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行政學大意(401-450)

上一頁     下一頁     返回行政學大意選單

行政學大意(9)
No. 401
誰於 1962 年出版《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一書中提出「典範」此一概念?
(A) 彼得杜拉克 (Peter Drucker)
(B) 孔恩 (Thomas Kuhn)
(C) 賽蒙 (Herbert Simon)
(D) 泰勒 (Frederick Taylor)
答:(B)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基本概念、孔恩 (Thomas Kuhn)、科學革命的結構、典範。
孔恩 (Thomas Kuhn) 1962年出版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可說是影響二十世紀中期以降當代思潮的經典著作之一,本書除顛覆科學史學與科學哲學的傳統外,更深刻影響政治學、社會學等一般科學領域,其於書中曾提出「典範」此一概念。故(B)
依循Kuhn論述的脈絡,科學革命歷程可簡約為:「前典範 典範 異例 危機 科學革命 新典範」週而復始的循環。
「常態科學」係指某科學社群中的科學家,以某個「典範」(Paradigm)為基礎所從事的研究,亦即在典範的指導下開拓知識、進行解謎,並不斷接受「異例」(Anomalies) 的挑戰,換言之,常態科學的性質不在於挑戰既有理論,反倒是捍衛固有觀點;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化廣化、異例日益增加、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舊有典範不敷使用時,便意謂著舊有典範危機的到來,科學革命展開契機,致使新式典範嶄露頭角、躍升主流,新一代年輕有為的科學家遂而「改宗」(Conversion),因此「典範轉移」被視為「科學革命」。

No. 402
在某一特定時期,參與某一個科學研究工作的學術社群,所共同接受的基本觀點與研究方法為以下那一項概念的意涵?
(A) 理論。
(B) 技術。
(C) 典範。
(D) 權威。
答:(C)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基本概念、行政學的典範變遷、典範的概念。
典範的概念
典範概念因Thomas Kuhn 1962 年所著《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而倡導。
典範概念最簡明的意涵即在指某一個時期、某一個科學社群成員所共同持有的價值、信念與技術。故(C)

No. 403
行政學在未獨立成為一個學門之前,是依附在那個學門之下?
(A) 管理學。
(B) 經濟學。
(C) 法律學。
(D) 政治學。
答:(D)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基本概念、行政學的典範變遷、公共行政即政治科學。
典範三公共行政即政治科學 (19501970):此一時期,是行政學發展低潮期,行政學成為組織研究的類別之一,行政學是依附在政治學之下,而非一門獨立的科學。故(D)

No. 404
下列那一項陳述不符合「行政學即管理學」典範的理論特徵?
(A) 公共行政應強調技術理性。
(B) 公共行政應摒棄行政中立,使行政與政治融為一體。
(C) 公共行政應以企業為師,學習其管理模式。
(D) 政府組織應視人民為顧客。
答:(B)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基本概念、行政學的典範變遷、行政學即管理學。
典範四公共行政即管理學 (19561970)
此一時期對於公共行政的研究等同於「組織理論與管理」的研究,沒有什麼「公共行政」或「企業管理」的區分,與典範三時期一樣,失去行政學的獨立自主。
此一時期的行政學者暫時放下研究定位的討論,而汲取了管理科學所提供的研究定向。他們認為,管理就是管理,應去政治化,沒有所謂的公共行政和企業管理之分,兩者可以「一般管理」的概念概括之,特別是強調科際的整合性管理研究,諸如:應強調技術理性以企業為師,學習其管理模式應視人民為顧客
結論公共行政應摒棄行政中立,使行政與政治融為一體不符合「行政學即管理學」典範的理論特徵。故(B)為非

No. 405
科學管理學派的研究觀點為?
(A) 行政管理的原理、原則。
(B) 行政制度的研究。
(C) 動態管理的研究。
(D) 動作與時間的研究。
答:(D)
主題與關鍵字:傳統理論時期的行政學、科學管理學派、動作與時間的研究。
科學管理學派的研究觀點在透過「動作與時間的研究」,要求工作人員以科學方法代替「摸索法」及「錯誤嘗試法」,並建構最佳的組織型態,以促使組織有效運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產量。故(D)

No. 406
哈特 (D. Hart) 提出實踐德性公民的四個面向,下列何者錯誤?
(A) 民眾必須瞭解國家的立國文獻。
(B) 信念。
(C) 自私自利。
(D) 謙恭有禮。
答:(C)
主題與關鍵字: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公共性的要素、德性的公民。
公共性的基本要素:憲政體制、德性的公民、對於公眾的回應、慈悲與大愛。
德性公民就是強化公民意識觀念學者哈特提出實踐德性公民的四個面向
民眾必須瞭解國家的立國文獻
信念:公民必須深信典章價值的真實與正確性。
公民必須承擔個人的責任:不管在任何地方,一旦典章價值遭到威脅,具有德性的公民都必須護衛這些價值。
公民必須謙恭有禮:自我節制、寬容的心、以行動制止違反典章的行為。
結論自私自利並非實踐德性公民的四個面向之一。故(C)錯誤

No. 407
丹哈特(R. B. Denhardt)將公共行政分成四個研究典範,其中政治教育典範係以下列何者為典型?
(A) 瓦爾多 (D. Waldo) 的民主行政。
(B) 歐斯洞 (V. Ostrom) 的公共選擇理論。
(C) 賽蒙 (H. A. Simon) 的決策理論。
(D) 哥倫筆斯基 (R. Golembiewski) 的組織發展理論。
答:(A)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基本概念、行政學的典範變遷、丹哈特的公共行政典範分析。
丹哈特在《公共組織理論》跳脫亨利 (N.Henry) 公共行政典範分析缺失,就 「主觀-客觀」面向和「政治-組織」面向,分為四種類型:
行政控制典範:「客觀-組織」,以賽蒙為代表人物,由於受到邏輯實證主義的影響,他認為行政研究應轉移焦點於決策制定,並植基事實前提的可觀察行為的分析,才可發展嚴謹的行政科學。
組織學習典範:「主觀-組織」,以哥倫比斯基為代表人物,組織學習應致力建立意義分享的關係。
政治教育典範:「主觀-政治」,以瓦爾多為代表人物,應調和民主政治及官僚制度→ 使得建制民主行政。故(A)
政治結構典範:「客觀-政治」,以歐斯洞為代表人物,權威應分開,互相牽制;回應民眾偏好;多元決策中心;消費者主權理想。

