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道德經 - 第二十七章

 《道德經 - 第二十七章 - 虛心就教》

【前言】

善人與不善人,在老子眼中,都是可以互相取資借鏡,並從而令雙方都有所成長的。

各種有本領的人(善行、善言、善數、善閉、善結),都能將他們的所長發揮到極致,於是老子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聖人常留心於關照、救護人,因此沒有人是被遺棄的;善於利用、修復事物,也因而沒有廢棄的東西。老子稱這樣的作為是「襲明」。

聖人既然認為世間沒有無用之人,無用之物,那麼善與不善的人,自然也各有其長處。因此老子最後說出的要妙之道,乃是要人虛心就教於人,倘若不經由別人反省自己,還自以為聰明,這才是大大的愚昧糊塗啊!

【原文】

善行,無轍跡①;

善言②,無瑕謫③;

善數④,不用籌策⑤;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⑥;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⑦。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⑧。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⑨。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⑩。

【白話】

善於行車,沒有車輪留下的痕跡;

善於言談,沒有瑕疵可以指責;

善於數字,不用竹碼子來計算;

善於封閉,沒有上鎖也不能打開;

善於捆綁,沒有繩索捆縛也不能解開。

因此,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皆是因為他承襲了本有的明智,所以能破除一切障蔽,就是所謂的「襲明」。

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師;不善的人,是善人的借鏡。

假若不善於向老師學習,又不重視並學習鏡子所提供的借鑑,即使再有智慧,也是身陷大迷之中,這道理是非常精要玄妙的呀。

【註釋】

① 轍跡:車輪輾過留下的痕跡。

② 善言:指善於採用不言之教。(指人應該向自然學習,以萬物為師。)

③ 瑕謫:音ㄒㄧㄚˊ ㄓㄜˊ,比喻過失。

④ 數:計算。

⑤ 籌策:竹碼子。古時計算用具。

⑥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於封閉,沒有上鎖也不能打開。閉,封閉,闔上庫門。關楗,今寫作「關鍵」,關閉門戶用的器具,橫的叫「關」,豎的叫「楗」,就是後來的門閂。楗,音ㄐㄧㄢˋ,鎖。

⑦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善於捆綁,沒有繩索捆縛也不能解開。結,系,捆縛。繩,繩索。約,動詞,纏束,捆縛。

⑧ 襲明:襲明是「因襲明智」的意思。 「善於行走的人不留痕跡,有善行的人不求人知,不自炫功績;善於言辭的少說話,也沒有語病給人指謫;善於算術的人不用計數的竹碼子。也就是說德行完美的人,善於運用道術,能無為而自然,不言而自化,無心而自得。同時好的關門機關沒有關門的木具,猶如聖人忘機待物,不設不施,而百姓自然感戴其德,不會忘失。好的繩結沒有繩索之形,所以不可以解,猶如聖人深獲民心,不以法令威禁,而民心自然固結不可解。同理聖人常善於救人,所以沒有不得救的人,善於救物,所以沒有放棄的事物。聖人處世,見於無人不可化,無事不可為。如此運用,善待人物,而不會遭遇困境,皆是因為他承襲了本有的明智,所以能破除一切障蔽,就是所謂的「襲明」。襲明的精神正是教師首先應當具備的。真正的教師眼中沒有不可教的學生,施教時能擅於運用機會,不著痕跡,於無形之中使受教者潛移默化。

⑨ 資:取資、借鑒的意思。

⑩ 要妙:精要玄妙,深遠奧秘。

【後語】

通過「善行、善言、善數、善閉、善結」突出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來做到大智若愚。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都願意與「善人」和「好人」相處,都願意使用「好東西」,而討厭「不善人」和「害人」,也討厭「不好用」的東西。首先,人們對於人之「善」與「不善」,「好」與「壞」以及物的「好」與「壞」的界定多處於主觀的判斷。其次,人們往往都假設自己的言行是「善」的,而危害其利益的則是「不善」的,自己使用不好和不便的就是「壞」的。

老子作為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和辯證法大師,他在這個問題上與人們的看法則有很大的不同。老子指出:「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從「以經解經」的角度上講,老子認為在聖人眼裡,萬物皆有其存在的價值。因此,在他的心裡根本就沒有不可救之人,也沒有不可救之物。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無一己之私和一己之利,即所謂天下為公。聖人是使其內心與道合一的覺悟了的人,所以他才能超越世俗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