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9日 星期一

弔詭(9)

弔詭(9) - 個人節儉美德卻是整體夢魘;個人奢華卻是整體良性的資源移轉

流動性陷阱 (凱因斯陷阱):
係指當預期經濟不景氣出現時(例如通貨緊縮,總需求不足,發生戰爭),人們寧願持有現金而不願意投資,亦即,無論降低利率抑或增加貨幣供應量都沒有作用,使得寬鬆貨幣政策完全沒辦法刺激經濟的情況。

節儉的矛盾
係指消費者不花錢,把錢存起來,如此一來,廠商無法順利將產品銷售出去,迫使廠商減產並裁員,國民所得因此減少,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的過程。

良性的資源移轉
記得財政部 張部長曾說:「別放煙火燒錢,改看日出」,其實我們換個角度來看,會「放煙火燒錢」通常不是 “艱困的人”,將 ”有餘力的人” 的錢,透過產銷轉到 “艱困人” 的身上,並不是一件壞事。因此,富人的奢華消費,有時社會還需感激他們呢?

個人論述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亙古不變,但透過經濟學原理,讓我們知道,有些觀念在時空交錯下,確實有其矛盾性。身為現代人的我們,也應適時合理調整我們的思維,整體經濟在膨脹時應緊縮開支;在蕭條時應鼓勵消費,也就是資源應有效運用;個人方面仍應合理運用個人的資源,「開源節流」仍然適用,但千萬不要一昧「開源」卻極盡奢華;也不要一昧抱著老祖宗的大腿,視投資為畏途,甚至鄙之為萬惡之淵,畢竟 “以錢賺錢” 還是比較容易,而且透過流通周轉,對社會也提供某種程度的流動性貢獻,何樂而不為呢?
Image Source:Sukon Sebunrad:http://goo.gl/4Vm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