No. 408
將經濟學的假定與方法應用於研究集體的、社會的或非市場決策的理論,稱為:
(A) 公共選擇理論。
(B) 多元主義理論。
(C) 批判理論。
(D) 博奕理論。
答:(A)
主題與關鍵字:公共行政之公共性、公共選擇的觀點、公共選擇理論。
公共選擇理論:
公共選擇理論將經濟學的假定與方法應用於研究集體的、社會的或非市場決策的理論,尤其是憲法、集體行動、政黨行為、官僚行為等的主題分析。故(A)
此一理論的展開以美國學者布坎南、尼斯坎南、杜洛克等人最為傑出。本理論係以自利的假定提供公共觀點,正如消費者偏好在市場中運作一般。
再者,個人是追求理性自利的計算者,因此政府和社會秩序應被視為僅在提供穩定的環境,而讓個人自由選擇得以運轉的機制。

No. 409
下列對於群體決策優點的說明,何者有誤?
(A) 責任歸屬明確。
(B) 獲得更完整的資訊與知識。
(C) 增加合法性。
(D) 增加解決辦法的接受性。
答:(A)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運作、行政決定、群體決策的優缺點。
群體決策的優點
獲得更完整的資訊與知識
增加解決辦法的接受性
增加合法性
群體決策的缺點
群體決策較費時
群體決策常造成少數壟斷
群體壓力的存在:因為組織成員會受到群體的規範影響,在壓力下決策缺乏個人意見
責任歸屬模糊。故(A)有誤

No. 410
下列對於群體決策缺點之說明何者是錯誤的?
(A) 浪費時間。
(B) 群體壓力的存在。
(C) 增加合法性。
(D) 責任模糊不清。
答:(C)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運作、行政決定、群體決策的優缺點。
群體決策的優點
獲得更完整的資訊與知識
增加解決辦法的接受性
增加合法性(C)錯誤理由:這是優點而非缺點。
群體決策的缺點
群體決策較費時
群體決策常造成少數壟斷
群體壓力的存在:因為組織成員會受到群體的規範影響,在壓力下決策缺乏個人意見
責任歸屬模糊

No. 411
下列對於行政學發展之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A) 傳統理論時期是以行為科學為基礎。
(B) 修正理論時期是以科學管理為基礎。
(C) 系統理論時期是以開放系統與權變途徑為基礎。
(D) 傳統理論又稱為「X理論」,修正理論又稱為「Z理論」。
答:(C)
主題與關鍵字X理論、Y理論、Z理論。
傳統理論時期是以科學管理為基礎。故(A)
修正理論時期是以行為科學為基礎。故(B)
系統理論時期 (整合理論時期) 是以開放系統與權變途徑為基礎。故(C)正確
傳統理論又稱為「X理論」,修正理論又稱為「Y理論」。故(D)
Z理論Z理論是由威廉大內在1981年提出代表日本式管理的理論。
Z理論強調
(1) 重視團隊合作而非個人表現。
(2) 公司期待員工是通才而不是專才,員工在各部門間輪調,以對公司的整體運作有更深和更廣泛的了解。
(3) 員工的升遷是緩慢而按部就班的。
(4) 公司更注重與員工的長期僱傭關係。
(5) 員工對公司有責任感。

No. 412
國家任務中,若有侵害人權之嫌的業務即不再辦理,或者該業務由政府辦理沒有效率的就由民間辦理,這是屬於何種政府改造的作為?
(A) 去任務化。
(B) 地方化。
(C) 法人化。
(D) 委外化。
答:(A)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運作、組織再造、政府改造工程、四化、去任務化。
行政院之組織再造工程:行政院為提升政府整體績效,特別提出「去任務化」、「地方化」、「法人化」和「委外化」等「四化」策略做為政府改造目標:
去任務化:或稱解除管制、解除官僚化,即重新以人權及資源效率的觀點來檢討國家的任務,若有侵害人權之嫌的業務即不再辦理或者該業務由政府辦理沒有效率的就由民間辦理。因此,去任務化去的基本核心理念是:「引進市場機制」,透過自由市場運作,能使社會資源的管理使用效率極大化,以促進生產及提升服務品質。政府業務去任務化就是完全不再投入任何資源從事該項業務。故(A)
地方化:在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中,期待中央政府扮演的是「領航」角色,專注於建立健全的制度環境與引領整體國家發展走向,就實際執行層面則讓地方政府能夠有更分權更多樣化的方式來實現公共任務
法人化:體認到政府組織在既有模式下已經無法充分承擔國家日漸多樣化的任務。因此,設計出跨越公、私部門區隔的組織方式,也就是:用企業的方法來從事公共服務
委外化:以「民間能做的政府不必再做」為基本原則,放寬種種規範與限制,徹底實施政府與民間之分擔任務;能委任民間者,盡量委辦之,以積極推進行政之精簡化、重點化。

