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學大意(7)
No. 301
|
造成溝通障礙的因素很多,其中造成地位上的障礙之主要因素略可歸納為六項,下列那一項不是該等因素之一?
|
(A) 主管不瞭解溝通的重要性。
|
|
(B) 主管多存自傲心態。
|
|
(C) 個人價值判斷。
|
|
(D) 主管與部屬需求不一。
|
|
答:(C)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運作、溝通障礙的因素、地位上的障礙。
溝通在地位上的障礙:
由於人員在組織中的地位不一樣,因此對問題的看法也不一樣,在態度上也不一樣,容易產生溝通障礙。
造成溝通障礙的因素很多,其中造成地位上的障礙之主要因素略可歸納為六項:
主管不瞭解溝通的重要性 (硬塞理論):認為部屬照章行事即可,因此不願推動溝通工作。
主管多存自傲心態 (嚷叫理論):主管多存自以為是的心裡,不屑聽取部屬意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之知 (愚民理論):認為部屬只要聽命行事就好,不必多問。(聽命行事就好,不必知道為什麼)
部屬自卑感形成多說多錯,不說不錯之心態 (鴕鳥主義)。
部屬歪曲事實,報喜不報憂 (表功主義)
主管與部屬需求不一 (地位差距):主管與部屬可能因需要不一致、觀念不同、利害不一、地位有別等,而造成隔閡,難以坦誠溝通。
結論:個人價值判斷不是該等因素之一。故(C)為非。
|
No. 302
|
如果人事行政權分由各行政部門自理者,係稱何制?
|
(A) 部外制。
|
|
(B) 決策制。
|
|
(C) 混合制。
|
|
(D) 部內制。
|
|
答:(D)
|
|
主題與關鍵字:人事行政、人事機構、部外制,部內制與混合制 (折衷制) 的比較。
部外制:在行政系統之外,設立獨立超然的人事行政機關,全權掌理整個政府的人事行政事宜。採用此種制度的國家以我國為主。由考試院掌理政府的人事行政。惟自民國56年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2012年更名為人事行政總處)成立之後,我國的人事機關已轉變成折衷制。
部內制:於最高行政部門內設置人事行政機構,職掌該部門所屬之人事行政業務,人事機關受最高行政首長監督,而無獨立自主性,亦即,人事行政權分由各行政部門自理者稱之。例如,法國人事部、德國聯邦人事委員會。
混合制:亦稱折衷制。是指中央政府機關同時設置有部外制與部內制之人事主管機關;其例有英國的文官委員會。
結論:如果人事行政權分由各行政部門自理者,係稱部內制。故選(D)。
|
No. 303
|
有關各類型人事機構組織體制,下列何種體制較可集中財力資源以對人事行政作整體規劃?
|
(A) 部內制。
|
|
(B) 部外制。
|
|
(C) 折衷制。
|
|
(D) 獨立制。
|
|
答:(B)
|
|
主題與關鍵字:人事行政、人事機構組織體制、部外制的優點。
人事機構組織體制:
部外制:在行政系統之外,設立獨立超然的人事行政機關,全權掌理整個政府的人事行政事宜。
部內制:人事行政權分由各行政部門自理,人事機關受最高行政首長監督,而無獨立自主性。
混合制:亦稱折衷制。是指中央政府機關同時設置有部外制與部內制之人事主管機關。
部外制的優點:
1. 推行功績制,不受政爭影響。
2. 可集中財力資源以對人事行政作整體規劃。
3. 採行公開競爭考試方式避免首長循私用人。
結論:部外制較可集中財力資源以對人事行政作整體規劃。故選(B)。
|
No. 304
|
有關我國公務人員體制,何者屬於一條鞭體制?
|
(A) 人事。
|
|
(B) 主計。
|
|
(C) 警政。
|
|
(D) 以上皆是。
|
|
答:(B)
|
|
主題與關鍵字:人事行政、人事機構組織體制、一條鞭體制。
「人事一條鞭」系統:
就體制形式而言,通常所謂的人事一條鞭,係指各級政府機關內部之人事管理機構與人員的設置,依照我國31年9月制定公布的「人事管理條例」相關條文規範,而形成一特殊的體制系統;而且所有人事管理人員自成一個「準封閉性」組織系統,並由考試院之銓敘部負責統籌指揮監督。
是以,考試院對於我國文官體制,並非僅限於人事法規之統籌擬訂與執行之協調監督而已,另由實際上對於人事人員的任免權,具體影響各級行政機關人事的執行權。
我國公務人員體制同屬一條鞭體制者,除「人事」外,還有「政風」、「主計」、「警政」等人員。以上皆是。故選(D)。
|
No. 305
|
我國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與考試院之關係為何?
|
(A) 考試院指揮人事行政局。
|
|
(B) 考試院掌控人事行政局。
|
|
(C) 考試院監督人事行政局。
|
|
(D) 兩者分立無任何關係。
|
|
答:(C)
|
|
主題與關鍵字:人事行政、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與考試院之關係。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組織條例第1條第二項:本局有關考銓業務,並受考試院之監督。故選(C)。
|
No. 306
|
我國考試院考試委員之名額,定為多少人?
|
(A) 10人。
|
|
(B) 12人。
|
|
(C) 19人。
|
|
(D) 25人。
|
|
答:(C)
|
|
主題與關鍵字:人事行政、考試院考試委員之名額。
考試院組織法第3條:考試院考試委員之名額,定為十九人。故選(C)。
|
No. 307
|
我國考試院考試委員之任期為何?
|
(A) 3年。
|
|
(B) 4年。
|
|
(C) 6年。
|
|
(D) 終身保障任期。
|
|
答:(C)
|
|
主題與關鍵字:人事行政、考試委員之任期。
考試院組織法第5條第一項:考試院院長、副院長及考試委員之任期為六年。故選(C)。
|
No. 308
|
韋伯 (M.
