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國文(776-800)

上一頁     下一頁     返回國文選單

國文(32)
No.776
下列「」中所借代的對象,正確的有幾項?甲、阿堵物:錢。乙、圓顱方趾:人。丙、菊壇:戲劇界。丁、金烏:太陽。戊、西宮:嬪妃。己、東宮:太子。庚、朔風:東風:春風。辛、薰風:南風:夏風。壬、金風:楊柳風:秋風。
(A) 5
(B) 6
(C) 7
(D) 8
答:(C)
甲、阿堵物:對的貶義稱呼。故甲對
乙、圓顱方趾:顱:頭顱;趾:腳。方腳圓頭。指類。故乙對
丙、菊壇戲劇界。故丙對
丁、金烏:亦稱三足烏。神話中說,太陽裡有金黃色的三足烏鴉,古代人們就把金烏作為太陽的別名。故丁對
戊、西宮:借指居於後宮的嬪妃,也泛稱皇帝之妾。故戊對
己、東宮:是太子的住所和辦公地點,因為在皇宮東邊,所以稱為東宮。「東宮」也被用作代稱太子。故己對
庚、朔風:北方:朔方。朔風:北風、寒風。故庚錯
辛、薰風:南風:夏風。故辛對
壬、金風:秋風,秋天在五行中屬金。楊柳風:春風。故壬錯
結論:正確的有7項。故(C)

No.777
下列「」中所借代的對象,正確的有幾項?甲、桑梓:國家。乙、桑麻:農事。丙、社稷:鄉里。
丁、玉帛:和平。戊、青衿:老師。己、杜康:學生。庚、面南:稱王。辛、杏壇:醫生。壬、麵包:物質生活。
(A) 5
(B) 4
(C) 3
(D) 2
答:(B)
甲、桑梓:桑樹和梓樹,古時家宅旁邊常栽的樹木,比喻故鄉。故甲錯
乙、桑麻:桑樹和麻。借代農作物或農事。故乙對
丙、社稷:指國家。故丙錯
丁、玉帛:玉器和絲織品,古代諸侯會盟執玉帛,故又用以表示和平。故丁對
戊、青衿:青色交領的長衫。借指學子。明清亦指秀才。故戊錯
己、杜康:傳說中酒的發明者,夏朝人。借指。故己錯
庚、面南:指登基當皇帝。封建社會帝王面南朝北設座,故稱。故庚對
辛、杏壇:相傳為孔子聚徒授業講學之處。泛指授徒講學之處。今喻教育界。故辛錯
壬、麵包:借代物質生活。故壬對
結論:正確的有4項。故(B)

No.778
下列「比」字何者非屬動詞?
(A) 比得輭腳病,往往而劇。
(B)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C)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D)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答:(A)
比得輭腳病,往往而劇:最近、近來(介詞)。最近患了軟腳病,常常發作得很厲害。故(A)為非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合群。:勾結。(動詞) 。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親近、厚待。:疏遠、冷淡。:親近、相近、靠近。(動詞)。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沒有一定要怎樣做,也沒有一定不要怎樣做,一切依從義理而行。」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審度。度長絜大指度量長短大小,含有比較的意思。:比較。(動詞)比權量力:比較高下大小。假使拿東方諸國跟陳涉比一比長短大小,量一量權勢力量,就更不能相提並論了。

No.779
下列選項「」中的詞彙,何者非指女子?
(A) 鬚髯輩,「巾幗」情,人間羞殺丈夫稱。
(B)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C) 卻教鸚鵡呼桃葉,便遣「嬋娟」唱竹枝。
(D) 其人端坐轎中,美如「冠玉」,無不喝采。
答:(D)
鬚髯輩,「巾幗」情,人間羞殺丈夫稱巾幗: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發飾。借指婦女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銀釧金釵:婦女戴的手鐲和首飾,這裡借指婦女負水:背水。長刀短笠:男人勞動的工具,這裡借指男人。燒畲:燒荒種地。戴著飾物的青年婦女們下山擔水,準備做飯;拿著長刀、戴著短笠的男人們,根據傳統的辦法,前去放火燒荒,準備播種。
卻教鸚鵡呼桃葉,便遣「嬋娟」唱竹枝嬋娟借指美女
其人端坐轎中,美如「冠玉」,無不喝采冠玉:形容男子的美貌。故(D)為非