No. 413
巴納德認為,溝通是行政工作中極為重要的要素。然而,要做好溝通工作,應該注意某些事項。下列事項何者非其所言?
(A) 溝通管道應避免正式化。
(B) 溝通路線應盡量直接而簡短。
(C) 溝通者應給予具備正式溝通權威之確認。
(D) 溝通路線在工作進行時不能中斷。
答:(A)
主題與關鍵字:修正理論時期的行政學、動態平衡理論、巴納德、溝通的原則。
巴納德認為溝通是行政工作中極為重要的因素之ㄧ。主管人員應該多加以注意並有效的建立溝通管道,這樣才能增加組織成員的團結與合作意識,而行政主管人員就是實際的溝通管道的中心點。因此,巴納德認為要做好溝通工作應有下列作為
1. 溝通管道明確為人員所知,故對各職位及人員之權力應予規定並公告周知。
2. 為使溝通管道正式化,應規定部屬與主管間的溝通關係。故(A)為非
3. 溝通路線應盡量直接而簡短
4. 溝通路線應循序進行,不可繞道。
5. 主管人員之能力應足以勝任溝通中心之重任,必要時可請幕僚人員加以協助。
6. 溝通路線在工作進行時不能中斷,在職者因故不能視事時,應有人代理。
7. 溝通者應給予具備正式溝通權威之確認

No. 414
下列那一個管理學名詞,引起學者不少的爭議,所以自1960年代以來,在美國已較少被普遍使用,而以「組織行為」及 「人力資源」取代之?
(A) 人群關係學派。
(B) 科學管理。
(C) 權變管理。
(D) 系統理論。
答:(A)
主題與關鍵字:修正理論時期的行政學、人群關係學派 (胡桑實驗學派)
人群關係學派是依「胡桑實驗學派」的成果而衍生出的學派。
現代人群關係學派已經不只是一套處理人的技術組合;而是一種瞭解人群的分析途徑 (approach)
近年來「組織行為」研究,即往這方向研究並以「組織行為」、「人力資源」取代「人群關係」。故(A)

No. 415
下列何人曾以「母牛社會學」批評人群關係學派?
(A) 史考特 (W.Scott)。
(B) 柏恩斯 (T.Burns)。
(C) 邊尼斯 (W.Bennis)。
(D) 湯普森 (J.Thompson)。
答:(A)
主題與關鍵字:修正理論時期的行政學、人群關係學派、母牛社會學、史考特 (W.Scott)。
結論人群關係學派把目標鎖定於提升生產力而非以成員福祉為最終價值。因而遭到史考特 (W. Scott) 批評成「母牛社會學」。亦即,組織提供一些誘因,希望藉此促使員工更加賣力地為組織效命;這就好像在農場之中,工人擠牛奶的時候播放音樂,希望母牛能夠產出更多的牛奶一樣。他是以利潤為前提而不是以快樂母牛為考量。故(A)

No. 416
系統論將組織視為一有機體,其注意焦點在於:
(A) 目標達成。
(B) 效率提升。
(C) 人之行為。
(D) 組織生存。
答:(D)
主題與關鍵字:整合理論時期的行政學、系統理論。
系統論的核心思想是系統的整體觀念。貝塔朗菲強調,任何系統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不是各個部分的機械組合或簡單相加,系統的整體工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狀態下所沒有的新質。他用亞裡斯多德的“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名言來說明系統的整體性,反對那種認為要素性能好,整體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說明整體的機械論的觀點。同時認為,系統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著,每個要素在系統中都處於一定的位置上,起著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間相互關聯,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要素是整體中的要素,如果將要素從系統整體中割離出來,它將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體中它是勞動的器官,一旦將手從人體中砍下來,那時它將不再是勞動的器官了一樣。
結論:系統論之所以將組織視為一有機體,其主要焦點在於組織是否能生存,而不是像傳統理論注重效率提升與目標達成,也不像修正理論注重人的行為。故(D)

No. 417
美國聯邦政府透過補助款的方式來影響州及地方政府,以達成特定的聯邦任務,這是何種聯邦主義的型態?
(A) 千層糕式聯邦主義。
(B) 大理石蛋糕式聯邦主義。
(C) 柵欄式聯邦主義。
(D) 財政聯邦主義。
答:(D)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運作、府際關係、財政聯邦主義。
財政聯邦主義:是攸關各級政府財政收入和支出的分配與規劃和劃分,以及由此衍生的補助款制度。
補助款制度:補助款主要是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一種府際移轉支付,目的在促使各州及地方政府,因得到中央政府的資金挹注而能夠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務,以達成特定的聯邦任務,例如將補助款運用在推動州政府的教育、農業技術及高速公路等政策上,美國已行之多年。
結論
美國聯邦政府透過補助款的方式來影響州及地方政府,以達成特定的聯邦任務,這是財政聯邦主義型態。故(D)

No. 418
下列何者為有機性組織結構的特性?
(A) 高度集權化。
(B) 高度複雜性。
(C) 高度分權化。
(D) 高度正式化。
答:(C)
主題與關鍵字:組織概論、組織結構、機械結構與有機結構。
組織結構:即組織各部門及各層級之間所建立的一種相互關係的模式。
組織結構的要素:組織結構乃描述組織的架構,組織結構由三個成分構成:
複雜性:分工愈細、層級愈多,複雜性程度愈高,表示協調愈難。
正式化:亦稱形式化。指組織內使用規則及程序來引導員工行為的程度。規定和管制越多,組織結構就愈正式化。
集權化:指決策權位於層級之何處。集於高階層者集權化程度愈高,集權化程度很低者,稱為分權化。
機械結構:當複雜性、正式化、集權化的程度都極高時,此極端結構稱為機械結構。
有機結構:當複雜性、正式化、集權化的程度都極低時,此極端結構稱為有機結構。
結論:低度複雜性、低度正式化、高度分權化為有機性組織結構的特性。故(C)

No. 419
一般人民均可構成的罪行,而對具有公務員身分者加重刑罰,稱為下列何者?
(A) 職務犯。
(B) 準職務犯。
(C) 職業犯。
(D) 事實犯。
答:(B)
主題與關鍵字:人事行政、公務員的責任、公務員的懲戒責任。
刑法第134:公務員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以故意犯本章以外各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但因公務員之身分已特別規定其刑者,不在此限。
公務員觸犯刑法應負刑事責任:此種刑事責任包括職務犯與準職務犯兩種:
職務犯:是針對公務人員觸犯刑責者,又稱身分犯。
準職務犯:對於一般人民均可構成的罪刑 (例如竊盜罪),而對具有公務人員身分者 (即公務人員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以故意犯竊盜罪者) 則加重其刑罰,則稱為準職務犯或加重犯。故(B)
:例如,一般人民犯竊盜罪者,可能處有期徒刑一年,但公務人員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以故意犯竊盜罪者,可能處有期徒刑二年。

