興作,於是各種名稱就產生了。立制度、定名分、設官職,不可過分,要適可而止,這樣就不會紛擾多事。老子認為,「名」是人類社會引爭端的重要根源。

【原文】

道常無名,樸①,雖小,天下莫能臣

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⑤。

始製有名⑥,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白話】

「道」永遠是無名而質樸的,樸雖小,但卻不聽命於任何人。

侯王如果能夠依照「道」的原則治理天下,百姓們將會自然地歸從於它。

天地間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人們不用命令他怎麼去做,它自己就各守其位,達到均衡的狀態了。

「道」是個綱領性的指南,侯王守住「道」一定要有更具體的施政策略去配合才能符合當前實際。這樣就要根據「道」和實際情況來開創體制。一旦這個體制確立了,那麼就有了有形的「名」,這樣就要知道對這種具體的形象規範要有所限制和調整。知道自我限制和調整才不會敗亡。

道的規則普遍存在於天下萬物之中,就好像小河流與大江大海的關係一樣。

【註釋】

① 樸:本義,樹皮。篤厚、本真。

②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

道,永遠是沒有名字的,也無法銘刻下來而被制約,它就像生命,自由自在,隨緣而生長、隨緣而開枝散葉,而後花開、花落,歲來歲往,樸實的樹幹就一直長在那裏。

沒有人可以讓樹木停止生長,你砍倒了一棵樹,另一棵樹在自然的環境裡,又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環境裡長出來了。

大自然生生不息,生生不息的不是一棵樹,而是一群一群的樹,一群一群的生命,隨時都藏在種子裡,隨時都會從泥土地裡冒出頭來。

生命永遠是自由的,當你忘了自己,而成為最樸初的生命本體時,生命就一直在那裏。

你被奪走了一樣東西,那樣東西就跑到奪走你的人身上。

東西永遠都在,只是跑到不同人身上了。

所以,不要羨慕它人的成就,因為注定有些人會擁有成就,不是你,就是它;不是它,就是你。

也不要貢高我慢、自以為是,因為我們所擁有的知識、財富和幸福,都是暫時被我們從自然手中所奪來,而自然有一天也會奪走這些東西。

這就是自然之理,而自然就是道。

樸雖小,就是自由的心雖小,但沒有人可以讓自由的心被臣服。

因為自由的生命是不可被征服的,它就是生命的本體,自然而來,自然而去,花開花落,歲來歲往,我們都只是偶然拾起一朵花,偶然被一根枯枝砸傷頭;偶然在樹下相戀,偶然葬親人於樹下。

我們都在樹下活著,樹也在我們頭上活著。

樸,是樹、是你、也是我,更是蝴蝶、蜻蜓與蒼蠅。

生命一直都在那裏,在我們身上分裂複製的細胞裡,在樹葉枯了又長的自然生機裡。

「樸雖小,但卻不聽命於任何人。」

帝王會死,富豪會死,乞丐也會死。

我們所擁有的,只是樸的幻影,在如幻的生命型態中,走馬換燈,不斷地演出生生不息的自然,直到我們守樸、自靜。

心安定了,煩惱就走了。

煩惱走了,幸福就來了。

樸雖小,卻比侯王更有用,可以差使自然,讓生命與自然合一,重新回到如幻似真的生命本體中,成為一棵看著過往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的樹。

③ 自賓:賓,服從。自將賓服於「道」。

④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天地的氣息相應相合,降下雨露滋潤萬物。

⑤ 自均:自然均勻。

⑥ 始製有名:依據道來開創體制。「道」是個綱領性的指南,侯王守住「道」一定要有更具體的施政策略去配合才能符合當前實際。這樣就要根據「道」和實際情況來開創體制。一旦這個體制確立了,那麼就有了有形的「名」。

⑦ 知止要注意體制的適用時限,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對舊的體製革新、甚至是廢除舊體制。這個就叫「知止」。 「知止」就是凡是有「開始」就一定要考慮如何「結束」;有「運動」就要知道如何去「停止」。