No.780
下列選項引號中的詞彙,更替之後意思不變的是:
(A) 「草澤」群雄:江湖。
(B) 「哭子」之悲:丁憂。
(C) 「釋褐」而傅:致仕。
(D) 「弱冠」之年:及笄。
答:(A)
「草澤」群雄草澤:草野、民間、江湖。故(A)
「哭子」之悲哭子:痛失愛子而哭。丁憂:遭逢父母喪事。
「釋褐」而傅釋褐:脫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職。:輔佐也。
「弱冠」之年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但體還未壯,所以稱做弱冠,後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及笄:指女子到了可以許配或出嫁的年齡(笄:束髮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髮戴上簪子;未許配的,二十歲時束髮戴上簪子)

No.781
下列何者不具有時間流逝的意涵?
(A) 門前滯行跡,一一生綠苔。
(B)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C)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D)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答:(B)
門前滯行跡,一一生綠苔:門前行道上, 丈夫走前留下的足跡, 都已長滿了厚厚的蘚苔。 暗示丈夫離家已久, 妻子寂寞自守之苦。,滯留。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人生難得相見,如同參星與商星一沈一現,無法相遇。參與商:星座名,參星在西而商星在東,當一個上升,另一個下沉,故總不相見。人生在世,與親友之間難得相見一次,就如同參宿與商宿一樣,總是遙隔兩地,無法相遇,意境頗為悲淒無奈。結論:不具有時間流逝的意涵。故(B)為非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玉階:用玉石砌成的階。羅襪:絲織品做的襪子。玉砌的臺階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佇立露水侵濕了羅襪。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斜暉:偏西的陽光。脈脈:含情凝視、情意綿綿的樣子。這裡形容陽光微弱。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千帆過盡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太陽的餘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

No.782
《孟子‧梁惠王上》:「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所描述的現象與下列那一個選項最接近?
(A)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B)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C) 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
(D)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答:(A)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豬狗吃人的食物卻不知道節制,路上有活活餓死的人卻不知道要發倉賑濟。:豬。檢:約束、限制。:同“途”。ㄆㄧㄠˇ:餓死,餓死的人。:送出、付出。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窮人門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形容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故(A)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憂慮操勞國事可以使國家興盛發達,追求安逸享樂可以招致自己的滅亡。
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同“疲”;:鞭子,這裡指鞭打。非常疲乏的馬,就是用鞭子抽打也不會走動。比喻極端窮困的人並不害怕嚴厲的法律和刑罰。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志士:有遠大志向和崇高節操的人。不忘:不怕。溝壑:山溝。:腦袋。這兩句大意是:志士不怕拋屍山野。勇士不怕丟失腦袋。這兩句是互文,文意互相補充,說明志士和勇士都不怕犧牲,甘願“捨身而取義”。可用以讚頌愛國志士的犧牲精神。

No.783
「禍之作,不作於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蘇洵〈管仲論〉)文義與下列那一個選項相近?
(A)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B) 天凝地閉,風厲霜飛。
(C) 讒邪害公正,浮雲蔽白日。
(D)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答:(A)
夫功之成,非成於成之日,蓋必有所由起;禍之作,不作於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一般事業的成功,並不是成功在成功那天,一定有所原因;禍亂的發生,並不是發生於發生那天,也一定有發生的預兆。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月暈出現,將要颳風;礎石濕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徵兆可以推知將會發生的事情。故(A)
天凝地閉,風厲霜飛: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讒邪害公正,浮雲蔽白日:讒言與邪惡正直善良的人,就像天上的浮動遮蔽了明亮的太陽。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在瓜田中不穿鞋,在李樹下不整冠,以防被人懷疑偷李偷瓜。比喻容易引起懷疑的場合。

