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道德經 - 第三十七章

 《道德經 - 第三十七章 - 自化自定

【前言】 自化即自然的生化過程,侯王泛指統治者和管理者。侯王如果能夠遵守道的自然無為或無名的原則,萬物就會自然生化。這種自然的變化過程是最好的,最不應該破壞的。如果有人欲作巧偽者,要以道的無為原則鎮撫他,這樣萬事萬物又會重新歸於平靜自然穩定。 自定和自化都是沒有強力干涉,不必費心追求而實現的結果。自化是給作為個體的萬物以自由發展的機會,自定則是保證個體自由發展的情況下, 仍然有總體的穩定或和諧。 「鎮之以無名之樸」則是非強制的手段。老子所嚮往的是個體的充分自由發展和整體的自然和諧。老子並沒有完全排斥社會管理者的作用,但他認為這種作用應該是間接的,溫和的, 是通過個體自願接受而實現的,不應該是從外界強加於人的。

【原文】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①。

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白話】

「道」總是順應自然,不會妄為,所以才能夠無所不為。

如果侯王能夠遵循「道」的原則,世間萬物就可以自己孕育、生長、變化。

如果萬物在自然生長、變化的過程中,產生了自私的慾望,我將用「道」的質樸去震懾、教化、引導它。「道」的真樸來鎮服它,就不會產生貪欲之心了。

萬事萬物沒有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達到穩定、安寧。

【註釋】

① 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指順其自然,不妄為。 「無不為」是說沒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為的。

② 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長。

③ 欲作:指貪欲;作指興起

④ 無名之樸:「無名」指「道」。 「樸」形容「道」的真樸。



道德經 - 第三十六章

 《道德經 - 第三十六章 - 柔弱生之徒 老氏誡剛強

【前言】 

從這一章的內容看,主要講了事物的兩重性和矛盾轉化辯證關係,同時以自然界的辯證法比喻社會現象,引起某些人的警覺注意。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都會走到某一個極限,此時,它必然會向相反的方向變化,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對於事態發展的具體分析,貫穿了老子所謂「物極必反」的辯證法思想。在以上所講「合與張」、「弱與強」、「廢與興」、「取與與」這四對矛盾的對立統一體中,老子寧可居於柔弱的一面。在對於人與物做了深入而普遍的觀察研究之後,他認識到,柔弱的東西裡面蘊含著內斂,往往富於韌性,生命力旺盛,發展的餘地極大。相反,看起來似乎強大剛強的東西,由於它的顯揚外露,往往失去發展的前景,因而不能持久。在柔弱與剛強的對立之中,老子斷言柔弱的呈現勝於剛強的外表。

【原文】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⑤,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

【白話】

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叫做雖然微妙但明,雖然柔弱戰勝剛強。魚不能離開深淵—它的根本之地,國家的鎮國重器絕對不能顯示給人看。

【註釋】

① 歙:音ㄒㄧˉ,收斂

② 固:暫且。

③ 取:奪取。

④ 與:給,同「予」字。

⑤ 微明:其道微其效明也。知幽眇之理而收顯著之效。起事於無形,而要大功於天下,是謂微明。隱蔽微妙的道理。

⑥ 脫:離開、脫離。

⑦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指國家的刑法等政教制度。示人,給人看,向人炫耀。(魚為什麼不能離開深淵?因為深淵是魚的根本,是魚的藏身之地,魚躲在深淵裡,可以自由自在,人不能發現它更加進一步地去想傷害它。如果魚非得跳出來去顯示自己的存在,那麼魚的災難就開始了。 「國之利器」為什麼不可以示人?因為「國之利器」是國家的根本。一旦有意地炫耀和無意的洩露之後,就會把「無形」的利器轉化為「有形」,天下所有有形的東西都是可以破解的,這樣,再好的「國之利器」也就形同虛設了,國家的災難就要來了。老子教我們做人做事小心,懂得前因後果。因為所有的痛苦失敗都是自己招來的。是自己沒有明白因果道理,不曉得「微明」。)



道德經 - 第三十五章

 《道德經 - 第三十五章 - 持道而治

【原文】

執大象①,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③。

樂與餌④,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白話】

掌握和運用道來治理國家,就會得到天下人的嚮往、擁護,都來投靠他。

在道的治理嚮往下,無私無欲無爭而不互相妨害,於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寧靜。

鼓樂的聲音和美食的味道能使人駐足止步,但是道說出來,卻是淡然無味的。

道雖然是看不見、聽不著的東西,作用卻是無窮的。

【註釋】

① 執大象:執,持守;大象,道也。執大象,堅守道的自然質樸。

② 往:嚮往。

③ 安平太:安,乃,則,於是。太,同「泰」,平和、安寧的意思。

④ 樂與餌:音樂和美食。 

⑤ 既:盡的意思。



道德經 - 第三十四章



《道德經 - 第三十四章 - 大與小的辯證法》

【前言】

大道無所不在,沒有私慾,順應自然,由不主宰萬物可以稱為「小」,由萬物都歸依又可稱為「大」,「小」與「大」是事情的兩面,相反相成。正因為它不據為己有,不自以為大,沒有佔有慾和支配慾,所以成就了它的偉大。天道如此,人道亦如此。

【原文】

大道汜①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②,功成而不有③。

衣養④萬物而不為主⑤,可名於小;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白話】

大道廣泛而普遍地流行,它可左可右,無所不在。

萬物依靠它而生長而它也不推辭,功業成就而不據為己有。

它覆蓋萬物而不自以為主宰,可以稱它為「小」;

它萬物歸依而不自以為主宰,可以稱它為「大」。

由於它最終不自以為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大。

【註釋】

① 汜:氾是泛的異體字,此處為廣泛之義。

② 不辭:不推辭。

③ 不有:不自以為有功。

④ 衣養:一本作“衣被”,意為覆蓋。註:最好解釋成倒置句「萬物依養」,亦即萬物依賴它而養成。

⑤ 不為主:不自以為主宰。



道德經 - 第三十三章

 《道德經 - 第三十三章 - 學習做人

【前言】

學習《道德經得先學習做人,介紹一齣不錯看的電視劇:

《阿淺來了》https://reurl.cc/r8GzpN

全劇共156集,每集15分鐘。

依據劇中對角色的刻劃,依我個人喜好依序為:

阿初 - 新次郎 - 惣兵衛

我個人認為,依據您喜好的對象,大致上可推估您的性向。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⑤

【白話】

有眼光、能體察人的品性或才能,謂之「」(知其然);能清楚的了解自身的能力、優缺點,即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謂之「明」(亦知其所以然)。

能夠戰勝別人,只能說明我們有能力,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算真正的強大,這叫「自我突破」,或者叫「自我超越」。