道德經 - 第三十一章

 《道德經 - 第三十一章 - 戰爭之道

【前言】

這一章仍是講戰爭之道,是上一章的繼續和發揮。上一章著重從後果講,這一章以古代的禮儀來比喻。按中國古代的禮儀看,主居右,客居左,所以居左有謙讓的意思,「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老子認為,兵器戰爭雖然不是祥的東西,但作為君子,在迫不得已之時,也要用戰爭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是在獲取勝利時不要以兵力逞強,不要隨意地使用兵力殺人。相反,對於在戰爭中死去的人,還要真心表示哀傷痛心,並且以喪禮妥善安置死者。

【原文】

夫兵者①,不祥之器,物或惡之②,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④,用兵則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吉事尚左,兇事尚右。

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言以喪禮處之。

殺人之眾,以悲哀⑤蒞之⑥,戰勝以喪禮處之。

【白話】

兵器啊,是不祥的東西,人們都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

君子平時居處就以左邊為貴而用兵打仗時就以右邊為貴。

兵器這個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東西,萬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處之,勝利了也不要自鳴得意,如果自以為了不起,那就是喜歡殺人。

凡是喜歡殺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於天下。

吉慶的事情以左邊為上,兇喪的事情以右方為上,

偏將軍居於左邊,上將軍居於右邊,

這就是說要以喪禮儀式來處理用兵打仗的事情。

戰爭中殺人眾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參加,打了勝仗,也要以喪禮的儀式去對待戰死的人。

【註釋】

① 夫兵者:兵者,指兵器。夫,作為發語詞。

② 物或惡之:物,指人。意為人所厭惡、憎惡的東西。

③ 不處:不與之相處、不居、不置身。

④ 貴左:古人以左為陽以右為陰。陽生而陰殺。

⑤ 悲哀:哀痛的心情。

⑥ 蒞之:到達、到場。

【後語】

戰爭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禍,這是人所共知的。任繼愈認為《道德經》「也是反對戰爭的」。因為在這一章裡,老子說「夫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這裡顯然沒有主戰用兵的意思。但是,老子同時又說,對於戰爭「不得已而用之」,這表明老子在咒詛戰爭的同時,也還是承認了在「不得已」時還是要採用的。在春秋戰國時代,戰爭是普遍的,國與國之間相互攻伐,戰爭規模日益擴大,動輒數万、數十萬的兵力投入戰爭之中,傷亡極其慘重,而在戰爭期間受危害最大的,則是普通老百姓。每逢戰爭,人們扶老攜幼、離鄉背井四處逃亡,嚴重破壞社會正常的生產,也造成社會秩序的動盪不安,戰爭的確是帶來災難的東西。所謂君子迫不得已而使用戰爭的手段,這是為了除暴救民,捨此別無其它目的,即使如此,用兵者也應當「恬淡為止」,戰勝了也不要得意洋洋,自以為是,否則就是喜歡用武殺人。這句話是對那些喜歡窮兵黷武的人們的警告。所以,我們認為《道德經》不是兵書,不是研究戰爭問題的,尤其不是為用兵者出謀劃策的。老子談論戰爭問題,目的在於反對戰爭。

凡物貴陽而賤陰——左為陽,生氣也;右為陰,殺機也。是以君子之居,平常尚左,獨至用兵之際,不尚左而尚右,其賤兵可知矣!古者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彼偏將軍,將之次也,反居其左;上將軍,將之上也,轉居其右。亦知專殺伐之權者為上將軍,偏將必禀命於其上,不得逞殺伐之威,是亦喪禮處軍禮矣。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道德經 - 第三十章

 《道德經 - 第三十章 - 果而勿強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①。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②。

善有果③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白話】

依照「道」的原則輔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強於天下。窮兵黷武這種事必然會得到報應。

軍隊所到的地方,荊棘橫生,大戰之後,一定會出現荒年。

善於用兵的人,只要達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並不以兵力強大而逞強好鬥。

達到目的了卻不驕矜自大,達到目的了也不去自誇,達到目的了也不要放縱自滿,達到目的了像是出於不得已,達到目的了而不逞強。

事物過於強大就會走向衰朽,這就說明它不符合於「道」,不符合於「道」的,注定很快就會滅亡。

【註釋】

① 其事好還:好,當動詞用,音ㄏㄠˋ,喜愛,此處指常常容易發生。用兵這件事一定會得到還報。還:還報、報應。謂極易得到報應。

② 凶年:荒年、災年。

③ 善有果:果,成功之意。指達到獲勝的目的。善有果,良善自會結果(只要達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