No.784
下列選項「」中之詞語,何者非指器物?
(A) 出關策匹馬,「逆旅」聞秋蟬。
(B) 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C) 裁衣寄遠淚眼暗,「搔頭」頻挑移近床。
(D)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答:(A)
出關策匹馬,「逆旅」聞秋蟬:逆旅:此處指旅社;非指器物。故(A)為非
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拄,扶老是拐棍(扶著老人的東西),流憩是邊走邊休息。不是“翹首”,是“矯首”,這是擡頭的意思。=遠。整句的意思是我拄著棍,邊走邊歇,時不時擡起頭望望遠方。
裁衣寄遠淚眼暗,「搔頭」頻挑移近床:以指甲或他物爬搔頭部;簪的別稱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以金珠裝綴,步則搖動,故名。

No.785
下列各組成語,何者意義相反?
(A) 蒲柳之姿/松柏之質。
(B) 用行舍藏/進退有節。
(C) 仁民愛物/民胞物與。
(D) 真知灼見/燃犀之見。
答:(A)
蒲柳之姿/松柏之質: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伸為早衰。舊時稱自己體質弱的客套話。/松柏耐寒, 故有松柏延年,松柏常春等語。(二者意義相反) (A)
用行舍藏/進退有節: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這是早時世大夫的處世態度。/指前進後退動作均合法度。(二者意義相近)
仁民愛物/民胞物與:仁:仁愛。對人親善,進而對生物愛護。舊指官吏仁愛賢能。/民為同胞,物為同類。泛指愛人和一切物類。(二者意義相近)
真知灼見/燃犀之見:灼:明白,透徹。正確而透徹的見解。/燃犀,俗稱燃燒犀牛角可以照妖。比喻人的觀察明白透徹。(二者意義相近)

No.786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莊子‧秋水》)楚王派大夫二人拜訪莊子,其用意何在?
(A) 先以死貴生賤遊說之。
(B) 敦請出來為朝廷做事。
(C) 通知將有大事發生。
(D) 邀約一起去拜神龜。
答:(B)
白話文:莊子在濮河釣魚,楚國國王派兩位大夫前去請他(做官),(他們對莊子)說:「想將國內的事務勞累您啊!」莊子拿著魚竿沒有回頭看(他們),說:「我聽說楚國有(一隻)神龜,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國王用錦緞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廟的堂上。這只(神)龜,(它是)寧願死去留下骨頭讓人們珍藏呢,還是情願活著在爛泥裡搖尾巴呢?」兩個大夫說:「情願活著在爛泥裡搖尾巴。」莊子說:「請回吧!我要在爛泥裡搖尾巴。」
結論:楚王派大夫二人拜訪莊子,其用意為:敦請出來為朝廷做事。故(B)

No.787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莊子‧秋水》)對於兩位大夫之來訪,莊子反應如何?
(A) 受寵若驚地忘了手中釣竿。
(B) 決定隨著二大夫晉見楚王。
(C) 選擇作為爛泥裡打滾的龜。
(D) 答應願為宗廟的尊貴神龜。
答:(C)
結論:對於兩位大夫之來訪,莊子選擇作為爛泥裡打滾的龜。故(C)

No.788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沒有和其他小孩一樣,爭先恐後去摘李子的原因是?
(A) 不喜歡吃李子。
(B) 擔心李樹失去李子而痛苦。
(C) 這棵李樹為別人所種植,不宜竊取。
(D) 判斷李子必定是苦的,不適合食用。
答:(D)
結論:王戎沒去摘李子的原因是:判斷李子必定是苦的,不適合食用。故(D)

No.789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魏明帝於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虎承間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世說新語‧雅量》)下列詞語的解釋,何者正確?
(A) 信然:正直的樣子。
(B) 承間:早晨。
(C) 辟易:容易。
(D) 湛然:鎮靜的樣子。
答:(D)
信然:副詞。果然,果真。
承間:趁機會。
辟易:退避。
湛然:鎮靜的樣子。故(D)正確

No.790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魏明帝於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虎承間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世說新語‧雅量》)依兩段文章描述,最適合形容王戎特質的詞語是?
(A) 冷靜聰慧。
(B) 勇敢無驕。
(C) 仁慈愛物。
(D) 忠厚老實。
答:(A)
結論:最適合形容王戎特質的詞語是:冷靜聰慧。故(A)

