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國文(051-075)

上一頁     下一頁     返回國文選單

No. 51
許多成語典故由來與古人相關,請選出完全正確的選項:甲、「四面楚歌」:項羽;乙、「胯下之辱」:韓信;丙、「投筆從戎」:班固;丁、「坦腹東床」:王羲之;戊、「韋編三絕」:呂不韋。
(A) 甲乙丁。
(B) 乙丙戊。
(C) 甲丙丁。
(D) 乙丁戊。
答:(A)
「四面楚歌」→「項羽:秦末,世局混亂各地紛起抗秦,最後由楚漢爭天下。公元前202年,劉邦漢軍將項羽楚軍,重重包圍在垓下。楚軍困守城內,糧食漸盡情危急,張良獻計,在漢軍帳營中高唱楚國歌謠,欲勾起楚軍鄉愁以打擊楚軍士氣,瓦解軍心。楚軍不知是詐,紛紛中計。四面楚歌形容四面都是敵人沒有援助。故甲對
「胯下之辱」→「韓信:韓信年輕時經常被家鄉的流氓欺負。有一次流氓要韓信從他的胯下爬過去來侮辱他。為了避免受到更大的損失,韓信遂從對方的胯下爬了過去。人皆認為韓信是懦夫而恥笑他。此後,韓信發奮努力,終成一代名將,幫助劉邦取得天下,洗刷自己的屈辱。後來胯下之辱就用來比喻人受到的極大恥辱。故乙對
「投筆從戎」→「班超:東漢班超,年輕時替官府抄寫文件以維持生活。有一次,他正在寫字,突然把筆摔在地上,嘆口氣說:「大丈夫應當為國家立功,怎能老是埋頭於抄寫文字?」於是,他參加了軍隊,并建立了許多功績,被封為定遠侯。後人將他的事跡概括為投筆從戎這個成語,現多用來比喻文人參軍為國立功。故丙錯
「坦腹東床」→「王羲之:晉王羲之,文章好字也寫得很好,十三歲時,已有名氣。在晉謁周顗後名氣更大了(因當時周顗的聲譽很高)。當時太尉郗鑒,有一個女兒,一時找不到足以匹配的世家子弟。后來,想起了王家,郗太尉就派門人到了王家,向王敦說明來意,王敦叫他自己到東廂瞧瞧。王氏子弟,個個一表人才,他們聽說郗家遣人前來相親,不禁緊張起來。大家裝模作樣,態度都不很自然,只有一個青年,坦露著肚子,盤坐在東邊的床上吃東西,意態自如,旁若無人。相親的門生把這情形回去告訴了郗太尉,郗太尉說:那個毫無矯揉造作,神態自如、坦腹東床的青年,正是我心目中的佳婿。于是把女兒許配給王羲之。註:坦腹東床亦稱東床快婿。故丁對
「韋編三絕」→「孔子:春秋時沒有紙,字是寫在一片片竹簡上,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且必須用熟牛皮 ()繩子把這些竹簡編在一起才能閱讀。平時捲放著,看時打開。《周易》文字艱澀,內容隱晦,孔子就翻來覆去地讀,把編聯竹簡的牛皮繩子磨斷了許多次 (韋編三絕)。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是不滿意,說:如果我能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內容了。韋編三絕即形容讀書刻苦勤奮。故戊錯
結論甲乙丁正確。故(A)