No. 420
依憲法第24條規定,公務人員的責任包括下列那幾項?1. 政治責任;2. 民事責任;3. 刑事責任;4. 懲戒責任。
(A) 1234
(B) 234
(C) 24
(D) 34
答:(B)
主題與關鍵字:人事行政、公務員的責任、公務員的懲戒責任。
憲法第24:凡公務員違法侵害人民之自由或權利者,除依法律受懲戒外,應負刑事及民事責任。被害人民就其所受損害,並得依法律向國家請求賠償。
結論依憲法第24條規定,公務人員的責任包括下列那幾項? 2. 民事責任;3. 刑事責任;4. 懲戒責任。故(B)

No. 421
撤職、修職、降級、記過等處分,是公務人員承擔何種責任之表現?
(A) 民事責任。
(B) 刑事責任。
(C) 懲戒責任。
(D) 國家賠償責任。
答:(C)
主題與關鍵字:人事行政、公務員的責任、公務員的懲戒責任。
公務人員懲戒法第9條第一項:公務員之懲戒處分如左:故(C)
一、撤職。
二、休職。
三、降級。
四、減俸。
五、記過。
六、申誡。

No. 422
依據公務人員懲戒法之懲戒處分,那一項適用於政務官?
(A) 撤職。
(B) 休職。
(C) 降級。
(D) 減俸。
答:(A)
主題與關鍵字:人事行政、公務員的責任、公務員的懲戒責任。
公務人員懲戒法第9條第一項:公務員之懲戒處分如左:
一、撤職。
二、休職。
三、降級。
四、減俸。
五、記過。
六、申誡。
公務人員懲戒法第9條第二項:前項第二款至第五款之處分於政務官不適用之。
結論:依據上開之規定,政務官之懲戒處分,僅適用撤職、申誡。故(A)

No. 423
依民國八十二年修訂之「公務人員退休法」,我國公務人員退休金的籌募方式為:
(A) 按年編列預算。
(B) 個人捐款制。
(C) 政府與公務人員雙方共同撥繳費用設置基金。
(D) 現款交付制。
答:(C)
主題與關鍵字:人事行政、公務人員的退撫制度、公務人員退休法。
公務人員退休法第14條第二項:退撫新制實施後之公務人員退休金,應由政府與公務人員共同撥繳費用建立之退休撫卹基金(以下簡稱退撫基金)支給,並由政府負最後支付保證責任。故(C)

No. 424
現代「人事行政」逐漸為下列那一個名詞所取代?
(A) 人力管理。
(B) 人事管理。
(C) 文官制度與人力發展。
(D) 公務人力資源管理。
答:(D)
主題與關鍵字:人事行政、公務人力資源管理。
一、人力資源乃是將人力視為一種珍貴的資源,應該悉心的規劃、開發與應用。
二、現代「人事行政」逐漸為公務人力資源管理所取代。故(D)
三、所謂人力資源管理是指組織內所有人力資源的取得、運用和維護等一切管理的過程與活動。
四、一般認為人力資源管理與人事管理在內容上雖然甚為接近,但兩者的重點顯有差別。
(1) 人事管理活動著眼於日常進行中的各種活動,諸如工作分析、用人、訓練與發展、考核、報酬、維護等。
(2) 人力資源管理則著眼較廣,具策略性,考量組織氣候、組織文化,同時也做較長程的考量。
(3) 早期人事行政建制在消極防弊上,強調忠誠依法辦事的可靠性。
(4) 現代積極性的人力資源發展則強調工作生活品質化及激發潛能,能適應環境變遷的能力發展。

No. 425
下列何項不是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內涵?
(A) 統一簽發支票。
(B) 查對決算餘額。
(C) 應用電子機械。
(D) 加強支票信用與管理。
答:(B)
主題與關鍵字:財務行政、會計制度、集中支付制度。
國庫集中支付制
我國自民國59101 開始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其目的在於節省公帑及使財務調度靈活。
國庫集中支付制要點如下
1. 集中管理庫款。
2. 統一簽發支票
3. 厲行內部審核。
4. 查對預算餘額。故(B)為非
5. 應用電子機械
6. 加強支票信用與管理
7. 規定支付責任與保證。
8. 採用零用金制。

No. 426
下列何者不是黨斯 (A. Downs) 所建立的五種「理念型」官僚人格?
(A) 保守者。
(B) 政治家。
(C) 熱心者。
(D) 自我防衛者。
答:(D)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運作、行政激勵、五種理念型官僚人格。
官僚人格與行政激勵
當斯 (Downs) 假定人都是理性的,其行為都朝自利目標而行動,尤其是官僚,他們是具有多元目標,混合自利與利他的動機,根據動機結構,當斯提出五種官僚人格的理念:「爬升者」、「保守者」、「熱心者」、「倡導者」、「政治家」等。前兩者是自利的;後三者是混合的動機。茲分析如下:
爬升者:其處理公共事務的背後價值與動機,不外乎是在擴大自己的權力、所得、聲望。
保守者:其主要考量是安全與方便,所以其維繫者,主要以維持既有權力、所得、聲望而不是在擴大它們。
熱心者:其主要對自己所執著的,或寄以厚望的狹隘的政策或概念全力以赴、並希冀從其中獲得權力。
倡導者:其主要是執著於一些較大的原則方向或政策觀點,並從政策過程的運作中享有權利。
政治家:他的眼光並不侷限在局部的事務,而是放在全國性的政策,所以他考量總體福利者,是利他主義者,因此被稱為理論性官僚。
結論自我防衛者不是黨斯 (A. Downs) 所建立的五種「理念型」官僚人格之一。故(D)為非