Weber) 的官僚制度中所謂「對事不對人」(impersonality) 原則的主要目的在:
|
(A) 破除私人情面。
|
|
(B) 專業分工。
|
|
(C) 層級節制。
|
|
(D) 永業取向。
|
|
答:(A)
|
|
主題與關鍵字:傳統理論時期的行政學、韋伯、理想型官僚體制。
理想型官僚體制:韋伯在1922年提出了「理想型官僚體制」。他認為官僚制是指一種由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依照既定規則持續運作的行政管理體制。其架構特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專業分工:組織內每個單位、職員有固定的職務分配,明確每一個人的權力和責任。職員須具熟練的專門技術。
層級節制:所有崗位的組織遵循等級制度原則,每個職員都受到高一級的職員的控制和監督。
依法行政:處理事務一切須按法規所定的條文範圍引用,不得滲入個人因素,用以維持統一的標準。
對事不對人:機關辦事完全無人情化的對事不對人,可破除私人情面,以消營私舞弊。故選(A)。
量才用人:用人根據專業技能、資歷,不得任意解僱,升遷按工作成就,薪資給付按照地位、年資和績效。
永業取向:人員任用係經由公開考試或法定程序,若非犯錯,不得隨意解僱免職。
|
No. 309
|
行政學於傳統理論時期之主要理論為:
|
(A) 科學管理。
|
|
(B) 權變理論。
|
|
(C) 決策理論。
|
|
(D) 行為科學。
|
|
答:(A)
|
|
主題與關鍵字:傳統理論時期的行政學、行政學的分期、各時期的主要理論。
行政學就其發展演進的歷史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下列三個時期:
傳統理論時期 (1887-1930):以科學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為立論基礎,主要在於探討權力的合理分配,組織結構的健全,工作方法的標準化以及行政管理程序的制度化,可說是一種靜態的行政學。故選(A)。
修正理論時期 (1930-1960):將傳統理論予以修正,以行為科學的理論與方法為立論主旨,著重於行政的互動性、互賴性、心理動機與反應、行為法則的尋求以及人際關係的調整,可視之為動態的行政學。
整合理論時期 (1960以後):以系統分析的理論與方法為立論主旨,著重於行政的整體性、開放性、反饋性、權變性以及生態環境的適應及社會文化的配合,可稱之為生態的行政學。
|
No. 310
|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成立「國家績效評估 (NPR) 委員會」,針對聯邦政府的缺失進行大幅度改進,提出四項措施,下列何者為非?
|
(A) 減少繁文縟節。
|
|
(B) 降低行政成本。
|
|
(C) 追求顧客至上。
|
|
(D) 強化組織管理。
|
|
答:(D)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運作、政府再造、柯林頓、國家績效評估
(NPR) 委員會。
1993年柯林頓總統就職,面臨龐大財政赤字、國家競爭力降低與各級政府預算削減之內外情勢,為將僵化之官僚體系轉換為企業化政府,Clinton 指派Gore,主持全國績效評估 (NPR) 委員會,推動聯邦政府再造工程,期使傳統「行政管理典範」轉移至「企業精神管理典範」,新公共管理觀念因而導入計畫。
NPR 執行原則有四:1、追求顧客至上、民眾優先。2、減少繁文縟節、刪減法規、簡化程序。3、授能員工、追求成果。 4、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效能。
結論:強化組織管理並非NPR 執行改進措施。故(D)為非。
|
No. 311
|
首先發現非正式組織的存在,並開啟人群關係學派的研究是:
|
(A) 科學管理。
|
|
(B) 霍桑實驗。
|
|
(C) 行政管理。
|
|
(D) 理性決策。
|
|
答:(B)
|
|
主題與關鍵字:修正理論時期的行政學、人群關係學派 (霍桑實驗學派)。
美國西方電器公司的霍桑工廠,為研究工廠照明對產量的影響;邀請 Mayo、Roethlisberger 等學者加入此項研究計畫,首先發現非正式組織的存在,並開啟人群關係學派的研究,主要論點有四:
人格尊重:霍桑實驗中,發現工人態度與情緒改變,才是增加生產量的主要原因,而非燈光強弱或獎金分紅。
參與及情緒的發洩:「面談計畫」,工人覺得被重視且有參與感,減少緊張與不滿情緒,故心理滿足,士氣提高。
小團體及其約束力:「接線工作室的觀察實驗」,員工行為除正式組織法令規章限制外,也受非正式組織約束。
社會平衡與士氣:組織中人員士氣的高低,乃員工個人與組織間的需求動態平衡。
結論:首先發現非正式組織的存在,並開啟人群關係學派的研究是:霍桑實驗。故選(B)。
|
No. 312
|
有關行動理論 (Action
theory) 研究的基本假定,下列何者為非?
|
(A) 人類自我的本質是主動的、社會性的。
|
|
(B) 應以「行為」作為研究的分析單元。
|
|
(C) 應注意人們在建構事物意義時的「交互主觀性」。
|
|
(D) 在實務上應重視道德與倫理層面的考量,以發揚人文主義的關懷。
|
|
答:(B)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倫理、哈蒙 (M.
Harmon)、行動理論。
哈蒙 (M. Harmon) 的行動理論:
哈蒙認為公共行政的研究必須從基本的信念與假定著手,才能真正了解公共行政此一理論與實務的真正本質,其基本假定如下:
(1) 人類自我本質是主動的、社會性的。
(2) 應該以「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遭遇情境」作為研究的分析單元。故(B)為非。
(3) 需特別注意人們在建構事物意義時的「交互主觀性」。
(4) 在實務上應重視道德與倫理的考量,以發揚人文主義的關懷。
因此,行動理論就是要求政策分析人員或研究人員,當要探索被研究對象的心理及表現在外的行為模式時,應該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設想,而不是用自己既有的價值觀去揣摩,所以要同時做到兩件事:
(1) 先放棄自己先入為主的想法或觀念。(批判理論)
(2) 以接近主觀的角度試著理解體會他的想法。(詮釋理論)
|
No. 313
|
依據羅聖朋 (D. H.
Rosenbloom) 的分析,公共行政具備四項運作原則,下列何者為非?
|
(A) 憲政體制 (constitution)。
|
|
(B) 公共利益 (the public interest)。
|
|
(C) 治理 (governance)。
|
|
(D) 主權(sovereignty)。
|
|
答:(C)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基本概念、公共行政的特質。
依據羅聖朋的分析,公共行政具備四項運作原則:憲政體制、公共利益、市場機能、主權特質。
憲政體制:公共組織與私人組織的差異,從憲政體制上而言,公共組織要面對不同的權力核心,給予適當回應,其公共組織的權力遭到分割,使得政策執行不易推動,而且權力核心間互動競爭,協調整合的工作備極艱辛。為兼顧民主、公平、正義、社會責任等多元目標,經常會訂出多元重疊,甚至彼此矛盾衝突的組織目標;而一般企業組織其權力核心是單一而完整的董事會,具備完整的權威體系,組織目標在於追求利潤,也極為單純明確,且無憲政體制的羈絆。
公共利益:企業經營的主要目標,在追求私利,而公共組織的存在目的,則在體現公共利益。
市場:在政府機關中,產品或服務的銷售無須面對自由競爭的市場,政府的運作有別於市場價格的考量。
主權:主權是指政治社群中,有一「至高無上的政治權力與權威」的所在。行政機關與公務人員基於「公眾的信託」執行主權意志。這種「權威式的分配」,使得行政機關具有合法的武力,必要時可強制執行公共政策。該「合法的武力」於法有據,為社會大眾所認可,例如警察強力取締飆車行為,而企業組織便不具有此項特質,必須透過司法機關或警察,方能強制執行履行契約內容。
結論:依據羅聖朋的分析,公共行政具備四項運作原則,不包括治理
(governance) 在內。故(C)為非。
|
No. 314
|
歐斯朋與傅瑞祺 (D.