No. 52
下列各組詞語,意思相反的選項是:
(A) 童頭齒豁/老態龍鍾。
(B) 膠柱鼓瑟/刻舟求劍。
(C)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
(D) 龍蛇雜處/牛驥同皁。
答:(C)
童頭齒豁:童:原指山無草木,比喻人禿頂;豁:缺口。頭頂禿了,牙齒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狀態。
老態龍鍾: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方便。
小結(A) 組,意思相同
膠柱鼓瑟:用膠把柱粘住以後奏琴,柱不能移動,就無法調弦。比喻固執拘泥,不知變通。
刻舟求劍:一個楚國人坐了一艘小船渡江,途中不慎把一柄劍掉在水裏。當時,他因為急著要達到目的地。沒有立刻尋劍,只用利器在船舷刻上一個符號,借以記認墜劍的地方。船到達目的地辦完了事后,才憑著船舷上的記號,潛下水里尋找那柄失劍,結果當然是找不到。與「守株待兔」、「膠柱鼓瑟」義近。比喻拘泥固執而不知變通。
小結(B) 組,意思相同
陽春白雪:指高雅的歌曲。
下里巴人:戰國時代楚國的民間通俗歌曲。
成語故事:有一次楚襄王對宋玉說:「我聽到許多有關於你的不好傳言,是不是因為你的言行舉止有不端正的地方呢?」宋玉說道:「有一個外地的歌者來到了郢都,在市集中唱著通俗的歌曲,一開始跟著他一起唱和的人有數千人之多;後來他改唱比較不俗的歌曲,跟著唱和的人就只剩下數百人;等到他唱起高妙、優雅的歌曲,又夾雜著許多高難度的技巧,能夠一起唱和的人就寥寥無幾了。這不是因為歌者唱得不好聽,而是因為曲子愈高雅,能夠跟著唱和的人也就愈少。同樣的,那些批評我的人,不過是些平庸之輩,怎麼能夠欣賞、了解我的為人呢?」宋玉以「陽春白雪」這種高雅的曲子來比喻自己,用「下里巴人」這種通俗的歌曲來形容那些因為自身程度不夠而無法了解他,進而排擠他的人,表達了自己不被世人所了解的苦悶心情。
結論(C) 組,意思相反。故(C)
龍蛇雜處:龍和蛇混雜著住在一起。比喻好人壞人混居,分辨不出來的意思。
牛驥同皁:驥,良馬。皁,馬槽。牛驥同皁指良馬與牛同槽共食。比喻賢愚不分。
小結(D) 組,意思相同

No. 53
閱讀以下寓言,就其寓意,選出最適切的成語:「海之魚,有烏賊其名者。呴水而水烏。戲於岸間,懼物之窺己也,則呴水以自蔽。海鳥視之而疑,知其魚而攫之。嗚呼!徒知自蔽以求全,不知滅跡以杜疑,為窺者之所窺。哀哉!」
(A) 作賊心虛。
(B) 百密一疏。
(C) 瞻前顧後。
(D) 欲蓋彌彰。
答:(D)
ㄏㄡ :慢慢呼氣。呴水以自蔽:墨魚體內有似墨的一種汁,遇到危險時就放出墨汁,巧妙地使自己隱蔽起來。
白話文:海中有種名叫烏賊的魚,它能吐出墨汁,染黑海水。有一天,烏賊在海邊遊玩,它怕被別的動物看見,就吐出墨汁將周圍海水染黑,想藉此隱藏自己。一隻海鳥看見烏黑的海水,覺得奇怪,後來覺察到黑水下面有魚,俯身而下,抓了烏賊。 唉!烏賊只知道隱蔽自己,以求安全;卻不懂消滅隱蔽的痕跡,杜絕懷疑,結果被善於觀察的海鳥發現抓去了,真是悲哀!
:遮掩;:更加;:明顯。
欲蓋彌彰:想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反而更明顯地暴露出來。今形容企圖掩飾過失,結果反使過失更加顯著。
結論:此寓意,最適切的成語為:欲蓋彌彰。故(D)

No. 54
下列那一組句子使用了「倒裝法」?
(A) 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B) 金井鎖梧桐,長嘆空隨一陣風。
(C) 紅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D)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答:(C)
杜甫秋興八首(第八首)
正常語序:「鸚鵡啄餘紅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倒裝法 (主賓詞互換):「紅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地面上可見鸚鵡啄剩的米粒,梧桐上可見棲息的鳳凰形容當時長安物產的豐盛,景物的美麗。
結論紅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使用了「倒裝法」。故(C)

No. 55
蘇軾《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詩中倒裝句型有幾句?
(A) 二句。
(B) 三句。
(C) 四句。
(D) 無。
答:(A)
正常語序:「樓臺歌管聲細細,院落鞦韆夜沉沉。」
倒裝法 (省略介詞的主賓詞互換)樓臺 (歌管→ 歌管樓臺。院落 (鞦韆→ 鞦韆院落。
白話文:春天的晚夜,溫馨舒爽,無比珍貴。綻放的花朵散發出陣陣清香,半弦月懸掛在空中,把皎潔的月光灑向人間。遠處高樓上一聲聲若有似無的歌聲和管樂聲傳了過來,架設著鞦韆的庭院正沉浸在一片茫茫的夜晚中。
結論詩中倒裝句型有二句。故(A)

