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3



《愚蠢之人的三個特徵》 

鬼谷子說過:愚蠢之人的三個特徵,十拿九準,真的要適當遠離: 

第一個特徵,驕傲自負。這種人,「滿腦子都是自己」不愛與他們認為較低等的人互動,或對一般人喜愛的事物看不上眼,這種人,「自負又膚淺」不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總是認為他們自己是對的。這樣的人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和片面,做事往往會失敗。因為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視角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也不同,多聽取別人的意見,才能避免犯片面性的錯誤。這種人盲目地自信,不僅會錯漏百出,也會讓人很嫌棄。我們要遠離這種人,因為這種不好的思維習慣會傳染給他身邊的人的。 

第二個特徵,沒有口德。沒有口德,就沒有品德。做人誠信才是立世之本。而一些沒有口德的人,在人前是一套,在人後又是另外一套。做人兩面三刀,這種人是很難融入團隊的。在他身邊的你就是傳說的出氣筒或者炮灰,基本這樣的人與人交往都是有目的性的,你和這種人交往,會活得很累。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來獲得他們應得的利益。他們不會考慮別人的利益,他們以利益為重,所以,他們也不可能擁有真心的朋友。所以,人們都不會搭理這種人,大家都知道知道與狼共舞無異於自掘墳墓。 

第三個特徵,尖酸刻薄之人。這類人的外部特徵往往會表現得十分小氣,說話極其刻薄難聽,不會為別人著想。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總喜歡斤斤計較,行為處事也是以自我的利益為中心。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個個體,既有自我性,也有社會屬性。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就會處處碰壁,畢竟誰也不會想要有一個自私自利的朋友在自己身邊。這種人,遇事往往無理也會搶三分,得理就更不饒人,一件小事會掛在嘴邊好長時間,不會給身邊朋友留面子。這種人,我們也是要遠離的。

《閹雞趁鳳飛,鳥鼠泅過溪猴行躡跤尾。》

閹雞趁鳳飛:不自量力。
鳥鼠泅過溪:人人喊打。
猴行躡跤尾:嗚呼哀哉。

高級外省人 vs 低級閩南人】第一篇 - 緒

Let no man pull you so low as to hate others.
不要讓任何人把你拉低到恨他人的地步。

中原泛指黃河和長江之間的一片廣大富庶的平原,這裡緯度適中、四季分明;這裡更是地大物博阜民豐、乃魚米之鄉、千府之國之人間仙境也。自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以降,五千年以來漢民族的先民即據此為根,汲汲戮力耕耘。這裡文風鼎盛,自古以來即是人文薈萃之地而有傲視群倫、舉世無雙漢文化之底蘊。雖偶受北方一群惡狼之干擾,京都由西向東遷徙,卻益發蓬勃發展,西起長安、洛陽、許昌、開封以至於大都,無不欣欣向榮,異族雖二度佔有此地卻反被博大精深的漢文化所同化。自古以來鄰國來朝貢學習者絡繹不絕,漢人無不以禮相待。此乃漢民族之自信也,此即老子所言:「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兮。

然者甲午一役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而簽下辱國喪權的馬關條約,其結果給漢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清廷此時已是迴光返照的帝國,卻不思己之腐敗,將日本的侵略行徑訴之於民,激化人民對日仇恨。清廷把自己的無能灌之於人民,拉低到恨他人的地步,遂造成人民普遍性的自卑感,大漢民族何其偉大,若非自身墮落,誰能侮之?嗚呼哀哉!漢民族何時能風華再現展現該有的「大」自信不再仇外?


