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道德經 - 第四十九章

 《道德經 - 第四十九章》

【前言】

「聖人」,此處所指的是有道德的統治者。而聖人之治,首在於自己的存心,基於其「道無為」和「人無欲」的信念,以為聖人最好先不要立下自己是一個統治者的心意,否則便成了有意而為,而不能無所不為。統治者不先立下一個有意向的心,在治理人民方面,便可以以百姓之心為心,猶如儒家所說的:「民之所欲欲之,民之所惡惡之。」然後施政才能符合民意,才是理想的統治者所應該有的態度。不過老子在此章更將範圍擴大,不但將民之所欲者視為可行且應該,即便民之所惡者也並不排斥,成為「不善者亦善之」,「不信者亦信之。」初看起來,似乎只重視民意的一半,另一半並未全照民意,老子反而認為如此是「德善」、「德信」,理由是「聖人歙歙為天下渾其心」,即聖人處心積慮地無所偏執,以天下為念,唯恐做得不周全;同時又希望百姓都能返璞歸真,保持如孩童般天真無邪的狀況,故而縱使百姓有不善之處,仍然以善對待;縱使百姓有不信的表現,仍然予以信任,用真誠不變對待不善不信,可以使其自行遷善就信。這樣做可以有兩個解釋:其一是聖人無常心,也就沒有預定的標準來衡量善和信,更沒有預定對不善不信做任何不同的處理方式,百姓有善和不善,信和不信的表現,可以視之為出諸自然;其二是百姓以聖人為典範,「百姓皆注其耳目」,即是以聖人的表現為指針,聖人能夠包容,百姓便無從習於計較分別,可能最後歸於渾然一體,因為在聖人眼中,百姓都如嬰兒,須要愛撫與正當的示範;而對兒童之無知或錯誤,自然需要在寬容中予以體諒,最後達到「德善」、「德信」的地步。歸結起來,仍然是其以「虛」、「無」為本的一貫主張。引導他建立善良行為的方法。

【原文】 聖人常無心①,以百姓之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②。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③,為天下渾其心④,百姓皆注其耳目⑤,聖人皆孩之⑥。

【白話】 聖人常常是沒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

對於善良的人,我善待於他;對於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就可以得到善良了,從而使人人向善。

對於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對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可以得到誠信了,從而使人人守信。

有道的聖人在其位,無所偏執,好壞一切都包容了。百姓們都以聖人的表現為指針,有道的人使他們都回到嬰孩般純樸的狀態。   

【註釋】 ① 常無心:意為長久保持無私心。

② 德善:「德」假借為「得」。 「得善」引導他建立得到善良行為的方法。

③ 歙歙:音ㄒ ㄧ ,無所偏執貌。一個得道的人,始終是包容一切的。

④ 渾其心:好壞一切都包容了。 

⑤ 百姓皆注其耳目:即是以聖人的表現為指針。  

⑥ 聖人皆孩之:聖人使百姓們都回復到嬰孩般純真質樸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