No. 56
請選出一副適合龍年使用的春聯:
(A) 龍去神威在 蛇來靈氣生。
(B) 花開春富貴 竹報歲平安。
(C) 萬方春浩蕩 四海龍騰飛。
(D) 風吹馬尾千條線 日照龍鱗萬點金。
答:(C)
龍去神威在 蛇來靈氣生:適合「蛇年 (龍去… 蛇來…)」使用。
花開春富貴 竹報歲平安:「每年皆適用的春聯」與「(特別適合龍年使用的春聯」,是有所差異的。
萬方春浩蕩 四海龍騰飛萬方 & 四海:指各地、四方。浩蕩:廣大曠遠。
風吹馬尾千條線 日照龍鱗萬點金:詠風和日麗 (風吹… 日照…) 的對聯。
結論適合龍年使用的春聯:萬方春浩蕩 四海龍騰飛。故(C)

No. 57
王粲《登樓賦》:「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與之歎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這句話主要表達的情感是:
(A) 思念家鄉。
(B) 憂讒畏譏。
(C) 感懷身世。
(D) 懷才不遇。
答:(A)
再加一句 (答案就在此句中)
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與之歎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從前孔子在陳國受困時,曾發出「歸歟,歸歟」的感嘆。鍾儀被囚在晉國時,彈出的是楚國的曲子,莊舃在楚仕途顯達,仍有著越國的鄉音。可見懷念故鄉的感情人人相同啊,哪會因爲窮困或顯達而有所差異啊!(A)

No. 58
下列詩句所流露的愁思,與其他三者不同的選項是:
(A)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C)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
(D) 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
答:(B)
:甚、很,表示程度。去日苦多:逝去的時光太多了。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面對美酒應該放聲高歌,人一生就像早晨的露水,能有多久呢?逝去的時光太多了)
:良馬,千里馬。:馬槽,養馬的地方。伏櫪:馬伏在槽上,指受人馴養。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停止。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並不衰減)
白日:泛指時光。百年:指人的一生。蒼穹:蒼天、天空。萬劫:猶萬世,形容時間極長。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時光短暫,人生易滿,天地無窮,時間無限)
:注入。:古時稱為海。白日:指太陽。逝川:流動的水。流光:流逝的時光。飄忽:指很快。
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黃河入東海,太陽向西沈。逝川與流光都是很快就發生而不等人的)
結論(ACD)皆「感歎時光流逝」;(B)乃「抒發老當益壯、志在千里的豪情壯志」(B)

No. 59
陳子昂〈感遇〉:「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對於內容的詮釋,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A)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以花喻己,正當青春年少。
(B)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出身富貴,卻覺空虛茫然。
(C) 「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生」,時間流逝,自傷年華老去。
(D)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理想難成,感慨期望落空。
答:(B)
蘭若:香蘭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麗芬芳。芊蔚:草木茂盛貌。:多麼。青青:茂盛樣也形容年紀很輕。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以花喻己正當青春年少」。故(A)
(秀麗芬芳的香蘭和杜若,生長在春天與夏天這個萬物生長的季節,它們蓊蓊鬱鬱地,生長得非常茂盛)
ㄖㄨㄟˊ:草木的花下垂的樣子。:覆蓋。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以群花的失色來襯托蘭若的綽約風姿,暗喻自己才華出眾卻懷才不遇」。故(B)錯誤
(在空無人跡的山林之中,有這麼幽雅清秀、空絕群芳的色彩,朱紅色的花冠下垂,覆蓋著紫色的莖)
遲遲:慢慢,由夏入秋,白天漸短,「遲遲」二字所表現的就是這種逐漸變化的特點。嫋嫋:煙霧繚繞或微弱細長的樣子,表現秋風乍起、寒而不冽。
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生:「時間流逝自傷年華老去」。故(C)
(天上這個光輝明亮的太陽,一天從早到晚,就慢慢地夕陽西下了,春夏一過,絲絲縷縷的秋風就吹起來了)
歲華:一年一度草木榮枯,故曰歲華。搖落:動搖、脫落。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理想難成感慨期望落空 (借花草之凋零,悲歎年華流逝,理想破滅。)」。故(D)
(一年一度,草木榮枯,到了秋天所有的花朵都要枯萎凋零了,儘管你是芳香四溢朱蕤紫莖的蘭花,你也與其它花一樣,隨著時令的變化,會很快地枯萎凋謝了)