No. 427
政策分析人員有時要基於自己的理念或決策者的觀點,扮演方案的積極推銷者、擁護者,以促其實現, 這稱為:
(A) 方案設計者。
(B) 方案推薦者。
(C) 方案倡導者。
(D) 方案溝通者。
答:(C)
主題與關鍵字:公共政策、專家在政策規劃中的角色、方案倡導者。
專家在政策規劃中的角色:就政策專家的工作內容而言,他們在政策規劃中同時具有多種角色,包括:
資訊蒐集者:政策專家必須利用各種實證的方法,包括晤談法、問卷法及觀察法等,與檢視既有資料的方案,儘量蒐集與政策問題解決有關的資訊。
資訊分析者:政策專家必須採取歸納法與演繹法,就已蒐集到的資料,深入研究分析,分類推理,釐清問題的癥結,分析解決方案的優劣等。
方案設計者:政策專家必須利用其專業知識、經驗、洞察力,並借助各種技術,負責設計各種可行的備選方案,以解決政策問題。
方案推薦者:政策專家必須就已設計完成的備選方案,經過審慎評估比較後,透過說服的政治藝術,向決策者推薦適當可行的政策方案。
方案倡導者:政策專家不但要客觀的向決策者推介適當的備選方案,有時還要基於自己的理念或決策者的觀點扮演方案的積極推銷者擁護者促其實現,因為政策專家的主要任務就在設法解決問題,所以必須具有瞭解問題癥結、設計解決方案、預估方案實施後果的技巧。故(C)

No. 428
下列何種概念是指「政府部門或人員為處理大眾關心的問題,所採取之有目的的行動方案」?
(A) 公共政策。
(B) 公共關係。
(C) 公共利益。
(D) 公共監督。
答:(A)
主題與關鍵字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所謂公共政策就是指政府機關為解決某項公共問題或滿足某項公共需求,決定作為或不作為,以及如何作為的相關活動。
安德森(James E.Anderson) 公共政策界定為:「政府部門或人員為處理大眾關心的問題,所採取之有目的的行動方案。」故(A)

No. 429
下列那位學者將公共政策定義為「政府選擇作為或不作為的行為」?
(A) 伊斯頓 ( D. Easton)。
(B) 懷特 ( L. White)。
(C) 拉斯威爾 ( H. Lasswell)。
(D) 戴伊 ( T. Dye)。
答:(D)
主題與關鍵字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所謂公共政策就是指政府機關為解決某項公共問題或滿足某項公共需求,決定作為或不作為,以及如何作為的相關活動。
安德森(James E.Anderson) 將公共政策界定為:「政府部門或人員為處理大眾關心的問題,所採取之有目的的行動方案。」
戴伊 ( T. Dye將公共政策定義為「政府選擇作為或不作為的行為。」故(D)

No. 430
老人年金是屬於何種類型的公共政策?
(A) 管制性政策。
(B) 分配性政策。
(C) 重分配性政策。
(D) 自我管制性政策。
答:(B)
主題與關鍵字: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類型、老人年金、分配性政策。
公共政策的類型:公共政策可分為「零和賽局」和「非零和賽局」兩大類型:
零和賽局:係指政策制訂並執行後,常會使既得利益者失去其利益;或造成一方之所得乃是建立在另一方之所失上。因此,此種類型的政策制訂,會遭致極大的反抗。管制性政策與重分配性政策屬之:
管制性政策:指政府機關設立某些特殊的原則或規範,以指導或約束機關、團體及標的人口的特殊行動。例如:入出境管理政策、海防管制政策、外匯管制政策、武器槍械管制政策等。
重分配性政策:重分配政策指政府機關將既得利益者之利益予以解除,或將某標的人口的利益或成本移轉給另一標的人口享受或承擔的政策。此類政策執行後,往往會造成財富、地位、權力的重新分配。例如:綜合所得稅的累進稅率、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均是。
非零和賽局:係指政策的制訂與執行,不至於造成「一方之所得,係另一方之所失」的情況,可能雙方或多方均獲利,也可能均遭受損失。因此此種類型的政策較不會遭受激烈抗拒。分配性政策與自我管制性政策屬之:
分配性政策分配性政策指政府將不同利益服務或成本義務等分配給不同的標的人口享受或負擔。政府機關在制定此類政策時,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滿足各方的需求,使利益或成本的分配較為適當而已,故其所遭受的抗拒較為輕微。例如:老人年金、社會福利政策、醫療服務政策、各種輔助政策等。故(B)
自我管制性政策:指政府機關對於某一標的人口的活動僅予以原則性的規範,而由該標的人口自行決定活動進行方式的政策。此類政策雖對標的人口進行拘束或限制,但其主要目的在增加而非減少標的人口的利益,故較不易遭致反抗。例如:政府機關授權各出口同業公會自行檢驗管制出口商的品質政策。

No. 431
政府機關將既得利益者之利益予以解除,或將某標的人口的利益或成本轉移給另一標的人口享受或承擔的政策,稱為何種政策型態?
(A) 自我管制性政策。
(B) 分配性政策。
(C) 重分配性政策。
(D) 重管制性政策。
答:(C)
主題與關鍵字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類型、重分配性政策。
重分配性政策重分配性政策指政府機關將既得利益者之利益予以解除,或將某標的人口的利益或成本移轉給另一標的人口享受或承擔的政策。此類政策執行後,往往會造成財富、地位、權力的重新分配。例如:綜合所得稅的累進稅率、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均是。故(C)