閹雞趁鳳飛:不自量力。
鳥鼠泅過溪:人人喊打。
猴行躡跤尾:嗚呼哀哉。

高級外省人 vs 低級閩南人】第二篇 - 侯門伸四海,你兄我弟黑白來。

第一位從大陸沿海移民到台灣的漢人到底是發生在何時,恐怕已不可考。不過,從歷史的記載來看,史上首次漢人來台大移民,應該是發生在明朝崇禎年間(1628年-1644年),主事者則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移民來台主要地點在今天的台南與嘉義。此時期正與荷西統治時期(1624年-1662年)重疊。不過,荷蘭人在臺灣的統治畢竟是剝削式的統治,當然不會對台灣有任何重要的建設或貢獻,但亦無重大的劣跡可述,僅留一首膾炙人口的「安平追想曲」供後人緬懷。然則該曲所描述的時空背景卻頗受爭議,換言之,荷西時期僅僅是鄭成功奠基台灣的一個墊腳石罷了。明鄭時期(1662年-1683年)雖短短21年,卻是漢人在台立足的關鍵時期。清治時期(1683年-1895年)大清雖領有臺灣,但剛開始對臺灣並無強烈的領土野心。部分官吏認為「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倒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因此皇帝有意放棄臺灣,後因率兵攻臺的將領施琅力爭,才將臺灣併入大清帝國之版圖。大清統治臺灣長達212年儘管其最後並未放棄臺灣,但早期對臺灣仍採取「為防臺而治臺」的消極態度,而有所謂的禁渡措施,此措施主要在於禁帶家眷,導致臺灣男女人口比例失衡,大量無業的單身男子(被稱作羅漢腳)遊手好閒,使社會治安敗壞,械鬥頻傳。因此,大清統治台灣後,「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可見大清治理台灣之無能。1786年乃有震驚大清帝國,十八世紀亞洲最大民變,林爽文事件之發生。若非當時台灣內部的既得利益者以「平亂」之名協助當朝官員,否則台灣早在三百多年前已經是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就我個人而言,林爽文並非當朝者所稱的叛亂分子而是英雄;而那些被乾隆稱之為「義民」者乃「抓耙子」之流。這是台灣人終難擺脫後來被日本和國民黨殖民的宿命。我無意贅述日治時期及蔣家統治時期之來由,僅以簡單之事例、圖例來闡述統治者因心態之不同所導致迥異之治理效果。

1895年,台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之後,台灣交由國民政府統治,一直到2000年為止。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400年來最重要的時期也許是日本統治台灣的51年期間。在具有驚人效率的台灣總督府的管理之下,台灣從一個落後的傳統經濟,改頭換面變成一個具有現代化本質的農業經濟。日本人的基礎建設奠立了台灣長期發展的根基。根據資料顯示,日治台灣的小吃攤連花枝都有賣喔,半夜兩三點都還有開。另外,日治時代台灣還有百貨公司、電梯小姐、車掌小姐。日本統治台灣50年,進行了神奇的福爾摩莎的現代化工作。他們建設了義務教育制度、建造鐵路穿越清治時期無法進入的地區、建設漂亮的建築然後開始快速的工業化。他們想把它合併進日本而非只把它當作殖民地。因此,鼓勵日本人與台灣人通婚。戰前在東方是少數糧食生產過剩地區之一。人民生活與China比較的話是奢華的(lived in luxury),甚至在他們的茅屋內都有電。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國民政府軍事接管臺灣。因國民政府接管官員貪污腐敗問題嚴重、軍隊紀律敗壞、濫印鈔票導致惡性通貨膨脹、失業問題嚴重,台灣行政長官陳儀本人大權獨攬。政府藉由統制經濟的實施,透過專賣局與貿易局壟斷台灣的經濟命脈、扼殺民間工商企業界的商機,還將台灣的各種民生物資運往中國支應中國內戰,導致台灣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終至民不聊生。累積了龐大的民怨之後,導致在1947年初,爆發史稱「二二八事件」的軍民衝突。國民政府增援兵力抵台鎮壓,後續還有清鄉行動,許多與事件無關的台籍菁英與百姓無故被殺害,或逮捕之後不經審判而被監禁、處死或就此失蹤。此事件揭開了19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高壓的序幕,並埋下後來族群對立態勢與台灣獨立運動的種子。

無論是日治或國民政府統治皆是對台的殖民統治。但二者差異頗大。其關鍵在於統治者心中是否存在著「本土意識」。不論國民黨再怎麼硬ㄠ解釋,史觀之下已無所遁形。所幸之後周邊國家陸續爆發韓戰及越戰,美軍急需以台灣作為後勤補給之基地,也因此適時地挽救瀕臨崩潰的台灣經濟。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則失去代表權而被逐出聯合國。國民黨至此終於醒悟,深知反攻大陸已經是「阿婆生子 - 真拼呢」在無望之餘,國民黨已意識到再不立足於台灣將死無其所。 1972年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後,實行「革新保台」政策。在組閣時積極起用李登輝等本省人,以期化解省籍矛盾,開始部分推行本土化。