No. 60
清代有一篇賦提到:「來三湘而懷石,當五日而沉淵。欲援不得,往救無緣。始思拯以輕舟,沅芷澧蘭之地,皆欲誇其捷步,乘風破浪之天。」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作者寫的是:
(A) 鯀化為黃熊,入於羽淵的故事。
(B) 漁人避難於桃花源,有意與外界隔絕的心意。
(C) 感念屈原的忠貞,而有端午划船競渡的習俗。
(D) 舜南巡暴病,死於蒼梧,娥皇、女英落淚染竹,遂成湘妃竹。
答:(C)
來三湘而懷石,當五日而沉淵  屈原於農曆五月初五懷大石投汨羅江而死。
輕舟  感念屈原端午划船競渡。
沅芷澧蘭  屈原《楚辭●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內有芬芳之蘭,異於眾草。」
結論:由以上之「關鍵詞句」當知:作者寫的是:感念屈原的忠貞,而有端午划船競渡的習俗。故(C)

No. 61
下列選項的「若」字,何者是代名詞?
(A) 望鄉心「若」苦,不用數登樓。
(B) 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
(C)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D) 將鏡奩、妝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齊打開。
答:(C)
望鄉心「若」苦,不用數登樓:「若」:「如此」。
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若」:「如果」。
(老天如果有情,恐怕也將有感於人世的滄桑而蒼老吧!攜著露盤孤單單地出去,這時,月色是何等的荒涼。)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若」:「」。故(C)
(項羽抓了劉邦的老爸太公與老婆呂雉當人質,項羽把太公推上砧板叫陣,威脅劉邦若不投降,就要把太公給烹煮了。劉邦對著項羽說當初你我在楚義帝前結為兄弟,我老爸就是老爸,若真的要烹煮太公,別忘了也分給我一碗)
將鏡奩、妝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齊打開:「若」:「」。

No. 62
杜甫 (畫鷹):「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攫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縧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下列選項之中,何者最能展現乘風思奮之心、嫉惡如仇之志?
(A)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B) 攫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C) 縧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
(D)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答:(D)
畫鷹》係畫上題詩,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時詩人正當年少,富於理想,也過著「快意」的生活,充滿著青春活力極具進取之心。詩人通過對畫鷹的描繪,抒發了他那嫉惡如仇的激情和凌雲的壯志。
:把絲、帛煮制得柔軟潔白。:矯健不凡的畫鷹仿佛挾風帶霜而起,極贊繪畫的特殊技巧所產生的藝術效果。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白色的絹帛上,突然起了漫天風霜,原來是畫上的蒼鷹栩栩如生,風霜就像是被牠帶起
:以腳取之謂之攫,以翼擊之謂之搏。愁胡:謂胡人深目,狀似悲愁。猢猻眼神亦如斯,這句是說蒼鷹的眼睛和猢猻的眼睛相似,一樣敏捷。
攫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蒼鷹聳起身子的模樣,像是在想著獵取狡猾的兔子,睥睨斜視的眼神,像是敏捷的猢猻
:是繫鷹用的絲繩;:是轉軸,繫鷹用的金屬的圓軸。軒楹:是堂前廊柱,此指畫鷹懸挂之地。
縧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繫著絲繩的蒼鷹,光彩照人,雖然是懸掛在軒楹上的一幅畫,但似乎只要把絲繩解開,就能一飛沖天
何當:含有「希幸」之意,就是希望畫鷹能夠變成真鷹,奮飛碧霄去搏擊凡鳥。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何時讓這樣卓然不凡的蒼鷹展翅搏擊,將那些「凡鳥」的毛血灑落在原野上
結論杜甫把「凡鳥」喻為誤國的庸人,似有鋤惡之意。由此看來,此詩借詠《畫鷹》以表現作者乘風思奮之心、嫉惡如仇之志。故(D)