④ 取強:逞強、好勝。

⑤ 不道:不合乎於“道”。

⑥ 早已:早死、很快滅亡。

【後語】

「果而不得已」是宣講聖人正義戰爭的合法性,此句是宣講取得勝利以後應該儘量恢復和平,把破壞降到最低程度。戰爭取勝以後繼續逞強,那就超過了正義戰爭的初衷。老子及時提出了告誡,那些真正想替天行道的人主應該牢記這個準則,而那些打著替天行道旗號的人主則應該警醒,不要以為可以大開殺戒。



道德經 - 第二十九章

 《道德經 - 第二十九章 - 無為無敗

【前言】

無為是對自己的。我們透過《道德經》可以了解,無為是不要為爭取自己的名譽、地位、金錢、慾望等去刻意作為,要放下自己的慾望,盡量不要為自己去撈取名利,忘掉形名之分。 《淮南子·說山訓》曰:「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見,名不可得而揚。」

但是對眾生要怎麼樣?要「有為」。要仿效天之道去製訂「聖人之道」。天之道只制訂規則,然後萬物按照規則去運作,它不去過分干預,只是按規則去運行。這叫什麼? 「不言之教」。老子主張領導者在管理的時候,要盡量跳脫出來,不要受自己意念的驅動,而是制訂規則讓你管理的系統自己運行。這才是無為的真正涵義。

【原文】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不可執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⑥,故無敗,故無失。

夫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⑫。

【白話】

想要以私欲取得天下進而控制它,是得不到的。

天下的人民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不能夠違背他們的秉性而加以私心控制;也不能夠違背他們的意願而強行掌握

用強力統治天下,就一定會失敗;強力把持天下,就一定會失去天下。

因此,聖人不妄為,所以不會失敗;不把持,所以不會被拋棄。

那麼對待「天下」為什麼既不能「為」也不能「執」呢?因為世人秉性不一,「有主行有隨從,有批評有表揚,有的剛強,有的贏弱;有治世,有亂世。」天下正是由這些具體的世間萬物所構成的,所以只能根據它們的具體實際情況來決定相應的策略,而不能先構建了所謂「宏偉藍圖」,再去「實現」它。所以「天下」是「不可為的」。任何一個「聖人」,從登台執政那一刻起,他就必然要從當時最符合道的治國策略中選擇一個去實施,不斷調整更好的、更適應新時代的具體政策,所以說「天下」是「不可執的」。 「不可為」講的是順應自然,「不可執」講的是與時俱進。

因此,聖人要除去那種極端、奢侈的、過度的措施法度。

【註釋】

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將,想;欲,私欲、私心;取,取得;為,此處指有目的性的作為 - 以私天下為目的來治理

② 不得己:不得」,達不到、得不到。用於句尾。相當於「矣」。

③ 神器:神器,泛指神秘莫測,威力無窮的器物。此處借指帝位、政權。

④ 為:此處指有目的性的作為。亦即控制或強制

⑤ 執:掌握、執掌。

⑥ 無為:順應自然而不強制。

⑦ 隨:跟隨、順從。

⑧ 歔:音ㄒㄩˉ,鼻孔出氣。喝倒彩,是批評,是負面評價

⑨ 吹:急吐氣。「吹」是鼓吹,是表揚,是正面評價。

⑩ 贏:贏弱、虛弱。

⑪ 或載或隳:載,安穩。隳,音ㄏㄨㄟˉ,毀壞;崩毀。

⑫ 去甚、去奢、去泰:「甚」是過分的意思,「奢」是獨斷的意思,「泰」是安樂的意思。就是說「聖人」治理天下,第一,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分,要注意「度」;第二,不要自以為是、主觀獨斷、我行我素,應該遵循自然、廣開言路、克己奉公;第三,如果只滿足於眼前的「泰」,那麼很快就會「泰盡否來」。(「甚」是太大、過於大、最大的意思,「奢」是太多、過於多、最多的意思,「泰」本就通「太」,「泰」也是六十四卦之一,「否極泰來」,「泰」可以講最好的意思,也就是太好,過於好、最好的意思。)