李登輝在「催臺青」政策下,繼任中華民國總統及中國國民黨主席以後,因內部有中國國民黨黨內主流與非主流之二月政爭,外部又因甫解除戒嚴而開放黨禁,地方出現有黑道背景的人士開始參選各級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使得「黑金政治」以及「台灣地方派系」迅速在當時政壇發展成形。不少黑道背景的人士「漂白」以謀求「保護傘」,利用在地方的強大財力當選。在任時,利用職位為自己「護航」,造成當時臺灣政治混亂。最受矚目者如涉及多起議會暴力與議會外相關案件的無黨籍立法委員羅福助,其他著名的例子包括均為國民黨籍的屏東縣立法委員郭廷才、臺中市立法委員顏清標、屏東縣議長鄭太吉、屏東縣縣長伍澤元、嘉義縣議長蕭登標、彰化縣議長白鴻森與副議長粘仲仁等等。結果使得大眾對執政的國民黨失去信心,也是在執政55年的國民黨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失去執政權的原因之一。部分人士認為李登輝和他所重用的宋楚瑜、連戰、劉泰英、蘇志誠等人皆對不當之政商網絡負有無可推卸的責任。因此李登輝背負著「黑金教父」之稱。當時民間流傳一句諷語:「過高屏溪,殺人無罪。」真正是:「侯門伸四海,你兄我弟黑白來。」



《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一再更改的人生夢想 - 足球之夢》

我大女兒身高約170cm,兒子184cm,小女兒173cm。以基因而論,我本人應該不矮,但生平最佳紀錄是在當兵之時,當體檢時,護士報知169.7cm,我當場頗有怨言,直嗆護士說:「你不會四捨五入嗎?寫個170會死嗎?」耿直的護士不為所動。換言之,我的身高一生中從未超過170cm,這件事到了老年仍耿耿於懷,在二年一次的定期健康檢查之時,我做了點弊,護士竟報出我難以置信的173cm並記錄在報告中。我體重幾乎都維持在59-69之間,最佳體態也是在當兵之時。我一直自認為上身長、下身短,最主要在於小腿粗短肌肉結實而難以顯露修長之美,其元凶乃年少時「愛踢足球」所致。記得當年讀北商之時,竟為了七顆西瓜的賭注,冒著夏日傾盆而下的西北雨,踢滿整場的90分鐘大戰,也滿足了在白樓頂上一旁觀戰的男女同學們,其中我總盯著一位至今我仍然記得其名叫蘇由美的女同學的目光,賽後我竟然獲得她的青睞讓我陪同其坐公路局回家,天啊!她家可是遠在二個小時車程的桃園龜山坪頂苦苓林,但我樂此不疲卻也僅止於此。以當今台灣的足球風氣而言,您很難想像,
1950 - 60年代,與今日以棒球與籃球為主要運動的台灣不同,當時素有「遠東足球王國」之稱的台灣,將足球視為重要運動項目。在港華國腳李惠堂的領軍之下,叱吒遠東足壇,記得有一年在敦化北路台北綜合體育場舉辦錦標賽,現場擠滿觀眾,容量約二萬之譜卻擠進二倍有餘,水洩不通猶難形容其瘋狂程度,像我這種能飛簷走壁的矯捷身手,居然被卡在入口處,不得其門而入,國民喜愛足球的狂熱程度乃一生僅見。因此當年的春秋大夢是:「在世界盃踢球」。

年輕時敢拚肯衝,大半時間皆耗在運動場上,曾經是國家青年足球預備隊之一員,職司右前鋒,就是當今所謂的 7 號球員,然而運動員敢拚肯衝難成大器,仍須有頭腦和天賦方堪大任,受限於運球能力不足,經常受騙於對手的假動作而失誤。就像打桌球一樣,我打過省運堪稱有一定的水準,然而退伍之後,在某一家桌球館對賭一場友誼賽,賞金大約在一千元左右,而對手又是女生,一開始我滿懷猶如「桌頂拈柑」的自信,然而對手以犀利的削球不疾不徐地回應我的強扣猛拉,0:5落後之後,我內心浮現不安,再也無力回天,當年的桌球是採「21球制」,我一分未得,僅僅獲得對手的2球失誤,而以2:21慘遭屠殺。此役對我一生的影響至深且鉅,從此不再置身運動比賽,心不甘情不願地做個上班族。此時的我只能將春秋大夢改成:「在世界盃當個觀眾」。

