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衛機制(3) - 自我封閉心理 :自我封閉是指個人將自己與外界隔絕開來,很少或根本沒有社交活動,除了必要的工作、學習、購物以外,大部分時間將自己關在家裡,不與他人來往。
自我封閉心理 實質上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由於個人在生活及成長過程中常常可能遇到一些挫折,挫折引起個人的焦慮。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較差,使得焦慮越積越多,他只能以自我封閉的方式來回避環境,降低挫折感。還有些人受社會錯誤觀念的影響,如 "逢人只講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 "出頭椽子先遭爛",如此等等,就降低了社會交往與自我表現的程度。社會交往是正常人的一項基本需求,交往能傳遞情感,滿足人的社會與精神需求。而有自我封閉心理的人則人為地剝奪了這項需求,使得資訊狹窄,情感隔絕,孤獨感、隔世感油然而生,從而使心理活動病態化。
自我封閉心理的自我調適 :只有開放自我、表現自我,才能使自己成為集體中的一員,享受到人間的快樂和溫暖,而不再感到孤獨與寂寞。一個人的發展高度,決定於自我開放、自我表現的程度。誰敢於開放,誰敢於表現,誰就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要改變封閉狀態。克服孤獨感,就要把自己向交往物件開放。既要瞭解他人,又要讓他人瞭解自己。在社會交注中確認自己的價值,實現人生的目標,成為生活的強者。如果沉浸在 "自我否定"、"自我封閉" 的消極體驗中,就會閉目塞聽、思維狹窄、阻礙自己去積極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