道德經 - 第二十八章

 《道德經 - 第二十八章 - 三知三守

【原文】

知其雄①,守其雌②,為天下溪③。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④。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⑥,復歸於無極⑦。

知其榮⑧,守其辱⑨,為天下谷⑩。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⑪,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

【白話】

深知雄強的必要,也有足以稱雄的實力,卻安守著柔和的狀態不露鋒芒,甘願做天下的溪澗,就會匯集天下賢能之士的歸附。

甘願作天下的溪澗,清澈而長流不息不偏離永恆的德行,逐漸回復到像嬰兒那樣外表柔軟而潛力無窮的狀態。

對萬事萬物都明察秋毫、洞燭千里,卻表現出一無所知的樣子,不以自己的看法、意志強加於人,不過於計較他人的缺失,才能成為天下的表率。

甘願做天下的模式,不要去搞對立永恆的德行就不會有差錯,慢慢回歸到混沌一體的狀態

可以達到榮華富貴、重權厚利的地位,仍能安守平淡的生活,身處世俗的低下之處,這樣就能像山谷般的包容孕育全天下。

能包容孕育全天下,永恆的德行才算圓滿,回歸到純真質樸。

一根原始的樸木,切割分散而做成各種不同的器物,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廢材作為柴火用,雖然用途相異,但其根宗相同。因此,上德之人認為:眾生與我一體,萬物和我同宗,地球人類雖然膚色、語言不同,其本質基因卻沒有貴賤等級之分。上者治國,只有依道執行眾生平等的理念,才能成為民眾敬重的官長。為什麼呢?因為大道製作的眾生萬物一體相連,不能彼此分割。

【註釋】

① 雄:比喻剛勁、躁進、強大。

② 雌:比喻柔靜、軟弱、謙下。

③ 溪:兩山之間的河溝。指涓涓細流,兩個特點:1、清澈。 2、長流不息。

④ 嬰兒:表純真、柔和象徵純凈的狀態把後天的各種習染褪盡。

⑤ 知其白,守其黑:白表昭然明白,無所不知。黑是暗昧無知之貌,表無知無見。「知其白,守其黑」就是有道的人在把一切都從根源上都看得清清楚楚以後,面子上反而呈現出一付懵懂昏沉的樣子。

⑥ 忒:忒,音ㄊㄜˋ,過失、差錯。忒,沒有變更;沒有差錯。其實「忒」是「貳心」的意思,「常德不忒」就是不要去搞對立。

⑦ 無極:意為最終的真理。為什麼叫「無極」,極就是極端,無極就是不要搞極端、不要搞兩極分化。

⑧ 榮:榮譽,寵幸。

⑨ 辱:侮辱、羞辱。此處指平淡、寂寞、挫折。

⑩ 為天下谷:喻胸懷廣闊,包容孕育全天下。

⑪ 樸散則為器:樸是未剖之天然原木,經過分散分解之後能做成各種器具。



道德經 - 第二十七章

 《道德經 - 第二十七章 - 虛心就教》

【前言】

善人與不善人,在老子眼中,都是可以互相取資借鏡,並從而令雙方都有所成長的。

各種有本領的人(善行、善言、善數、善閉、善結),都能將他們的所長發揮到極致,於是老子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聖人常留心於關照、救護人,因此沒有人是被遺棄的;善於利用、修復事物,也因而沒有廢棄的東西。老子稱這樣的作為是「襲明」。

聖人既然認為世間沒有無用之人,無用之物,那麼善與不善的人,自然也各有其長處。因此老子最後說出的要妙之道,乃是要人虛心就教於人,倘若不經由別人反省自己,還自以為聰明,這才是大大的愚昧糊塗啊!