No. 63
韓愈寫 (柳子厚墓誌銘):「使子厚在臺省時,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馬刺史時,亦自不斥;斥時有人能力舉之,且必復用不窮,然子厚斥不久,窮不極,雖有出於人,其文學辭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傳於後如今,無疑也。雖使子厚得所願,為將相於一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下列選項何者對於此段文意的說明最適當?
(A) 韓愈認為子厚立志即可成就功業,然竟因富貴而磨滅。
(B) 韓愈感慨子厚功業無所成而死於窮裔,代為抒發其為世不用之憾。
(C) 感嘆子厚若得相知有氣力得位者推舉,定能扭轉時代日益衰頹之風。
(D) 韓愈認為子厚雖然因際遇不順,反而成就文章事業,亦足安慰。
答:(D)
字義子厚:柳宗元的字。台省:禦史台和尚書省。自力:自我努力。為將相于一時:被貶“八司馬”中,只有程異後來得到李巽推薦,位至宰相,但不久便死,也沒有什麼政績。此處暗借程異作比。
白話文:假使子厚在禦史台、尚書省任職時,能夠持身謹慎,像後來做司馬、刺史時一樣,也就不會遭受貶斥。假使遭受貶斥時,有人大力推舉他,也將會重新得到起用而不致陷入困境。然而子厚被貶斥的時間如果不長,其困窘如果不至於極點,他即便有過人之處,而對文學創作來說,必定不會自強不息,從而取得像今天這樣的名傳後世的業績,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儘管說讓子厚滿足了個人心願,可以使他在一個時期內出將入相,但用那個交換這個,何者爲得,何者爲失,人們肯定能分辨得一清二楚。
結論:「韓愈認為子厚雖然因際遇不順,反而成就文章事業,亦足安慰」,對於此段文意的說明最適當。故(D)

No. 64
「雖有忠臣碩士列於朝廷,而人主以為去己疏遠,不若起居飲食,前後左右之親為可恃也。故前後左右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勢日益孤。勢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禍患伏於帷闥,則嚮之所謂可恃者,乃所以為患也。」根據本文分析,人主之患養成的原因是:
(A) 不聽諫言。
(B) 親近佞宦。
(C) 喜怒無常。
(D) 貪戀美色。
答:(B)
白話文:宦官為皇帝貼身辦事,得以熟知皇帝的習性,他們一心專注於取悅皇帝而對人殘忍。所以他們能用小小的良好表現來使人滿意,又能用小小的忠誠以鞏固別人對他的信任,於是就使皇帝必定信任而親近他們。等到他們獲得皇帝的信任,然後就利用福禍利害的說法來恐嚇並控制他。這時候,雖然有忠臣賢士在朝為官,可是皇帝卻認為他們與自己很疏遠,及不上起居飲食方面都在自己前後左右的人可親。因此,那些總是在皇帝身邊的宦官日益親近,忠臣賢士日漸疏遠,因而使皇帝的勢力越發孤單。皇帝的勢力愈孤單,害怕大禍降臨的心理便逐漸急迫,而控制皇帝的宦官,他們的權力和地位便愈加牢固。於是皇帝的安危,取決於宦官的喜怒,禍患就潛伏在宮廷裡,那些以前認為是可靠的人,卻是禍患的根源啊
結論根據本文分析,人主之患養成的原因是:親近佞宦。故(B)

No. 65
《世說新語》(雅量記錄了祖士少好財,阮遙集好屐,時人未能判其得失。後來有一段描述:「人有詣祖,見料視財物。客至,屏當未盡,餘兩小簏著背後,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詣阮,見自吹火蠟屐,因歎曰:『未知一生當箸幾量屐?』神色閑暢。於是勝負始分。」阮遙集被認為略勝一籌是因為:
(A) 不好財物。
(B) 待客無戒心。
(C) 態度豁達灑脫。
(D) 能體悟生命有盡之智慧。
答:(C)
釋義:阮孚 (阮遙集愛好收集木屐。當時祖逖的弟弟祖約喜愛收集財物,他和阮孚都沉溺於嗜好而荒廢正事,但最初人們未能分出他們的高下。後來有人探訪祖約,當時祖約正在整理財物,見有外人顯得非常緊張。另有人探訪阮孚,當時阮孚正在為木屐上蠟。阮孚對有外人出現不以為意,且氣定神閒地說「不知一生人能穿幾對木屐?」。最後大家認為阮孚的境界比祖約高。
結論阮遙集被認為略勝一籌是因為:態度豁達灑脫。故(C)