我是一個典型的「不滿族」既不務實,又不切實際的想法充塞全身。昨晚悶熱難耐,上頂樓納涼,不意卻待了幾近二個小時,思維開始不甘寂寞。假想自己是台積電業主,想將一年的資本支出 - 440億美元成立一個台灣足球發展基金,並將此基金化為「活水」,在台大水源校區或北大成立體育系,專責培養國際體育人才,包括球探、行政團隊、教練團隊及優秀運動員之養成,採向下紮根以期源源不絕,並在適當的交通區域設置科技化的足球、棒球二用館...等等,空思夢想的點子,頓時充滿腦際,什麼...AI停車場、VR訓練軟體、監督機制、退場機制、連Meta神經元的概念都跑出來了,真正是:「無彼種尻川,欲想食彼種瀉藥。」換言之,此時的我已將春秋大夢擬化為:「在世界盃夢裡低訴,訴說著地老和天荒」。


【高級外省人 vs 低級閩南人】第三篇 - 被驅趕而東竄的外省人,算是高級嗎?

【日語演唱的台北市民歌】

劍潭の峰をはるかに仰ぎ.......遠眺劍潭峰。
融和を誓へる古城のほとり...在一座誓言融合的古堡岸邊。
ああとこしへの圓舞の和樂...隨著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
ここに島都の姿ぞ躍る..........島都的樣貌在這裡跳躍。
臺北 臺北 吾等の臺北......台北、台北、我們的台北。

【1946年的台北市民歌】

溫暖的陽光下。
依然矗立著斑剝的古城門。
它好像對我們告訴。
劉壯肅公的功績猶存。
臺北,臺北,我們的臺北。

在我還沒出生之時,台北城侷限於五個城門之內,小於目前中正、萬華二區之範圍。臺北府城西門是由艋舺豪商集資贊助建立,故是臺北城門中建得最為雄偉。光緒八年(1882年)開始興建,光緒十年(1884年)完工。門址位於連結艋舺商圈和城內交通的交通要衝,地方人士取「寶物成就」之意,取該門為「寶成門」。 1905年,日本政府以實施市區改正計畫與修築鐵路為由,拆去西門與其城牆。此舉引發民眾悲憤填膺,之後再也無人敢提拆牆門之議,可見民意之偉大,遂保全其他四個城門至今,阿彌陀佛,善哉! 2018年冬,寶成門新碑重立,其上有寶成門模型,碑文如下:「臺北府城興建起工於清光緒五年(公元一八七九年)正月,至八年(公元一八八二年)三月告竣,壁、垛合高一丈八尺,寛一丈二尺,周圍總計一千五百零六丈,呈長方形。設五門,東名景福,北曰承恩,西號寶成;南門有二:一稱麗正,俗稱大南門;一稱重熙,俗稱小南門。民國前七年(公元一九零五年),日本當局藉口實施市區改正計畫暨下水道敷設,限期折除城垣,寶成門當其衝,首遭殃及。其它四城門經有識之士奔走挽救,倖獲保全。艋舺紳商以寶成門係彼等捐眥所造,遽蒙浩劫不勝憤惋。名士洪文先有詩記之曰:「人奴骨相漫評論,眼底乾坤尚覆盆;饒有一腔忠憤氣,朝朝來弔寶成門」。門之舊址在碑正前方二十公尺處,雖無殘跡,而其嶒嶸氣象尤宛然在目也。 」

1950年代的老台北市民皆以淡水河以東、基隆路以西、新店溪以北、基隆河以南之範圍為台北市轄區。超出此範圍皆稱「下港」,此乃具貶意之詞,可見今日台北之所以被戲謔為「天龍國」其來有自。一府、二鹿、三艋舺,足見台北之開發乃由緊臨淡水河,方便通商之口岸開始的,艋舺盤據河口要端且由西往東腹地廣大,因此,大稻埕以迄艋舺乃繁榮昌盛、人車鼎沸與東區之荒蕪實有天壤之別。您很難想像,當今歌舞昇平、燈紅酒綠的溫柔鄉 - 林森北路六條通,舊稱九台街,包括昔日極樂殯儀館之舊址;您也不知今日信義區的台北市政府乃當年我讀高中時的軍訓課靶場...等等。