知道滿足的是富有,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不失去自己根本所在的人,才得到長久穩定。

肉體死亡但精神還在的人,才算得上長壽。

【註釋】

① 自知:自己瞭解自己。

② 看清事物的能力。

③ 強行: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④ 不失其所者久:處在合適的地方、沒有丟棄自己的理想、信念等等的人,他的精神就會長久。

⑤ 死而不亡者壽:指那些對人類社會有過大貢獻或者品德高尚的人,認為他們雖然死了,但是活在人心中,被人懷念千秋萬世,所以是長壽的。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道德經 - 第三十二章

 《道德經 - 第三十二章 - 雖小乃大註:本章老子將「道」化身為「

【前言】

本章表達了老子的「無為」的政治思想,認為侯王若能依照「道」的法則治天下,順應自然,那樣,百姓們將會自動地服從於他。老子用「樸」來形容「道」的原始「無名」的狀態,這種原始質樸的「道」,向下落實使萬物興作,於是各種名稱就產生了。立制度、定名分、設官職,不可過分,要適可而止,這樣就不會紛擾多事。老子認為,「名」是人類社會引爭端的重要根源。

【原文】

道常無名,樸①,雖小,天下莫能臣

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⑤。

始製有名⑥,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白話】

「道」永遠是無名而質樸的,樸雖小,但卻不聽命於任何人。

侯王如果能夠依照「道」的原則治理天下,百姓們將會自然地歸從於它。

天地間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人們不用命令他怎麼去做,它自己就各守其位,達到均衡的狀態了。

「道」是個綱領性的指南,侯王守住「道」一定要有更具體的施政策略去配合才能符合當前實際。這樣就要根據「道」和實際情況來開創體制。一旦這個體制確立了,那麼就有了有形的「名」,這樣就要知道對這種具體的形象規範要有所限制和調整。知道自我限制和調整才不會敗亡。

道的規則普遍存在於天下萬物之中,就好像小河流與大江大海的關係一樣。

【註釋】

① 樸:本義,樹皮。篤厚、本真。

②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

道,永遠是沒有名字的,也無法銘刻下來而被制約,它就像生命,自由自在,隨緣而生長、隨緣而開枝散葉,而後花開、花落,歲來歲往,樸實的樹幹就一直長在那裏。

沒有人可以讓樹木停止生長,你砍倒了一棵樹,另一棵樹在自然的環境裡,又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環境裡長出來了。

大自然生生不息,生生不息的不是一棵樹,而是一群一群的樹,一群一群的生命,隨時都藏在種子裡,隨時都會從泥土地裡冒出頭來。

生命永遠是自由的,當你忘了自己,而成為最樸初的生命本體時,生命就一直在那裏。

你被奪走了一樣東西,那樣東西就跑到奪走你的人身上。

東西永遠都在,只是跑到不同人身上了。

所以,不要羨慕它人的成就,因為注定有些人會擁有成就,不是你,就是它;不是它,就是你。

也不要貢高我慢、自以為是,因為我們所擁有的知識、財富和幸福,都是暫時被我們從自然手中所奪來,而自然有一天也會奪走這些東西。

這就是自然之理,而自然就是道。

樸雖小,就是自由的心雖小,但沒有人可以讓自由的心被臣服。

因為自由的生命是不可被征服的,它就是生命的本體,自然而來,自然而去,花開花落,歲來歲往,我們都只是偶然拾起一朵花,偶然被一根枯枝砸傷頭;偶然在樹下相戀,偶然葬親人於樹下。

我們都在樹下活著,樹也在我們頭上活著。

樸,是樹、是你、也是我,更是蝴蝶、蜻蜓與蒼蠅。

生命一直都在那裏,在我們身上分裂複製的細胞裡,在樹葉枯了又長的自然生機裡。

「樸雖小,但卻不聽命於任何人。」

帝王會死,富豪會死,乞丐也會死。

我們所擁有的,只是樸的幻影,在如幻的生命型態中,走馬換燈,不斷地演出生生不息的自然,直到我們守樸、自靜。

心安定了,煩惱就走了。

煩惱走了,幸福就來了。

樸雖小,卻比侯王更有用,可以差使自然,讓生命與自然合一,重新回到如幻似真的生命本體中,成為一棵看著過往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的樹。

③ 自賓:賓,服從。自將賓服於「道」。

④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天地的氣息相應相合,降下雨露滋潤萬物。

⑤ 自均:自然均勻。

⑥ 始製有名:依據道來開創體制。「道」是個綱領性的指南,侯王守住「道」一定要有更具體的施政策略去配合才能符合當前實際。這樣就要根據「道」和實際情況來開創體制。一旦這個體制確立了,那麼就有了有形的「名」。

⑦ 知止要注意體制的適用時限,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對舊的體製革新、甚至是廢除舊體制。這個就叫「知止」。 「知止」就是凡是有「開始」就一定要考慮如何「結束」;有「運動」就要知道如何去「停止」。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道德經 - 第三十一章

 《道德經 - 第三十一章 - 戰爭之道

【前言】

這一章仍是講戰爭之道,是上一章的繼續和發揮。上一章著重從後果講,這一章以古代的禮儀來比喻。按中國古代的禮儀看,主居右,客居左,所以居左有謙讓的意思,「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老子認為,兵器戰爭雖然不是祥的東西,但作為君子,在迫不得已之時,也要用戰爭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是在獲取勝利時不要以兵力逞強,不要隨意地使用兵力殺人。相反,對於在戰爭中死去的人,還要真心表示哀傷痛心,並且以喪禮妥善安置死者。

【原文】

夫兵者①,不祥之器,物或惡之②,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④,用兵則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吉事尚左,兇事尚右。

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言以喪禮處之。

殺人之眾,以悲哀⑤蒞之⑥,戰勝以喪禮處之。

【白話】

兵器啊,是不祥的東西,人們都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

君子平時居處就以左邊為貴而用兵打仗時就以右邊為貴。

兵器這個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東西,萬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處之,勝利了也不要自鳴得意,如果自以為了不起,那就是喜歡殺人。

凡是喜歡殺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於天下。

吉慶的事情以左邊為上,兇喪的事情以右方為上,

偏將軍居於左邊,上將軍居於右邊,

這就是說要以喪禮儀式來處理用兵打仗的事情。

戰爭中殺人眾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參加,打了勝仗,也要以喪禮的儀式去對待戰死的人。