No. 432
下列何者為F. Herzberg「激勵-保健二因子理論」中,所稱「保健因素 (hygiene factors)」?
(A) 責任。
(B) 成就。
(C) 薪酬。
(D) 升遷。
答:(C)
主題與關鍵字:修正理論時期的行政學、激勵保健理論 (二因素理論)
保健因素的內容 (外在環境因素或具體因素)
一、組織的政策與管理。二、監督考核制度。三、人際關係。四、報酬待遇。五、工作環境與條件。故(C)
激勵因素的內容 (內在心理因素或抽象因素)
一、成就。二、賞識 (褒獎)。三、工作內涵。四、責任。五、升遷、發展 (的機會)
:責任、成就、升遷機會等皆為「抽象」概念,屬於激勵因素;而薪酬為「具體」概念,屬於保健因素。

No. 433
下列關於「行為科學」的敘述何者最為適當?
(A) 行為科學是單一學科性的。
(B) 行為科學的目的不在建立一般理論。
(C) 行為科學是一種價值的研究。
(D) 行為科學是運用某些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
答:(D)
主題與關鍵字:修正理論時期的行政學、行為科學。
行為科學的涵義
1. 行為科學是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
2. 行為科學是運用某些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來研究社會現象與社會事實的科學。故(D)
3. 行為科學是「多學科性」。行政學亦稱為「科際整合」學科。故(A)
4. 行為科學目的在建立社會科學中共同使用的「一般理論」。故(B)
5. 行為科學是以驗證的方法來進行研究的學問,採取價值中立。故(C)
6. 行為科學有時與「行為研究途徑」通用,以人類行為作為題材,進行社會科學研究。

No. 434
為了推動政府改造工程,建構合理的政府組織規模,並增加機關組織調整之彈性,我國政府於民國93年正式通過那一項法律?
(A)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
(B) 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
(C) 行政院組織法。
(D) 中央政府改造法。
答:(A)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運作、政府再造、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第1為建立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共同規範,提升施政效能,特制定本法。
結論為了推動政府改造工程,建構合理的政府組織規模,並增加機關組織調整之彈性,我國政府於民國93年正式通過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故(A)
行政院組織法:規範行政院之組織。
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為管理中央政府機關員額,增進員額調配彈性,提升用人效能,特制定本法。
中央政府改造法:無此法。

No. 435
當國家發生戰爭或重大災害時,行政院得於年度總預算之外,另外提出何種預算?
(A) 國安預算。
(B) 緊急預算。
(C) 暫行預算。
(D) 特別預算。
答:(D)
主題與關鍵字:財務行政、預算制度、特別預算。
預算法第83:有左列情事之一時,行政院得於年度總預算外,提出特別預算︰故(D)
一、國防緊急設施或戰爭
二、國家經濟重大變故。
三、重大災變
四、不定期或數年一次之重大政事。

No. 436
比較行政學者黑第 (H .Heady) 對開發中國家政治體制的分類,最新的見解式分為二大政體集團:「官僚突出的體制」與「政黨突出的體制」。關於前項政體集團,除了傳統精英體制外,下列哪個體制不在這各集團範圍之中?
(A) 個人型官僚精英體制。
(B) 聯盟型官僚精英體制。
(C) 多頭競爭體制。
(D) 鐘擺體制。
答:(C)
主題與關鍵字比較行政、開發中國家的行政、開發中國家行政系統的類型、官僚突出的體制。
比較行政學者黑第對開發中國家政治體制的分類分為:「官僚突出的體制」與「政黨突出的體制」。
官僚突出的體制
傳統菁英體制 (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統治菁英長期建立的社會系統擁有權力地位。強調君主、貴族的地位繼承,宗教的合法化。
個人型官僚菁英體制 (拉美及非洲國家):基本特徵為「強人統治」,國家領袖常是軍事強人經政變取得政權。領導者會確保重要政府職位,並分配給最可依賴且熱切的支持者。
聯盟型官僚精英體制 (東南亞國家):一群人組成團體執行政治領導,稱之為 「團合主義體制」。領導者追求成為該聯盟的超群職位,但常出現軍人干政。
鐘擺體制
結論多頭競爭體制不在官僚突出的體制之中。故(C)為非

No. 437
非常強調「既紅且專(red & expert)」的開發中國家政治行政系統是:
(A) 一黨獨大半競爭系統。
(B) 一黨獨大動員系統。
(C) 共黨極權系統。
(D) 多頭競爭系統。
答:(C)
主題與關鍵字比較行政、開發中國家的行政、開發中國家行政系統的類型、政黨突出的體制。
比較行政學者黑第對開發中國家政治體制的分類分為:「官僚突出的體制」與「政黨突出的體制」。
政黨突出的體制
多頭競爭系統:政治權力傾向於分散,商人、地主、軍人共享權力。社會流動是存在的,且被允許,並促進了政治競爭。
一黨獨大半競爭系統:一政黨長期擁有獨佔權力,但仍有其他政黨實際存在。
一黨獨大動員系統:政治活動自由性很小,執政黨是唯一合法政黨,其他政黨雖合法,卻被嚴格管制,只是象徵性存在。
共黨極權系統:單一政黨獨霸,追求支配社會生活的每一層面。強調 「既紅且專」,強調階級與政治忠誠,重於專業知識。故(C)

No. 438
各國文官考選中,具有「學閥化」特質的國家是:
(A) 英國。
(B) 中國。
(C) 日本。
(D) 美國。
答:(C)
主題與關鍵字:人事行政、學閥化、日本。
學閥化:學閥,指的是在特定的職業或組織中,由某個學校畢業的人們所形成的排他勢力。
結論日本高級文官大多畢業於[東京大學],且人數眾多,故無形中在行政機關形成一股學閥風。故(C)