二戰後的舊金山和約,僅述明:日本放棄台灣、澎湖,並未決定主權歸屬。因此1949年蔣介石把200萬中國軍人及眷屬帶來台灣逃難,是沒有法源依據的,當時台灣的國際地位是二戰55個同盟國對日本的戰利品,蔣介石奉盟軍麥克阿瑟的一般命令第一號,來台協助辦理「受降」,這群中國強盜卻直接強佔了台灣、澎湖。這種「軍事佔領」行為,違反戰後55個同盟國的「住民自決」原則,這種侵略行為,廣受國際譴責。然而手無寸鐵的台灣住民僅能被迫收留這批被共產黨擊潰的「武裝難民」。終戰之初,台灣人口僅600多萬人,驟然徒增這200萬窮兇惡極的流亡軍寇,不但在心理上備受折磨,200萬的吃喝拉撒睡當然嚴重排擠台灣住民的經濟生活,因此台灣遂陷入「全體赤貧」的深淵窘境。

當然,即便蔣介石擁有武裝,想一意孤行強佔台北西區原有的富庶之地,亦非難事,但勢必引起激烈的抗爭而曠日廢時,難以解決迫在眉睫的安置問題。全省其他地方之安置方式我不知道,僅能就我親眼所見述之。最常見的就是,強行在小學校挖一壕溝,一邊是學校,另一邊則是軍營,於焉軍寇搭營為帳、埋鍋造飯,凡十數年。其他非軍人之流亡人士則自行往東遷徙自謀生路。蔣氏王朝除軍事統治之外更在資源分配上以極盡不公平之能事方便這些外省難民,例如,公務人員以「省配額制」進用、入學考試更是採荒謬的加分制...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其罪行罄竹難書,遂揭開了日後「省籍情結」的序幕,並養成一堆恐龍法官、金融幫...等等至今仍綁架台灣進步的頑劣分子。

小時候最常聽長輩一句告誡的話:「看到外省兵阿,緊走!」至今言猶在耳。我不知道這些自稱「高級外省人」是怎麼想的?我大概也是「被國民黨洗腦者」之一,其實腦海中並不存在著所謂的「省籍情結」,但既然這些人已經仇恨到連「低級閩南人」都脫口而出,我不得不將我們這些「低級閩南人」內心的認知,一吐為快。選舉在即,藍綠地盤充斥耳際,台北號稱藍大於綠,君不見,沿著昔日繁榮的淡水河、大漢溪的大同、萬華、三重、蘆洲...等等屬綠盤;往年荒蕪之地的大安、信義、文山、永和、中和...直到新店則是藍的發紫。這顯然是一種由西向東、由繁榮到荒蕪「驅趕」現象的結果。那麼,被驅趕而東竄的外省人,算是高級嗎?


台灣不論藍綠(紅白)到處充滿「投機分子」因為利益所趨,比例更高了。尤其國共合流之後,對岸中國的利誘更大,他們過去可以跟著蔣介石、蔣經國喊反共,現在也可以跟著馬英九親共。這群趨炎附勢的投機黨員在台灣混跡於「各級民意機關、政府機構」,成為台灣是否會被中共政權併吞的關鍵所在(抄錄)。

《蔣萬安將有驚無險,林佳龍可能小輸,民眾黨可望贏得唯一的一席》
《其他,乏善可陳,維持現狀居多》

台灣選舉一向把持在既得利益者手上,乏善可陳,維持現狀居多,除了2004年總統大選,選前連戰和宋楚瑜這一組,聲勢浩大、大咖雲集,媒體、朝野一片看好之下,可謂勢在必得,不意卻以不到3萬票(0.23%)的微小差距,被陳水扁逆轉勝。另一場精彩的戰役則是2018的高雄市長選舉。選舉起步之時,韓國瑜原意在台北市長寶座,卻在黨內傾軋之下,被放生到高雄,從支持率個位數起跑卻一路颳起韓式旋風,不但最終以15萬票的差距大勝,還激起外溢效應,使得國民黨以15:6的席次痛宰執政的民進黨。