No. 66
「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地養之以□□,人成之以□□,三者相為□□,合以成體,不可一無也。」(《春秋繁露.立元神》)根據本文,□□中最適合填上的詞語為:
(A) 手足、衣食、孝悌、禮樂。
(B) 孝悌、衣食、禮樂、手足。
(C) 禮樂、孝悌、衣食、手足。
(D) 手足、孝悌、衣食、禮樂。
答:(B)
再加一段 (用來解釋:天生之以孝悌,地養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
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養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三者相為手足,合以成禮,不可一無也。無孝悌則亡其所以生,無衣食則亡其所以養,無禮樂,則亡其所以成也。三者皆亡,則民如麋鹿,各從其欲,家自為俗
無孝悌則亡其所以生,(孝悌天生,人尊之也;看動物世界,動物也很孝、仁 、忠,此種情感,天生乎?非人獨有也。)
無衣食則亡其所以養,(衣食地養,人享之也;人耕種之,勞動之,不負造化的恩賜。)
無禮樂則亡其所以成。(禮樂人成,人育之也;昔日周公禮樂治國,孔子因感禮樂崩催,乃倡儒學。董仲舒亦宣導之,代代相傳也。)
結論□□中最適合填上的詞語為:孝悌、衣食、禮樂、手足。故(B)

No. 67
蘇軾 (記遊松風亭):「余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甚麼時也不妨熟歇。」文末蘇軾的心境與下列那一個選項最為貼近?
(A) 景物依舊,人事全非。
(B) 登高自卑,奮發不懈。
(C) 進退維谷,心為形役。
(D) 不受束縛,身心自在。
答:(D)
白話文:我曾經在惠州的嘉佑寺住過,大步到了松風亭下,腳下覺得有點疲乏,想要在亭子下歇息一下。只是遠望有亭子的地方還在樹林之末,心裡想什麼時候才能走到啊?過了好久,忽然自言自語說:“這個地方有什麼不能歇息呢!”這個想法一出來,馬上有一種自己就像一個掛在鉤上之魚忽然得到解脫的感覺。如果能悟解到這一點,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戰場上,戰鼓如雷霆,沖上去就要死於敵陣,退回來就要死於軍法,這時,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結論文末蘇軾的心境與「不受束縛,身心自在」最為貼近。故(D)

No. 68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有一段敘述:「每日交五更…諸門橋市井已開,如瓠羹店門首坐一小兒,叫饒骨頭,間有灌肺及炒肺。酒店多點燈沽賣,每分不過二十文,幷粥、飯、點心。亦間或有賣洗面水,煎點湯茶藥者,直至天明。其殺豬羊作坊,每人擔豬羊及車子上市,動即百數。如果木亦集於朱雀門外,及州橋之西,謂之菓子行。紙畫兒亦在彼處,行販不絕。其賣麥麵,秤作一布袋,謂之『一宛』;或三五秤作一宛,用太平車或驢、馬馱之,從城外守門入城貨賣,至天明不絕。更有御街、州橋至南內前,趁朝賣藥及飲食者,吟叫百端。」請問以下那個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
(A) 引文中所有提及的販售食物皆為「熟食」。
(B) 所謂的「洗面水」、「煎點湯茶藥」,皆為可飲用之物。
(C) 「吟叫百端」,是指小販以吟誦甚或唱歌的方式叫賣。
(D) 這段引文中,描述到東京「夜市」所販售的多項飲食點心。
答:(C)
西京:長安。東京:北宋時首都汴梁又稱東京。現為河南省開封市。:進入。五更:古人把一夜分為五個時辰,夜裡的每個時辰被稱為“更”。一夜即為“五更”,每“更”為現今的兩個小時。一更是19點至21點,二更是21點至23點,三更是23點至1點,四更是1點至3點,五更是3點至5點。市井:買賣商品的場所。灌肺:以豬肺(或羊肺)用核桃仁、松子仁、杏仁等多種配料灌制而成,清香濃郁,鹹鮮可口,據說能治肺虛咳喘、腸燥便秘。洗面水:早晨洗臉用的水。煎點湯茶藥:在茶,湯之中放入各種甘香草藥,做成不同的湯。作坊:屠宰場。果木:水果。麥麵:麵粉。
往往夜市三更才結束,早市才五更又復開張,一交五更,各處城門都開了,吊橋也已放下。瓠羹店門口的小孩已經在兜售熟骨頭,也有叫賣灌肺與炒肺的。酒店點起了燈燭,做起了買賣,每個客人只需花上二十文,管保讓你吃得滿意,還包括粥飯點心。間或有賣洗臉水的,方便了通曉在外的客人。想喝點湯藥茶,煎茶攤可以為你效勞,花色繁多,任你挑選天色大亮,屠宰作坊忙活起來,有人擔著豬羊,或者用車子推著來趕市,動輒百餘頭朱雀門外,州橋西側,早市的水果集中在那兒交易,以至人稱果子行。紙畫兒在那裡也賣得很行俏。賣麵粉的預先裝好了一個個布袋,叫做一宛,用太平車或驢子馱著,從城外入市交易,至天明不絕。沿著御街,從州橋到大內南門前的路段上,早市上買藥材的和做飲食生意的,那叫賣聲此起彼伏,可謂一絕
結論
(A) 市集裡也賣「水果」水果亦為食物,但無須煮熟即可生吃。故(A)
(B) 洗面水是早晨洗臉用的水,非飲用之物。故(B)
(C) 「吟叫百端」,是指小販以吟誦甚或唱歌的方式叫賣(C)正確
(D) 引文中,描述到東京「早市」所販售的多項飲食點心。故(D)