【註釋】

① 夫兵者:兵者,指兵器。夫,作為發語詞。

② 物或惡之:物,指人。意為人所厭惡、憎惡的東西。

③ 不處:不與之相處、不居、不置身。

④ 貴左:古人以左為陽以右為陰。陽生而陰殺。

⑤ 悲哀:哀痛的心情。

⑥ 蒞之:到達、到場。

【後語】

戰爭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禍,這是人所共知的。任繼愈認為《道德經》「也是反對戰爭的」。因為在這一章裡,老子說「夫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這裡顯然沒有主戰用兵的意思。但是,老子同時又說,對於戰爭「不得已而用之」,這表明老子在咒詛戰爭的同時,也還是承認了在「不得已」時還是要採用的。在春秋戰國時代,戰爭是普遍的,國與國之間相互攻伐,戰爭規模日益擴大,動輒數万、數十萬的兵力投入戰爭之中,傷亡極其慘重,而在戰爭期間受危害最大的,則是普通老百姓。每逢戰爭,人們扶老攜幼、離鄉背井四處逃亡,嚴重破壞社會正常的生產,也造成社會秩序的動盪不安,戰爭的確是帶來災難的東西。所謂君子迫不得已而使用戰爭的手段,這是為了除暴救民,捨此別無其它目的,即使如此,用兵者也應當「恬淡為止」,戰勝了也不要得意洋洋,自以為是,否則就是喜歡用武殺人。這句話是對那些喜歡窮兵黷武的人們的警告。所以,我們認為《道德經》不是兵書,不是研究戰爭問題的,尤其不是為用兵者出謀劃策的。老子談論戰爭問題,目的在於反對戰爭。

凡物貴陽而賤陰——左為陽,生氣也;右為陰,殺機也。是以君子之居,平常尚左,獨至用兵之際,不尚左而尚右,其賤兵可知矣!古者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彼偏將軍,將之次也,反居其左;上將軍,將之上也,轉居其右。亦知專殺伐之權者為上將軍,偏將必禀命於其上,不得逞殺伐之威,是亦喪禮處軍禮矣。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道德經 - 第三十章

 《道德經 - 第三十章 - 果而勿強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①。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②。

善有果③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白話】

依照「道」的原則輔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強於天下。窮兵黷武這種事必然會得到報應。

軍隊所到的地方,荊棘橫生,大戰之後,一定會出現荒年。

善於用兵的人,只要達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並不以兵力強大而逞強好鬥。

達到目的了卻不驕矜自大,達到目的了也不去自誇,達到目的了也不要放縱自滿,達到目的了像是出於不得已,達到目的了而不逞強。

事物過於強大就會走向衰朽,這就說明它不符合於「道」,不符合於「道」的,注定很快就會滅亡。

【註釋】

① 其事好還:好,當動詞用,音ㄏㄠˋ,喜愛,此處指常常容易發生。用兵這件事一定會得到還報。還:還報、報應。謂極易得到報應。

② 凶年:荒年、災年。

③ 善有果:果,成功之意。指達到獲勝的目的。善有果,良善自會結果(只要達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

④ 取強:逞強、好勝。

⑤ 不道:不合乎於“道”。

⑥ 早已:早死、很快滅亡。

【後語】

「果而不得已」是宣講聖人正義戰爭的合法性,此句是宣講取得勝利以後應該儘量恢復和平,把破壞降到最低程度。戰爭取勝以後繼續逞強,那就超過了正義戰爭的初衷。老子及時提出了告誡,那些真正想替天行道的人主應該牢記這個準則,而那些打著替天行道旗號的人主則應該警醒,不要以為可以大開殺戒。



道德經 - 第二十九章

 《道德經 - 第二十九章 - 無為無敗

【前言】

無為是對自己的。我們透過《道德經》可以了解,無為是不要為爭取自己的名譽、地位、金錢、慾望等去刻意作為,要放下自己的慾望,盡量不要為自己去撈取名利,忘掉形名之分。 《淮南子·說山訓》曰:「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見,名不可得而揚。」

但是對眾生要怎麼樣?要「有為」。要仿效天之道去製訂「聖人之道」。天之道只制訂規則,然後萬物按照規則去運作,它不去過分干預,只是按規則去運行。這叫什麼? 「不言之教」。老子主張領導者在管理的時候,要盡量跳脫出來,不要受自己意念的驅動,而是制訂規則讓你管理的系統自己運行。這才是無為的真正涵義。

【原文】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不可執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⑥,故無敗,故無失。

夫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⑫。

【白話】

想要以私欲取得天下進而控制它,是得不到的。

天下的人民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不能夠違背他們的秉性而加以私心控制;也不能夠違背他們的意願而強行掌握

用強力統治天下,就一定會失敗;強力把持天下,就一定會失去天下。

因此,聖人不妄為,所以不會失敗;不把持,所以不會被拋棄。

那麼對待「天下」為什麼既不能「為」也不能「執」呢?因為世人秉性不一,「有主行有隨從,有批評有表揚,有的剛強,有的贏弱;有治世,有亂世。」天下正是由這些具體的世間萬物所構成的,所以只能根據它們的具體實際情況來決定相應的策略,而不能先構建了所謂「宏偉藍圖」,再去「實現」它。所以「天下」是「不可為的」。任何一個「聖人」,從登台執政那一刻起,他就必然要從當時最符合道的治國策略中選擇一個去實施,不斷調整更好的、更適應新時代的具體政策,所以說「天下」是「不可執的」。 「不可為」講的是順應自然,「不可執」講的是與時俱進。

因此,聖人要除去那種極端、奢侈的、過度的措施法度。

【註釋】

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將,想;欲,私欲、私心;取,取得;為,此處指有目的性的作為 - 以私天下為目的來治理

② 不得己:不得」,達不到、得不到。用於句尾。相當於「矣」。

③ 神器:神器,泛指神秘莫測,威力無窮的器物。此處借指帝位、政權。

④ 為:此處指有目的性的作為。亦即控制或強制

⑤ 執:掌握、執掌。

⑥ 無為:順應自然而不強制。

⑦ 隨:跟隨、順從。

⑧ 歔:音ㄒㄩˉ,鼻孔出氣。喝倒彩,是批評,是負面評價

⑨ 吹:急吐氣。「吹」是鼓吹,是表揚,是正面評價。

⑩ 贏:贏弱、虛弱。

⑪ 或載或隳:載,安穩。隳,音ㄏㄨㄟˉ,毀壞;崩毀。

⑫ 去甚、去奢、去泰:「甚」是過分的意思,「奢」是獨斷的意思,「泰」是安樂的意思。就是說「聖人」治理天下,第一,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分,要注意「度」;第二,不要自以為是、主觀獨斷、我行我素,應該遵循自然、廣開言路、克己奉公;第三,如果只滿足於眼前的「泰」,那麼很快就會「泰盡否來」。(「甚」是太大、過於大、最大的意思,「奢」是太多、過於多、最多的意思,「泰」本就通「太」,「泰」也是六十四卦之一,「否極泰來」,「泰」可以講最好的意思,也就是太好,過於好、最好的意思。)