2022九合一地方選舉在即,然則眾多選將志在2024的布局,因此,2022必然掀不起激情之漣漪,除了下列三區「可能變動」之外,其他,乏善可陳,以維持現狀居多

1. 台北市:綠營的優勢僅止於北投、士林、大同、萬華等區;相較於藍營盤勢之大,誇張一點來說,僅以大安、文山就足以輾壓。因此蔣望安的佛系戰法,在戰略上並無錯誤,過多的攻擊反會引來激情而不利戰局。陳時中雖因疫情而擁有高知名度,卻也因此惹來民怨,而累積無論藍綠皆有的仇恨值。陳時中長期窩在自己的同溫層「走跳」鮮少往東區查勘,故本身及其選戰幕僚在「三角堵」成形之下滿懷信心,類似2004年連戰、宋楚瑜那一組人馬一樣,大咖雲集,一付勢在必得的模樣。其選在霞海城隍廟作為起手式,雖無不可,但若是真有信心,大可由國父紀念館或中正紀念堂起跑,一定會嚇壞一票藍營的支持者,這才是大開大闔的高明戰術。蔣望安的佛系戰法仍應持續,不可因與論批評而改變戰略墜入「逼上梁山」的騙局之中。但可改變戰術,既然對手戲謔佛系戰法,則大可展現胸襟,每天穿著佛衣合十穿梭在大街小巷,藉以嘲諷對手,但手法必須細膩而不露「矯情」痕跡。其實三位潛在的候選人「最近」大部分皆在西區「走跳」,這已經對陳時中非常不利,因為黃珊珊在西區所能挖到的綠營選票,正足以彌補其在東區所能吸走的藍營選票,因此蔣萬安將有驚無險低空掠過,陳時中將面對一場「空笑夢」而莫明所以。

2. 新北市:林佳龍從小就展現其強烈的企圖心「志在總統」且學識能力俱佳(耶魯政治學博士),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擘劃其格局亦符大將之風,就看其命格是否有帝王之尊了。侯友宜雖深受恩恩案之折騰而備感壓力,然其人自2010擔任副市長起,已在地深耕十年有餘,其所築起的人脈及既得利益者,可謂牢不可破。此次雖無韓流的加持而可大勝幾近30萬票,但勉力守住池城斷非難事。林佳龍若能以小輸收場(<5萬票),則堪稱猛將,也勢必為他自己累積入主總統府的能量。

3. 新竹市:高虹安可望為民眾黨贏得唯一的一席,因無關大局,故不贅述其理由。

註:

1. 台中市雖無啥政績可言,但盧秀燕長袖善舞身段柔軟,蔡其昌溫吞之個人素質斷非盧秀燕之敵手,不超過2018的敗選票數已屬萬幸。

2. 林智堅雖墜入論文門而被K得滿頭包,但鄭文燦為了自己2024的門票勢必使出全力輔選,加上對手張善正戰鬥力薄弱,因此桃園一局綠營將可驚險過關。

3. 2024若侯友宜權欲薰心而強栽禁果,則無疑會是韓國瑜2.0版。藍軍以朱立倫再度出馬應戰之機率最高,其人雖企圖以「親美和中」路線來改變人民對深藍「舔中」的厭惡,但選民對其個人能力有限的刻版印象已根深蒂固,故難成大器。換言之,若非意外,綠營續掌政權的機率頗高。賴清德、鄭文燦、林佳龍所形成的「網內互打」精彩可期。


《台北講古》第一篇 -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和我的出生地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建於大清咸豐六年(1856)。今址為迪化街一段61號。供奉城隍老爺。廟內所祀神明,今以月下老人最具人氣,婚姻大事有求必應,與大稻埕慈聖宮、大稻埕法主公廟並列為大稻埕三大廟宇。 

【我的出生地 - 涼州街徐外科】1945年日本國戰敗,日籍台灣人身家性命危殆,我母親獨自攜二幼子搶搭最後一班船由廈門渡過黑海溝返回台灣,隔年以餘罄在大稻埕經營「錢櫃」謀生。越二年爆發「二二八事件」,隔年我在大稻埕涼州街徐外科出生。註:陳時中部長以出生地為起手式宣布選戰開跑,並以成長地萬華龍山寺為第二站。但略為不同的是,我年紀稍長,出生地大稻埕,成長於西門町;陳時中部長則本籍高雄,而我是老台北人。