Osborne & P. Plastrik) 提出政府再造的「五C策略」。「政府再造應先釐清政府角色,是操槳或觸媒,即應先有適當的定位,而後界定其發展的目標與策略」,係屬何種策略?
|
(A) 核心策略。
|
|
(B) 結果策略。
|
|
(C) 控制策略。
|
|
(D) 文化策略。
|
|
答:(A)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運作、組織再造、政府再造的5C策略。
政府再造 (或企業再造) 的5C策略:
歐思本與傅瑞祺 (Osborne and Plastrik,1997) 為建構關鍵支點的啟動策略,從各國政府再造的經驗中,繳納出五種策略,作為公共組織的改造參考。它是指「核心策略」(core strategy)、 「結果策略」(consequence strategy)、「顧客策略」(customer strategy)、「控制策略」(control strategy) 以及「文化策略」(culture strategy)。因為這五種策略均以英文C開頭,歐、傅兩氏遂稱其為「五項希望工程策略」,簡稱「5C策略」:
核心策略:指政府再造應先釐清政府角色,是操槳或觸媒,即應先有適當的定位,而後界定其發展的目標與策略。政府組織的職能集中在領航,而非操槳;亦即組織體系應著重正確政策之制定與經營方針之設定。故選(A)。
結果策略:亦稱後效策略,其目的係在設定公平、客觀、即科學的績效酬賞制度,以利獎優懲劣。後效策略若能充分發揮功能,則應是企業再造的希望工程中,最具影響力的策略。
顧客策略:顧客策略的作用,係在調整員工與客戶互動的方式,以顧客導向的方式處理業務,強調組織對顧客負責,藉以提高事業組織對外在環境的敏感度以及回饋性。
控制策略:係指組織將內部重要的決策權逐級下授,事業組織的控制形式,由巨細靡遺的法令規章以及層級命令,轉化為「績效責任」的共同願景。
文化策略:文化策略的效果隱晦難明。然而,文化策略卻是企業再造成果能否持續的重要支點。文化策略的落實途徑主要有三:(1) 改變員工的工作內容及方法。(2) 管理員工的情緒與壓力。(3) 型塑「贏家心態」。
|
No. 315
|
下列何者是賽蒙 (H.
A. Simon) 認為決策行為所包括的三種活動?
|
(A) 情報、設計、抉擇。
|
|
(B) 設定目標、解決問題、評估結果。
|
|
(C) 設計、執行、考核。
|
|
(D) 設定目標、執行、回饋。
|
|
答:(A)
|
|
主題與關鍵字:修正理論時期的行政學、理性決策理論。
理性決策理論:
以賽蒙為代表,認為行政就是研究組織中決策制定過程的一套學問,如何制定理性的決策就決定了組織及管理的品質。決策過程包括三個步驟 (活動):
情報活動:就是觀察與研究文化、社會、經濟、技術等各個情況。
設計活動:基於情報活動的結果再進一步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擬定與評估各種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及其優缺點。
抉擇活動:基於設計活動的各個可行解決方案,擇一而實施。
結論:賽蒙認為決策行為包括:情報、設計、抉擇三種活動。故選(A)。
|
No. 316
|
下列那一項不是政府蒐集民意常用的方法?
|
(A) 彙整媒體民意。
|
|
(B) 委託徵信社調查。
|
|
(C) 辦理民意調查。
|
|
(D) 舉行座談會。
|
|
答:(B)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運作、民眾需求與支持、民意、探求民意的方法。
民意的意義:民意指某一特殊人群在某一段特殊的時間對某一特殊公共事務所表示的意見。
探求民意的方法:
彙整媒體民意。
彙整分析候選人政見。
委託專業機構辦理民意調查。
舉行座談會。
舉辦公聽會,並廣邀各界參加。
結論:委託徵信社調查不是政府蒐集民意常用的方法。故(B)為非。
|
No. 317
|
依據考試院組織法第5條的規定,考試委員任期為何?
|
(A) 四年。
|
|
(B) 五年。
|
|
(C) 六年。
|
|
(D) 未定有任期。
|
|
答:(C)
|
|
主題與關鍵字:人事行政、考試委員之任期。
考試院組織法第5條第一項:考試院院長、副院長及考試委員之任期為六年。故選(C)。
|
No. 318
|
根據何者的研究,認為美國的行政組織形成效率與回應的鐘擺效應之循環,而且鐘擺週期約為三十年一循環?
|
(A) 隆恩 (N. Long)。
|
|
(B) 羅偉 (T. J. Lowi)。
|
|
(C) 丹哈特 (R. Denhardt)。
|
|
(D) 寇夫曼(H. Kaufman)。
|
|
答:(D)
|
|
主題與關鍵字:寇夫曼(H. Kaufman)、美國行政組織效率與回應的鐘擺效應。
大體而言,在當代各國政府的行政改革中,尤其是美國出現了兩種理論的對張:
一係以新右派思維、公共選擇運動為首的新公共管理學派,其中又以前英國的祡契爾夫人政府,和美國的雷根政府以及前柯林頓總統的企業型政府最為突出。它們的主張強調利用市場、準市場和簽約外包的方式來塑造競爭環境;削減成本;以及一種強調產出目標、限期合約、金錢誘因和自由空間的管理型態。這樣的論述也可在歐斯朋和蓋伯勒之「政府再造的十大原則」中被發現。
另一派的思維則是致力於行政體制的公職服務和提供有效而公正的公共服務之「新公共行政運動」,以及無法忍受行政體制拘泥於「默、順、隱」與委曲求全的政策執行角色,並毫無反抗地成為政治腐化和無能的代罪羔羊,而應基於專業知識、經驗傳承和智慧累積,成為憲政秩序的瞭解者與捍衛者;以及社會治理過程的受託者和正當而重要的參與者之「黑堡學派」。
上述兩種學派,誰對誰錯,尚無定論,不過根據著名行政學者寇夫曼 (H. Kaufman) 的觀察,美國行政組織似乎出現了效率與回應(特別是政治的回應)的鐘擺效應之循環,而且鐘擺週期約為三十年一循環。
由此看來,現在主張萬能政府是錯的,可是未來說不定萬能政府不但是「必要的罪惡」,而且是「人民的保姆」,尤其在東方的文化傳統中,政府有能又有德,能夠創造民眾的福祉,才是社會給政府的殷切期待和角色規劃。
結論:寇夫曼(H. Kaufman) 建構了美國行政組織效率與回應的鐘擺效應,鐘擺大約以三十年為一期。故選(D)。
|
No. 319
|
公共利益的功能根據顧塞爾 (Charles T. Goodsell) 的整理共有四項,下列何者不是其中一項?