道德經 - 第二十八章

 《道德經 - 第二十八章 - 三知三守

【原文】

知其雄①,守其雌②,為天下溪③。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④。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⑥,復歸於無極⑦。

知其榮⑧,守其辱⑨,為天下谷⑩。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⑪,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

【白話】

深知雄強的必要,也有足以稱雄的實力,卻安守著柔和的狀態不露鋒芒,甘願做天下的溪澗,就會匯集天下賢能之士的歸附。

甘願作天下的溪澗,清澈而長流不息不偏離永恆的德行,逐漸回復到像嬰兒那樣外表柔軟而潛力無窮的狀態。

對萬事萬物都明察秋毫、洞燭千里,卻表現出一無所知的樣子,不以自己的看法、意志強加於人,不過於計較他人的缺失,才能成為天下的表率。

甘願做天下的模式,不要去搞對立永恆的德行就不會有差錯,慢慢回歸到混沌一體的狀態

可以達到榮華富貴、重權厚利的地位,仍能安守平淡的生活,身處世俗的低下之處,這樣就能像山谷般的包容孕育全天下。

能包容孕育全天下,永恆的德行才算圓滿,回歸到純真質樸。

一根原始的樸木,切割分散而做成各種不同的器物,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廢材作為柴火用,雖然用途相異,但其根宗相同。因此,上德之人認為:眾生與我一體,萬物和我同宗,地球人類雖然膚色、語言不同,其本質基因卻沒有貴賤等級之分。上者治國,只有依道執行眾生平等的理念,才能成為民眾敬重的官長。為什麼呢?因為大道製作的眾生萬物一體相連,不能彼此分割。

【註釋】

① 雄:比喻剛勁、躁進、強大。

② 雌:比喻柔靜、軟弱、謙下。

③ 溪:兩山之間的河溝。指涓涓細流,兩個特點:1、清澈。 2、長流不息。

④ 嬰兒:表純真、柔和象徵純凈的狀態把後天的各種習染褪盡。

⑤ 知其白,守其黑:白表昭然明白,無所不知。黑是暗昧無知之貌,表無知無見。「知其白,守其黑」就是有道的人在把一切都從根源上都看得清清楚楚以後,面子上反而呈現出一付懵懂昏沉的樣子。

⑥ 忒:忒,音ㄊㄜˋ,過失、差錯。忒,沒有變更;沒有差錯。其實「忒」是「貳心」的意思,「常德不忒」就是不要去搞對立。

⑦ 無極:意為最終的真理。為什麼叫「無極」,極就是極端,無極就是不要搞極端、不要搞兩極分化。

⑧ 榮:榮譽,寵幸。

⑨ 辱:侮辱、羞辱。此處指平淡、寂寞、挫折。

⑩ 為天下谷:喻胸懷廣闊,包容孕育全天下。

⑪ 樸散則為器:樸是未剖之天然原木,經過分散分解之後能做成各種器具。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道德經 - 第二十七章

 《道德經 - 第二十七章 - 虛心就教》

【前言】

善人與不善人,在老子眼中,都是可以互相取資借鏡,並從而令雙方都有所成長的。

各種有本領的人(善行、善言、善數、善閉、善結),都能將他們的所長發揮到極致,於是老子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聖人常留心於關照、救護人,因此沒有人是被遺棄的;善於利用、修復事物,也因而沒有廢棄的東西。老子稱這樣的作為是「襲明」。

聖人既然認為世間沒有無用之人,無用之物,那麼善與不善的人,自然也各有其長處。因此老子最後說出的要妙之道,乃是要人虛心就教於人,倘若不經由別人反省自己,還自以為聰明,這才是大大的愚昧糊塗啊!

【原文】

善行,無轍跡①;

善言②,無瑕謫③;

善數④,不用籌策⑤;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⑥;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⑦。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⑧。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⑨。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⑩。

【白話】

善於行車,沒有車輪留下的痕跡;

善於言談,沒有瑕疵可以指責;

善於數字,不用竹碼子來計算;

善於封閉,沒有上鎖也不能打開;

善於捆綁,沒有繩索捆縛也不能解開。

因此,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皆是因為他承襲了本有的明智,所以能破除一切障蔽,就是所謂的「襲明」。

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師;不善的人,是善人的借鏡。

假若不善於向老師學習,又不重視並學習鏡子所提供的借鑑,即使再有智慧,也是身陷大迷之中,這道理是非常精要玄妙的呀。

【註釋】

① 轍跡:車輪輾過留下的痕跡。

② 善言:指善於採用不言之教。(指人應該向自然學習,以萬物為師。)

③ 瑕謫:音ㄒㄧㄚˊ ㄓㄜˊ,比喻過失。

④ 數:計算。

⑤ 籌策:竹碼子。古時計算用具。

⑥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於封閉,沒有上鎖也不能打開。閉,封閉,闔上庫門。關楗,今寫作「關鍵」,關閉門戶用的器具,橫的叫「關」,豎的叫「楗」,就是後來的門閂。楗,音ㄐㄧㄢˋ,鎖。

⑦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善於捆綁,沒有繩索捆縛也不能解開。結,系,捆縛。繩,繩索。約,動詞,纏束,捆縛。

⑧ 襲明:襲明是「因襲明智」的意思。 「善於行走的人不留痕跡,有善行的人不求人知,不自炫功績;善於言辭的少說話,也沒有語病給人指謫;善於算術的人不用計數的竹碼子。也就是說德行完美的人,善於運用道術,能無為而自然,不言而自化,無心而自得。同時好的關門機關沒有關門的木具,猶如聖人忘機待物,不設不施,而百姓自然感戴其德,不會忘失。好的繩結沒有繩索之形,所以不可以解,猶如聖人深獲民心,不以法令威禁,而民心自然固結不可解。同理聖人常善於救人,所以沒有不得救的人,善於救物,所以沒有放棄的事物。聖人處世,見於無人不可化,無事不可為。如此運用,善待人物,而不會遭遇困境,皆是因為他承襲了本有的明智,所以能破除一切障蔽,就是所謂的「襲明」。襲明的精神正是教師首先應當具備的。真正的教師眼中沒有不可教的學生,施教時能擅於運用機會,不著痕跡,於無形之中使受教者潛移默化。

⑨ 資:取資、借鑒的意思。

⑩ 要妙:精要玄妙,深遠奧秘。

【後語】

通過「善行、善言、善數、善閉、善結」突出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來做到大智若愚。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都願意與「善人」和「好人」相處,都願意使用「好東西」,而討厭「不善人」和「害人」,也討厭「不好用」的東西。首先,人們對於人之「善」與「不善」,「好」與「壞」以及物的「好」與「壞」的界定多處於主觀的判斷。其次,人們往往都假設自己的言行是「善」的,而危害其利益的則是「不善」的,自己使用不好和不便的就是「壞」的。

老子作為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和辯證法大師,他在這個問題上與人們的看法則有很大的不同。老子指出:「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從「以經解經」的角度上講,老子認為在聖人眼裡,萬物皆有其存在的價值。因此,在他的心裡根本就沒有不可救之人,也沒有不可救之物。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無一己之私和一己之利,即所謂天下為公。聖人是使其內心與道合一的覺悟了的人,所以他才能超越世俗的境界。



道德經 - 第二十六章

 《道德經 - 第二十六章 - 穩重沉靜

【原文】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①。

是以君子②終日行不離輜重③,

雖有榮觀④,燕處⑤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⑥,而以身輕天下⑦?