No. 69
孔子曾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老子也認為善人、不善人都是可以互相取資借鏡,而令雙方皆有所成長。假若不重視向老師學習,又不重視借鑑,即使再有智慧,也是身陷大迷之中。請根據這段意旨,重組以下文句的正確順序:1.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2.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3.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4.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A) 2431
(B) 3124
(C) 2314
(D) 4231
答:(B)
老子》第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師;不善的人,是善人的借鏡。假若不重視向老師學習,又不喜歡學習鏡子所提供的借鑑,即使再有智慧,也是身陷大迷之中,這道理是非常精深微妙的呀)
:供給,幫助。例如:可資借鑒。:注重,重視。要妙:亦作「要眇」,精深微妙。
結論3124(B)

No. 70
閱讀下列兩段透過飲食評述觀點的文字,選出文中□□□□引用語詞最適合填入的選項:
「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猶如聖人設教,□□□□,不拘一律。所謂君子成人之美也。今見俗廚,動以雞、鴨、豬、鵝一湯同滾,遂令千手雷同,味同嚼蠟。」(袁枚《隨園食單》)
「主人為示闊綽,饗客以白蘭地等烈貨,並且盛意拳拳,頻呼乾杯,當是時也,一二豪傑之士,□□□□;洋客只有甘拜下風、俯首稱臣的份。」(吳魯芹《雞尾酒會及其他》)
(A) 有教無類/視死如歸。
(B) 及時而教/所向無敵。
(C) 一以貫之/橫掃千軍。
(D) 因才樂育/所向披靡。
答:(D)
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猶如聖人設教因才樂育不拘一律
每一種食物都有各自其獨特的味道,不可以混在一起烹調。就像是聖人施教的時候,也會因學生的資質不同而因材施教 (因才樂育),不會拘泥受限於同一種方法。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達的地方;披靡:潰敗。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
結論最適合填入的選項:因才樂育/所向披靡。故(D)

No. 71
閱讀下列文字,選出最適合填入文中□□□□的選項:
欣賞中國書畫,第一眼就必須看閒章。閒章的風格、字體、內容。甚至它們佈置的地方,就是一道視窗,從中可以窺見作者的人格、境界與用心。舉例說,聞一多先生是位面對屠夫而無畏的烈士,他本人也是篆刻名家,給自己刻的一枚閒章,就用了「叛徒」兩個□□□□的字眼。張大千用過兩個閒章,「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大抵是表明出身貧困卻因藝高膽大而能□□□□吧。(劉大任〈閒章不閒〉)
(A) 譁眾取寵/安貧樂道。
(B) 雕蟲小技/隨遇而安。
(C) 自我解嘲/憤世嫉俗。
(D) 力鼎千斤/從容不迫。
答:(D)
閒章:指鐫刻姓名、地名、官職以外的印章。由古璽印中的「吉語印」演變而來。近代篆刻藝術除了姓名私章外,閒章的創作是主流。所謂「閒章不閒」,即指閒章內容的多變化,除了刻上一般吉語外,亦可論詩詞文句、論書畫印藝、論修身勵志、論佛禪哲理等等,非可等閒視之。閒章一般可鈐用於書畫上,亦可單獨把玩欣賞。
結論
聞一多先生是位面對屠夫而無畏的烈士  力鼎千斤
出身貧困卻因藝高膽大而能  從容不迫
(D)