|
(A) 凝聚功能。
|
|
(B) 合法功能。
|
|
(C) 授權功能。
|
|
(D) 前瞻功能。
|
|
答:(D)
|
|
主題與關鍵字:顧塞爾 (Charles
T. Goodsell)、公共利益的四項功能 (凝聚、合法、授權、代表)。
顧塞爾所稱之公共利益具有四項功能:
凝聚功能:「公共利益」可當作一個統一性象徵,一個意氣相投的口號;在此旗幟下,不同的黨派、群體會調解彼此的差異,結成政治聯盟。因為他有模糊的符號作用,故能吸納不同觀點的利益,同時各個利益團體也可由公共利益索引含之規範、價值、道德中,謀取利益。
合法功能:公共利益可以堅定民眾的信心:政策規劃過程中各方利益的強勢勝利,來的更有價值,亦更值得大家的支持。故而,公共利益可使政策產出具備合法化基礎,提昇政策執行力與民眾順服度。
授權功能:就是公共利益內涵的缺乏準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才能使立法機關架構一個模糊的彈性授權空間,讓行政機關再授權範圍內,裁量使用。
代表功能:公共利益能發揮代表功能,在其概念下,得以持續地提醒民眾及政府官員,在政府運作過程中有許多弱勢團體乃結構不良,組織鬆散,甚無太言人為他們向政府爭取利益。
結論:前瞻功能不是顧塞爾公共利益的四項功能之一。故(D)為非。
|
No. 320
|
統計應用、最佳化模型、資訊模式以及電腦模擬等,是屬於下列何者的領域?
|
(A) 科學管理學派。
|
|
(B) 管理科學學派。
|
|
(C) 行為學派。
|
|
(D) 古典學派。
|
|
答:(B)
|
|
主題與關鍵字:整合時期的行政學、管理科學學派。
管理科學學派:重視「效率」的學派。此一學派主張管理本質上是一種可以將問題相關因素用數學符號及方程式來表達,並運用數學、統計學、經濟學等數量化工具來求解的邏輯程序。
管理科學的特色:
(1) 將科學分析的方法應用於解決管理問題。
(2) 特別重視經濟因素而非心理、社會因素。
(3) 以建立數量模式為中心。
(4) 在一個封閉系統內求最佳解。
(5) 以電子計算機為工具。
結論:統計應用、最佳化模型、資訊模式以及電腦模擬等,是屬於管理科學學派的領域。故選(B)。
|
No. 321
|
組織欲有效用作,必須依照該組織所處的特定環境,因人、因事、因地、因時而採取適當的組織型態及管理方法,並不在所謂放諸四海皆準的組織型態或管理方法。此乃屬於那一理論學派的論點?
|
(A) 行政管理學派。
|
|
(B) 科學管理學派。
|
|
(C) 自我創新理論。
|
|
(D) 權變理論。
|
|
答:(D)
|
|
主題與關鍵字:整合時期的行政學、權變理論。
權變理論學派:
權變理論重視管理情境或權變因素的學派。主張管理者應根據環境,再選擇適當的管理原則或方法加以運用,管理作業方能有效。權變學派提出「管理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準則」,強調必須因人、因事、因地、因時制宜,加強了理論的實用性。故選(D)。
|
No. 322
|
以下何者不是行政學權變理論時期的主張?
|
(A) 管理方法的彈性運用。
|
|
(B) 組織人本主義。
|
|
(C) 重視殊途同歸性。
|
|
(D) 否定組織的兩極看法。
|
|
答:(B)
|
|
主題與關鍵字:整合時期的行政學、權變理論。
權變理論學派:
重視管理情境或權變因素的學派。主張管理者應根據環境,再選擇適當的管理原則或方法加以運用,管理作業方能有效。權變學派提出「管理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準則」,強調必須因人、因事、因地、因時制宜,加強了理論的實用性。
權變理論時期的主張:
否定兩極論:否定組織的兩極看法。
管理方法的彈性運用。
重視殊途同歸性:主張不應拘泥於某一原則,組織可以經由多種不同的方法達成相同結果或目標。
效率與效果並重。
重視「情境因素」。
結論:組織人本主義不是行政學權變理論時期的主張。故(B)為非。
|
No. 323
|
下列何者不是以效率為中心的傳統行政理論?
|
(A) 科學管理學派。
|
|
(B) 行政管理學派。
|
|
(C) 官僚型模學派。
|
|
(D) 權變理論學派。
|
|
答:(D)
|
|
主題與關鍵字:整合時期的行政學、權變理論、效果與效率。
效果與效率:
效果:做對的事情。效率:把事情做對。
高效果高效率:管理者選對了目標,組織中的資源使用也佳,即生產客戶想要的東西,而且品質也很優良。
高效果低效率:管理者選對了目標,但資源使用不佳,造成生產出客戶想要的東西,但卻是劣質品。
低效果高效率:管理者選錯的目標,但資源使用佳,造成生產出便宜品質又不錯的產品,但客戶卻不想要。
低效果低效率:管理者選錯目標,資源使用也差,造成生產出客戶不想要又劣質的產品。
成功的管理者,必須擁有高效果高效率,但萬一不能同時兼具,效果還是比效率更重要!
結論:
科學管理學派、行政管理學派、官僚型模學派 → 以效率為中心的傳統行政理論。
權變理論學派 → 效率與效果並重的整合行政理論。故(D)不是。
|
No. 324
|
行政研究的整合理論時期,有所謂的「權變理論」,主張不應拘泥於某一原則,組織可以運用各種方法達成其目的,謂之:
|
(A) 否定兩極論。
|
|
(B) 效率與效果並重。
|
|
(C) 殊途同歸性。
|
|
(D) 系統的反饋作用。
|
|
答:(C)
|
|
主題與關鍵字:整合時期的行政學、權變理論。
權變理論學派:
重視管理情境或權變因素的學派。主張管理者應根據環境,再選擇適當的管理原則或方法加以運用,管理作業方能有效。權變學派提出「管理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準則」,強調必須因人、因事、因地、因時制宜,加強了理論的實用性。
權變理論時期的主張:
否定兩極論:否定組織的兩極看法。
管理方法的彈性運用。
重視殊途同歸性:主張不應拘泥於某一原則,組織可以經由多種不同的方法達成相同結果或目標。故選(C)。
效率與效果並重。
重視「情境因素」。
|
No. 325
|
工作人員不把辦好事情當作目標,反而將「法規的嚴格遵守」視為其辦事的目標。此即美國著名社會學者墨頓所稱之何種概念?