No.791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捨問,其奚決焉?」(劉開〈問說〉)對於以上文字的說明,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 生也有涯,知也無涯,故不必徒勞於求知。
(B) 三人成虎,人云亦云,多問反而難以決斷。
(C) 知易行難,空想無益,故好問深思不如力行。
(D) 術有專攻,學無止境,是知好學者應宜善問。
答:(D)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如果不學習就不能解答疑問或疑惑,如果不探求不請教就不能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其要旨是指「學問」就是「要多學、要多問」!
捨問,其奚決焉?:除了詢問外,又怎麼來解決(問題)呢?:文言疑問代詞,何也。
結論:對於以上文字的說明術有專攻,學無止境,是知好學者應宜善問正確。故(D)

No.792
「他旅行,不是為了像一般遊客那樣,尋找景色宜人的地方拍照留念,而是為了在沿路的每一個拐彎處體驗民生疾苦,並尋找些疾苦的源頭。」文中所說的「旅行」目的,最近於下列何者?
(A) 苦行朝聖。
(B) 探險獵奇。
(C) 社會考察。
(D) 自我放逐。
答:(C)
結論:體驗民生疾苦,並尋找些疾苦的源頭:屬於社會考察性質。故(C)

No.793
「母親從未使用過鬧鐘,但沒有一個早上,不是全家起的最早;母親從未戴過手錶,但沒有一餐誤過一般的吃飯時間;母親不識字,但日常生活該記的事,都記得很牢。」以上文字,表現出母親的那一種特質?
(A) 自然淳樸的生活態度。
(B) 勤勞節儉的傳統美德。
(C) 細心呵護的默默奉獻。
(D) 天賦過人的不凡能力。
答:(C)
結論:表現出母親的細心呵護的默默奉獻特質。故(C)

No.794
「於此我不免聯想起中國館子烹飪極佳,往往跑堂的服務精神極不佳。比起洋館子,真是瞠乎其後。推究其故,或與大才小用這種觀念有點瓜葛,凡是自以為大才而被小用了。臉上的氣色一定不佳,委屈與不屑兼而有之。」這段文字中,作者認為中國餐館的服務人員所缺少的是什麼?
(A) 專業訓練。
(B) 學習熱忱。
(C) 施展機會。
(D) 敬業精神。
答:(D)
結論:作者認為中國餐館的服務人員所缺少的是敬業精神。故(D)

No.795
韓愈〈進學解〉: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有關以上文字,解釋正確的是:
(A) 「拔去兇邪,登崇畯良」是「去除迷信」的意思。
(B) 「爬羅剔抉,刮垢磨光」是「除惡務盡」的意思。
(C) 「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庸」字為「平庸」之意。
(D) 「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意思是說:優秀的人才必有機會被顯揚。
答:(D)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學業的精進,是由於勤免進取;學業的荒廢,是由於嬉戲怠惰。德行的成就,是由於深思精求;德行的敗壞,是由於苟且隨便。
治具畢張︰治國的措施完備。拔去兇邪:鏟除奸邪。
登崇:升任。畯良:畯:同「俊」。優秀人才。登崇畯良:謂羅致政治人才。
:有。:大多。:錄用。:雇用。
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略微有些優點的人都會被錄用,以一種技藝見稱的人都不會被拋棄。
爬羅剔抉爬羅:蒐集;剔抉:選擇。此句形容蒐集極廣博、選擇極正確。
刮垢磨光:比喻將人的缺失除去,使其光芒顯現。
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只有才行不夠而僥倖被選拔上來的人,哪裡會有學行優長卻沒有被提舉的人呢?
結論「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意思是說:優秀的人才必有機會被顯揚。故(D)正確

No.796
下列各組成語,完全沒有錯別字詞的選項是:
(A) 山盟海誓/海枯石爛。
(B) 疾言利色/巧言吝嗇。
(C) 請君入甕/宏圖大展。
(D) 滄海一栗/滄海桑田。
答:(A)
山盟海誓/海枯石爛:完全沒有錯別字詞。故(A)
疾言利色/巧言吝嗇疾言色/巧言令色。故(B)
請君入甕/鴻圖大展請君入甕/大展宏圖。故(C)。一般用詞:鴻圖大展:用於祝賀人商店開業的賀辭。祝賀人家得以發展遠大志向或計畫。大展宏圖:大大的發展宏偉的計畫、前途。為祝賀人開業的常用語。沒有 宏圖大展
滄海一栗/滄海桑田滄海一/滄海桑田。故(D)