No. 72
近來作家透過「飲膳文學」的書寫,在飲酌間抒發人生的感慨與寬慰,下列敘述並不符合此種創作手法的選項是:
(A) 總要有點滄桑才懂得吃鹹魚,經過打磨有過閱歷的舌頭,才能披沙瀝金醜裡識美,析破那腥臊渾沌的味覺迷陣。
(B) 甜是后妃之味,最解辣,最怡人,如秋月春風,但用甜則尚淡,才是淑女之德,過膩之甜最令人反感,是露骨的諂媚。
(C) 我堅持用一瓶高粱燉它,炒一把大蒜大辣,並且發狂地散佈整株新鮮芫荽與驕傲的肉桂葉,猶似,我那毫無章法且不願被宰割的人生。
(D) 那納豆用小紙杯盛著,看來像迷你裝雪糕,打開之後拌入小包芥醬,用叉子挑起來,那些小小的黃豆般的東西黏在一起,濃稠的醬液像膠水似的藕斷絲連。
答:(D)
(A) 總要有點滄桑才懂得吃鹹魚,經過打磨有過閱歷的舌頭,(抒發人生的感慨與寬慰)
(B) …,但用甜則尚淡,才是淑女之德,過膩之甜最令人反感,是露骨的諂媚(抒發人生的感慨與寬慰)
(C) 我堅持用一瓶高粱燉它,猶似,我那毫無章法且不願被宰割的人生(抒發人生的感慨與寬慰)
(D) 那納豆用小紙杯盛著,看來像迷你裝雪糕,打開之後拌入小包芥醬,用叉子挑起來,那些小小的黃豆般的東西黏在一起,濃稠的醬液像膠水似的藕斷絲連。(單純敘述處理納豆之過程(D)

No. 73
下列有關應酬文句「」語詞的使用與說明,正確的是:
(A) 書局為某位史學權威作家舉辦新書發表會,書迷親手製作「明德流徽」的歡迎海報。
(B) 十二月二十五日假鴻運大飯店敬治「菲酌」,指粗劣的酒餚,請帖中常見的謙虛說法。
(C) 某大學國樂社成立三十週年,各校國樂社合贈「徽音遠播」題辭以示慶賀。
(D) 結婚喜帖「恕邀」是邀請觀禮來賓攜賀禮入席的客套語。
答:(B)
結論
明德流徽:男喪題辭。故(A)徽音,美好的聲音。
敬治菲酌意思就是我精心的準備了一些簡陋的食物和薄酒,期待您的光臨。請帖中常見的謙虛說法。故(B)正確
徽音遠播用於哀輓女性喪者通用的輓辭。(C)徽音,美好的聲音。
恕邀:是柬帖中催請受柬人入席的格式用語。故(D)

No. 74
教育部對國立臺灣大學行文時,下列稱謂何者正確?
(A) 鈞校。
(B) 大校。
(C) 貴校。
(D) 該校。
答:(C)
「鈞」是有隸屬關係,下對上的尊稱。
「大」是無隸屬關係,下對上的尊稱。
「該」是提及第三人稱的間接稱謂用語。
」無論有無隸屬機關的上對下。或,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的稱呼。(C)

No. 75
學生寫信給老師時,最適合使用以下那一個「提稱語」?
(A) 大鑒。
(B) 惠鑒。
(C) 雅鑒。
(D) 道鑒。
答:(D)
「大鑒」是平輩間的提稱語。
「惠鑒」也是平輩間的提稱語。
「雅鑒」是平輩間或對晚輩的提稱語。
結論學生寫信給老師時,用函丈/道鑒/壇席。故(D)

上一頁     下一頁     返回國文選單