|
(A) 手段移置。
|
|
(B) 目標錯置。
|
|
(C) 白京生定律。
|
|
(D) 反功能化。
|
|
答:(B)
|
|
主題與關鍵字:理想型官僚體制、目標錯置。
目標錯置: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莫頓Robert
Merton提出的觀念。亦即把手段當成目標的一種行為,以行政機關為例,行政機關的目的是服務民眾,遵守法令規章則是服務的一種手段,但往往公務員卻把手段當成目的本身,所以面對民眾的申請,一句「法令規定不可以」或者以「法令沒有規定」就退回民眾的申請,一昧的遵守法令規章的規定,只要不違法就好,而不管有沒有達成為民服務的目標,這就是目標錯置。故選(B)。
|
No. 326
|
行政機關中的業務執行部門,為使其有效運作,較宜採行下列何種組織制度?
|
(A) 幕僚制。
|
|
(B) 首長制。
|
|
(C) 委員制。
|
|
(D) 內閣制。
|
|
答:(B)
|
|
主題與關鍵字:組織概論、組織類型、首長制與委員制、業務部門。
首長制:由機關首長一人單獨決策並負其責任之行政機關 (獨任制機關)。
委員制:指決策階層由權限平等之成員組成,以多數表決方式作成決定,並同負責任之行政機關(合議制機關)。
業務部門:乃是行政組織中實際執行業務及推動工作之部門,亦即擔任直接完成組織目標的工作單位。
結論:業務執行部門其組織應採首長制:避免採委員制,以期事權統一、責任集中。故選(B)。
|
No. 327
|
組織結構的垂直分化又稱為:
|
(A) 擴大化。
|
|
(B) 部門化。
|
|
(C) 層級化。
|
|
(D) 複雜化。
|
|
答:(C)
|
|
主題與關鍵字:組織概論、組織結構的垂直分化(層級化)、平行分化(分部化)。
結論:
組織結構的垂直分化又稱為:層級化。故選(C)。
組織結構的平行分化又稱為:分部化。
|
No. 328
|
學者墨頓 (Robert
K. Merton) 曾經批評韋伯 (M. Weber) 官僚組織理論對法規的過度重視,他使用的概念是:
|
(A) 冷淡地帶。
|
|
(B) 依法行政。
|
|
(C) 行政諺語。
|
|
(D) 目標錯置。
|
|
答:(D)
|
|
主題與關鍵字:理想型官僚體制、目標錯置。
目標錯置: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莫頓Robert
Merton提出的觀念。亦即把手段當成目標的一種行為,以行政機關為例,行政機關的目的是服務民眾,遵守法令規章則是服務的一種手段,但往往公務員卻把手段當成目的本身,所以面對民眾的申請,一句「法令規定不可以」或者以「法令沒有規定」就退回民眾的申請,一昧的遵守法令規章的規定,只要不違法就好,而不管有沒有達成為民服務的目標,這就是目標錯置。
結論:學者墨頓曾經批評韋伯官僚組織理論對法規的過度重視,他使用的概念是:目標錯置。故選(D)。
|
No. 329
|
組織透過觀摩其他組織如何運作,試圖加以採用,並將觀察心得應用於自己組織,這是屬於何種組織學習風格?
|
(A) 實驗型。
|
|
(B) 獲取能力型。
|
|
(C) 標竿學習型。
|
|
(D) 被動改進型。
|
|
答:(C)
|
|
主題與關鍵字:學習型組織、標竿學習型。
楊國安博士認為學習型組織是多類別的。他將組織進行學習的風格
(Learning Style) 區分為四大類型:
實驗型:第一類型的組織透過嘗試模索新構想進行學習,容許針對新的產品與流程進行實驗,新的觀念如同爆米花一般的不斷於組織中跳躍出來,3M、SONY是 這一類公司的代表。
獲取能力型:第二類型的組織則以鼓勵個人和團隊獲取新能力來進行學習,於策略上同時充分利用別人的經驗,而本身也不斷地進行新能力的探索,他們會花錢買下小公司以促進內部新產品的開發,或投資於訓練與發展以培養創新能力,Motorola 與GE是最典型的例子。
標竿學習型:第三類型的組織則透過觀摩其他組織如何運作,試圖加以採用,並將觀察心得應用於自己組織,以充分利用現有存在的實務作法與技術,韓國三星就相當強調這一類型的標竿學習。故選(C)。
持續改善型:第四類型的組織會持續不斷地改善過去的成效,於精通每一個步驟之後才會跨入新的步驟,他們通常強調高度的員工參與,透過QCC、TQM等活動來解決外部顧客及內部顧客所定義的問題,日本豐田汽車就是屬於這一類型的公司。
|
No. 330
|
下列何者不屬於專案組織的特性?
|
(A) 臨時性的動態組織。
|
|
(B) 開放性的團體。
|
|
(C) 人員之間少互動。
|
|
(D) 為特殊目的成立。
|
|
答:(C)
|
|
主題與關鍵字:組織概論、組織結構的平行分化、專案組織。
專案組織 (矩陣組織):
定義:專案組織係指為了處理或解決複雜而步確定的事務,由部門間臨時借調之特殊專業人員所組成的專案團隊。其特性 (特徵) 有以下:
臨時性的動態組織:專案組織具有相當彈性,所採用之專業人員係由臨時所形成之專案團隊,當任務完成時,團隊即解散,而成員亦歸返原來單位。
開放性的團體:專案組織係開放性團隊,成員數量隨專案性質與所需人力,可隨時增加或減少,因此專案組織是一開放性團隊。
人員之間互動頻繁:專案組織的成員因任務而結合,並且充分發揮集思廣益的團隊合作,因此成員間係基於平等之地位,彼此互相領導,更沒有上下隸屬關係,因此成員間交互行為較為頻繁,其溝通網絡更為複雜。故(C)為非。
為特殊目的成立:專案組織之出現通常是替代原來組織結構不能完成之功能或是組織目標,因而從功能部門或是產品部門的專家人力借調過來,試圖打破過去組織之間的本位主義,而以特殊任務之達成為主要宗旨。
|
No. 331
|
下列學者中被稱為行政學之父的是:
|
(A) 韋伯 (M. Weber)。
|
|
(B) 泰勒 (F. W. Taylor)。
|
|
(C) 賽蒙 (H. ASimon)。
|
|
(D) 威爾遜 (W. Wilson)。
|
|
答:(D)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基本概念、行政學之父、威爾遜 (W. Wilson)。
結論:公共行政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一般均以1887 年威爾遜 (W. Wilson) 發表《行政的研究》一文,認為此篇文章為行政的濫觴,威爾遜後世尊其為《行政學之父》。故選(D)。
|
No. 332
|
集體協商與下列何種發展有較密切的相關?