No. 439
下列何者不是「非正式組織」的優點或正功能?
(A) 有效溝通。
(B) 團體順適。
(C) 高度伸縮性。
(D) 社會滿足感。
答:(B)
主題與關鍵字:組織動態、非正式組織、非正式組織的功能。
維護團體的價值觀:成員因彼此抱持相同觀念、價值而團結,成員因關係密切而增強團體的內聚力。
提供社會滿足感:在現代組織中,個人常覺渺小,因而加入許多非正式組織以尋求歸屬感。
有效溝通:非正式組織可以建立迅速傳播網狀體系,讓參予者可以了解管理當局所做的各項措施的意圖。
社會控制 (團體拘束力):內在的控制:引導成員順從文化價值的力量;外在壓力可促使非正式組織成員的團結。
高度伸縮性:非正式組織幾乎不受工作程序的約束,具備高度的彈性。對臨時發生的危機,常可以循著非正式途徑解決,故可保持組織的完整,不致因為人員盲目服從組織的政策、法規、程序,而讓組織缺乏應變能力而瓦解。
分擔主管領導責任:主管如果和非正式組織保持良好關係,那人員必和主管採取合作,可以自動自發的工作,積極提供意見,則主管不必事必躬親,節省時間、精力成本,使主管可以有更多時間、精力專注於更重要的工作。
非正式組織的反功能
團體順適 (Conformity;一致性控制):由於非正式組織具備社會控制的作用,因此造成下列的不良現象:一、抹煞成員創始性。二、抹煞成員個性。三、讓人員的行為脫離組織所需的行為型態。
結論團體順適是「非正式組織」的反功能;而非正功能。故(B)為非

No. 440
品位分類的人事制度,是以何者為中心的設計?
(A) 德。
(B) 才。
(C) 人。
(D) 事。
答:(C)
主題與關鍵字人事行政、人事制度、品位分類制度。
品位分類制:以「」為中心,就公務人員個人所具有的資歷,作為分類的標準與依據,也就是依任職之公務人員予以分列品位等第。故(C)

No. 441
在帕深思 (T. Parsons) 的社會系統理論中,強調「維持系統內各部分間的協調、凝固、與團結」,為下列那一項社會系統的基本功能?
(A) 適應。
(B) 達成目標。
(C) 模式的維持。
(D) 整合。
答:(D)
主題與關鍵字:整合理論時期的行政學、系統理論、社會系統理論、社會系統的四個基本功能。
社會系統的定義
Parsons曾將之定義為:一群具有生理或環境特質的個人,他們在團體中活動的動機乃在於獲得最高的滿足。這群人彼此互相影響,而其間扮演角色的分配,則由所處環境的文化與社會結構來界定。其認為任何一種組織,其本身就是一個社會系統,而這社會系統內包含許多小的社會系統。
Parsons認為任何社會系統均有四項功能
適應:當內外環境變動的時候,系統需要具備妥當的準備和相當的彈性,以適應新的變化來減輕緊張、磨擦的不良。
達成目標:所有社會系統皆擁有界定其目標的功能,並會動員所有能力、資料來完成目標。
模式的維持:一面補充新成員,另一面又以社會化使成員接受系統的特殊模式。
整合:維持系統之中各部分之間的協調、凝固、與團結,來確保系統並且對抗外來重大變故。故(D)

No. 442
所謂公共行政為「國王的恩典」,比較會是下列何種界說的範疇?
(A) 法律。
(B) 政治。
(C) 職業。
(D) 管理。
答:(A)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基本概念、公共行政的界說分析、公共行政的法律界說、公共行政是國王的恩典
公共行政的法律界說
公共行政是指法律運作
公共行政主要是執行公法,國會通過法律交由行政機關執行,而聯邦最高法院具有司法審察制加以制衡。
公共行政是種管制
管制是政府最古老的功能之一,政府管制無所不在,包括從出生至死亡,都無法脫離行政的管制。
公共行政為國王的恩典
公共行政最早的意義是指國王的恩賜,比擬現代政府提供之社會福利政策及其他的公共服務
公共行政是盜竊的行為
公共政策代表著社會資源的重分配,目標是將某些人口的權利義務轉嫁給另一些人口使用或負擔。
結論所謂公共行政為「國王的恩典」,比較會是法律界說的範疇。故(A)

No. 443
「假如事情會出錯,一定發生。」這句話又稱為什麼定律或效應?
(A) 墨菲定律。
(B) 邁爾斯定律。
(C) 白京生定律。
(D) 不希罕效應。
答:(A)
主題與關鍵字:組織動態、組織的病象與診治、墨菲定律。
組織病象之病名研究
墨菲定律假如事情會出錯,一定發生。故(A)
邁爾斯定律:邁爾斯主張組織成員對特定議題所持立場,與成員的職位或頭銜間,有直接的關係,亦即,「職位決定立場」。
白京生定律:行政首長均喜好增加部屬,此即一般機關組織之中常見的「建立王國」現象。
不希罕效應:組織成員對於革新計畫的抵制態度,認為只要忍耐即可不受影響,將組織的革新計畫視為「舊酒新瓶」的管理伎倆,只要員工刻意忽視,革新計畫最後必會無疾而終

No. 444
有關美國零基預算制度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1977年卡特總統上台,美國聯邦政府零基預算之實施宣告終止。
(B) 德州儀器公司開始試行零基預算制度,創始人是皮爾(P.Phyrr)
(C) 大體是由下而上的預算決策過程。
(D) 每一年度的預算審核都要從零開始重新評估。
答:(A)
主題與關鍵字:財務行政、預算制度、預算制度的類型、零基預算。
零基預算 (ZBBS):主張每年編預算時,都要拋棄前一年所留下的紀錄,由零開始,重新審視新的需求;各個部門間彼此溝通,衡量出不同計畫的輕重緩急,再根據準確的成本效益分析等技術,做出適當的經費分配。因此,零基預算的優點是:具備創新的精神、新的需求得以進入、每個計畫都經過明確的審核、經費合理分配與運用。但是,它的缺點是技術上的困難,計畫之設計與預算之評估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時間、經費,及精確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否則將難以達成。還有,由於預算從零開始,所以各部門可爭取的空間都相當大,可能因此造成紛爭。
結論
零基預算制度」於1970年美國德州儀器公司開始試行,其創始人為Peter A. Pyhrr。故(B)
零基預算制度」由德州儀器公司開始試行,結果十分成功。復由PeterA.Pyhrr於《哈佛商業評論》為文鼓吹,引起當時喬治亞州長卡特的注意,於是PeterA.Pyhrr被延攬至該州,為其設計該州各機關的零基預算作業方法。1977年卡特入主白宮擔任總統,同年二月即函令聯邦政府所有部門及機關首長,一律採行「零基預算」,此後,各州政府亦紛紛採行。故(A)錯誤
零基預算制度」於1981年被雷根總統批評為累贅、不合實際而停用。
零基預算制度」係根據基層單位所提的各項決策案,排列優先順序,逐層審核,其流向係自下而上。故(C)
零基預算制度」要求每一年度的預算審核都要從零開始重新評估。故(D)