【原文】

善行,無轍跡①;

善言②,無瑕謫③;

善數④,不用籌策⑤;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⑥;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⑦。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⑧。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⑨。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⑩。

【白話】

善於行車,沒有車輪留下的痕跡;

善於言談,沒有瑕疵可以指責;

善於數字,不用竹碼子來計算;

善於封閉,沒有上鎖也不能打開;

善於捆綁,沒有繩索捆縛也不能解開。

因此,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皆是因為他承襲了本有的明智,所以能破除一切障蔽,就是所謂的「襲明」。

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師;不善的人,是善人的借鏡。

假若不善於向老師學習,又不重視並學習鏡子所提供的借鑑,即使再有智慧,也是身陷大迷之中,這道理是非常精要玄妙的呀。

【註釋】

① 轍跡:車輪輾過留下的痕跡。

② 善言:指善於採用不言之教。(指人應該向自然學習,以萬物為師。)

③ 瑕謫:音ㄒㄧㄚˊ ㄓㄜˊ,比喻過失。

④ 數:計算。

⑤ 籌策:竹碼子。古時計算用具。

⑥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於封閉,沒有上鎖也不能打開。閉,封閉,闔上庫門。關楗,今寫作「關鍵」,關閉門戶用的器具,橫的叫「關」,豎的叫「楗」,就是後來的門閂。楗,音ㄐㄧㄢˋ,鎖。

⑦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善於捆綁,沒有繩索捆縛也不能解開。結,系,捆縛。繩,繩索。約,動詞,纏束,捆縛。

⑧ 襲明:襲明是「因襲明智」的意思。 「善於行走的人不留痕跡,有善行的人不求人知,不自炫功績;善於言辭的少說話,也沒有語病給人指謫;善於算術的人不用計數的竹碼子。也就是說德行完美的人,善於運用道術,能無為而自然,不言而自化,無心而自得。同時好的關門機關沒有關門的木具,猶如聖人忘機待物,不設不施,而百姓自然感戴其德,不會忘失。好的繩結沒有繩索之形,所以不可以解,猶如聖人深獲民心,不以法令威禁,而民心自然固結不可解。同理聖人常善於救人,所以沒有不得救的人,善於救物,所以沒有放棄的事物。聖人處世,見於無人不可化,無事不可為。如此運用,善待人物,而不會遭遇困境,皆是因為他承襲了本有的明智,所以能破除一切障蔽,就是所謂的「襲明」。襲明的精神正是教師首先應當具備的。真正的教師眼中沒有不可教的學生,施教時能擅於運用機會,不著痕跡,於無形之中使受教者潛移默化。

⑨ 資:取資、借鑒的意思。

⑩ 要妙:精要玄妙,深遠奧秘。

【後語】

通過「善行、善言、善數、善閉、善結」突出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來做到大智若愚。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都願意與「善人」和「好人」相處,都願意使用「好東西」,而討厭「不善人」和「害人」,也討厭「不好用」的東西。首先,人們對於人之「善」與「不善」,「好」與「壞」以及物的「好」與「壞」的界定多處於主觀的判斷。其次,人們往往都假設自己的言行是「善」的,而危害其利益的則是「不善」的,自己使用不好和不便的就是「壞」的。

老子作為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和辯證法大師,他在這個問題上與人們的看法則有很大的不同。老子指出:「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從「以經解經」的角度上講,老子認為在聖人眼裡,萬物皆有其存在的價值。因此,在他的心裡根本就沒有不可救之人,也沒有不可救之物。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無一己之私和一己之利,即所謂天下為公。聖人是使其內心與道合一的覺悟了的人,所以他才能超越世俗的境界。



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

道德經 - 第二十六章

 《道德經 - 第二十六章 - 穩重沉靜

【原文】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①。

是以君子②終日行不離輜重③,

雖有榮觀④,燕處⑤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⑥,而以身輕天下⑦?

輕則失根⑧,躁則失君。

【白話】

有厚實根基的負載才能展現輕盈,因此「重是輕的根本」,

(大樹根深,枝葉才會茂盛的成長,成為可用之材。哪怕,遇到狂風暴雨,只要「根」在,照樣可以崛起。)

越是暴躁越是做不成事情,唯有心平氣和,才能將事情做到預期的效果,因此「靜是躁的主宰」。

(我們應時常問自己,當下心中的急躁是為什麼?如果,接受不了生命中當下的每一刻,就承受不了外在人事物的一切。所以,「靜」讓我們時時察覺到自己的念頭與心性,自然地就會找到問題的答案,就不會再急躁了。)

所以君子雖整天趕路,也都會攜帶著途中所用的各種裝備 (一個真正的「君子」。他一生,都不會把「穩重」與「沉靜」拋棄,終身把它帶在身邊,時時提醒著自己。他把兩者當成身心口糧,看得比身家性命還重要,不離不棄。),

雖然擁有並享受名與利,卻能安然處之。(即使國富民強也安然處之而不妄動征戰之心。)

(作為一個君子,可以同時具有屬於陰性的內在、穩重的狀態,和屬於陽性的超然、陽光的氣質。) 而作為主宰天下的王者,怎麼可能以輕浮的心態、急躁的行為管理天下呢?