輕則失根⑧,躁則失君。

【白話】

有厚實根基的負載才能展現輕盈,因此「重是輕的根本」,

(大樹根深,枝葉才會茂盛的成長,成為可用之材。哪怕,遇到狂風暴雨,只要「根」在,照樣可以崛起。)

越是暴躁越是做不成事情,唯有心平氣和,才能將事情做到預期的效果,因此「靜是躁的主宰」。

(我們應時常問自己,當下心中的急躁是為什麼?如果,接受不了生命中當下的每一刻,就承受不了外在人事物的一切。所以,「靜」讓我們時時察覺到自己的念頭與心性,自然地就會找到問題的答案,就不會再急躁了。)

所以君子雖整天趕路,也都會攜帶著途中所用的各種裝備 (一個真正的「君子」。他一生,都不會把「穩重」與「沉靜」拋棄,終身把它帶在身邊,時時提醒著自己。他把兩者當成身心口糧,看得比身家性命還重要,不離不棄。),

雖然擁有並享受名與利,卻能安然處之。(即使國富民強也安然處之而不妄動征戰之心。)

(作為一個君子,可以同時具有屬於陰性的內在、穩重的狀態,和屬於陽性的超然、陽光的氣質。) 而作為主宰天下的王者,怎麼可能以輕浮的心態、急躁的行為管理天下呢?

過分追求身外之物(輕),就是捨本求末,丟棄了根本,急躁就會失去分辨的能力而喪失主導。

【註釋】

① 君:主宰、統治。

② 君子:對統治者、在位者、君王或才德出眾的人或聖人的通稱。

③ 輜重:行李、行軍時由運輸部隊搬運的物資。

④ 榮觀:榮盛的景象,猶榮名,榮譽。此處代表擁有並享受名與利的一種心性。

⑤ 燕處超然超然,超脫世俗而不受拘束。燕子每年時節一到就會遷徙,不會留戀在自己堆的那個泥巴窩上。

⑥ 萬乘之主:「乘」指四匹馬拉的車。 「之主指大國的國君。

⑦ 以身輕天下:就是去妄動、去造事。

⑧ 輕則失根:輕浮縱慾,就是捨本求末,丟棄了根本。

【後語】

在二章中,老子舉出美醜、善惡、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這些範疇;十三章中舉出龐辱;本章又舉出重、動靜的範疇加以論述,是老子辯證法思想的反映。他揭示出事物存在是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說明他確實看到客觀現象和思想現像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存在於一切過程之中。

這一章裡,老子又舉出兩對矛盾的現象:輕與重、動與靜,而且進一步認為,矛盾中一方是根本的。在重輕關係中,重是根本,輕是其次,只注重輕而忽略重,則會失去根本;在動與靜的關係中,靜是根本,動是其次,只重視動則會失去根本。在本章裡,老子所講的辯證法是為其政治觀點服務的,他的矛頭指向是「萬乘之主」,即大國的國王,認為他們奢侈輕淫,縱慾自殘,即用輕率的舉動來治理天下。在老子看來,一國的統治者,應當靜、重,而不應輕、躁,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治理自己的國家。

在很多人眼裡,修身養性就只能吃穿都很樸素,如果到了一些奢華的地方,應該鄙視。老子的觀點不是這樣的,老子說:無論是什麼情況,都泰然處之。就是很自然的呆著。清貧樸素的生活可以泰然處之,奢華的日子也能泰然處之,這才是真正的放下。就像真正的有錢人買一件衣服,關心的不是價格多少,便宜的可以,貴的也可以,這才是真正不執著於錢。當你刻意去追求清貧,你就是在拒絕非清貧。得道的人從不拒絕局部,而是接納全部。



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

道德經 - 第二十五章

 道德經 - 第二十章 - 道法自然

【原文】

有物混成①,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②,獨立而不改③,周行而不殆④,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⑥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白話】

有一個東西渾然一體,自然生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

它寂寂無聲而又廣闊無形,它獨立長存而永不衰竭,周而復始地循環運行而永不停息,可以作為天地萬物的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

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

所以道是偉大的,天是偉大的,地是偉大的,人也是偉大的。

天地間有這四大,而人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

在這四大之中,人是效法於地的,地是效法於天的,天是效法於道的,而道則純任自然。

【註釋】

① 混成:渾然一體,自然生成。

② 寂兮寥兮:寂靜空曠,沒有聲音。

③ 不改:不變,維持原本的樣子。此處指永恆。

④ 殆:殆,假借為「怠」。懶惰、懈怠。

⑤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離去(逝),離去就會遠去,遠去就會向反方向發展。

⑥ 域中:天下、寰宇間。

【後語】

人、地、天三者都受到上一級法則的製約,而道本身是自然的。 「道法自然」並不是說道之外還有個「自然」.而是說道的活動以自我滿足、獨立自在為法則。

道是奧妙的,它蘊含著真理。人類只有認識道,才能把握真理。因此,道既是認識的對象,又是認識的方法和實踐的方法。道的概念,是直覺思維和理性思維相結合的產物,而不是肆意虛構的。道作為世界的本原,是宇宙萬物之母;道作為最一般規律,貫穿於宇宙、社會和人生之中。老子道的哲學理念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其為人類治身和治國提供了可循的規律。



道德經 - 第二十四章

 道德經 - 第二十章 - 跨者不行

【前言】

人為什麼要跨著行走呢?這是情緒焦躁的表現。從這裡可以知道,急於求成、焦急煩躁辦不成事情。跨這一動作本身並沒有錯,關鍵在於人的動作和行為是否能達到目的,如果不能達到目的就是違背自然規律,就屬於不合道德的行為,所以也就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了。

不故意去表現或張揚自己的能力或功勞,是比較明智的行為,自以為是的人是無法彰顯自己的能力和優勢的,自我炫耀是沒有什麼功勞可言的,自高自大是不能長久的。

【原文】

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⑧,曰餘食贅形⑨。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白話】