No. 445
行政學發展的歷程可從不同的觀點來加以剖析。1968年在美國發展的「新公共行政運動」最強調下列那一項觀點?
(A) 政治的觀點。
(B) 管理的觀點。
(C) 公共政策的觀點。
(D) 公共性的觀點。
答:(D)
主題與關鍵字公共性觀點、新公共行政運動。
公共性觀點之行政意義:認為行政人員應關注公眾的需求與願望,積極發揮績效回應前瞻三種角色功能。
公共性觀點 1968 年瓦爾多 (D. Waldo) 倡導「新公共行政運動」息息相關,瓦爾多強調社會公平、正義、自由等理念,企圖超越傳統公共行政「技術理性」的偏差,瓦爾多主張行政研究應與行政實務相結合,共同來解決社會實際問題;行政學者不應只強調「價值中立」,而更應主動伸張重要的價值觀點,引領社會的價值認同;行政人員不僅要效忠於抽象的國家與政府,更要積極發掘民瘼,對民眾的需要負起責任。在民主政體的國家中,政府的主要功能即在維護並創造公共利益、實現公共目的,並且應著重「以人為本」的內涵,管理上除了要注重效率與效能,更要關注公眾的需求與期望,積極發揮公共性觀點之主張,由效率、回應力、前瞻性等三個核心概念來理解公共行政,並發揮其角色功能。故(D)

No. 446
歐美國家地方政府常設「行政監察員」(Ombudsman),屬於何種行政責任確保途徑?
(A) 外部正式確保途徑。
(B) 內部正式確保途徑。
(C) 外部非正式確保途徑。
(D) 內部非正式確保途徑。
答:(A)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展望、行政責任、行政責任確保途徑、行政監察員。
行政責任確保途徑
正式確保途徑指憲法、法律、行政規章所明訂的責任歸屬機制,例如:上級的命令、國會的立法、法院的判決。
非正式確保途徑指責任的要求起源於個人道德倫理、民眾偏好等。
內部確保途徑指行政機關本身。
外部確保途徑指行政機關本身以外的外界環境,例如:國會、法院、利益團體、新聞媒體、民眾陳情抗議等。
行政監察員是歐美國家地區政府常設的行政監控機制。主要功能在於接受民眾陳苦訴怨,並調查不當或不公情事。瑞典行政監察員尚可要求行政機關採行改正措施。
結論
行政監察員非行政機關本身,故屬「外部」。
行政監察員係政府常設的行政監控機制,故屬「正式」。
故行政監察員屬於「外部正式確保途徑」。故(A)

No. 447
下列何者不屬於政府與民眾溝通的重要功用之一?
(A) 促進人民之間的團結。
(B) 督促政府工作的改進。
(C) 掩飾政府工作的缺失。
(D) 制定合理的決策。
答:(C)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運作、公眾關係、政府與民眾溝通的功用。
政府與民眾溝通的功用
促進人民之間的團結:國父曾說:「國人是一盤散沙。」其原因即缺乏溝通。
督促政府工作的改進:俗語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民眾可扮演督促政府工作改善的角色。
加強人民與政府之間的感情:古語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明政府當以民意為依歸。
制定合理決策,以滿足人民的願望
減少消息誤傳及耳語:所謂「防患於未然」,任何特殊狀況,溝通尤為需要。
結論掩飾政府工作的缺失不屬於政府與民眾溝通的重要功用之一。故(C)為非

No. 448
學者H. Mintzberg曾將高階管理者的角色區分為三大類,下列何者並非其中之一?
(A) 技術官僚的角色。
(B) 人際關係的角色。
(C) 決策者的角色。
(D) 資訊的角色。
答:(A)
主題與關鍵字
Mintzberg 利用管理者的角色來描述管理者的工作他將十種管理者角色分為三大類
人際關係的角色:領導人形象,關係企業文化之形成。
決策者的角色1. 資源分配。2. 組織調整。3. 解決問題。
資訊的角色1. 對內:綜合市場消息傳遞給員工。2. 對外:發言人。
結論學者H. Mintzberg曾將高階管理者的角色區分為三大類,技術官僚的角色並非其中之一。故(A)為非

No. 449
下列何項敘述,不屬於韋伯 (Max Weber) 所提出理想型科層組織的特徵?
(A) 專業分工。
(B) 水平結構。
(C) 依法辦事。
(D) 功績管理。
答:(B)
主題與關鍵字韋伯 (Max Weber)、理想型科層組織的特徵。
按照韋伯的說法,組織是否為理想型科層組織,可由下列特徵來加以觀察
1. 各有固定與正式職掌而一切依法辦事
2. 組織型態是一種層級節制 (垂直結構) 的組織體系。故(B)為非
3. 強調專業分工與技術訓練。
4. 人員間之關係應對事不對人。
5. 依工作能力與年資來決定任用與升遷 (功績管理)
6. 工作程序的制度化與系統化。

No. 450
依據憲法增修條文規定,考試院對下列那一類事項保有決策與執行之完整職權?
(A) 級俸。
(B) 考績。
(C) 褒獎。
(D) 退休。
答:(D)
主題與關鍵字考試院掌理公務人員之銓敘、保障、撫卹、退休。
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6條第一項第二款之規定,考試院掌理公務人員之銓敘、保障、撫卹、退休。故(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