過分追求身外之物(輕),就是捨本求末,丟棄了根本,急躁就會失去分辨的能力而喪失主導。

【註釋】

① 君:主宰、統治。

② 君子:對統治者、在位者、君王或才德出眾的人或聖人的通稱。

③ 輜重:行李、行軍時由運輸部隊搬運的物資。

④ 榮觀:榮盛的景象,猶榮名,榮譽。此處代表擁有並享受名與利的一種心性。

⑤ 燕處超然超然,超脫世俗而不受拘束。燕子每年時節一到就會遷徙,不會留戀在自己堆的那個泥巴窩上。

⑥ 萬乘之主:「乘」指四匹馬拉的車。 「之主指大國的國君。

⑦ 以身輕天下:就是去妄動、去造事。

⑧ 輕則失根:輕浮縱慾,就是捨本求末,丟棄了根本。

【後語】

在二章中,老子舉出美醜、善惡、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這些範疇;十三章中舉出龐辱;本章又舉出重、動靜的範疇加以論述,是老子辯證法思想的反映。他揭示出事物存在是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說明他確實看到客觀現象和思想現像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存在於一切過程之中。

這一章裡,老子又舉出兩對矛盾的現象:輕與重、動與靜,而且進一步認為,矛盾中一方是根本的。在重輕關係中,重是根本,輕是其次,只注重輕而忽略重,則會失去根本;在動與靜的關係中,靜是根本,動是其次,只重視動則會失去根本。在本章裡,老子所講的辯證法是為其政治觀點服務的,他的矛頭指向是「萬乘之主」,即大國的國王,認為他們奢侈輕淫,縱慾自殘,即用輕率的舉動來治理天下。在老子看來,一國的統治者,應當靜、重,而不應輕、躁,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治理自己的國家。

在很多人眼裡,修身養性就只能吃穿都很樸素,如果到了一些奢華的地方,應該鄙視。老子的觀點不是這樣的,老子說:無論是什麼情況,都泰然處之。就是很自然的呆著。清貧樸素的生活可以泰然處之,奢華的日子也能泰然處之,這才是真正的放下。就像真正的有錢人買一件衣服,關心的不是價格多少,便宜的可以,貴的也可以,這才是真正不執著於錢。當你刻意去追求清貧,你就是在拒絕非清貧。得道的人從不拒絕局部,而是接納全部。



道德經 - 第二十五章

 道德經 - 第二十章 - 道法自然

【原文】

有物混成①,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②,獨立而不改③,周行而不殆④,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⑥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白話】

有一個東西渾然一體,自然生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

它寂寂無聲而又廣闊無形,它獨立長存而永不衰竭,周而復始地循環運行而永不停息,可以作為天地萬物的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

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

所以道是偉大的,天是偉大的,地是偉大的,人也是偉大的。

天地間有這四大,而人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

在這四大之中,人是效法於地的,地是效法於天的,天是效法於道的,而道則純任自然。

【註釋】

① 混成:渾然一體,自然生成。

② 寂兮寥兮:寂靜空曠,沒有聲音。

③ 不改:不變,維持原本的樣子。此處指永恆。

④ 殆:殆,假借為「怠」。懶惰、懈怠。

⑤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離去(逝),離去就會遠去,遠去就會向反方向發展。

⑥ 域中:天下、寰宇間。

【後語】

人、地、天三者都受到上一級法則的製約,而道本身是自然的。 「道法自然」並不是說道之外還有個「自然」.而是說道的活動以自我滿足、獨立自在為法則。

道是奧妙的,它蘊含著真理。人類只有認識道,才能把握真理。因此,道既是認識的對象,又是認識的方法和實踐的方法。道的概念,是直覺思維和理性思維相結合的產物,而不是肆意虛構的。道作為世界的本原,是宇宙萬物之母;道作為最一般規律,貫穿於宇宙、社會和人生之中。老子道的哲學理念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其為人類治身和治國提供了可循的規律。