|
(A) 工會組織的發展。
|
|
(B) 資本主義的發展。
|
|
(C) 功績制的發展。
|
|
(D) 舉發弊端的發展。
|
|
答:(A)
|
|
主題與關鍵字:集體協商、工會組織的發展。
集體協商:
集體協商,係指勞工團體和雇主或雇主團體,針對工資、工時及其他僱用條件,以及勞僱間或勞資團體間之關係,透過談判過程以達成協議的一種勞資互動過程或制度。
廣義的集體協商涵括各種形式的勞資協商,但唯獨不含受僱者以個人身分和雇主所進行的協商,而勞方必須是以集體形式、透過代表為之。
此外,經前述集體協商過程所達成的協議,稱之為「團體協約」。
結論:集體協商與工會組織的發展有較密切的相關。故選(A)。
|
No. 333
|
下列何者不是民意的主要特性?
|
(A) 民意具多變性。
|
|
(B) 民意具普及性。
|
|
(C) 民意具複雜性。
|
|
(D) 民意具不一致性。
|
|
答:(B)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運作、民眾需求與支持、民意、民意的主要特性。
民意:係指某特殊人群在某段特殊時間,對某特殊公共事務所表示的意見。
民意具有以下數項特性:
1. 民意具複雜度。
2. 民意具多變性。
3. 民意具不普及性。故(B)為非。
4. 民意具不一致性。
5. 民意具不可靠性。
6. 民意具潛在性。
7. 民意具容忍性。
|
No. 334
|
下列何項不是系統組織理論的主要特徵?
|
(A) 組織是個有機體。
|
|
(B) 組織是個開放體系。
|
|
(C) 組織是個明確的層級節制體系。
|
|
(D) 組織為因應環境變化而有不同的種類。
|
|
答:(C)
|
|
主題與關鍵字:整合理論時期的行政學、系統理論。
系統組織理論:
組織是個有機體:
系統乃是規律化的交互作用或互相依存的事物之結合。此結合乃是為達成共同目的之整體。
系統係指部分與部分之間,及規律化活動之間的相互依賴,彼此影響所造成的一種結合體。同時亦指此結合體與外界環境的相互依賴關係。
組織是個開放體系:系統是一個有組織的統一體,由2個或2個以上相互依存的個體或構成體或次級系統構成;存在於其外在環境的高級系統之內,與外在系統之間有明確的邊界。
「熵」是一種「消耗」;「反熵」是一種「補充」。封閉系統因為和環境隔絕,自身的能源一定有消耗殆盡的時候;開放系統相反,因能與環境「相通有無」故能生生不息永續發展。
組織為因應環境變化而有不同的種類:系統的特性為,次級系統、整體觀、開放性、投入轉換及產出過程、系統界限、能源不絕、動態平衡、回饋、層級相連、分工合作、多元目標、殊途同歸。
結論:組織是個明確的層級節制體系是理想型官僚制度的主要特徵;而非系統組織理論的主要特徵。故(C)為非。
|
No. 335
|
系統理論主張系統達成目標的方法:
|
(A) 祇能藉由唯一最佳的途徑。
|
|
(B) 可經由多種不同的途徑。
|
|
(C) 只能由上級指定途徑。
|
|
(D) 祇能由下級以民主決策決定途徑。
|
|
答:(B)
|
|
主題與關鍵字:整合理論時期的行政學、系統理論、殊途同歸性。
殊途同歸性:系統可以經由多種不同的方法達成相同結果或目標。
結論:系統理論主張系統達成目標的方法:可經由多種不同的途徑,此即系統理論特性之一的殊途同歸性。故選(B)。
|
No. 336
|
任何組織皆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但它卻不必對所有的環境因素都加以反應,它也無法如此做,因為它只需選擇對其決策與運作特別有關因素來加以反應即可,這些因素就是特定環境因素,下列何者為特定環境因素?
|
(A) 文化環境。
|
|
(B) 天然資源。
|
|
(C) 教育環境。
|
|
(D) 服務對象。
|
|
答:(D)
|
|
主題與關鍵字:整合理論時期的行政學、環境理論系統、一般 (社會) 環境與特定 (任務) 環境。
環境系統理論:
環境理論系統,或稱「開放系統理論」,卡斯特與羅森威格認為組織是一個開放的社會系統,為一具有:目標導向、社會心理系統、技術系統、結構性活動的整合;而「環境」是所有組織系統的外在系統,兩者經由可滲透性之「界限」相互連繫,故組織系統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互動,要解決組織管理問題時,也須考量環境因素,分為:
一般社會環境系統:視組織系統界限外的所有事物,均為環境系統,其對組織的影響是普通的,屬最廣義的觀點共九項,其內容包括:文化環境、科技環境、教育環境、政治環境、法律體系、天然資源、人口特質、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國際情勢等。
特定任務環境系統:認為組織雖受外在環境影響,但卻只須選擇對其決策與運作有關的因素來加以反應,此「特定環境因素」包括顧客 (服務對象) 因素、供應者因素、競爭者因素、政治社會因素、技術因素。故選(D)。
|
No. 337
|
開放系統因與環境互通有無,並能生生不息永續發展,學理上稱為:
|
(A) 反熵作用。
|
|
(B) 移情作用。
|
|
(C) 情緒管理。
|
|
(D) 例外管理。
|
|
答:(A)
|
|
主題與關鍵字:整合理論時期的行政學、環境系統理論 (開放系統理論) 、反熵作用。
反熵作用 (Negative
Entropy):「熵」是一種「消耗」;「反熵」是一種「補充」。封閉系統因為和環境隔絕,自身的能源一定有消耗殆盡的時候;開放系統相反,因能與環境「相通有無」故能生生不息永續發展。故選(A)。
|
No. 338
|
在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下,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從「大有為」轉變為「小而美」,公共服務的提供也被認為需要考量市場機能效益,下列何者最能符合上述內容之描述?
