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 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①言不美,美言②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③不博④,博者⑤不知⑥。
聖人不積⑦,既⑧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⑨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白話】
聖人沒有私慾佔有心,積德不積財,有德以教愚,有財以濟人。聖人深知宇宙萬物廣大無邊,無盡無量。明白“物不可積”的自然奧秘,所以積物不為私用,積德不為私有。聖人不聚積財物,而以己有之財盡施於人;將自己之知,變為眾人之知;以己之德,化為眾人之德;以己之有,為人之有。人得我之有,而人亦有,而我更有,有與有相得相長。我之德化於人,人人有德必益於我。人得我之德,則我之德愈多。在無心無為的心態下,以己之財物施捨於人,以己之德化於人,人得我之愈多,則我之德愈厚,而人之得愈多,多與多相勉,則多必共進。人之多取於我,我之多因人之多而愈多。
天生養萬物,愛育如子,慈母之心,百般佑護,那會有傷害之心。
【註釋】
② 美言:“美言”者,即人都喜歡聽的漂亮話,用浮華詞藻裝飾起來的虛言偽語。此類“美言”,或是為了投人所好,美言悅人,以誇大之辭比擬、討好別人;或為了達到個人某種目的,巧簧如舌,將黑說白,掩人耳目……。
③ 知者:“所謂“知者”,即真智真慧,深知宇宙大真理者。真知者從不顯露,含光內斂,厚德貴藏。
④ 不博:所謂“不博”者,即守元抱一,專心致靜。不刻意追求後天知識的廣博,絕學無憂,絕聖棄智,惟以一顆先天真心,求知大道。待到功成性圓,大智慧已就,則能一知百知,一通百通。深明宇宙真理,廣知萬物之性。
⑤ 博者:“博者”,此處是指廣見多聞,博覽群書,研究古今,有豐富的後天知識。
⑥ 不知: “不知”者,是指這些所謂博學者,只知後天有為知識,只知顯態世間的智觀科學,而不知隱態微觀、宏觀、宇觀世界的慧觀科學。只知顯態科學的某個領域或某一學科,而難知宇宙這個龐大、複雜的超巨科學領域。其知雖比一般人廣博,但所知僅是表象,失卻道要之真,而在宇宙大真理面前,仍是十分無知。
⑦ 積: 這個“積”字,在此處乃指對世俗間貪欲之心的總匯。
⑧ 既: “既”即盡到、完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