《台北講古》第二篇 - 台北舊市區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1920年進行行政區劃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個市街為基礎,設立臺北市,1938年進一步將松山併入臺北市。 1945-1956 設有城中、延平、建成、大同、中山、松山、大安、古亭、龍山、雙園等10區。這是我比較熟悉的台北舊市區。大致上,以淡水河以東、基隆路以西、新店溪以北、基隆河以南之範圍為台北市轄區。與其說這是政府劃定的; 不如說這是我母親對我設定的「走跳」界線。這條界線對我而言比聖旨還大,我始終不敢跨越一步。幼年時我騎著一台幸福牌腳踏車,幾乎穿梭每一條大街小巷,但一到基隆河附近,例如覺修宮、劍潭、辛亥隧道...,我隨即掉頭。因為母親曾經說過「土匪頭」就住在士林;延平北路有九段,但我至今仍止於五段,因為母親曾經說過「社子島」會被河水吞肆;基隆路以東,即便是松山,我這個台北人此生大概也僅去過一、二次而且還是路過,我家在西南區,因此公館經常駐足,因為那裡有一家便宜的電影院和一整排美味廉價的餐館,但一過公館就是我母親所謂的化外之地。板橋至今人口已經逼近60萬,小時候曾經因好奇跨橋而過,但沒走多遠僅到江子翠就被其荒涼景象嚇到掉頭就跑。唯一越界就僅三重一地,經常出沒於天台影城而流連忘返,但也僅限於此,從未跨過大漢溪。

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 1968年7月1日,原隸屬臺北縣的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以及士林鎮、北投鎮等6鄉鎮劃歸臺北市管轄。 1990年,臺北市重劃行政區,將原來16區調整為今日的中正區、萬華區、大同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士林區、北投區和文山區等12區。重劃情形大致為:龍山區、雙園區及古亭區西側合併為萬華區;城中區、古亭區中部合併為中正區;古亭區東側與松山區中西部併入大安區;大安區東側與松山區南半部劃出,新設信義區;景美區、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建成區、延平區併入大同區。

《台北講古》第三篇 - 1920年至1969年的台北橋

1925-1966台北橋為七段橋身的鐵橋,中央為車道,兩旁為步行道,並以「鐵橋夕照」成為當時台北八景之一。

當年不要說冷氣機,連電風扇都尚未普及,因此,炎炎盛夏的酷暑對台北盆地的居民而言是一項嚴酷的考驗。當時我們家就在台北橋東側出口的涼州街,有一天晚上,實在是熱到受不了了,母親突發奇想,帶著三個小男孩(當時小妹還沒出生),和一席涼蓆,就在橋上的步行道睡了一晚,橋上涼風徐徐,印象中當晚一家人都睡得很舒服,以現代人的眼光而言,這種行為根本是瘋狂。但母親執行這種不可能的任務何只這一樁,奇怪的是,她每次都能成功,難怪我們三個小孩永遠當母親是英雄,或許我們多少都具有那種「末路狂花」的性格基因吧。這是我對出生地唯一的孩提記憶卻魂牽夢縈。

長大從金門退伍後,幾年不見,台北卻也變了,變的如此突然,也變的令人錯愕,馬路暢通了!人口增多了!放眼望去,盡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台北是如此的進步與繁榮,但我心如刀割、澎湃難依。怪不得羅大佑的【鹿港小鎮】會唱出:「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這麼一段寞落情傷的歌詞。

當年台北年輕人總是喜歡騎機車在假日一票男女相約到北海岸看海,1965年士林百齡橋尚未通車前,唯一的一條路就是中山北路直走,過圓山橋後在劍潭銘傳大學前集結,再直走到天母圓環後左轉大度路。士林在百齡橋通車之後與台北西區的聯繫方便許多因而繁榮,十年之後車流激增已不敷使用,因此打通承德路而新建承德橋。工期五年之久。我記得承德橋完工一半時,我開車路過卻見完工段的路面停好多車子,後來才知那是男女約會的好場所。有一次再路過時,橋上路面已不見車影,原來施工單位已設了路障。一時之間我玩性大起,我天生沒膽幹大事但這種偷雞摸狗的小伎倆豈能難倒我!說真的,我早忘記我是如何辦到的,總之我把車開上橋的路面了,而且還挺聰明的把車開到完工的盡頭,遮掩的匿影藏形不露痕跡以免被逮。哇!橋上的夜晚,淡月籠紗,娉娉婷婷;遠處的燈火燦爛如花,閃閃動人;清風徐徐拂過臉頰,真是無比的舒暢啊。本想調個皮耍個帥就走人,但如此恬靜的世外桃源卻一再讓我駐足流連,我竟然連一點離開的意思都沒有,莫非我要在此過夜?心中充滿小時在台北橋上那美好的一夜,喔!原來美好是如此的神奇,就好似一道晨曦,輕輕地撫慰游子那顆寞落的心。