立起腳跟反而站不穩,跨步前進的人不能走長路;急於求成就的人,難以持之以恆。

自我誇耀表現的人,會不了解事實真像;自以為是的人,對是非曲直就判斷不清楚;

自我炫耀,邀功、居功、搶功的人所做的就「無功」可言;自高自大的不能做眾人的領導。

從「道」的觀點來看,以上這些急躁炫耀的行為,只能說是剩飯贅瘤,令人厭惡啊。

因為它們是令人厭惡的東西,所以懂得道的規律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

【註釋】

① 企:踮腳。

② 跨:舉步移動,闊步而行。

③ 自見自我炫耀、表現。

④ 不明不了解事實真像。

⑤ 自是自以為是。

⑥ 明晰,清楚。

⑦ 自伐者無功自伐,自誇也。確實你很努力,你也很認真做了很多成績、成果出來,確實你有功勞。如果你能夠「不居功」,你能夠不炫耀、不居功,眾生自然受益、自然感恩!你不強調、不居功,你反而會有功。如果你確實做了很多、也立了很多功,但是你卻自我炫耀——邀功、居功、搶功,這樣的話「無功」!你所做的那些就被自己錯誤的心態抵消掉。你要自我標榜、自我誇讚、居功邀功,你所做的就「無功」。

⑧ 其在道也從「道」的觀點來看。

⑨ 贅形:多餘的形體,因飽食而使身上長出多餘的肉。比喻遭人討厭的東西。

⑩ 物或惡之:恐怕連「物」都討厭。

⑪ 不處:不置身其中。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道德經 - 第二十三章

 道德經 - 第二十章 - 希言自然

【前言】

「希言自然」和十七章都是相對應的。十七章揭示出嚴刑峻法的高壓政策,徒然使百姓「畏之侮之」。因而希望統治者加以改變。前面幾章已多次闡明「行不言之教」、「悠兮其貴言」、「多言數窮」等類似的話,希言自然一開始便繼續闡述「希言自然」的道理。這幾個「言」字,按字面解釋,是說話,內含的意思都是指政教法令。老子用自然界狂風暴雨必不持久的事實作比喻,告誡統治者少以強制性的法令橫加干涉,更不要施行暴政,而要行「清靜無為」之政,才符合於自然規律,才能使百姓安然暢適。倘若以法令戒律強制人民,用苛捐雜稅榨取百姓,那麼人民就會以背戾抗拒的行動對待統治者,暴政將不會持久。

【原文】

希言,自然。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

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白話】

真正的「道」總是自然運行而勿須多「言」的。

所以狂風刮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誰使它這樣的呢?天地。

在道的控制下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是統治者的暴政呢?

因此,遵循大道而有德的君王,

「道」自然也就關愛他,扶助他,而使他得到民心和天下。那些不能合同於大道的君王,「道」當然也就離棄於他,而使他喪邦失國,眾叛親離。

遵循大道的人,道也樂於幫助他;

修養德行的人,德也樂於幫助他;

失道失德的人,大道自然遠離他而去。

為政者如果不奉道修德,誠信不足,民眾自然就不信任他。

【註釋】

① 希言:字面意思是少說話。此處指統治者少施加政令、不擾民的意思。



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道德經 - 第二十二章

 《 道德經 - 第二十章 - 委曲求全

前言

「曲則全」是〔老子〕第十九章的首句,意為求全若從「全」處入手,未必能全;若反過來從曲處開始,倒能得到全。文字是:「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老子對天道和人道的觀點,持相對(或相反)以相成的觀念,從不自單一方面著眼;而且始終認為積極或成功的一面,是從消極或不利的一面開始。這段話都是從消極的一端趨向積極,印證自然現象和物理,一則有物極必反的趨勢;一則是「不利」乃是「利」的開始。如果只從積極面著眼,其前景恰好是漸趨於下,反而令人失望了。故而生死消長,總是由一端趨向另一端。

用這種狀況印證人事,見於同章的下面文字:「不自見故明,不自恃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放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這段話可以印證如果人能謙沖為懷,不刻意的求表現,反而更能表現,最明白的是一個立意不與人爭的人,誰也無法和他爭衡。不爭似乎是無勇無能,到了沒有人能與其相爭,則不爭便成了立於不敗之地,才是真正的勝利。老子強調柔弱,卑下是勝過堅強和高傲的有效方式。如六十五章中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常見的水能穿石,即是明顯的例證,所以柔能勝剛,弱能勝強。與人相處應用這個道理,表面上似乎失之懦弱退縮,實際上卻是製勝之道。儒家不用物理或自然現象教人謙沖退讓,而用「禮」來代替,以尊人敬人為有禮,以消除暴戾蠻橫,作用相近,效果相同,只是用「人文」代替實際利害,精神的層次更高。

【原文】

曲則全,枉①則直,窪則盈,敝②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③為天下式④。不自見⑤,故明⑥;不自是,故彰,不自伐⑦,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白話】

彎曲才能保全,委屈才能伸直,低窪才能盈滿,破舊才能更新,少取才能多得,貪多反而迷亂。

因此,聖人堅守大道為天下的楷模。不自我表現,因此不隱蔽;不自以為是,因此彰明較著;不自誇炫耀,因此有功;不自我驕傲,因此長久。

正因為不與人爭,天下的人沒有誰能與他爭。古代所謂「彎曲才能保全」的話,難道是空話嗎?的確要懂「曲則全」的道理,才能保全而為天下之所歸,眾望之所屬。

【註釋】

① 枉:遷就、委屈。

② 破舊。

③ 抱一堅守大道與真理合一的意思。亦謂專精固守不失其道。 「一」,指道。道家認為千千萬萬也是由「一」開始,千千萬萬最終也不敵於「一」,事無全好,也無全壞,專一而終,最後必然出乎意料。這種道理很簡單,但要學會很困難。

④ 格式、法則、模範。

⑤ 自見自我炫耀、表現。

⑥ 公開,不隱蔽。

⑦ 自伐自誇、自矜其功。

全而歸之保全自身而為天下之所歸

【後語】

老子的偉大之處往往在於與眾不同,在於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地方,能在日常瑣事當中發現本質規律。比如我們看到彎曲、低窪、破舊的東西,總是覺得這是些不完善、應該修補的東西,老子卻看出恰恰是這些常人所不重視的、甚至鄙視的東西反而具有重大功能,這些東西恰恰是它們對立面——所謂完善、美好東西的根源。這正是對第二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的進一步闡釋。從而說明正反兩面並不是截然對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這裡更深刻地指出反面的、陰性的、低下的東西能生成正面的、陽性的、高上的東西。同一個事物都具有正反、陰陽兩方面的屬性,其中反的一面能生成正的一面,陰的一面能生成陽的一面。這是老子崇陰思想的體現。老子曾反覆強調柔弱勝剛強、無中生有、下能生上的道理。這是從事物和人生的本性出發的,老子認為事物和人生的本性就是「無」、就是「柔弱」。人生的「無」表現在恬淡無為、質樸淳厚上。