No.797
以下各組成語,意思相近的選項是:
(A) 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B) 大筆如椽/大而無當。
(C) 韋編三絕/斷簡殘編。
(D) 千鈞一髮/一擲千金。
答:(A)
以管窺天:竹管;:從小孔或縫隙裏看。以管窺天:通過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見聞狹隘或看事片面。
以蠡測海:貝殼做的瓢。以蠡測海:用貝殼來量海。比喻觀察和瞭解很狹窄很片面。
結論以管窺天/以蠡測海,意思相近。故(A)
:放在檁子上架著屋頂的木條。大筆如椽:像椽子那樣大的筆。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底。雖然大,卻無底。大而無當:原指大得無邊際。後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實際、不合用。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概數,表示多次;:斷。韋編三絕: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穿簡的細長皮條。斷簡殘編:指殘缺不全的書籍。
千鈞一髮: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一擲千金:指用錢滿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筆。

No.798
下列選項中的「桃李」,何者與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中的「桃李」,比喻的意思相同?
(A)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C) 一日聲名遍天下,滿城「桃李」屬春官。
(D)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答:(C)
令公『桃李』滿天下:以桃子、李子的結實纍纍,喻門生之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在南方,有一位美麗的女子,她的面容若桃花般芳豔,如李花般清麗。
一日聲名遍天下,滿城「桃李」屬春官:放榜日,考上的人名聲將傳遍天下,而滿城優秀的考生也將成為你禮部的賢才(門生)(春官為禮部別稱) 。故(C)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想當年,我們在桃李花開的春風中,相聚一起,舉杯暢飲。而今一別十年,各自在江湖中淪落漂泊,雨夜裡孤寂落寞,獨對著一盞孤燈。

No.799
《論語》常以品德修養的高下來區別「君子」、「小人」。爰此,以下有關「君子」、「小人」的敘述,何者恰切無誤?
(A) 君子喻於利,小人喻於義。
(B)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C) 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
(D) 君子難事而易悅,小人易事而難悅。
答:(B)
意思是說君子能夠領悟的是道義,小人能夠領悟的是利益。這裡的“喻”字,有“領悟”、“明白”的意思。具君子喻於,小人喻於:具體含義是指君子與小人價值取向不同,君子於事必辨其是非,小人於事必計其利害。所謂“利”,是指金錢、財富等物質利益;所謂“義”,是指道義、正義等超越物質利益之上的道德價值。君子行事按“義以為質”,做甚麼不做甚麼都是“義之與比”后才為之的。而小人只講究私利,以利來衡量,會為利益捨棄道義,做事只想到有沒有利可圖。故(A)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求諸己:求,要求。諸,之於。求諸己,即反求諸己;君子哪兒做得不對,會從自己內心去查找原因,要求自己做好,從而修正自己;小人則是向外去查找原因,要求別人做好。故(B)無誤
君子而不,小人而不:君子能與人和睦相處,但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但不能與人和睦相處。故(C)
君子易而難,小人事而:動詞,被侍奉。悅:動詞,被取悅。君子容易被侍奉,但難以被取悅(想使君子喜悅,如果不合道理,他是不會喜悅的),小人不容易被侍奉,但容易被取悅(想使小人喜悅,雖然不合道理,他也能喜悅)。故(D)

No.800
下列選項,成語使用正確無誤的是:
(A) 總經理「尸位素餐」,清廉自持,深受部屬的愛戴。
(B) 讀書求學就要下「刻舟求劍」的功夫,才能有所成就。
(C) 臺北真是個熱鬧的城市,人們「摩頂放踵」,車水馬龍。
(D) 當年他名落孫山,經過一年的努力讀書,已非「吳下阿蒙」了。
答:(D)
尸位素餐:屍位:空占職位,不盡職守;素餐:白吃飯。空占著職位而不做事,白吃飯。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摩頂放踵:從頭頂到腳跟都擦傷了。形容不辭勞苦,不顧身體。
吳下阿蒙: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故(D)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