|
(A) 意識型態的改變。
|
|
(B) 政治與經濟的互動影響。
|
|
(C) 公營事業的經營缺乏效率。
|
|
(D) 政府財政需要改善。
|
|
答:(A)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運作、組織再造、政府再造運動。
新自由主義反對國家對於國內經濟的干預。新自由主義強調自由市場的機制,主張減少對於商業行為和財產權的管制。新自由主義大力宣揚“三化”,此即,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結論:由於意識型態的改變,自1990年代起,公共管理的思潮有了極大轉變,其中奧斯本與蓋伯勒所倡議的「新政府運動」,影響了歐美國家的行政改革甚鉅;從而促使21世紀組織型態的變化,從權力控制走向權力分享,從封閉系統走向開放系統,而各國政府職能從無所不包的「大有為」政府,逐步轉向靈活彈性、快速應變的「小而能」政府。公共服務的提供也被認為需要考量市場機能效益。故選(A)。
|
No. 339
|
倡議公共行政可以扮演憲法的捍衛者,並且認為憲法授與公共行政某些模糊的彈性和裁量權,使之能夠維繫憲政程序,避免憲政僵局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失,這是下列那項的主張?
|
(A) 黑堡宣言。
|
|
(B) 新公共管理主義。
|
|
(C) 官僚體制。
|
|
(D) 企業型政府。
|
|
答:(A)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展望、新公共行政、黑堡宣言。
公共行政與憲法的關係:
黑堡宣言的倡議者主張公共行政可以扮演憲法的捍衛者。他們指出美國當代的政治語彙和政治符號與其憲法的立法精神大相逕庭。
盱衡現今的公共行政理論以及實務運作,似已淡忘了公共行政負有捍衛憲政精神的使命或者根本未能掌握公共行政的此一本質:
為了透過權力制衡以確保自由,美國憲法採取分權的設計,在行政首長、立法以及司法三個部門之間永無休止的爭鬥之下,公共行政乃是「非戰區域」,而公共行政人員則是可以在紛爭的各造之間扮演折衝的角色。
憲法授與公共行政某些模糊的彈性和裁量權,使之能夠維繫憲政程序避免憲政僵局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失。不過,公共行政處理憲法上的模糊性和運用裁量權時,應該恪遵憲法中所宣示的誓約、公務改革的傳統以及歷史經驗。前述所謂「誓約」蘊含神聖的寓意:公共行政的內涵不論在歷史上、實然面還是應然面,均為行政人員和其所服務之對象所同意;公共行政有能力服務公眾、促成公共利益並且維護民主的治理程序;前項所提及的能力,受到憲政傳統、法律以及人類歷史的約束。
結論:倡議公共行政可以扮演憲法的捍衛者,並且認為憲法授與公共行政某些模糊的彈性和裁量權,使之能夠維繫憲政程序,避免憲政僵局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失,這是黑堡宣言的主張。故選(A)。
|
No. 340
|
下列那一項敘述符合公共行政的定義?
|
(A) 與公眾有關的事務,須由政府或公共團體來處理者。
|
|
(B) 以私法為基礎的管理科學與藝術。
|
|
(C) 以保障特定團體或個人的利益為目的。
|
|
(D) 從事公共行政的人員必須具備公務人員任用資格。
|
|
答:(A)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基本概念、行政的意義、行政的公共性觀點。
公共性觀點之行政意義:認為行政人員應關注公眾的需求與願望,積極發揮績效、回應與前瞻三種角色功能。
在民主體制運作中,行政應具有「效率」、「回應」及「前瞻」三種角色功能,並且可以將行政的涵義,歸納如下:
(1) 與公眾有關的事務,須由政府或公共團體來處理者。故選(A)。
(2) 涉及政府部門的組織與人員。
(3) 政策的形成、執行與評估。
(4) 運用管理的方法 (計畫、組織、領導、溝通、協調、控制等) 以完成政府機關的任務與使命。
(5) 以公法為基礎的管理藝術。
(6) 以達成公共福祉與公共利益為目的。
|
No. 341
|
依據亞當斯 (J. S.
Adams) 的公平理論 (Equity Theory),當員工本人的「結果與投入比率」低於參考對象的「結果與投入比率」,而產生不公平的知覺時,他可能會採取何種作法?
|
(A) 設法減少結果。
|
|
(B) 改換其他情況較差的參考對象。
|
|
(C) 增加自己的投入。
|
|
(D) 要求主管增加參考對象的薪資。
|
|
答:(B)
|
|
主題與關鍵字:修正理論時期的行政學、激勵理論、亞當斯的公平理論。
公平理論:又稱社會比較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 (J. S. Adams) 提出來的一種激勵理論。該理論側重於研究工資報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對職工生產積極性的影響,指出員工的激勵程度來源於對自己和參照對象的報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觀比較感覺。
公平理論的基本觀點是,當一個人做出了成績並取得了報酬以後,他不僅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絕對量,而且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相對量。因此,他要進行種種比較來確定自己所獲報酬是否合理,比較的結果將直接影響今後工作的積極性。
橫向比較:
令,員工本人的「結果與投入比率」= OP/IP;再令,參考對象的「結果與投入比率」= OC/IC。
只有OP/IP = OC/IC時,他才認為公平。
若OP/IP < OC/IC時,他可能要求增加自己的收入(增加OP) 或減小自己今後的努力程度 (減少IP),以便使左方增大,趨於相等; 第二種辦法是他可能要求組織減少比較對象的收入 (減少OC) 或者讓其今後增大努力程度 (增加IC) 以便使右方減小,趨於相等。 此外,他還可能改換其他情況較差的參考對象,以便達到心理上的平衡。故選(B)。
|
No. 342
|
從廣義的角度來說,「行政」一詞所指意義為何?
|
(A) 政府的行政部門所管轄的事務。
|
|
(B) 整個政府 (包括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各部門) 各公務機關推動政務所採取的一切作為。
|
|
(C) 專指行政與立法部門推動政務的相關作為。
|
|
(D) 特指各地方政府公務機關推動政務所採取的一切作為。
|
|
答:(B)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基本概念、廣義的行政定義。
張潤書教授指出行政學又稱公共行政學,其認為欲瞭解行政學的意義,必先解釋「行政」一詞的意義。簡言之,「行政」就是公務的推行,整個政府 (包括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各部門) 或各公務機關推動政務所採取的一切作為,如何使之有效推行,即是行政 (也是最廣義的解釋)。故選(B)。
|
No. 343
|
一般泛指「將事情完成的藝術」(The Art of Getting Things Done),是賽蒙 (H. Simon) 對以下何者的定義?
|
(A) 政治。
|
|
(B) 行政。
|
|
(C) 管理。
|
|
(D) 法律。
|
|
答:(B)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基本概念、賽蒙的行政定義。
公共行政實務與人類政府組織的歷史一樣久遠,然作為一門學科而言,行政學可說是晚近的產物,百餘年來,行政學在各種學科與潮流的衝擊影響下,不但發展為一門相當獨立、自主性的學科,而且在研究的內容與途徑上,也有相當多元的發展。
賽蒙在《行政行為》一書中開宗明義的說:所謂行政,泛指「將事情完成的藝術」。再依羅聖朋在其《公共行政:管理、政治與法律在公部門中的瞭解》一書中,將公共行政者界定為:使用管理、政治和法律的理論與過程,以
實現國會、總統和司法部門的命令,來為社會整體或部分提供管制與服務。故選(B)。
|
No. 344
|
現代政府要扮演3R角色,下列何者不在3R之內?