《台北講古》第四篇 - 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

大凡車站及其周邊都會是該地區率先開發之區域,人口聚集、商店林立。但有時也會因老舊而被其他重劃區取代而沒落,「台中車站」就是最好的例子。台北車站也有點類似,不同的是台北車站是台鐵、高鐵、捷運三鐵共構,而且是地下化,有能力吸引大量的過客而人流不墜。相同的是二個車站皆已不是青年學子、升斗小民或販夫走卒聚集流連的場所了,講到台北車站前的「南陽街」,大家幾乎都會想到滿滿的補習班,也因此這裡也稱「補習街」,既然這裡是一個年輕學生為主的地方,消費額就不能太高,這裡曾有一家專門放映二流影片的「新南陽電影院」,不但票價低廉而且整天不清場,我曾經在這裡混跡二年有餘,典型的問題少年。

1982年以前西區與「台北縣」的聯繫就三條橋,曰:「華江橋,萬華-板橋;中興橋,舊台一線;台北橋,大稻埕-三重」。換言之,忠孝西路僅止於塔城街,並無現在的一、二段之分。台北車站前的忠孝西路,日治時期(1904年),因乃北門 (承恩門) 之門戶故稱之為「北三線路」,戰後的「北三線路」更名為「中正西路」,係為了紀念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1954年3月1日與中正東路合併為「中正路」;1970年7月1日,為了配合其它新闢道路以湊成四維八德,更名為忠孝西路。阿彌陀佛!蔣中正被列為四大殺人魔王(註)之一,卻廣為台灣相關統治官吏所膜拜,全台各地無不普設「中正路」以逞其阿諛諂媚之能事。異哉!所謂「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然乎! 註:第一名為史達林,在1929年至1953年間共殺害了4300萬人;第二名為毛澤東,在1923年至1976年間共殺害了3800萬人;第三名為希特勒,他在1933年至1945年間共殺害了2100萬人。第四名為蔣介石,他在1921年至1948年,27年間共殺害了1000萬人。 【蘋果日報 - https://reurl.cc/QbnqO0】


《怪怪地》

【新頭殼newtalk |黃順祥 綜合報導】林智堅論文案關鍵人物回應了!余正煌堅定表態「本人未有任何抄襲情事」https://reurl.cc/9pE6zV

即便我對「EMBA及碩士在職專班」印象很差,且對中華大學存有疑慮,但「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這是對人對事的基本態度,要指責別人之前還得核實查察,不能以主觀認知或偏見,甚至跟著流言蜚語,睜眼說瞎話。

怪在哪裡呢?余正煌堅定表態「本人未有任何抄襲情事」。那不是廢話嗎?哪有自己會表態「本人確有若干抄襲情事」?

怪在哪裡呢?林智堅自始至終都是在捍衛自己的論文絕無抄襲,並沒有指責任何人有抄襲的情況。那余正煌主動表態,即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當事人沒說有賊,關係人卻主動出來澄清自己不是賊」。無端生出一個賊來,然而嫌疑人就這麼二位,余正煌說他不是,言下之意豈非林智堅才是,基於 "誰主張,誰舉證" 之原則,民事訴訟法第 64 條第 1 款規定 "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那麼余正煌就該負舉證之責了。本案尚未進入司法程序,料想在選舉之前也不會進入司法程序,那麼本案就是一場上演「羅生門」的鬧劇,就跟「宇昌案」「王如玄軍宅案」一樣。抹黑、造謠的成分居多,選民都已經被騙了N次了,還會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嗎?拜託這些選舉操盤者,有點創新好嗎?

怪在哪裡呢?合理推論之下,余正煌無須表態乃屬「有利於己」下的最佳選擇,余正煌有甚麼理由做出「不利於己」的「主動表態」呢?吾人可以合理懷疑,其動機並不單純,甚至可以合理懷疑,或許背後有人施壓,而施壓之目的在於操作議題,意圖藉媒體「噬血」之本質來毀滅特定人士,事後再來個「射後不理」,這就是當前台灣的選戰主軸,美其名曰:「選戰攻防」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