「少則得,多則惑」——這句話真是治療當代人的一劑良藥。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師說:「現代人都不是餓死的,都是撐死的。」這句話真是振聾發聵。這不就是對「少則得,多則惑」的最好解釋嗎?我們現代人做事情誰不是貪多,家裡的家具要多,銀行的存款要多,擁有的財富要多,企業的利潤要多……現代社會可供選擇的機會太多太多,對人的誘惑也太多太多,在這些誘惑和機會面前,我們往往會迷失自己,不知做何選擇,陷於迷惑之中。於是不少人迷戀於算命,結果命越算越薄,越算越迷惑。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道德經 - 第二十一章

 《道德經 - 第二十一章 - 大德之容,惟道是從》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像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兮冥,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白話】

大德的形態,是由道所決定的。

「道」這個東西,沒有清楚的固定實體。

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形象。

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實物。

它是那樣的深遠幽暗啊,其中卻有精華;

這精華是很真實的,它是靠可以相信的。

從當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遠不能廢除,依據它,才能觀察萬物的初始。

我怎麼才能知道萬物開始的情況呢?是從「道」認識的。 

【註釋】

① 孔:美德,大德。

② 恍惚:彷彿,不清楚隱約模糊,不可辨認。

③ 像:形貌、模樣。

④ 窈兮冥兮:窈,深遠,微不可見。冥,幽暗,深不可測。

⑤ 精:最微小的原質。微小中之最微小,指精華、精髓。

⑥ 信:信實、信驗,真實可信。

⑦ 去:除掉、消除。

⑧ 閱:察看、視察、考查。

⑨ 眾甫:甫,始也。眾甫,萬物的開始。

【後語】

當「德」小到如同一個極小極小的「孔」一樣的狀態時,大而無所不包,小而無所不入,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道」了。

「道」的狀態難以描述,唯有用「恍來形容它。

雖然「恍,然而,這個微之極致的「道」已具備了「象」的特徵,也已具備了生育萬物之母。

這個「道」既深遠又幽暗,然而其中已有了「精」,也就是造化生成其後「天地」的趨勢,這個「精」是極為真實的,因為其中已有了「信」,也就是造成其後所有一切的性與質。從古到今,這個「道」都在領引「眾甫」- 宇宙的種種發端因素。我怎麼會知道「眾甫」的情狀呢?就是因為這個「道」

聖人大「德」,從「道」中體悟而來的,所以也必然遵循「道」的規律。老子也正是用這句話給「道德經」破題的。即認為遵循了「道」去為人處事便會有「德」,所以把「道」「德」合稱之為「道德」,並把他的書命名為《道德經》。

孔德之容,是在啟示明師一指的玄關一竅,其中有「道」,它極其微小,不可見而無極,無為而無所不為而成其大,其德有容。世上的一切善行德業,惟「道」是從。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道德經 - 第二十章

 《道德經 - 第二十章 - 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

【前言】

老子從辯證法的原理認為,貴賤善惡、是非美醜種種價值判斷都是相對形成的,而且隨環境的差異而變動。在本章裡,老子將世俗之人的心態與自己的心態作了對比描述。它揭露社會上層追逐物慾的貪婪之態,並以相反的形象誇張地描述自己。文中的「我」指老子本人,但又不僅僅是指他個人,而是一種有抱負、有期望的人。 「眾人」、「俗人」指社會上層。這些人對是非、善惡、美醜的判斷,並無嚴格標準,甚至是混淆的、任意而行。他說「我」是「愚人之心」,這當然是正話反說。世俗之人縱情於聲色貨利,而「我」卻甘守淡泊樸素,以求精神的升華,而不願隨波逐流。

「眾人」、「俗人」指社會上層。這些人對是非、善惡、美醜的判斷,並無嚴格標準,甚至是混淆的、任意而行。他說:「我是愚人之心」,這當然是正話反說。世俗之人縱情於聲色貨利,而我卻甘守淡泊樸素,以求精神的昇華,而不願隨波逐流。老子也說了一些牢騷話,使人感到憤世疾俗的意味,其中不乏深入的哲理。他說明自己在價值觀上,在生活態度上,不同於那些世俗之人,他們熙熙攘攘,縱情於聲色貨利,而老子自己則甘願清貧淡泊,並且顯示出自己與眾人的疏離和相異之處。

『老子的保守與無為』

老子建議保守,但不建議消極,他知道人還是要吃飯的,還是要過日子的,他因此建議說,人要過得幸福,粗茶淡飯就行了,有簡單的衣服穿就覺得很美了,有房子住就覺得心滿意足了,有一些簡單的風尚習俗就很快樂了,這些都是低能耗的簡單生活結構,我們反而會因為這種簡單的結構而變得強大,因為越簡單的結構,只需要越少的能量,就能保持,就能獲得結構平衡。

相反,文明人不斷的佔有各種物質,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慾望,使得自己所需要維護的結構變得越來越龐大,而維護一個龐大的結構,就需要源源不斷的從外界抓取龐大的能量,片刻也不能停,一旦能量不足,這個龐大結構就會倒塌這就是為什麼,隨著每個人的生活越來越現代化,佔有的物品越多,慾望越多,每個人壓力越大,就越來越不幸福。

這就是老子的「無為」,不是消極的無為,而是不過渡佔有。老子反對人類的一切文明化作為,萬物都是沒有這些文明化作為的,他們都是自然而然的,他們不會去爭,不會去求「賢」,因此萬物都是極簡單的,從容淡定的。

【原文】

唯之與阿①,相去幾何?

美之與惡②,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獨泊兮,其未兆⑧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⑨;傫傫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⑪。

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⑫,其若海;飂兮⑬,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⑭,而我獨頑且鄙⑮。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⑯。

【白話】

謙卑恭敬的應答和逢迎拍馬的應對,有什麼差別?

美醜、善惡,又相差多少?

人們都害怕的事情,必然有其原因,所以我也不能不有所警惕。

這風氣從遠古以來就是如此,好像沒有盡頭的樣子。

眾人都熙熙攘攘、興高采烈,如同去參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裡登台眺望美景。

而我卻獨自淡泊寧靜,無動於衷。

混混沌沌啊,如同嬰兒還不會發出笑聲。頹喪失意啊,好像浪子還沒有歸宿。

眾人都有所剩餘,而我卻像什麼也不足。

我真是只有一顆愚人(純樸、直率)的心啊!