|
(A) 回應民眾的需求 (Responsive)。
|
|
(B) 代表民眾的利益 (Representative)。
|
|
(C) 改革現有弊端 (Reform)。
|
|
(D) 負責完成所應執行的任務 (Responsible)。
|
|
答:(C)
|
|
主題與關鍵字:公共行政、政府的3R角色。
一個有為、有效的政府應具備三項特性「3R 角色」:
回應民眾的需求 (Responsive):政府必須適時的、充分的回應民眾的需求。
代表民眾的利益 (Representative):政府的作為必須代表大部分民眾的意願及利益。
負責完成所應執行的任務 (Responsible):政府須竭盡所能負起應盡的責任。
結論:現代政府要扮演3R角色,改革現有弊端 (Reform)不在3R之內。故(C)為非。
註:另外可再加2R,而成5R:
可靠性 (Reliability):政府的措施必須具有執行可靠性,讓民眾對政府具有信心。
務實性 (Realism):政府任何作為均應實際可行,而能達成目標。
|
No. 345
|
學者常形容行政學是一門「借用的學科」(A Borrowing Field),其主要原因為何?
|
(A) 行政學的研究成果日新月異,常常被其他學科所引用。
|
|
(B) 行政學缺乏獨立存在的價值,應該納入政治學的範疇。
|
|
(C) 行政學具有濃厚的科際整合色彩。
|
|
(D) 行政學以財務行政為核心,政府預算和公共借貸是最關鍵的行政議題。
|
|
答:(C)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基本概念、借用的學科。
結論:借用科學,意指一個學科未具獨立存在的價值,其知識係借用其他相關學科的理論或方法,學者常形容行政學是一門「借用的學科」,其主要原因在於行政學東借西借,具有濃厚的科際整合色彩。故選(C)。
|
No. 346
|
下列何學者於西元一八八七年發表「行政研究」(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一文,認為行政是可以單獨研究的學問?
|
(A) 泰勒 (F. W. Taylor)。
|
|
(B) 古德諾 (F. Goodnow)。
|
|
(C) 威爾遜 (W. Wilson)。
|
|
(D) 懷特 (L. D. White)。
|
|
答:(C)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基本概念、威爾遜 (W. Wilson)。
結論:公共行政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一般均以1887 年威爾遜 (W. Wilson) 發表《行政的研究》(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一文,認為此篇文章為行政的濫觴,威爾遜後世尊其為《行政學之父》。故選(C)。
|
No. 347
|
下列那一項議題在行政學之早期未受重視,但近些年來卻成為很受重視的新興議題?
|
(A) 政治的。
|
|
(B) 法律的。
|
|
(C) 管理的。
|
|
(D) 倫理的。
|
|
答:(D)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基本概念、行政倫理。
行政學是涵蓋政治、管理、倫理三個層面,而為一專業或領域,如兼顧三者而融會貫通,正是行政學跳脫「借用性科學」,而蛻變為獨立自主、自創的「學術識別系統」。
而就行政學發展的過程而言,行政倫理係晚近公共行政學,隨著「後行為科學」的興起,才備受重視的一個主題,尤其是在新公共行政和黑堡宣言的倡導下,使得此一規範性主題更形彰顯。故選(D)。
|
No. 348
|
強調「行憲」比「制憲」更為困難,大力主張公共行政應脫離政治學而獨立研究的學者為:
|
(A) 威爾遜 (W. Wilson)。
|
|
(B) 古德諾 (F. Goodnow)。
|
|
(C) 懷特 (L. D. White)。
|
|
(D) 韋伯 (M. Weber)。
|
|
答:(A)
|
|
主題與關鍵字:行政學的基本概念、威爾遜 (W. Wilson)、行憲比制憲更為困難。
結論:威爾遜 (W. Wilson) 於1887
年曾言:『行政領域就是企業領域,它應遠離政治的爭鬥』以及『行憲比制憲還要困難』兩句話均指『行政應自政治分立出來,以類似企業的管理方法來經營憲法』以及『行政學之研究應脫離政治學之範疇,而成為獨立研究之學問』。故選(A)。
|
No. 349
|
行政學能夠成為一門獨立研究的學科,與其他學科有所區別,其關鍵原因為何?
|
(A) 新公共服務學派之影響。
|
|
(B) 大政府主義之盛行。
|
|
(C) 「小而美政府」理念之落實。
|
|
(D) 公共性之本質。
|
|
答:(D)
|
|
主題與關鍵字:公共行政之公共性、公共性論述的Frederickson觀點。
公共性論述的Frederickson觀點:公共性是民主行政的靈魂。
公共行政的學者費德瑞克生 (Frederickson) 在其所著《公共行政精義》一書中,提出公共行政中的公共性一般理論之要件。他認為公共行政中之核心要旨,應是追求「公共性」,而所謂公共性的基本理念,就是實踐公共利益。但是公共利益的價值具有模糊性、抽象性及不確定性,其意義隱誨難明,同時也指涉我們如何看待他人、觀照世界、發展自我意識之關懷能力。因此,行政學能夠成為一門獨立研究的學科,與其他學科有所區別,其關鍵原因在於公共性之本質。故選(D)。
|
No. 350
|
強調自然而準確的分工方式,確定的事權分配,以及輕重緩急的先後次序等之要求,是屬於傳統行政理論中的那一項重要原則?
|
(A) 計畫化。
|
|
(B) 協調化。
|
|
(C) 系統化。
|
|
(D) 標準化。
|
|
答:(C)
|
|
主題與關鍵字:傳統理論時期的行政學、科學管理、科學管理的五大原則。
科學管理的五大原則:
系統化:是一種自然而準確且有條而不亂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包括:「確定的事權分配」、「輕重緩急的次序」、「適當安排事物的場所」。故選(C)。
計畫化:所謂計畫,就是指有準備、有打算、有遠見而言。事前作周密的審度,詳為設計;知而後行,謀定而後動。
效率化:所謂效率化,就是以最經濟的手段獲致最大的效果。
協調化:是要一個工作機關的各個構成部分和人員相互間都有密切的分工合作,且協同一致、異事同功,建立為完整統一的有機單位,脈息相通,休戚相關。
標準化:乃是處理一切事務均依據一定的標準或事實,客觀冷靜、就事論事、實事求是,且須以準確的方法、數字或圖表表現出客觀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