道德經 - 第二十四章

 道德經 - 第二十章 - 跨者不行

【前言】

人為什麼要跨著行走呢?這是情緒焦躁的表現。從這裡可以知道,急於求成、焦急煩躁辦不成事情。跨這一動作本身並沒有錯,關鍵在於人的動作和行為是否能達到目的,如果不能達到目的就是違背自然規律,就屬於不合道德的行為,所以也就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了。

不故意去表現或張揚自己的能力或功勞,是比較明智的行為,自以為是的人是無法彰顯自己的能力和優勢的,自我炫耀是沒有什麼功勞可言的,自高自大是不能長久的。

【原文】

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⑧,曰餘食贅形⑨。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白話】

立起腳跟反而站不穩,跨步前進的人不能走長路;急於求成就的人,難以持之以恆。

自我誇耀表現的人,會不了解事實真像;自以為是的人,對是非曲直就判斷不清楚;

自我炫耀,邀功、居功、搶功的人所做的就「無功」可言;自高自大的不能做眾人的領導。

從「道」的觀點來看,以上這些急躁炫耀的行為,只能說是剩飯贅瘤,令人厭惡啊。

因為它們是令人厭惡的東西,所以懂得道的規律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

【註釋】

① 企:踮腳。

② 跨:舉步移動,闊步而行。

③ 自見自我炫耀、表現。

④ 不明不了解事實真像。

⑤ 自是自以為是。

⑥ 明晰,清楚。

⑦ 自伐者無功自伐,自誇也。確實你很努力,你也很認真做了很多成績、成果出來,確實你有功勞。如果你能夠「不居功」,你能夠不炫耀、不居功,眾生自然受益、自然感恩!你不強調、不居功,你反而會有功。如果你確實做了很多、也立了很多功,但是你卻自我炫耀——邀功、居功、搶功,這樣的話「無功」!你所做的那些就被自己錯誤的心態抵消掉。你要自我標榜、自我誇讚、居功邀功,你所做的就「無功」。

⑧ 其在道也從「道」的觀點來看。

⑨ 贅形:多餘的形體,因飽食而使身上長出多餘的肉。比喻遭人討厭的東西。

⑩ 物或惡之:恐怕連「物」都討厭。

⑪ 不處:不置身其中。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道德經 - 第二十三章

 道德經 - 第二十章 - 希言自然

【前言】

「希言自然」和十七章都是相對應的。十七章揭示出嚴刑峻法的高壓政策,徒然使百姓「畏之侮之」。因而希望統治者加以改變。前面幾章已多次闡明「行不言之教」、「悠兮其貴言」、「多言數窮」等類似的話,希言自然一開始便繼續闡述「希言自然」的道理。這幾個「言」字,按字面解釋,是說話,內含的意思都是指政教法令。老子用自然界狂風暴雨必不持久的事實作比喻,告誡統治者少以強制性的法令橫加干涉,更不要施行暴政,而要行「清靜無為」之政,才符合於自然規律,才能使百姓安然暢適。倘若以法令戒律強制人民,用苛捐雜稅榨取百姓,那麼人民就會以背戾抗拒的行動對待統治者,暴政將不會持久。

【原文】

希言,自然。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

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白話】

真正的「道」總是自然運行而勿須多「言」的。

所以狂風刮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誰使它這樣的呢?天地。

在道的控制下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是統治者的暴政呢?

因此,遵循大道而有德的君王,

「道」自然也就關愛他,扶助他,而使他得到民心和天下。那些不能合同於大道的君王,「道」當然也就離棄於他,而使他喪邦失國,眾叛親離。

遵循大道的人,道也樂於幫助他;

修養德行的人,德也樂於幫助他;

失道失德的人,大道自然遠離他而去。

為政者如果不奉道修德,誠信不足,民眾自然就不信任他。

【註釋】

① 希言:字面意思是少說話。此處指統治者少施加政令、不擾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