眾人那麼明白,我卻這樣糊塗;(註:正話反說)

眾人都辨析精明,唯獨我愚昧渾噩。(註:正話反說)

我的心境,是何等的平靜啊,像無邊的大海;瀟灑像飄風,沒有目的,沒有歸宿。

眾人都各懷所志,有所做為的樣子,而我卻是無味無欲,若有所失的樣子。我真的是愚蠢之人呀!(註:正話反說)

我唯獨與人不同的,在於以守道為貴。

【註釋】

① 唯之與阿:「唯」「阿」是表示我們講話對人的態度。唯,謙卑的應答聲、對於尊長的應答之詞,表示恭敬的意思。阿,迎合、偏袒。阿是拍馬屁的應對不管對方說的對還是錯。

② 美之與惡:美,一本作善,惡作醜解。即美醜、善惡。

③ 荒兮:廣漠、遙遠的樣子。

④ 未央:未盡、未完。

⑤ 熙熙:和樂、熱鬧的樣子。

⑥ 享太牢:太牢是古代人把準備宴席用的牛、羊、豬事先放在牢裡養著。此句為參加豐盛的宴席。

⑦ 如春登台:好似在春天裡登台眺望。

⑧ 未兆:沒有徵兆,形容無動於衷、不炫耀自己。

⑨ 孩:通「咳」,形容嬰兒的笑聲。

⑩ 傫傫:頹喪失意貌。

⑪ 遺:不足的意思。

⑫ 澹兮:澹,音ㄉㄢˋ,恬靜、安然的樣子,水波紆緩的樣子。

⑬ 兮:飂,音ㄌㄧㄠˊ,長風,風疾速的樣子。

⑭ 有以:有為,有所做為。

⑮ 頑且鄙:愚鈍且鄙陋。

⑯ 食母:音ㄙˋ ㄇㄨˇ,謂守道,用道。意為以守道為貴。



道德經 - 第十九章

 《道德經 - 第十九章 - 三絕三棄》

【A sound mind is more powerful than a hundred kinds of wisdom.】

【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

【前言】

治國三拋棄:即拋棄聖明和智慧,拋棄假仁和假義,拋棄機巧和私利。老子從人性清靜的本原出發,主張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的「三絕」、「三棄」原則。

老子所處的春秋時期「百家爭鳴」,為了辯證自己的「思想」是「聖人思想」,辯證自己的「思想」比別人的高明。所以越來越多的「聖人」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理論」層出不窮。因為「百家爭鳴」,意味著「民」會無所適從,這樣做得不到實際的利益。只有放下對聖人、對智慧的執著認知,回歸真我的自然質樸之性,才能放下盲目崇拜,客觀地反映事物的本然狀態。人們只有放下有為的妄想與奢求,不去追求維繫生命活動之外的虛名浮利,才是 「民利百倍」,才是老百姓最大的利益。故曰:「拋棄聖明和智慧」。

只有從自身做起,修養身心,放下有為之「仁」,有執之「義」,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保持人類的本真之性,才能做到父慈子孝,六親和睦,才能真正得到人生幸福,享受人間至樂。老子提出「絕仁棄義」,不是說仁義不好,不是說不要仁義,而是要拋棄那種披著仁義外衣的假仁、假義,老子是讓人們不要本末倒置,不要打著仁義的旗號禍害老百姓,不要讓仁義脫離了道德這個根本,從而做到有仁義、不執仁義而又不失仁義。如果世人都能無我忘我地去孝敬父母和愛養子女,都能無私忘我地去與他人相處,家庭就會成為和諧、幸福的家庭,社會就會成為和諧、有序的社會。故曰:「拋棄假仁和假義」。

「絕巧棄利」的「利」,不是「民利百倍」的「利」。這個「利」是鋒利、銳利之利,是憑藉小聰明而敏察利害之利。 「絕巧棄利」這句話的意思是讓世人從凈化身心入手,放棄那些有為的機心和智謀,不要為了謀取私利而奮不顧身、不擇手段地強作妄為。故曰:「拋棄機巧和私利」。

【原文】

絕聖棄智①,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②以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屬④;

見素抱朴⑤,少私寡欲;絕學無憂⑥。

【白話】

拋棄聰明智巧,對百姓有益;拋棄仁義,可使百姓崇尚孝道;拋棄巧詐和趨利,則盜賊不在。 「智」、「仁」、「巧」這三者都是文采性的東西,作為治國綱領則不足。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使人減少私心貪念,擯棄諸如「聖」、「智」、「禮」、「法」文縐縐的詞句,才能免於憂患。

【註釋】

① 絕聖棄智:拋棄聰明智巧。此處「聖」不作「聖人」,而是自作聰明之意。

② 此三者:指聖智、仁義、巧利。

③ 文:條文、法則。

④ 屬:歸屬、適從。

⑤ 見素抱朴: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 是沒有染色的絲;是沒有雕琢的木;素、樸是同義詞。

⑥ 絕學無憂:指棄絕仁義聖智之學,才能免於憂患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道德經 - 第十八章

 《道德經 - 第十八章 - 針砭時弊》

【前言】

此章揭示現實社會的混亂和病態,重在砭時。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實際上和一個中等諸侯國地位相近。各國之間互相攻伐,戰爭持續不斷,小國被吞併。各國內部,卿大夫勢力強大,動亂時有發生,弒君現象屢見不鮮。

老子認為,大道是順應自然之道,而仁義、智慧、孝慈、忠臣之類都是在自然之道破壞、私有製產生以後的混亂現實中出現的,是對大自然的背離和否定,社會是發展了,私慾卻增多了,因此,老人家竭力提倡清靜無為、順應自然之道。特別是老子提出充滿辯證思想的歷史觀,認為大道與仁義,智慧與大偽,六親不和與孝慈,國家混亂與忠臣,雖然相反,卻有因果關係,給人以深刻啟示。

【原文】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白話】

大道廢棄,才會提倡仁義;巧智出現,才會產生偽詐;六親不和睦,才有孝子慈父;國家混亂,才會出現忠臣。




道德經 - 第十七章

 《道德經 - 第十七章 - 無為而治》

【前言】

無為而治,是道家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與民爭。 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而且強調「無為無不為」。 「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過多的干預、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做到自我實現,走向崇高與輝煌。歷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圖大業,都是在道家無為而治指導下取得。 「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因為不違背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而為,所以無所不為,就是什麼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觀規律。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貴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⑤。 【白話】 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並且稱讚他;再次的統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統治者,人民輕蔑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統治者是多麼悠閒。他很少發號施令,國家的事就能夠成功順遂,天下太平,百姓都不知有太上的存在,都認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註釋】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統治者。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統治者的存在。 3、悠兮:悠閒自在的樣子。 4、貴言:指不輕易發號施令。 5、自然:必然這樣、自然而然,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樣子。指非經人力干預而自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