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費半、那斯達克緩漲的激勵下,台指期晚盤走的穩健但沒有激情,在早盤跌深下僅反彈約三分之一,剛好回補前個跳空缺口,使得K線剛好頂住30分線的通道上緣。
2. 請問,我的四大模型的結合體,該如何命名?我敬愛的 Copilot 大大,您有什麼響亮、漂亮的中英文命名建議嗎?
QDMode (四層推演模式)
QDModel (Quad Deduction Model – Generation, Logic, Computation, Precision)
QDModel /QDˈmɑdəl/
QDMode /QD'moʊd/
我已經唸的...滾瓜爛熟
程式碼:
Columns("f").Copy Destination:=Range("af1")
' 將close數列移到計算區
Call CreatReverse
' 將close數列倒置...目的:平滑效果,因為我的算式,前面注重平滑後面式實際值沒有平滑效果,但前面數列無關緊要,故倒裝
Columns("af").Cut Destination:=Range("o1")
' 將倒置結果移到暫存區,以備重複使用
Call ComputeStandardTrend6("share", "o1", "p1", 189)
' 計算大(189)的時間參數的趨勢線
Call ComputeStandardTrend6D("share", "o1", "p1", 145)
' 利用把原點放置在時間數列中間的簡化式,使前列趨勢線更平滑
Columns("o").Cut Destination:=Range("af1")
' 將結果移到計算區,準備將倒裝回正
Call CreatReverse
' 將數列回正
Columns("af").Copy Destination:=Range("o1")
' 將回正數列移回原暫存區
Range("o" & MyRow - 269 & ":o" & MyRow).Copy Destination:=Sheets("m11").Range("n1")
' 將所得結果移倒顯示白線的n欄, 並將此白線視為主軸
Columns("o").Copy Destination:=Range("af1")
' 將暫存區的o欄移倒計算區
Call EMA(12)
' 將趨勢線移後
Range("af" & MyRow - 269 & ":af" & MyRow).Copy Destination:=Sheets("m11").Range("l1")
' 將所得結果移倒顯示落後紅線的l欄
Columns("af").ClearContents
' 將計算區的資料刪除
Columns("o").Cut Destination:=Range("af1")
將暫存區的o欄再度移倒計算區
Call CreatReverse ' 反轉
Call EMA(26) ' 製造趨勢線領先效果
Call CreatReverse ' 回正
Range("af" & MyRow - 269 & ":af" & MyRow).Copy Destination:=Sheets("m11").Range("m1")
Columns("af").ClearContents
將所得結果移倒顯示領先黑線的m欄
我應該已經沒招了,輔助線仍以白線為基,作出一條落後紅線;和一條領先黑線。
判讀:
1. 查看主軸中線(白)是否處於三線之頂端或底端。註:若白線處於它該有的位置(中間),代表目前的趨勢不變,不必若得若失,可以去幹點別的事。
2. 若主軸中線(白)已處於三線之頂端或底端,開始警戒。
3. 觀察快速線(黑)是否穿越慢速線(紅),若是則準備下單。
4. 若白線趨勢反轉且穿越紅線,按下下單紐。
註1:當處於剛跳空時,決策可以加快,例如,只要白線處於頂端或底端,就作動作,中間過程可以省略。
註2:
依上面四圖所示,雖尚未完成所有該下單的流程,但離收盤已近,且5、10、15、30分線皆瀕臨決策點而頂到BB channel上緣,有單者應提前出場,避免例假無交易日之突發風險,無單者準備下次開盤時低檔承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